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来源 :建筑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e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在越来越多的公路工程中需要进行隧道的修建。而在整个隧道工程中,其洞口工程又是整个工程的核心所在。因而为了确保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就必须在隧道工程中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基于此,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视角,结合自身工作实践,首先分析了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的根本前提;其次分析了影响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的因素;再次探讨了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技术;最后对全文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以不断促进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为工程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技术
  在公路隧道洞口施工过程中,影响其施工质量问题的因素较多,因而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必须加强这些因素的分析,并在一定的原则下开展施工工作,才能最大化的确保整个工程质量。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技术做出以下几点研究。
  1.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的根本前提
  在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中,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应在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在隧道施工之前必须对周围的地形地貌以及地质特征进行调研,例如在山洞入口开挖隧道时,就不得盲目地开挖直接进入洞内,否则可能导致坍塌等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在开挖时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工序进行,不得打乱工序,尤其是应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施工,否则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在支护过程中,必须做好孔截面表面的监测工作,做好初期支护的围岩变形观测工作,确保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和反馈的及时性,才能更好地确保支护的安全性。由此可见,在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中应坚持的根本前提就是安全,只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施工[1]。
  2.分析影响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由于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其施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在采取施工技术之前,必须对其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才能针对性的采用施工技术,最大化地确保其施工质量。
  2.1地形因素
  隧道开挖过程中,往往由于地形地貌等因素导致偏压和浅埋等情况的粗线,而隧道的主要结构为“马蹄形”,而由于这些因素的因素经常导致其结构的双面荷载不对称,从而导致施工难度加大,在施工过程中一旦由于施工技术不当或者开挖与支护不带哦为,经常导致隧道洞口出现垮塌的安全事故,因而必须在施工过程中考虑地形因素。
  2.2地下水
  在隧道工程中,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经常在山凹和沟谷处修建,而这些地方又是地下水汇集的主要地点,且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尤其是软弱性较强,进而给后期的施工带来难处,因而在确定洞口位置时,应尽可能地设置在突出的山坡周围进洞,并做好地表流经的处理,以最大化的避免地下水给隧道施工带来的影响[2]。
