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昌都的名片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ming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色昌都红色昌都
  那是蹉跎岁月激情燃烧的讲述
  那是三江儿女向往太阳的征途
  时移史定格,昌都战役的胜利,为西藏和平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由此红色昌都的名片积淀厚重而珍贵:1950年10月,随着解放中国大陆的最后一场战役、有着西藏“淮海战役”之称的昌都战役全面胜利,西藏迎来了和平解放的曙光,并因此铸就了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在昌都的丰碑。
  作为一道城市地标性景观,作为一张城市文化名片,始于2012年岁末的昌都旧城改造叹为观止的整体设计,缔造了昌都解放红色地毯上的一个里程碑。随后落成的昌都解放广场及矗立其上的昌都解放纪念碑,使一场史诗性战役得以竖碑立传,并以此寄托昌都各族人民代代瞻仰、世世告慰革命英烈的祭奠与崇敬。
  风格独特的碑座浮雕,以构思新颖的藏族群众和解放军金珠玛米的配饰,映现解放昌都的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与辉煌。形象刻画出军民一家亲和民族大团结的壮丽史诗,将绝美的时尚创意升华为翻身农奴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瞩目以敬、思绪万千,感怀之余,恍然觉出一片紫铜色交织的光影与英雄再现的浮雕,实是一种藏汉民族团结所缔造的红色文化视觉的巨大冲击,藏族与汉族、金珠玛米与翻身农奴、传统与现代、经典与创新,在人们瞻仰和重温历史的目光中迸发出永恒的光芒!
  无疑,这是昌都战役的经典呈现!
  无疑,这是昌都地方政府铭记历史、珍惜今天、继往开来的经典呈现!
  无疑,这是热爱和平、追求幸福、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昌都76万各族儿女的经典呈现!
  精彩的影像回放定格在2012年岁末。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重视支持下,昌都实施新一轮旧城改造的决策应时而生,一场大手笔绘就的旧城改造之会战在藏东大地徐徐铺开,昌都解放广场和昌都解放纪念碑的建设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走上历史舞台、走进人民的精神视野。
  2013年10月1日,在昌都各族人民庆祝国庆64周年、喜迎昌都解放63周年之际,昌都解放广场首次亮相,即牵动了全市人民的心灵。这座全开放式广场以昌都解放纪念碑为中轴,配以旗台、音乐喷泉、夜灯、LED大型显示屏和周边绿化带,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建成后即被视为藏东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广场和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晃7年过去了,每晚8点,昌都解放广场总能准时响起优美的音乐。熟悉而优美的旋律,就像集结号一般,呼唤着辛劳了一天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起舞欢歌,用昌都传统的舞蹈慰藉一天的辛劳。每天来到昌都解放广场跳锅庄、弦子的群众少则几百人,多者逾千人;游客也好务工经商者也罢,无论干部职工还是农牧民群众和城镇居民,不论来自何方,也不论会不会藏族舞蹈,但闻旋律声起,便情不自禁加入广场舞的行列,尽情舞动,举手投足间感受着民俗、体验着传统,舞在其中、乐在其中。
  家住昌都镇中心坝区的达瓦江措现在有了一个新习惯:每天晚饭过后,都要到新建的解放广场转上一两圈,等到广场音乐起了,很自然地跟随跳舞的人流,轻轻松松地跳上几曲锅庄或弦子,之后沿着宽阔的马路散步回家。
  达瓦江措那时刚退休,后来听说昌都建设一新的解放广场,既宽广又亮堂,像座大花园似的,夜晚的廣场舞人山人海,既欢快又热闹。不喜欢跳舞的达瓦江措渐渐心动起来,有一天晚上来到解放广场,被熟悉的街坊邻居拉进舞动的圈子,三两曲熟悉的旋律下来,已然停不下舞动的脚步,从此每晚的舞圈里都能见到他的身影……
  据昌都市有关部门初步统计,2019年昌都镇内的解放广场、茶马广场、水上广场、澜沧江天津广场等社区公共活动区域,除了雨雪天气,每晚自发参与广场舞的群众近千人。在昌都全市,所属11个区(县)、138个乡镇、1142个行政村,几乎村村有群众性文化活动场地,在10.86万平方公里的热地上,每晚都有数以万计舞动者的身影。
  昌都地处康巴腹心,歌舞的康巴蔚然成风,民间歌舞自在天成。在藏东大地,在这片红色文化深深根植和康巴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热土,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家们用心灵、用智慧、用神韵、用豪情汇聚歌的海洋,舞动神奇的康巴,舞动新生活的美好和向往,舞动雪域风流!
