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多误区影响儿童免疫力

来源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j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误区之一:打防疫针越多越好
  
  打防疫针可以增强免疫力,抵抗传染病的发生。但是,并不是打防疫针越多越好。这是因为人体的免疫系统在病菌、病毒等抗原物质刺激下,可以产生抗体。抗体可以和病菌、病毒结合在一起,使他们失去致病力。但是,据化验可知,注射不同的防疫针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数量及保存时间长短是完全不同的。自然预防传染病的作用及有效时间也不一样。比如,注射卡介苗所产生的抗体在体内可保存6~8年,而流感疫苗接种后所产生的抗体只能保持半年到一年时间。
  为使体内总是保持足够预防传染病的抗体水平,就必须在体内抗体行将消失的时候,做加强接种。疫苗不同,加强接种的间隔时间也不一样。不过,各种疫苗的接种次数是按照科学的方法严格规定的,不能随意更改,包括不能过多地接种疫苗。有时过多地接种某种疫苗,反而不产生抗体,或产生抗体很少,在医学上叫做免疫麻痹。就好像我们本来只能吃1个馒头,但为了多获得营养非要吃5个不可,结果不仅不能多获得营养,反而会因消化不良引起腹泻,结果一点营养也得不到。
  而且,各种疫苗也有一定的毒性,过多接种对人身体无利,特别是其中的异体蛋白质会引起过敏反应,轻则出现各种皮疹,重则使人发生过敏性休克。这种过敏反应的发生,随着注射次数的增多而增多。为了减少注射反应,在不影响预防传染病效果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少接种疫苗的次数和数量。这样既起到预防传染病的作用,又不至于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所以说,并不是打防疫针越多越好。
  
  误区之二:打防疫针后红肿越重越有效
  
  许多家长认为给孩子打了防疫针以后,局部没有反应就没有效果。相反,出现红肿现象才觉得有作用,并且,认为红肿越重效果越好。其实,这正是预防注射的误区。
  各种疫苗都是用细菌、病毒或他们产生的毒素制成的。尽管经过减毒或杀灭处理,但仍然保持一定的毒性。特别是活疫苗中的病菌、病毒注射到儿童身体内以后,先要在注射的局部生长、繁殖一段时间,所以会引起一些反应。另一方面,疫苗在制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混有一些杂质,尤其是一些异体蛋白质成分,接种到人体内可引起过敏反应。因此,打防疫针后局部发生轻微红肿现象,全身有些发烧、不适及出些荨麻疹等是正常反应。
  不过,因为疫苗是直接注射到儿童体内,故对疫苗的质量要求很高。任何一种疫苗投入使用,首先要保证安全,其次是有效。不安全的疫苗再有效也不能使用。接种各种疫苗后,不应产生严重反应。如发烧不应超过38℃,即使发低烧,发烧人数的百分比也不能太高,注射的局部红肿范围,直径不大于5厘米。
  如前边所述,疫苗之所以能预防传染病,是因为其可以刺激儿童体内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抗体产生越多,预防传染病效果越好;抗体在体内保持时间越长,能预防传染病的时间也越长。
  一般情况下,注射疫苗后产生免疫力的强弱与疫苗质量密切相关。而不是与注射疫苗后局部红肿范围大小相关。也就是说局部红肿范围越大,产生的免疫力并不一定越多,在体内维持的时间也并不就长。局部无红肿反应,也不是就不产生抗体或抗体产生就少。因此,千万不能认为打了防疫针红肿越厉害越好。相反,反应越重,有时代表疫苗质量差。如果儿童打了防疫针,局部出现较严重红肿反应,应及时请医生看一看,必要时还要进行治疗。
  
  误区之三:体质过敏也打防疫针
  
  疫苗都是用细菌、病毒或他们产生的毒素制成的。这些物质都属于异体蛋白质。在制作疫苗过程中,为了让细菌、病毒更好地生长、繁殖,以达到一定的数量,必须给他们充足的营养,比如牛血清等。这些物质也是异体蛋白质。在制作疫苗时,限于技术条件,不可能完全将其清除掉,尚有微量留在疫苗中。异体蛋白是使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致敏原,对人体有很强的致敏作用。但因接种疫苗时其数量很微小,对一般健康儿童是不会引起过敏反应的,或者反应很轻微,仅仅出现荨麻疹一类过敏性皮疹。特殊情况下也会引起较重反应,如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抢救不及时还会危及生命。
  如果儿童属于过敏体质,对致敏原的作用非常敏感,即使疫苗中的致敏原数量极其微小,接种后也容易引起比较严重的过敏反应,给儿童带来很大危害。所以,有过敏体质的儿童,特别是曾因接种疫苗而发生过过敏反应的儿童,就不要再接种疫苗了。
  
