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它所特有的含蓄和意境给人们带来无穷的审美享受,同时也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讲的多,诗歌的味则太淡;讲的少,又怕学生体会不透。多媒体的引进提供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教学信息,改变了教师是唯一信息来源的现状,多渠道地刺激学生感官,激活了课堂,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突破学生对学习的时空限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借助多媒体的优势,优化诗歌教学,无疑是一种有效途径。
一、利用图片,再现形象
诗歌中“一切景语皆情语”,了解诗歌“景语”中所蕴涵的“情”,将有助于对诗歌的理解。如果调动画面,在屏幕上展现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借助景物调动学生的联想,将比较容易地体味诗歌的感情、意境。
以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为例,学生读过几遍词后,提问:你从词中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在学生的交流中,笔者相继出示了学生此时已发现的画面:茅檐、翁媪、大儿、中儿、小儿。又问:还有怎样的画面?学生面面相觑,因为他们觉得已经想得挺全面了,于是笔者放溪流声,学生们马上意识到还有小溪。学生们快速地从词中找到了“溪上”“溪东”“溪头”这三个与“溪”相关的位置。至此,几幅单独的画面连为一体,词的意境在学生头脑中油然而生,然后指导学生在静静的溪流声中一起读词,感受村居生活的美好。像这一类触景生情、情由景生的诗歌,如果单纯讲解,学生缺少感性认识,往往没有切身体会,无法与作者引起共鸣。利用图像再现诗人所见,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体会作者的情感,更好领悟诗歌内涵。
二、借助声音,感受诗歌
有的诗歌让学生充分体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纳兰性德的词《长相思》中,“山一程,水一程”仿佛是亲人送了我一程又一程,山上水边都有亲人送别的身影。“身向榆关那畔行”是使命在身,行色匆匆。“夜深千丈灯”则是康熙帝一行人马夜晚宿营,众多帐篷的灯光在漆黑夜幕的反衬下在所独有的壮观场景。“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情;“身向榆关那畔行”激荡的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萧萧豪迈情;“夜深千丈灯”催生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烈烈壮怀情。这情感的三级跳,既反映出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所以,在教学中,在学生反复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音乐了渲染,播放《怆》,让学生想象词中的画面与情景。学生闭着眼睛听着音乐,想象在飞翔,思绪在起伏。接着播放轻松欢快的《琵琶语》让学生想象纳兰记忆中的故园美景。伴着音乐,有的学生说春暖花开的时候,他们会去郊外踏青、放飞风筝;有的学生说当明月高挂的时候,他们一起围坐在庭院里,数着一颗颗星星……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设计合适的音乐来渲染情境,能有效地启发学生大胆想象,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感受诗的意境。
三、声像结合,体会诗情
《长征》是毛主席饱含胜利的喜悦和革命热情所创作的一首七律。作者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概括出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革命主义气概。短短四句诗成为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览图。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长征这一段历史,不仅是学生,连教师都已经产生了距离感。教学时要挖掘文字背后隐藏的情感,必须辅以必要的课外课程资源,与文本相辅相成,从而引发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产生情感的共振,以促进学生对诗歌的深层次的感悟。
在教授“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时,学生读完,马上质疑:为什么说“金沙水暖,大渡桥寒”呢?并将“暖”“寒”板书于黑板上。然后告诉学生这里牵涉到两次著名的战役,在给学生们讲“智取金沙江”战役后,学生马上明白了“暖”指胜利后的欣喜,“寒”应该也是写红军战士当时的心情。那么如何把这种感觉让学生们感受到并说出来,这应该是教学的难点了。经过再三思考,笔者在教学中作了这样的处理,先出示铁索桥静止的画面,然后介绍说:“这是位于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离水面十几米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根本没有桥面。桥下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水声震得山谷发颤。”说到这里,学生们的唏嘘声依稀可闻。接着笔者又带领学生们看“飞夺泸定桥”的录像,走进那激烈的战斗场面: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紧抓铁索向前匍匐,双目炯炯企盼胜利;中弹之后,仍顽强掩护战友直到力尽人落,后面的战士又马上补上继续战斗。好多学生看得眼泪婆娑。看完后问学生们:现在你们又怎么理解这个“寒”字?学生们马上想到了战斗的惨烈、无数战士牺牲后的沉痛、胜利背后的巨大代价……借助声像,难以言说的感觉被学生们说得栩栩如生。