  作为文化活动场所,这座矗立于昌都城市中央的解放广场及其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其民族传统、红色文化和现代文明代表性的存在,为“藏东明珠”昌都陡增了一道品质佳绝、色彩亮丽、表现精湛、勃发昂然的城市文化风景。
  在庆祝昌都解放70周年之际,重述那段历史显得尤其鲜活而意义重大。1949年底,首次出访苏联的毛泽东主席面对国际反华势力插手中国西藏问题的状况,审时度势,决定“为不失时机地解放西藏,打击帝国主义侵略扩张野心,促使西藏向内转化,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越早越有利,否则夜长梦多。”1950年1月2日,毛泽东从莫斯科致电中共中央:“我意如果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应当争取于今年4月中旬开始向西藏进军,于10月以前占领西藏。为此建议,请刘、邓、贺三同志于最近期内会商一次,决定入藏的部队及领导经营西藏的负责干部等项问题,并立即开始布置一切……”
  进军西藏,这是党中央、毛主席交付的战斗任务。长期以来,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势力的统治,西藏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全国解放前夕,帝国主义加紧了对西藏的控制,指使西藏上层统治集团中少数分裂主义分子,大搞“西藏独立”的阴谋活动,妄图使西藏脱离祖国,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它们一面增设和加强“应变”机构,一面策动“驱汉事件”,并组织非法的“代表团”,在国际上表演要求“独立”的丑剧。党中央、毛主席为了使西藏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巩固西南边陲,在川、康、滇、黔初获解放之后,及时做出了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的伟大战略决策。西南军区党委根据中央指示,把这项重大任务交给了第二野战军五兵团第十八军。时任西南军区政委的邓小平同志对十八军专门做出指示:“到西藏去就是靠政策走路、靠政策吃饭,政策就是生命。必须紧密联系群众、依靠群众。”   1950年2月15日,西南局、西南军区、第二野战军联合发出了《解放西藏进军政治动员令》。十八军受命之后,全军群情激昂,士气大振。1950年3月18日,张国华将军主持十八军将士在四川乐山举行进军西藏誓师大会,吹响了进军雪域西藏的号角,张国华在进军动员会上提出“一省不保、四省不安”,更激发了官兵们捍卫祖国统一的决心。进军西藏官兵庄严宣誓:坚决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世界屋脊,把光明和幸福带给西藏,让幸福之花开遍西藏1
  1950年3月29日,张国华告别刘、邓、贺首长,率领进藏大军,沿着西部奇路,风雨兼程,爬冰卧雪,朝着西藏挺进……按照邓小平同志“靠政策走路、靠政策吃饭”的重要指示,进藏部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用行动赢得了藏区群众的衷心爱戴。不少藏族群众自发组织担架队、运输队、修路队,随十八军西进,共同谱写了一曲和平解放西藏的颂歌。
  昌都是进军西藏的必经之地。在西藏地方当局拒绝和谈并以武力对抗的形势下,遵照党中央指示,西南军区下达昌都战役命令,扫除和平解放西藏的障碍。10月19日,人民解放军解放昌都,战役于当月24日胜利结束。

  昌都戰役是解放中国大陆的最后一场战役。刘少奇称赞说:“昌都战役是解放西藏的淮海战役。”该战役的重大胜利使我军声威大震,粉碎了帝国主义势力和西藏上层反动分子的政治阴谋,打开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大门,在我军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以昌都解放为基石,以《十七条协议》为标志,西藏最终实现和平解放,开启了历史新纪元。
  横断山的崇山峻岭,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的滚滚波涛,见证着那段红旗漫卷的岁月……
  一段历史,一座丰碑,彰显出红色文化的无穷魅力,深深浸润着昌都地方人文精神。如今,红色文化成为藏东文化的重要构成,已融入昌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西藏当代史上写下了至为光彩的一笔,赢得人们纷至沓来的景仰。在昌都战役的先烈激励下,和谐昌都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在雪域高原演绎,一曲又一曲颂歌在三江大地唱响,终成一笔笔重彩而彪炳史册。
  回首之念,那段奔腾激昂的岁月已然遥遥远去70年,进藏部队那种为了祖国统一而一往无前、为了胜利而一无所求、为了人民幸福而一无所惜的奉献精神,值得人们永远记忆和追怀。
其他文献
书评最最遥远的路  匡离离  我是在各种日子的缝隙中,逐字逐句地读完《日月》的。在阅读的日子里,《日月》照亮了我心灵深处的某些角落,诚如作者之愿——我得到了至真至诚的寂静与欢喜。这是本特别的小说,它有完整的故事结构,有风采各异的人物,有跌宕起伏的情节,甚至不乏娱乐八卦的影子,总之,有着切常规意义上好看的小说应有的元素。但是,它又这么特别——字里行间体现出对生命、成长、超越、觉悟与回归的思索与探寻,
