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全民体育健身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特别其中较为常见的体育运动类型,如瑜伽,已成为高校体育运动中的项目。本次研究将从文化视角下对高校瑜伽运动及其涵盖的终身体育理念进行解读,立足于当前高校瑜伽运动开展现状,提出如何在终身体育理念指导下进一步推动瑜伽学科发展。
关键词:高校瑜伽;终身体育;文化审视
瑜伽运动拥有悠久的历史,一直伴随人类社会发展被赋予较多的文化内涵,特别当代社会大众倡导全民运动、终身体育的环境下,瑜伽更被广泛关注。而高校作为瑜伽运动项目开展的重要载体,在推动瑜伽学科发展、践行终身体育理念方面扮演关键角色。本次研究中从终身体育理念角度出发,提出高校瑜伽学科发展策略,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审视视角下高校瑜伽运动基本介绍
关于瑜伽运动,起源于古代印度,历史悠久,随着社会变迁,不断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其中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近的主要表现在“天人合一”理念层面强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关系,这在其他传统武术运动如太极中也有所体现。也有研究中对瑜伽运动具体文化内涵分析,认为对情感、心理、生理以及精神各方面追求和谐统一。若从校园文化角度出发,主要强调将瑜伽中的修习方法如冥思、静坐等与校园文化融合,平心静气,培养大学生综合素养,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改善文化氛围。
二、高校瑜伽运动对终身体育的影响与开展现状
(一)高校瑜伽运动对终身体育的影响
所谓终身体育,是90年代体育改革中倡导的新理念,强调终身参与到体育训练活动中,使体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肌肉训练层面,而与社交、艺术、智力发展等多方面融合。对于高校瑜伽运动,其终身体育理念主要表现在高校学生参与层面,学生在瑜伽活动中,逐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且终身健心、健美行为习惯均可以养成。该阶段学生大多为19-22岁,处于心理、生理各方面逐渐成熟的时期,通过瑜伽运动,健强体魄,释放青春活力,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1]。
谈及高校瑜伽运动对终身体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几方面:首先,高校瑜伽运动的开展,适应大学生的个性心理需要。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追求个性化,瑜伽运动对学生有着较大的吸引力,符合其个性心理特点,同时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其次,基于高校瑜伽运动,可促使高校构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而文化环境能够对大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及影响,激发其参与体育运动的欲望,从而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高校瑜伽运动的开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高校在学生体育运动方面给予足够重视,特别是瑜伽运动的开展,深受大学生的青睐,而许多大学生积极参与瑜伽锻炼中。尽管如此,但目前大学生身体素质仍较差,近视情况、肥胖现象屡见不鲜,除与学生自身相关外,也因瑜伽活动开展存在一定问题,如缺少相应的评价、瑜伽训练方法不当、未形成瑜伽运动良好文化氛围等,制约瑜伽活动的有效开展,更无从谈及帮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所以,立足于终身体育视角,要促进高校瑜伽运动的可持续开展,必须注重打造瑜伽运动文化,以文化感染力和魅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瑜伽运动观念[2]。
三、终身体育理念引导下发展高校瑜伽运动学科的路径
(一)从瑜伽训练角度
瑜伽项目是高校体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助于帮助学生加强体魄、陶冶心灵,但如何推进瑜伽学科发展,是值得许多人深思的问题。首先需从教学角度出发,如利用瑜伽理论课强化学生对健康的认知,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以其中“瑜伽的起源与发展”部分为例,通过介绍瑜伽的理念、变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瑜伽的精髓,通过理论知识爱上瑜伽,主动参与到瑜伽训练活动中。
除理论课程外,也需从实践训练过程中强化学生对瑜伽运动的理解,如训练中对瑜伽的每个动作分解,了解每个动作的要领与功效。同时,应注意到虽然瑜伽流程固定不变,但可在学生了解瑜伽流程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编排,丰富瑜伽体式,做到再创新,这也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此外,应在瑜伽训练方法、评价多方面完善,如训练方法上,应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前提,切忌沿用传统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动作要领、照搬模仿书本动作体式等模式,而需融入多种形式,如观看世界瑜伽运动锦标赛中优秀运动员的经典动作视频,引导学生认识瑜伽中的美,从主观上爱上瑜伽、爱上运动,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为强化瑜伽训练效果,也应在瑜伽运动评价体系上不断完善,以往瑜伽运动训练中,评价多集中在简单的考核成绩上,学生瑜伽训练过程、运动表现往往被忽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长此以往将丧失对瑜伽运动的兴趣[3]。
最后,建议改进瑜伽训练方法。對于高校瑜伽运动发展而言,训练方法与其有密切联系,只有从终身体育视角出发,积极改进瑜伽训练方法,才能提高瑜伽运动训练效果。其一,以国家体育相关部门的瑜伽运动训练纲要为依据,在结合高校大学生身心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制定瑜伽运动的具体任务与目标,为推进高校瑜伽运动深入开展指明前进方向。其二,瑜伽是一种有效的身体锻炼运动,适合大学生身心特点发展需要,所以,高校瑜伽训练活动中,应重视联系学生实际,开展针对性的瑜伽训练,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其三,在高校瑜伽训练中,必须以大学生个性发展为前提条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坚持因材施教,以更为有效地开展瑜伽训练活动[4]。
