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胆道疾病患者围手术期安全防治措施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bao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高龄胆道疾病患者围手术期安全防治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8年12月北京电力医院普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胆道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高龄组(≥80.0岁)和中低龄组(60.0~79.0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前并存病、肝肾心肺功能、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围手术期安全防治相关指标。

结果

共纳入372例患者,其中男性168例、女性204例,年龄60.0~96.0(72.0±8.6)岁。高龄组69例(男性37例,女性32例),年龄80.0~96.0(84.4±3.8)岁。中低龄组303例(男性131例,女性172例),年龄60.0~79.0(68.4±5.8)岁。高龄组患者较中低龄组患者术前并存冠心病[34.8%(24/69)比18.5%(56/303)]、高血压[68.1%(47/69)比46.9%(142/303)]、慢支肺气肿[17.4%(12/69)比3.6%(11/303)]、低蛋白血症[39.1%(27/69)比26.7%(81/303)]和贫血[42.0%(29/69)比11.9%(36/303)]的比例增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龄组较中低龄组患者术前肝、肾、心、肺和凝血系统功能明显下降(P<0.05)。高龄组较中低龄组患者的开腹胆囊切除+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占比增加[17.4%(12/69)比6.9%(21/30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占比减少[43.5%(30/69)比62.7%(190/30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龄组较中低龄组患者术中出血量[30.0(20.0,75.0) ml比20.0(10.0,30.0) ml]、手术时间[90.0(72.5,137.5) min比77.0(55.0,115.0) min]、术后住院天数[10.0(6.0,18.0) d比7.0(4.0,11.0) d]、总住院时间[17.0(11.5,23.0) d比13.0(9.0,19.0) d]增多或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中低龄组患者[30.4%(21/69)比12.2%(37/3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治愈率95.7%(66/69),中低龄组治愈率97.7%(296/30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龄胆道疾病患者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关键在于积极控制术前并存病、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实施精准手术操作,严密术中监护,及时防治术后并发症,并重点维护围手术期心肺功能。

其他文献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以脂肪在肝脏细胞中沉积为特点,而患者无过量饮酒史。NAFLD在全球患病率为10%~40%,在欧美患病率为25%~26%。从2004到2013年,美国移植等待名单上NASH患者增加170%。我国NAFLD的患病率为20%。随着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病率的减少与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患病率的增加,NAFLD在今后20年中逐渐发展为最常见的慢性肝病。NAFLD相关性终末期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确诊的9例肝血管周上皮细胞肿瘤(PEComa)患者,对其临床诊疗和预后进行分析。患者随访5.0~51.0个月,1例患者穿刺活检未进一步治疗,出院后6个月因肾脏肿瘤破裂死亡,另8例手术切除患者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转移。肝PEComa以女性多发,临床症状不典型,可伴腹痛、腹胀不适、食欲减退、发热、体重减轻。肝PEComa常单发,以肝右叶多见
期刊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癌(ICC)患者根治性手术后置入门静脉泵进行化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行根治性手术的97例IC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97例患者中经门静脉泵化疗14例(门静脉泵组),经外周静脉化疗33例(外周静脉组),术后未接受化疗患者50例(对照组)。三组患者性别和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门静脉泵组和外周静脉组患者
目的研究血红素加氧酶-1(HO-1)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联合常温机械灌注(NMP)保存大鼠心脏死亡后捐献(DCD)供肝移植后对胆管上皮细胞(BEC)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鉴定和扩增SD大鼠的第三代BMMSCs,以及通过Ad/HO-1修饰的BMMSCs(Ad/HO-1/BMMSCs),建立体外稳定的NMP系统装置;采用220只6~8周龄体重200.0~220.0 g雄性SD受体大鼠
目的比较一步法腹腔镜胆囊切除(LC)并胆总管探查取石(LCBDE)及一期缝合术(PS),与分步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微创治疗的17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资料,其中90例采用一步法术式,81例采用分步法术式,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一步法组与分步法组患者手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继发感染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治疗难度较大。本文报道了一例将"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下坏死组织清创术"应用于胰瘘继发感染治疗的患者,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胰瘘继发感染微创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联合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在预防术后胆漏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置入(引流组)和未置入鼻胆管引流(未引流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未引流组286例患者术后发生胆漏32例(11.2%);引流组350例患者术后发生胆漏11例(3.1%),两组胆漏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胆总管直径≤11.0 mm时,未引流组与引流组的胆漏发生
尽管手术切除是目前公认唯一有效的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治疗方式,但由于该病多数患者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诊断十分困难,在出现症状时已进入疾病晚期,无法进行手术切除,只能进行有限的全身化疗,故患者病死率目前依然很高。精准治疗是医学领域的一大热门话题。对患者的精准治疗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文本综述了ICC患者手术治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相关问题,并重点讨论了分子靶向治疗的最新进展。
患者男性,47岁,因"反复左下腹痛3 d,脾切除术后1 d"入湖南省人民医院治疗。查体:贫血貌,腹部稍膨隆,腹肌稍紧,全腹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听诊肠鸣音减弱。CT血管造影提示脾脏切除术后脾区出血。详细追问患者病史及完善相关检查后发现为轻型甲型血友病,予以输注去白悬浮红细胞、冷沉淀及凝血因子Ⅷ替代治疗后患者出血停止,腹腔内积血、积液逐步消失,住院13天后病情好转出院。
期刊
目的探讨血清微RNA-187和微RNA-143在胆囊癌发生发展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胆囊癌患者的血清标本75例作为胆囊癌组,同期胆囊良性疾病血清标本75例和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45例,分别作为胆囊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qRT)-PCR方法检测各组血清微RNA-187和微RNA-143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对胆囊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和在胆囊癌诊断方面的效能。结果胆囊癌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