  3.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的根本前提和影响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我们应采取哪些技术确保隧道洞口施工质量呢?笔者以下就此展开论述。
  3.1准备阶段的技术措施
  在工程准备阶段,首先应加强与设计方的交流,明确设计意图,加强设计交底,精心确定隧道口的位置,结合隧道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针对性的开展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其次,应在施工之前结合企业实际针对性的确定工程的施工方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例如原材料、施工机械、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制度等最大化的确保施工顺利的进行;最后,应做好施工现场的清表工作,确保截水沟施工的有效性,并严格按照设计的需要开展放线刷坡工作,采取从上到下的原则进行开挖。
  3.2施工阶段的技术措施
  3.2.1明洞开挖技术
  在明洞开挖过程中,首先应进行测量定位,在边坡采取1:1的比例开挖到拱线高程,而在仰坡则采取1:1.25的比例进行开挖;其次,在支护过程中,应选用砂浆锚杆(长度为3.5米,直径为22毫米),以1.2×1.2m的规格,采取梅花形的方式进行布置,并挂上直径为6毫米的钢筋网片,且网格尺寸规格为0.2×0.2m,并进行混凝土的喷射(砼型号为C20,厚度为12cm);再次,在洞口进行超前支护时同样应进行测量定位,通常应采取环向的方式进行,且间距为40cm,再将钢花管(直径为42mm,壁厚为4mm)打入,仰角为5到10°,每次打入的长度应为15米,钢花管外露的长度为1.5米,再采取直径为14mm的钢筋焊牢在钢花管端头;最后,在进行水泥浆注射时,应选用1:1的水泥浆,也注浆出压在0.5兆帕到1.0兆帕之间,终压为2.0兆帕。
  3.2.2套拱灌注技术
  在套拱灌注施工过程中,首先,由于成洞面已经形成,因而应选用简易的台架立模进行套拱砼的浇筑,并在砌衬轮廓线外进行施工再与岩面进行紧密相贴,再将套拱钢筋进行绑扎,对管棚孔口套管进行埋设,再将二者进行焊接并固定;其次,应做好钻机平台的搭设,将套拱作为整个管棚施工过程中的导向墙,再通过钻孔将小导管打入,但无孔管的钻孔必须在有孔管中进行注浆并凝固之后方能进行,在钻孔过程中,还应对压浆的质量进行检查,以最大化的确保压浆的质量,当质量达标后,就应对无孔钢管进行混凝土的灌注;最后,应采用无缝钢管(直径为42mm,壁厚8mm),并将其前端加工为锥形,再利用丝扣连接接头,且相邻的钢管接头应至少错开一幕,并在管壁钻压浆孔(直接为12mm),同样采取梅花形的形式进行布置,在注浆过程中,应选用水泥单液进行注浆,且扩散直径大于等于1.0m,当注浆施工结束后,应根据隧道洞口段的V级围岩超短台阶法的开挖顺序开展掘进工作。
  3.2.3洞身开挖技术
  在洞身开挖过程中,应选用正台阶法进行开挖,并在拱部留下核心土进行开挖,在开挖时应严格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开挖:首先应放线测量,再对管棚进行超前支护,铺设钢格栅以及锚杆和钢筋网片,最后进行混凝土的喷射实施联合支护,再经过监控和测量进入下一环节的施工。
  3.2.4爆破施工技术
  在爆破施工过程中,首先应确保所选爆破器材的有效性,一般选用的炸药应具有爆速低和爆力高的特点;其次,应精心确定爆破参数,通常洞口段应采取光面控制的方式进行爆破,因而周边眼的间距应在42.5±7.5cm之间,最小的抵抗线间距应在65±5cm之间,其装药参数应在0.10±0.02kg/m之间,炮眼的密集系数应在0.8±1.0之间;最后,在装药过程中,应采取小直径的药卷进行间隔的的方式装药,再利用黄泥堵塞炮孔,且堵塞的长度应大于等于30cm,再结合洞口段Ⅴ级围岩炮眼的布置实施爆破。
  3.2.5洞身支护技术
  为防止工作面失稳,上弧开挖完毕后,清理开挖轮廓支护,上弧开挖推进5m以后,准备下断面开挖,先开挖上部核心土,核心土与下部断面开挖同时推进。开挖下断面中槽。进行左右侧边墙开挖。为了防止拱部下沉,左右开挖交替推进,工作面交错2-3m。当进行墙部初期支护时,边墙推进10m左右,开挖仰拱仰拱开挖完毕后立即进行混凝土施工,使开挖断面形成环形支护结构。仰拱施工完毕,二次衬砌紧跟,形成隧道永久封闭。
  3.2.6防水板铺设技术
  防水层用垫圈和绳扣挂在固定点上,固定点的间距根据防水板每幅宽度、厚度及自重进行布设,并在铺设时要预留松弛度,不能张拉过紧,以免混凝土灌注时损坏防水板[3]。
  4.结语
  综上所述,对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分析影响隧道洞口工程施工的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促进工程质量的提升,为整个工程质量的提升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赵翔宇.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2,31:98.
  [2]杨能羽,仇凡.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6:94-95.
  [3]张力.公路隧道洞口工程相关问题分析探讨[J].山西交通科技,2010,04:81-83.