(二)从校园文化角度
关于校园文化,是长期以来在校园内形成的师生均认可的道德情操、文明素养,该文化本身有立体、多层次特点,覆盖的文化范畴较广,如休闲娱乐、心理文化、科学文化、体育文化、生活文化与艺术文化等。作为体育文化中的一种,瑜伽运动文化也是帮助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力量,但要求高校给予足够重视。如将瑜伽运动表演作为校园各类文体活动的内容之一,积极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同时,日常校园文化建设中,也需充分挖掘瑜伽运动中所涵盖的文化,如体育文化功能,包括塑造身形、调节内分泌系统等,在如心理文化,表现为运动中辅以轻柔舒缓音乐,陶冶情操,改善心境,缓解学生日常学习中出现的焦躁感、烦躁感。此外也有艺术文化功能,即艺术表现与艺术美感,利用瑜伽运动展现健康美。这些运动中的文化内涵,不仅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身体与心理素质,对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均能发挥重要作用[5]。
终身体育视域下,高校瑜伽运动开展中,重视校园文化营造是尤为重要的。除上述路径外,基于校园文化的视角,要发展高校瑜伽运动,还应采取如下措施:首先,组建高校瑜伽社团,打造校园社团文化。高校通过创建瑜伽社团,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瑜伽训练环境,有助于学生陶冶情操,磨炼心性,逐渐树立正确的瑜伽运动价值观。其次,创建良好的校园竞赛文化。就高校瑜伽运动而言,学校方面可组织瑜伽比赛、创办瑜伽艺术节等,既为学生提供有利的自我展示平台,又可加大瑜伽运动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瑜伽爱好者参与,进而在校园内部营造良好的瑜伽运动文化氛围[6]。
四、结语
作为高校体育运动主要项目,瑜伽运动对帮助强化学生身心素质有重要作用。高校实际开展瑜伽运动中,应正确认识其涵盖的终身体育理念,立足于当前瑜伽学科开展现状,从瑜伽训练、校园文化建设等多个角度推进学科建设,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充分发挥瑜伽运动的文化功能,这也是推进学科发展、强化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梁静.高校瑜伽教学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有效防护分析[J].神州,2019 (16):114.
[2]胡秀丽.高校瑜伽教学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防护措施[J].速读(下旬),2018 (6):276.
[3]钱行民.略论初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8 (5):18–19.
[4]刘辉.我国高校瑜伽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 (33):133+135.
[5]姚春华.普通高校开设瑜伽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6 (05):67–68.
[6]吕春辉,张大伟.在高校瑜伽课中培养女生终身体育意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09):139.
关键词:高校瑜伽;终身体育;文化审视
瑜伽运动拥有悠久的历史,一直伴随人类社会发展被赋予较多的文化内涵,特别当代社会大众倡导全民运动、终身体育的环境下,瑜伽更被广泛关注。而高校作为瑜伽运动项目开展的重要载体,在推动瑜伽学科发展、践行终身体育理念方面扮演关键角色。本次研究中从终身体育理念角度出发,提出高校瑜伽学科发展策略,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审视视角下高校瑜伽运动基本介绍
关于瑜伽运动,起源于古代印度,历史悠久,随着社会变迁,不断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其中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近的主要表现在“天人合一”理念层面强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关系,这在其他传统武术运动如太极中也有所体现。也有研究中对瑜伽运动具体文化内涵分析,认为对情感、心理、生理以及精神各方面追求和谐统一。若从校园文化角度出发,主要强调将瑜伽中的修习方法如冥思、静坐等与校园文化融合,平心静气,培养大学生综合素养,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改善文化氛围。
二、高校瑜伽运动对终身体育的影响与开展现状
(一)高校瑜伽运动对终身体育的影响
所谓终身体育,是90年代体育改革中倡导的新理念,强调终身参与到体育训练活动中,使体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肌肉训练层面,而与社交、艺术、智力发展等多方面融合。对于高校瑜伽运动,其终身体育理念主要表现在高校学生参与层面,学生在瑜伽活动中,逐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且终身健心、健美行为习惯均可以养成。该阶段学生大多为19-22岁,处于心理、生理各方面逐渐成熟的时期,通过瑜伽运动,健强体魄,释放青春活力,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1]。
谈及高校瑜伽运动对终身体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几方面:首先,高校瑜伽运动的开展,适应大学生的个性心理需要。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追求个性化,瑜伽运动对学生有着较大的吸引力,符合其个性心理特点,同时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其次,基于高校瑜伽运动,可促使高校构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而文化环境能够对大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及影响,激发其参与体育运动的欲望,从而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高校瑜伽运动的开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高校在学生体育运动方面给予足够重视,特别是瑜伽运动的开展,深受大学生的青睐,而许多大学生积极参与瑜伽锻炼中。尽管如此,但目前大学生身体素质仍较差,近视情况、肥胖现象屡见不鲜,除与学生自身相关外,也因瑜伽活动开展存在一定问题,如缺少相应的评价、瑜伽训练方法不当、未形成瑜伽运动良好文化氛围等,制约瑜伽活动的有效开展,更无从谈及帮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所以,立足于终身体育视角,要促进高校瑜伽运动的可持续开展,必须注重打造瑜伽运动文化,以文化感染力和魅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瑜伽运动观念[2]。