  误区之四:有慢性病更要打防疫针
  
  患有营养不良、佝偻病、慢性肾炎、结核、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儿童,体质比较差,更容易被传染上麻疹、脑膜炎、乙型脑炎等传染病。因此,家长希望为这样的孩子打好防疫针,增强其免疫力,以免使他们病上加病。有时,甚至隐瞒病情,骗取医生给孩子打防疫针。这样做很不好,因为患慢性病的儿童不宜打防疫针。
  疫苗都有一些副作用,接种后会引起轻微反应,这对一般健康儿童来讲完全可以承受,甚至一点也看不出有反应。而患有慢性病的儿童却可能吃不消。比如患心脏病的儿童,心跳本来就快,心脏的储备力很小或没有,只能勉强维持着生命,如果注射疫苗后引起心跳快的反应,尽管每分钟只加快几次、十几次,健康儿童无所谓。但患心脏病的儿童就会吃不消,甚至会引起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
  另外,打了防疫针后体内产生免疫力,除免疫系统参加外,其他的器官也要密切配合。比如肝脏的解毒、肾脏的排泄等都要加强,势必影响这些有病器官的恢复。
  同时,患有慢性病的儿童营养状况都比较差,而免疫力的产生要有充足的蛋白质参加,因为免疫物质本身都是蛋白质组成的。没有足够的蛋白质,打了防疫针也不可能制造出大量的免疫物质,大大影响效果。
  患有慢性病的儿童一方面要积极治疗,一方面采取其他预防措施,待慢性病治愈后再打各种防疫针。
  
  误区之五:发烧不影响打防疫针
  
  儿童发烧,大多由于感染了病菌、病毒等病原体造成的。正在发烧的儿童,特别是中度以上发烧的儿童,不可打防疫针。
  因为打防疫针会引起发烧反应,本来儿童已经发烧,再加上疫苗反应,会使体温更高,容易引起儿童抽风,影响健康。
  另外,发烧往往是麻疹、流感、脑炎、肝炎等急性传染病的早期症状。打了防疫针,不仅会加快和加重原发疾病,还会因接种反应的症状,使原发疾病病情变得更复杂,从而可影响医生的正确诊断,耽误及时治疗。同时,引起原发疾病的病菌会干扰抗体的产生。
  由此看来,给正在发烧的儿童打防疫针,既不利于治疗原发疾病,又不利于免疫力的产生。正在发烧的儿童,应及时请医生诊治,等病彻底治好了,体温降至正常后,再打防疫针。
  
  误区之六:打防疫针后要吃发物
  
  有些家长,特别是农村年岁较大的爷爷、奶奶,总喜欢在孩子打完防疫针之后给吃一些小鱼小虾等“发物”,意思是让疫苗发出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增强疫苗的效果。这也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防疫针的免疫效果,是靠特异性抗原的刺激产生特异性的免疫物质杀灭细菌或病毒实现的。接种死的疫苗,需要足够的抗原量,使免疫系统产生较强的免疫力;接种活的疫苗,则是通过细菌或病毒在体内的一定部位生长、繁殖达到一定数量后,起抗原作用。不管是活疫苗,还是死疫苗,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抗原量,才能充分发挥他的作用。据实验,只要有一定的抗原量,人体内就会产生足够的免疫力,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相反,如果死疫苗内菌量不足,活疫苗因制作、储存、运输、使用不当等原因,使疫苗中的活细菌或病毒死亡而不能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当然也就不会刺激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甚至根本不产生免疫力。如果使用上述疫苗,即使吃“发物”,也不能使死疫苗的抗原量增多,更不能使活疫苗中已死的细菌、病毒复活,故“发物”也不会让接种这种疫苗的人产生免疫力。所以说,接种合格的、质量好的疫苗,不吃“发物”也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而接种不合格的疫苗,吃再多的“发物”也无济于事。所以,打完防疫针之后不用吃“发物”。
  
