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辛顿·米斯垂发表的作品数量并不多,仅四部,但部部耐人寻味,引人深思。在当代印度英语文学的版图上,他的名字早已引起评论家的注意。罗辛顿·米斯垂的文学生涯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这一时期多种文化碰撞、文学理论层出不穷,变化多端,理论大潮冲击着文学研究与文学创作,但他好像并不在意作品的先锋性,而是继承现实主义传统,选择了非常“老实”的写法。他的作品不像现代小说、后现代小说那样碎片化、零散化、含糊化,也不刻意呈现极端情景,不随意堆砌陌生词汇。他按照客观世界固有的逻辑、样式,用朴素的语言、客观的姿态来逼真地反映现实。他曾说:“我不想开辟什么新的领域或成为某种新的创作技巧的先锋。”他从早期对移居海外的波斯人的关注,描绘异质文化之间冲突、碰撞,转入更为宏大的视野,关注印度现代政治背景下苦苦挣扎生存的普通个人与家庭。
作为流散的印度裔作家,罗辛顿·米斯垂着重挖掘生活在母国的底层的生存状态与精神焦虑,对母国的描绘与叙述,他则持有一种矛盾的心态,因为印度历史和现实的复杂性正如他笔下的印度一样:多元、庞杂。作为印度英语作家中最有活力的作家之一,罗辛顿·米斯垂拥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敏锐的观察力、质朴而深刻的笔触,他洞悉世事沧桑,彻悟人生百味,却始终怀抱着一种自我平衡的力量,不因作品大卖、名声大振而得意,不因辛酸的流散经历、被歧视的不公正待遇而失意。这种自我平衡的力量也渗透于他的作品中,成为其著作的独特亮点,感染着众多读者。正如他在小说里所说,“总是有希望的——足以平衡我们的绝望的希望。否则我们就彻底迷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