驻村工作地是我们的调研大本营,集吃、住、娱于一身。结束一天的调研、测绘、摄影后,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回到这个驻地一起分享当天所获的成果。  一周的深入访谈,共走访了17户。其中有已退休的村干部、现任村干部、寺庙唯一的喇嘛、房屋历史最悠久的主人、措高村小卖铺、措高村村医等。  文化大革命之时,旧多钦寺被损毁。现在的多钦寺是后面新建的,里面住着一位喇嘛,村子里面有需要时,喇嘛会下山去给村民做法事。.村民们
人间圣地,生机盎然;天上西藏,宾客云集。9月25日至9月27日,首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在拉萨成功举办。三天的时间里,举办了开幕式、展览展示、主旨论坛、经贸洽谈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全方位提升了西藏旅游、文化和特色产品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  9月25日晚,首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正式开幕。开幕式选在了大型实景歌舞剧《文成公主》的演出现场,来自西藏歌舞团的专业演员们和西藏大学的学生为大
两年前的3月1日,新年刚过,西藏美术家代表团一行几人前往美丽、浪漫之都法国巴黎,开启了参加举办“蓝天净土——高原画派展”的旅程。  开展  飞行了十一个小时后,下午终于抵达了戴高乐机场,办理一系列的入关手续后,随着暮色的渐渐降临,驱车进入了市区。到了住地,天一片漆黑。兴奋、激动,一夜未眠,“三色旗”“浪漫主义”,记忆里浮起曾经在画册书籍里看到过的法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的作品《自由引导人
南迦巴瓦日落 图/ 张静大峽谷景区秋景 图/ 曾涛大峡谷景区秋景 图/ 曾涛大峡谷景区秋景 图/ 曾涛世界第一大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北起林芝米林县派镇大渡卡村,经排龙乡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而海拔2880米的大渡卡村与海拔115米的巴昔卡村,落差是2850米。  曾经,大峡谷的“世界之最”属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深2133米,长370千米)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深3203米,
上午9点的拉萨艳阳高照。2019年10月12日,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下称"青藏所")拉萨部,20多名科考队员排成三列,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这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可可西里无人区湖泊考察任务的出征仪式。这群科考队员用简短而朴素的方式,正式为这次任务拉开序幕。
九月的勒布沟,是独美一隅的天珠。9月28到30日,以“诗与远方,相约错那”为主题的2018仓央嘉措诗歌文化旅游节(以下简称“文化节”)在这里举行,来自西藏自治区内外的众多游客、嘉宾和当地各族干部群众欢聚一堂,共赏勒布沟旖旎的自然风光,感受浓郁的门巴民俗文化。  本届为期三天的文化节由中共错那县委、错那县人民政府主办,西藏玛吉阿米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内容涵盖了开幕式文艺演出、招商推介会、非遗展
作者吴微生活照  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曾经逃荒避战背井离乡的人都忙着赶回家乡投入建设。然而却有这样一群人,远离家乡,千里行军去到祖国边陲的西藏。当年他们进藏有一条政策:“进军西藏,不吃地方”。高寒、缺氧,加上补给严重不足,此“三重山”给“老西藏”们的行军带来巨大的考验。在体力严重透支、营养不良的情况下,他们是如何做到在种种自然灾害中死里逃生,千里行军的?他们用“特别能吃苦
“左右、左右、左右,大家跟我一起来!”在拉萨一家健身房震耳欲聋的DISCO音乐中,健身教练徐思呐喊着给学员加油,二十名学员鼓足了劲,脚下的动感单车应着鼓点踩得飞快。  冬季的西藏,昼夜温差近20摄氏度,但群众健身的热情没有丝毫冷却。在拉萨的多个小区、昌都的解放广场等地,清晨傍晚都有健身人群的身影。  早晨八时许,拉萨市民拉吉已经在龙王潭公园里开始了每天例行的健身活动。她说:“现在日子好了,我和周围
(导语)  正因为人迹罕至,内转也多了一份神秘。而当我一步步靠近神山,感受他的神奇和博大时,才发现绝对是一场震撼的朝圣之旅。内转路线不仅集中了堪称精华的宗教景观,丰富多变的山川地貌,极富挑战性的攀爬路线,更有触手可及的神山南壁那慑人心魄的威仪。  在塔钦时,我之所以选择了神山冈仁波齐的内转路线,是出于一种非常单纯的想法:努力走近并朝拜神山南壁。从圣湖玛旁雍措远眺冈仁波齐时,神山南壁那个巨大的万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