  误区之七:打防疫针后要忌口
  
  所谓忌口,就是忌食某些食物。有些家长在孩子打完防疫针后也给忌口,不给孩子吃水果、鸡鱼等食物,怕影响防疫针的效果。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是不科学的。
  打完防疫针,体内产生免疫力,对于功能正常的人来说,完全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同于患病,所以,不必忌口。免疫力的产生与否及其强弱与吃什么不吃什么关系不大。相反,打防疫针后体内产生的免疫物质——抗体和免疫淋巴因子等都是蛋白质组成的,如果多吃点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使身体内制造免疫物质的原料充足些,有利于这些抗体等免疫物质的生成,可增强儿童的免疫力,对预防传染病有好处。同时,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增多,也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如果每打一次防疫针,就要给孩子忌一段时间的口,那么,一个儿童要打那么多防疫针,岂不要忌口多次,将使儿童少获得很多营养物质,一定会影响儿童正常的发育和身体健康。
  不过,在儿童打了各种防疫针后的一周内,有些刺激性强的饮食,如浓茶、浓咖啡及带有酒精的饮料,酒心巧克力等糖果不宜食用。因为这些饮食会增强防疫针的反应,使症状加重。
其他文献
细心的年轻妈妈多数会发现刚满3个月的宝宝总把小手指填在嘴里吸吮即吃手,且“吃”得很香。这些妈妈往往先是一愣,但很·怏就担心起来,宝宝吃手会不会拉肚子或传染上痢疾等传染病?是不是身体里有什么问题?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不过,笔者首先告诉这些慈母完全不用担心;其次,还应向你道喜,因为婴儿吃手是智力发育的表现。  年轻妈妈一定会注意到,新生婴儿1个月大时双手是紧紧握成拳头的,两个月时就变成半握拳了,到3
期刊
不少人有过一种感觉,就在刚睡着或刚醒来的时候,意识已经清醒了,但发现身体无法动弹、眼皮睁不开。这种被老百姓称为“鬼压床”或“鬼压身”的情況,是一种与睡眠相关的疾病。  “鬼压床”在医学上称之为睡瘫症。病人能清楚地感觉到周围的环境,但是身体却不听自己使唤,想动动不了,想说话又说不出来,想睁眼也睁不开,有的时候可能还伴有相应的梦境,甚至会产生幻觉。  睡瘫症分为散发型和家族型,家族型女性较男性更为严重
期刊
我从7岁开始练习武术,24岁开始学打杨式太极拳,坚持至今。我现在已年愈八旬,依然精力充沛。每天仍可坐堂门诊,整理书稿,还为中醫学院带研究生,每天的工作安排得满满的。虽然工作繁忙,可是我每天都要打3个小时太极拳。对于向我请教健身经验的人,我常说“太极拳是个宝,最有益于养生保健”。    练拳有三层功夫    我从小就喜欢武术,练习过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这三大拳种被人们称作内家拳。通过70多年的练
期刊
吃巧克力有助消除疼痛感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最新研究发现,吃巧克力和喝水都能缓解痛感。研究人员相信食物和饮水的镇痛效果也同样存在于人类身上。  芝加哥大学教授梅森和海利·富把热灯泡放在实验鼠身下。由于灯泡太烫,实验鼠感到疼痛后会将爪子抬起。但给实验鼠吃巧克力或喝水时,爪子的抬起速度变慢,痛感反应减缓。梅森说,进食会刺激大脑内控制潜意识反应的部分,而该部分可钝化痛感。
期刊
肥皂洗手减少95%病菌    上海瑞金医院的健康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城市儿童有良好洗手习惯的不超过30%。洗手看似简单,但很多人并不会正确洗手。瑞金医院皮肤科专家指出,一般情况下洗手时间持续30秒以上且用流水洗手,能使手上的致病微生物减少80%,如果再加上用肥皂或者洗手液,能使病源微生物减少95%。(李)    供暖季节养金鱼情绪好    供暖季节,房间内的湿度低,夜里睡觉的时候还会感觉到口干。放上
期刊
香薰用品有益健康    法国香榭国际企业研究认为,香薰用品提炼自纯植物中的精油,精油中含有的多酚烃,能够刺激体内的自律神经,让内分泌系统稳定,具有舒心养颜,放松减压的功效。而含纯植物精油分子的微粒水珠在空气中相撞及分解会产生阴离子,能够直接影响人体细胞的活动,让焦虑,失眠,头痛、头晕等症状逐渐改善、消失。香薰用品把自然和健康植入美丽,适应了时代的需求。(闫纯明)    乳腺炎与乳腺癌无直接关联  
期刊
少吸烟降低癌症死亡率    一项研究表明,得益于烟草消费减少和癌症早期筛查,欧洲死于肺癌的男性人数以及死于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女性人数均有所减少。  根据不久前出版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刊物《肿瘤学年报》上的一份研究报告,与1990年至1994年这个时期相比,2000年至2004年间,欧洲男性的癌症死亡率下降了9%,女性的癌症死亡率下降了8%。  参与研究的意大利肿瘤学专家克里斯蒂娜·博塞蒂说,这种下降趋
期刊
日前,美国公众科学中心按照热量、维生素K、叶黄素、维生素C、钾和纤维素等项目给85种蔬菜的营养打分。最终得出了超级营养蔬菜最新排名。我们不妨认识一下排名前几位的蔬菜。  甘蓝——1杯煮熟的甘蓝,维生素K含量是膳食参考摄入量DRI(美国科学院提出的每日建议摄入量)10倍多,维生素K有助于血小板凝结。  菠菜——1杯菠菜的维生素K和叶黄素含量超过DR1100%。另外还含有维生素A、锰、叶酸、镁,钙和铁
期刊
《越活越健康》    比小说更好看的健康书  洪昭光 编著  定价:29.80元  央视《对话》栏目主持人陈伟鸿  著名节目主持人 杨澜  文化名家 于丹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 俞敏洪  内容简介:《越活越健康》是洪昭光教授第一本健康精华内容的手绘书。书中用简单的语言,幽默的绘画形式把复杂的健康问题大道至简,让快节奏生活下的人们轻松阅读。您只要抽一点点的空闲时间,在地铁,枕边……就可迅速掌握健康
期刊
目前,在很多大医院都增设了营养师,在“依赖药物控制病情”的患者中,倡导用“饮食和营养”来自我调理身体。  这一信号告诉我们,现代医学已越来越重视人的自愈力。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偶尔感冒、身体不适、没有食欲,通过休息调养很快就能恢复过来。身体这种自我痊愈的能力正是自愈力。  我们以前太迷信吃药了,殊不知,有些时候真正帮助身体恢复健康的乃是自愈力,而药物,仅仅是额外的支持罢了。  中医传统理论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