随着时代发展,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和一块黑板”的传统型教育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在诗歌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这不仅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学得扎实有效,更能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一、利用图片,再现形象
诗歌中“一切景语皆情语”,了解诗歌“景语”中所蕴涵的“情”,将有助于对诗歌的理解。如果调动画面,在屏幕上展现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借助景物调动学生的联想,将比较容易地体味诗歌的感情、意境。
以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为例,学生读过几遍词后,提问:你从词中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在学生的交流中,笔者相继出示了学生此时已发现的画面:茅檐、翁媪、大儿、中儿、小儿。又问:还有怎样的画面?学生面面相觑,因为他们觉得已经想得挺全面了,于是笔者放溪流声,学生们马上意识到还有小溪。学生们快速地从词中找到了“溪上”“溪东”“溪头”这三个与“溪”相关的位置。至此,几幅单独的画面连为一体,词的意境在学生头脑中油然而生,然后指导学生在静静的溪流声中一起读词,感受村居生活的美好。像这一类触景生情、情由景生的诗歌,如果单纯讲解,学生缺少感性认识,往往没有切身体会,无法与作者引起共鸣。利用图像再现诗人所见,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体会作者的情感,更好领悟诗歌内涵。
二、借助声音,感受诗歌
有的诗歌让学生充分体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纳兰性德的词《长相思》中,“山一程,水一程”仿佛是亲人送了我一程又一程,山上水边都有亲人送别的身影。“身向榆关那畔行”是使命在身,行色匆匆。“夜深千丈灯”则是康熙帝一行人马夜晚宿营,众多帐篷的灯光在漆黑夜幕的反衬下在所独有的壮观场景。“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情;“身向榆关那畔行”激荡的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萧萧豪迈情;“夜深千丈灯”催生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烈烈壮怀情。这情感的三级跳,既反映出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所以,在教学中,在学生反复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音乐了渲染,播放《怆》,让学生想象词中的画面与情景。学生闭着眼睛听着音乐,想象在飞翔,思绪在起伏。接着播放轻松欢快的《琵琶语》让学生想象纳兰记忆中的故园美景。伴着音乐,有的学生说春暖花开的时候,他们会去郊外踏青、放飞风筝;有的学生说当明月高挂的时候,他们一起围坐在庭院里,数着一颗颗星星……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设计合适的音乐来渲染情境,能有效地启发学生大胆想象,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感受诗的意境。
三、声像结合,体会诗情
《长征》是毛主席饱含胜利的喜悦和革命热情所创作的一首七律。作者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概括出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革命主义气概。短短四句诗成为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览图。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长征这一段历史,不仅是学生,连教师都已经产生了距离感。教学时要挖掘文字背后隐藏的情感,必须辅以必要的课外课程资源,与文本相辅相成,从而引发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产生情感的共振,以促进学生对诗歌的深层次的感悟。
在教授“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时,学生读完,马上质疑:为什么说“金沙水暖,大渡桥寒”呢?并将“暖”“寒”板书于黑板上。然后告诉学生这里牵涉到两次著名的战役,在给学生们讲“智取金沙江”战役后,学生马上明白了“暖”指胜利后的欣喜,“寒”应该也是写红军战士当时的心情。那么如何把这种感觉让学生们感受到并说出来,这应该是教学的难点了。经过再三思考,笔者在教学中作了这样的处理,先出示铁索桥静止的画面,然后介绍说:“这是位于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离水面十几米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根本没有桥面。桥下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水声震得山谷发颤。”说到这里,学生们的唏嘘声依稀可闻。接着笔者又带领学生们看“飞夺泸定桥”的录像,走进那激烈的战斗场面: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紧抓铁索向前匍匐,双目炯炯企盼胜利;中弹之后,仍顽强掩护战友直到力尽人落,后面的战士又马上补上继续战斗。好多学生看得眼泪婆娑。看完后问学生们:现在你们又怎么理解这个“寒”字?学生们马上想到了战斗的惨烈、无数战士牺牲后的沉痛、胜利背后的巨大代价……借助声像,难以言说的感觉被学生们说得栩栩如生。
随着时代发展,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和一块黑板”的传统型教育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在诗歌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这不仅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学得扎实有效,更能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