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要给正在我的视野中消逝的农业事物列一个名单,我会首先写上:水碾。在我看来,水碾就是农业的象征,不仅仅是它与粮食有关,也因为它悠悠缓缓的节奏。粮食与悠闲正是农业的本质和精神。
水碾在翁台乡作为一种技术被引进,而非本地原住民的技术,但我已无从考证它被引进来的时间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被引进与山区水源丰富有关,整个翁台地区海拔在1200米以上,从东南来的水气被几座大山阻断,形成连绵不断的降雨,半数以上山常年笼罩在雾气中,山林间河谷里奔腾的小溪正好被利用来推动水碾。
没有办法统计整个翁台有几座水碾,因为它在不断地减少,有一些掩在荒林里连老人们也记不起来了。水碾的基本分布规律是这样的,20户以下的寨子,一般有一座,在寨子一二公里的范围内,小溪旁边;20户以上寨子,一般有二到三座:寨子附近有一二座,平时利用,河谷至少有一座,枯水时也不会停下来。甲乙寨子有过三座水碾,每个有水碾之地都以“某某碾子”命名该地,水碾荒废了,地名却保留下来。最远的一座“大坪碾子”在大坪河谷,下山至少一个小时山路,回程则需两个小时以上。去大坪碾子碾粮食时,人们都会带上铝锅或铝饭盒,排队辗了粮食后,煮一顿饭吃方有力气上山。
我小时候与母亲去过,不用菜光吃白饭也吃得津津有味,河岸中的一种学名虎杖,土名酸汤杆的空心植物,既是酸酸的零食又是变形玩具,碾房旁边就生长着许多这种东西。最近的“大沟碾子”则在离寨子几百米外的小溪边上,现在还留着遗迹:荒草丛生的碾盘,积水的引水沟。这里曾是上一代人的野炊之地,寨子中有牲口病死冻死或摔死,全寨人便在这座碾子中饱餐一顿,大快朵颐。另外一座水碾在“大沟碾子”下面,几百米以外,是荒废得最早的一座,叫“下架碾子”。我在几年前去过那地方,已成了丛林,“见说白杨堪作柱”,碾道竟然完好,直径一米的碾磙扔在一边,我们打算将碾磙抬到不远处做墓碑上的盖石,但太重而放弃了。这座水碾是解放前的乡绅刘本香一家所有,他是远近闻名的鬼师兼风水先生。那时候到这里碾稻谷,总得将一部分白米作为使用费。至于后来公用的水碾,那是集体出工出力建造,不用交出白米,但要定期维修,基本上每两年都要更换水伞。
所谓水伞,其实就是水轮,木头打制,直径在二米以上,厚度在一米左右,沿上并列着一道道水槽,水冲到木槽里并积满,当积满三个水槽后,水伞便因重心位移而转动,如是反复。水伞的中心轴连杆透过石墙连在窑状石屋中另一个较小的木轮上,木轮再咬合另一个平悬在半空同样大小的木轮,这第三个轮子的中心轴连杆穿过屋顶,以改变方向的承轴转动一根粗大的横木,横木上附着一根小木杆,木杆朝往的一头便是碾磙。水伞转动,通过两次转换便推动碾磙,碾磙嵌在圆环的碾道里,那碾道也是用花岗岩凿成,上宽下窄,刻着一道道浅浅的凹痕,让粮食分布均匀与不致溅出来。从建筑结构来说,分为地上与地下两部分,地下部分是石砌并靠着岩石的石屋,用来保护两个齿轮,地上则搭着小木房,有的仅有柱子与屋顶,有的则装上板壁。
在春夏季节,一槽谷子或包谷只需一二个时辰便可以碾定,秋冬季节便需半天甚至一夜。碾磙吱吱哑哑地响着,转着,守在旁边的主人也不着急,睡睡觉,或回家去做事,到了时候再过来收拾,有顽皮的小孩会趁大人不注意,骑到横木上去转圈,像是骑木马,周游他们想象中的世界。对一个劳动力来说,碾一槽粮食便是一天中的主要的事,别的事干不干都可,反正山中时间是按天算的,不是按小时算。所以碾房会成为公众场所,路过的人也会停下来,与碾粮食的人聊聊收成与天气,吸支烟再走。寨子中的青年则喜欢把碾房当成“会所”。
柴油碾米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较大的寨子,代取了水碾,较小的寨子到了90年代末,也渐渐地出现了电动碾米机,电动粉碎机,于是小寨子的水碾便缺乏照料而日渐地破败、被放弃。只有到了那些交通最不方便,或经济最落后,或者靠近河边的寨子,方能看到老水碾仍在不紧不慢地转着,转着……