三、终身体育理念引导下发展高校瑜伽运动学科的路径
(一)从瑜伽训练角度
瑜伽项目是高校体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助于帮助学生加强体魄、陶冶心灵,但如何推进瑜伽学科发展,是值得许多人深思的问题。首先需从教学角度出发,如利用瑜伽理论课强化学生对健康的认知,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以其中“瑜伽的起源与发展”部分为例,通过介绍瑜伽的理念、变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瑜伽的精髓,通过理论知识爱上瑜伽,主动参与到瑜伽训练活动中。
除理论课程外,也需从实践训练过程中强化学生对瑜伽运动的理解,如训练中对瑜伽的每个动作分解,了解每个动作的要领与功效。同时,应注意到虽然瑜伽流程固定不变,但可在学生了解瑜伽流程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编排,丰富瑜伽体式,做到再创新,这也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此外,应在瑜伽训练方法、评价多方面完善,如训练方法上,应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前提,切忌沿用传统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动作要领、照搬模仿书本动作体式等模式,而需融入多种形式,如观看世界瑜伽运动锦标赛中优秀运动员的经典动作视频,引导学生认识瑜伽中的美,从主观上爱上瑜伽、爱上运动,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为强化瑜伽训练效果,也应在瑜伽运动评价体系上不断完善,以往瑜伽运动训练中,评价多集中在简单的考核成绩上,学生瑜伽训练过程、运动表现往往被忽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长此以往将丧失对瑜伽运动的兴趣[3]。
最后,建议改进瑜伽训练方法。對于高校瑜伽运动发展而言,训练方法与其有密切联系,只有从终身体育视角出发,积极改进瑜伽训练方法,才能提高瑜伽运动训练效果。其一,以国家体育相关部门的瑜伽运动训练纲要为依据,在结合高校大学生身心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制定瑜伽运动的具体任务与目标,为推进高校瑜伽运动深入开展指明前进方向。其二,瑜伽是一种有效的身体锻炼运动,适合大学生身心特点发展需要,所以,高校瑜伽训练活动中,应重视联系学生实际,开展针对性的瑜伽训练,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其三,在高校瑜伽训练中,必须以大学生个性发展为前提条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坚持因材施教,以更为有效地开展瑜伽训练活动[4]。
(二)从校园文化角度
关于校园文化,是长期以来在校园内形成的师生均认可的道德情操、文明素养,该文化本身有立体、多层次特点,覆盖的文化范畴较广,如休闲娱乐、心理文化、科学文化、体育文化、生活文化与艺术文化等。作为体育文化中的一种,瑜伽运动文化也是帮助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力量,但要求高校给予足够重视。如将瑜伽运动表演作为校园各类文体活动的内容之一,积极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同时,日常校园文化建设中,也需充分挖掘瑜伽运动中所涵盖的文化,如体育文化功能,包括塑造身形、调节内分泌系统等,在如心理文化,表现为运动中辅以轻柔舒缓音乐,陶冶情操,改善心境,缓解学生日常学习中出现的焦躁感、烦躁感。此外也有艺术文化功能,即艺术表现与艺术美感,利用瑜伽运动展现健康美。这些运动中的文化内涵,不仅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身体与心理素质,对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均能发挥重要作用[5]。
终身体育视域下,高校瑜伽运动开展中,重视校园文化营造是尤为重要的。除上述路径外,基于校园文化的视角,要发展高校瑜伽运动,还应采取如下措施:首先,组建高校瑜伽社团,打造校园社团文化。高校通过创建瑜伽社团,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瑜伽训练环境,有助于学生陶冶情操,磨炼心性,逐渐树立正确的瑜伽运动价值观。其次,创建良好的校园竞赛文化。就高校瑜伽运动而言,学校方面可组织瑜伽比赛、创办瑜伽艺术节等,既为学生提供有利的自我展示平台,又可加大瑜伽运动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瑜伽爱好者参与,进而在校园内部营造良好的瑜伽运动文化氛围[6]。
四、结语
作为高校体育运动主要项目,瑜伽运动对帮助强化学生身心素质有重要作用。高校实际开展瑜伽运动中,应正确认识其涵盖的终身体育理念,立足于当前瑜伽学科开展现状,从瑜伽训练、校园文化建设等多个角度推进学科建设,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充分发挥瑜伽运动的文化功能,这也是推进学科发展、强化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梁静.高校瑜伽教学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有效防护分析[J].神州,2019 (16):114.
[2]胡秀丽.高校瑜伽教学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防护措施[J].速读(下旬),2018 (6):276.
[3]钱行民.略论初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8 (5):18–19.
[4]刘辉.我国高校瑜伽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 (33):133+135.
[5]姚春华.普通高校开设瑜伽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6 (05):67–68.
[6]吕春辉,张大伟.在高校瑜伽课中培养女生终身体育意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0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