其他文献
摘要:在桥梁设计过程中,必须对现阶段材料工艺以及管理的实际水平进行有效的考虑,并且通过安全性较高、耐久性能比较突出的设计方法进行相关的设计工作。本文笔者从桥梁设计中有关安全性和耐久性缺失的原因以及解决桥梁设计中的结构耐久性的有效对策两方面对桥梁设计中的结构耐久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桥梁设计结构耐久性问题对策  前言:  对于桥梁设计而言,其中所存在的最关键的
期刊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与工程造价是两个关键因素,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依托,无论哪一方出现问题,都有可能给整个建筑工程带来不良影响。因此,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按时、按质、高效的完成任务,管理工作是重点,尤其是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协调管理。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属于整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造价管理关系施工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积极有效地做好建筑工程造价与施工管理的配合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我国桥梁事业蓬勃发展,特别在大跨度斜拉桥方面的发展,大跨度桥梁在当地乃至国家的交通事业和经济发展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在地震中遭到破坏,不仅严重影响到震后的救灾工作,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于国家交通网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抗震措施,对确保结构在地震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大跨度桥梁的结构抗震设计进行分析,希望同行批评指正。  关键词:大跨径桥
期刊
摘要:软土地基是道路桥梁施工中比较常见的路基类型,是道路桥梁施工中的一个难点。如果处理不当,常常会造成地基失稳,影响整个道路桥梁工程质量。在施工实践中,我们要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手段,做好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保证路基的稳定,提高道路桥梁建设的效益,为车辆的安全通行创造良好的条件。本文主要论述了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出现的问题,分析了质量控制的关键,并总结了施工技术的重点和应用。  关键词:道路
期刊
摘要:作为公路主体工程的路基,公路路基综合稳定技术的研究,研制出了一大批用于路基工程的新材料,如土工布、土工格栅、高强度塑料网、塑料排水板、轻质填料等材料,新型工程机械如大吨位振动压路机、土工布沉铺机、深层粉体搅拌成桩机;新技术、新方法如粉体搅拌法、塑料排水板法、锚固技术、喷锚支护、加筋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引进,为这些新技术服务的各类专业化施工公司运用而生,专业化施工公司的建立和发展,为路基工
期刊
摘要: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研发,桩基技术成为建筑基础施工的重要技术措施。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作为针对相关构件进行预先施加荷载应力,增强建筑结构刚性强度以及承载性能的桩基技术,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被广泛应用,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桩型。对混凝土管桩的施工条件进行分析,有利于保障建筑安全质量。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施工要点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大推动了建筑工程的规模性开发,也促进了建筑施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各行各业也都需要随之而提高水平,交通运输行业也是如此。如果某行业需要提高水平,则必然途径之一就是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对其提高要求并严格执行。公路作为交通运输方式之一,也成为重点监管对象。本文通过分析公路工程监管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其进行情形分析,分析其质量及其管理,提出对质量监督管理的建议,希望可以对促进我国公路工程监管有所裨益。  关键词:公路工程;监管;质量控制 
期刊
摘要:路基作为道路的基础,在公路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公路路基施工阶段要严格把关,把公路的基础处理好是建筑一条高质量公路的前提条件。本文主要就公路路基的相关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为公路路基施工工作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公路路基;施工处理;注意事项  一、公路路基的填压  1.1公路路基填料。规范规定了路基填料的选用条件。路基填料的最大粒径和最小强度给予了量化的标准,我们采用CBR值来表达路基土的强度
期刊
摘要: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影响,我国市政工程管理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市政工程管理现状不容乐观。作为市政工程的重要元素——桥梁建筑,在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由于我国市政工程管理上存在一些明显问题,桥梁建筑品质得不到保证,施工事故时有发生。本文就强化市政工程管理、保障桥梁建筑施工安全展开讨论,以供广大工作同仁借鉴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桥梁建筑;管理控制;质量安全  一、我国市政工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公路建设中的公路路线设计要求也提高啦。公路路线决定了公路的几何线形和公路的走向,影响着公路的安全性,对公路工程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公路路线平面及纵断面设计进行简明介绍,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公路路线;平面;纵断面;设计  前言  公路的作用就是方面人们通行的,其路线的设计也就关系到人们的人身安全,所以对于公路路线的设计要谨慎,并且全方面的思考所能涉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