水碾在翁台乡作为一种技术被引进,而非本地原住民的技术,但我已无从考证它被引进来的时间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被引进与山区水源丰富有关,整个翁台地区海拔在1200米以上,从东南来的水气被几座大山阻断,形成连绵不断的降雨,半数以上山常年笼罩在雾气中,山林间河谷里奔腾的小溪正好被利用来推动水碾。
没有办法统计整个翁台有几座水碾,因为它在不断地减少,有一些掩在荒林里连老人们也记不起来了。水碾的基本分布规律是这样的,20户以下的寨子,一般有一座,在寨子一二公里的范围内,小溪旁边;20户以上寨子,一般有二到三座:寨子附近有一二座,平时利用,河谷至少有一座,枯水时也不会停下来。甲乙寨子有过三座水碾,每个有水碾之地都以“某某碾子”命名该地,水碾荒废了,地名却保留下来。最远的一座“大坪碾子”在大坪河谷,下山至少一个小时山路,回程则需两个小时以上。去大坪碾子碾粮食时,人们都会带上铝锅或铝饭盒,排队辗了粮食后,煮一顿饭吃方有力气上山。
我小时候与母亲去过,不用菜光吃白饭也吃得津津有味,河岸中的一种学名虎杖,土名酸汤杆的空心植物,既是酸酸的零食又是变形玩具,碾房旁边就生长着许多这种东西。最近的“大沟碾子”则在离寨子几百米外的小溪边上,现在还留着遗迹:荒草丛生的碾盘,积水的引水沟。这里曾是上一代人的野炊之地,寨子中有牲口病死冻死或摔死,全寨人便在这座碾子中饱餐一顿,大快朵颐。另外一座水碾在“大沟碾子”下面,几百米以外,是荒废得最早的一座,叫“下架碾子”。我在几年前去过那地方,已成了丛林,“见说白杨堪作柱”,碾道竟然完好,直径一米的碾磙扔在一边,我们打算将碾磙抬到不远处做墓碑上的盖石,但太重而放弃了。这座水碾是解放前的乡绅刘本香一家所有,他是远近闻名的鬼师兼风水先生。那时候到这里碾稻谷,总得将一部分白米作为使用费。至于后来公用的水碾,那是集体出工出力建造,不用交出白米,但要定期维修,基本上每两年都要更换水伞。
所谓水伞,其实就是水轮,木头打制,直径在二米以上,厚度在一米左右,沿上并列着一道道水槽,水冲到木槽里并积满,当积满三个水槽后,水伞便因重心位移而转动,如是反复。水伞的中心轴连杆透过石墙连在窑状石屋中另一个较小的木轮上,木轮再咬合另一个平悬在半空同样大小的木轮,这第三个轮子的中心轴连杆穿过屋顶,以改变方向的承轴转动一根粗大的横木,横木上附着一根小木杆,木杆朝往的一头便是碾磙。水伞转动,通过两次转换便推动碾磙,碾磙嵌在圆环的碾道里,那碾道也是用花岗岩凿成,上宽下窄,刻着一道道浅浅的凹痕,让粮食分布均匀与不致溅出来。从建筑结构来说,分为地上与地下两部分,地下部分是石砌并靠着岩石的石屋,用来保护两个齿轮,地上则搭着小木房,有的仅有柱子与屋顶,有的则装上板壁。
在春夏季节,一槽谷子或包谷只需一二个时辰便可以碾定,秋冬季节便需半天甚至一夜。碾磙吱吱哑哑地响着,转着,守在旁边的主人也不着急,睡睡觉,或回家去做事,到了时候再过来收拾,有顽皮的小孩会趁大人不注意,骑到横木上去转圈,像是骑木马,周游他们想象中的世界。对一个劳动力来说,碾一槽粮食便是一天中的主要的事,别的事干不干都可,反正山中时间是按天算的,不是按小时算。所以碾房会成为公众场所,路过的人也会停下来,与碾粮食的人聊聊收成与天气,吸支烟再走。寨子中的青年则喜欢把碾房当成“会所”。
柴油碾米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较大的寨子,代取了水碾,较小的寨子到了90年代末,也渐渐地出现了电动碾米机,电动粉碎机,于是小寨子的水碾便缺乏照料而日渐地破败、被放弃。只有到了那些交通最不方便,或经济最落后,或者靠近河边的寨子,方能看到老水碾仍在不紧不慢地转着,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