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各种焊接设备不断的涌现,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目前的焊接车间工作中,只有维修保养好车间的焊接机械设备,才能够保证工作开展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工作成本,进而增加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就焊接车间设备的维修与保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维修与保养要点。
关键词:焊接车间 设备 维修 保养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6-401-01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家城市建设力度不断深入,这也是的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和壮大,不断的引进各种新型机械设备,如焊接设备更是多如牛毛。但是,这些设备在应用中该如何正确的使用、管理、维护和保养,怎么样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率,这也是引起企业管理人员关注的重点,是目前设备应用中研究的焦点话题。
一、焊接设备的维修和保养
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各企业为了使得设备长期处于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故障的发生、消除故障现有隐患、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在设备的应用中逐渐结合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来有计划的对各类设备进行技术保养和维修,使得设备进场保持整洁、清洁和安全。在这个基础上,在设备的应用中必须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统一管理
设备管理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设备的使用寿命、使用性能和使用质量。在目前的设备管理工作中,通常都是由公司物资设备部统一管理、各分部由设备主管,再由设备负责人将这一管理落实到操作的方面,并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层层管理。
2、确定负责人
设备维修保养是一个落实到实处,落实到个人,认真的总结和分析的模式,从而使得设备使用维护形成一个系统工作流程。在设备使用中,实行定人、定机和凭证操作的流程,而对于设备操作人员,则是要提前做好“三好”、“四会”管理,也就是我们场所的管好、用好和修好以及会使用、会维修、会保养和会检查。
3、定期保养
在焊接设备的保养工作中,定期保养制度的实施的传统维修和保养工作中最为常见的一项,是一种日常保养、维修與定期保养维修制度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日常保养和维修主要指的是操作人员每天在工作中按照指定的计划和规章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并及时的填写保养记录。定期保养则是焊接设备使用1~2月之后,以操作人员为主,其他监护人共同协调之下进行的设备维护和保养,是对设备进行整齐、清洁、安全、润滑等方面进行检查的一个过程,是一个全面维修和保养的模式。
4、定期检修
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是提前将设备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纳,并对设备性能技能型定期测试,做到设备故障的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并做好有关的记录工作。在目前的工作中,对于主要的设备需要进行科学的定期检查,并且是一个日常点检、定期全面检查的工作模式。
二、焊接设备的日常使用与检查工作内容和流程
1、检查要点
在焊接设备生产中,操作人员在设备每次运行之前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在检查工作中,主要的内容包含有:连接电缆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着破损,气路、水路是否畅通、合理,油污漏气、泄气问题的存在,气体流量工作是否合理,工作电流和电压的稳定情况以及焊接冷却风机运行是否正常合理。
2、记录方式
2.1、记录方式
在工作之中,当工作内容完成之后,检查工作人员和操作人员应当及时的对工作状态、工作情况、检查结果等进行合理记录,并针对其中的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状况进行合理记录,是以《焊接设备日常使用点检表》作为主要的记录工具和档案管理模式。
2.2、记录工作中需要主要的问题
在设备使用中出现问题的时候,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及时的进行分析和归纳,并根据其中常见的现象进行全面归总。在记录工作,如遇见电缆接触不良、气管或者水管泄漏等易于修复的情况,工作人员可以自行进行修复,在不影响设备正常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情况下可以继续的工作。但是对于设备故障中较大的一些故障,如主机故障或者无法直接采用简单的修复方法修理的故障的时候,在工作中必须要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报告有关焊接设备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在记录的工程中,对于设备中出现的各种故障都应当如实的记录到《设备日常使用点检表》中。
3、例行保养
焊接生产车间的设备管理员负责对焊接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的例行检查、维护、保养。每月末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按本计划的要求进行例行保养。
(1)用于焊接操作的电流表、电压表、流量计的状态;(2)电缆、软管、接头等的状态;(3)送丝机构及导管的状态;(4)焊具、割具的状态;(5)热切割设备中的切割小车、导轨、机械夹具的状态;(6)焊机内风冷风机的状态;(7)焊机内部大电流通路的连接状态,以及内部集尘情况。
4、检查维修工作要点
采用外观检查、仪器测量、手动紧固的方式进行逐项的检查维护保养。当焊机内部集尘较多时,应使用干燥压缩空气进行吹拂、清理。送丝机应定期在驱动机构部分加润滑油。当检查项目与技术要求出现较大偏差时,应予以及时校。无法校正时,应停止该设备的使用。
4.1、先问后动
对于有故障的焊接设备,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不要急于动手,应该先了解设备的性能,询问操作人员产生故障的前后经过及故障现象。对于生疏、复杂的焊接设备,还应先熟悉设备的电路原理和结构特点,遵守相应的规定。拆卸前要充分熟悉每个部件的功能、位置、连接方式以及与周围其他器件的关系。
4.2、先外后里
