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线粒体DNA异质性研究进展及其法医学应用

来源 :人类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nan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 mtDNA)的异质性自从被发现以来,一直被遗传学、进化学、发育遗传学以及法医遗传学、分子生物学领域所重视。由于线粒体异质性的存在,使得很多涉及疾病、进化、系统发育线粒体基因组与核基因组的相互作用关系、线粒体DNA复制机制以及法医学运用线粒体DNA进行实际案件评估的问题变得复杂化。此外线粒体DNA异质性的发生原因以及对线粒体异质性的检测方法标准化问题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针对线粒体DNA异质性带来的种种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取得了不少研究进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中胆汁酸(bile acids,BAs)代谢的改变,并初步探索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6周龄的C57BL/6小鼠,用四氯化碳诱导6周为肝纤维化模型(肝纤维
采用化学分析、显微镜分析和MLA矿物自动检测技术等手段对陕西某黏土型钒矿石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重点查明该矿石的物质组成、钒的赋存形式、主要含钒矿物的嵌布状态和粒度特
分析了宁夏回族390例(男:189例,女:201例)、汉族425(男:217例,女208例)指纹白线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宁夏回族指纹白线出现率为:19.03%(男:17.09%,女:20.85%);汉族为:17.55%(
1.张双全、徐钦琦强调北京猿人第一头盖骨出土于下洞的"红色砂质粘土层",因此应与主堆积的第10层对比.但是在具体发现此头骨的裴文中以及头骨发现后对其进行研究的步达生的描
北京猿人第一头盖骨的出土层位历来在学者当中存在争议.由于周口店第一地点堆积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早年发掘记录方面不可避免的一些缺陷,导致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洋安渡遗址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埋藏于长江右岸第2级阶地的上部,时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该遗址出土了丰富的石制品,包括石锤、石核、石片、碎屑和石器;其它遗物包括以大溪文化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