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羲之的文章收在《全晋文》中。洋洋一百多卷,我喜欢的,不过王羲之杂帖。
“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我偶尔也买点水果送人,但写不出“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这样简洁的句子。
《奉橘帖》,虽聊聊数字,但各各不同,有的方折,峻棱毕现,有的圆转,圭角不露,视若轻盈,实则厚实,墨色湛润,神闲态浓,中锋、侧锋并用,聊聊数字,令人回味无穷……
《奉橘帖》只有两行,却能体现王羲之行书的主流风貌,点画的行态,灵活多变,意趣丰富,且书风坦然清纯,字字挺立,体态舒朗,结体的纵横聚散恰到好处,其造型大多是圆润的椭圆形,有轻灵之感。
《奉橘帖》结体宽松,笔意活脱。源于笔致的丰富和结字的巧妙。“奉橘”两字的紧密,与“三百枚”三字的疏朗,形成大的反差;另外,“可多得”三字用笔轻灵流动,也与右行“奉橘”等字的厚重形成反差。反差关系增强了作品丰富的内涵。以单字看,“三”字点画虽全为短横,而起笔略方,收笔较圆。一方一圆,加之三横角度不同,姿态各异。再如“得”字,布白天然,笔画又无处不曲。偏旁“寸”字笔锋调转微妙,尤其是最后一点,出人意料,反手书成。《奉橘帖》诸多微妙之处,并非全部都是经营安排,而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因此,凡书法绝妙之迹,处处可学,亦处处不可学,书画在法,而其妙在人也。
王献之学他,作《送梨帖》:“今送梨三百。晚雪,殊不能佳。”行文口吻,与其父何其相似,书法首行字势也与《奉橘帖》相近。对照起来看,可见东晋人的潇洒,非常有意思。
(孤山夜雨摘)
“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我偶尔也买点水果送人,但写不出“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这样简洁的句子。
《奉橘帖》,虽聊聊数字,但各各不同,有的方折,峻棱毕现,有的圆转,圭角不露,视若轻盈,实则厚实,墨色湛润,神闲态浓,中锋、侧锋并用,聊聊数字,令人回味无穷……
《奉橘帖》只有两行,却能体现王羲之行书的主流风貌,点画的行态,灵活多变,意趣丰富,且书风坦然清纯,字字挺立,体态舒朗,结体的纵横聚散恰到好处,其造型大多是圆润的椭圆形,有轻灵之感。
《奉橘帖》结体宽松,笔意活脱。源于笔致的丰富和结字的巧妙。“奉橘”两字的紧密,与“三百枚”三字的疏朗,形成大的反差;另外,“可多得”三字用笔轻灵流动,也与右行“奉橘”等字的厚重形成反差。反差关系增强了作品丰富的内涵。以单字看,“三”字点画虽全为短横,而起笔略方,收笔较圆。一方一圆,加之三横角度不同,姿态各异。再如“得”字,布白天然,笔画又无处不曲。偏旁“寸”字笔锋调转微妙,尤其是最后一点,出人意料,反手书成。《奉橘帖》诸多微妙之处,并非全部都是经营安排,而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因此,凡书法绝妙之迹,处处可学,亦处处不可学,书画在法,而其妙在人也。
王献之学他,作《送梨帖》:“今送梨三百。晚雪,殊不能佳。”行文口吻,与其父何其相似,书法首行字势也与《奉橘帖》相近。对照起来看,可见东晋人的潇洒,非常有意思。
(孤山夜雨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