一般应先检查焊接设备外部有无明显受伤的痕迹、电焊机部件有否缺损,并了解其维修史、使用年限、观察使用场所环境和焊接工艺等,然后再对电焊机进行检查。拆前应排除周边的故障因素,如接线、接地、配电容量以及使用的焊接工艺是否正确,只有在确定是电焊机内部故障后才能拆卸,否则,盲目拆卸可能将焊接设备越修越坏。
4.3、先机后电
检查焊接设备的机械部件和零件、润滑、气路、水路、油路系统是否存在问题,只有在确定这些系统无故障后,再进行电气方面的检查。在检查电路故障时,应利用检测仪器仪表寻找故障部位,确认无接触不良故障后,再有针对性地查看线路与机械的运作关系,以免误判,如点焊、缝焊、凸焊及对焊等设备。
4.4、先静后动
在设备未通电时,判断焊接设备按钮、接触器、热断电器元器件以及保险丝的好坏,从而判定故障的所在。通电试验,听其声、测参数、判断故障,最后进行维修。如果在电焊机输入缺相时,测量三相电压值无法进行判别时,就应该听其声,单独测量每一相对地点的电压,方可判断哪一相缺损。
三、结束语
总之,我们在工作中要讲究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策略,加强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培训,提高责任态度,用好设备、管好设备从而为企业生产和发展提供优质保证。
参考文献
[1] 刘智平. 托辊流水作业设备的管理与维修[J]. 陕西煤炭. 2006(02)
[2] 贺平亮,廖盛彦. 浅谈机械设备综合管理[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07)
关键词:焊接车间 设备 维修 保养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6-401-01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家城市建设力度不断深入,这也是的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和壮大,不断的引进各种新型机械设备,如焊接设备更是多如牛毛。但是,这些设备在应用中该如何正确的使用、管理、维护和保养,怎么样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率,这也是引起企业管理人员关注的重点,是目前设备应用中研究的焦点话题。
一、焊接设备的维修和保养
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各企业为了使得设备长期处于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故障的发生、消除故障现有隐患、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在设备的应用中逐渐结合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来有计划的对各类设备进行技术保养和维修,使得设备进场保持整洁、清洁和安全。在这个基础上,在设备的应用中必须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统一管理
设备管理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设备的使用寿命、使用性能和使用质量。在目前的设备管理工作中,通常都是由公司物资设备部统一管理、各分部由设备主管,再由设备负责人将这一管理落实到操作的方面,并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层层管理。
2、确定负责人
设备维修保养是一个落实到实处,落实到个人,认真的总结和分析的模式,从而使得设备使用维护形成一个系统工作流程。在设备使用中,实行定人、定机和凭证操作的流程,而对于设备操作人员,则是要提前做好“三好”、“四会”管理,也就是我们场所的管好、用好和修好以及会使用、会维修、会保养和会检查。
3、定期保养
在焊接设备的保养工作中,定期保养制度的实施的传统维修和保养工作中最为常见的一项,是一种日常保养、维修與定期保养维修制度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日常保养和维修主要指的是操作人员每天在工作中按照指定的计划和规章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并及时的填写保养记录。定期保养则是焊接设备使用1~2月之后,以操作人员为主,其他监护人共同协调之下进行的设备维护和保养,是对设备进行整齐、清洁、安全、润滑等方面进行检查的一个过程,是一个全面维修和保养的模式。
4、定期检修
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是提前将设备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纳,并对设备性能技能型定期测试,做到设备故障的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并做好有关的记录工作。在目前的工作中,对于主要的设备需要进行科学的定期检查,并且是一个日常点检、定期全面检查的工作模式。
二、焊接设备的日常使用与检查工作内容和流程
1、检查要点
在焊接设备生产中,操作人员在设备每次运行之前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在检查工作中,主要的内容包含有:连接电缆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着破损,气路、水路是否畅通、合理,油污漏气、泄气问题的存在,气体流量工作是否合理,工作电流和电压的稳定情况以及焊接冷却风机运行是否正常合理。
2、记录方式
2.1、记录方式
在工作之中,当工作内容完成之后,检查工作人员和操作人员应当及时的对工作状态、工作情况、检查结果等进行合理记录,并针对其中的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状况进行合理记录,是以《焊接设备日常使用点检表》作为主要的记录工具和档案管理模式。
2.2、记录工作中需要主要的问题
在设备使用中出现问题的时候,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及时的进行分析和归纳,并根据其中常见的现象进行全面归总。在记录工作,如遇见电缆接触不良、气管或者水管泄漏等易于修复的情况,工作人员可以自行进行修复,在不影响设备正常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情况下可以继续的工作。但是对于设备故障中较大的一些故障,如主机故障或者无法直接采用简单的修复方法修理的故障的时候,在工作中必须要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报告有关焊接设备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在记录的工程中,对于设备中出现的各种故障都应当如实的记录到《设备日常使用点检表》中。
3、例行保养
焊接生产车间的设备管理员负责对焊接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的例行检查、维护、保养。每月末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按本计划的要求进行例行保养。
(1)用于焊接操作的电流表、电压表、流量计的状态;(2)电缆、软管、接头等的状态;(3)送丝机构及导管的状态;(4)焊具、割具的状态;(5)热切割设备中的切割小车、导轨、机械夹具的状态;(6)焊机内风冷风机的状态;(7)焊机内部大电流通路的连接状态,以及内部集尘情况。
4、检查维修工作要点
采用外观检查、仪器测量、手动紧固的方式进行逐项的检查维护保养。当焊机内部集尘较多时,应使用干燥压缩空气进行吹拂、清理。送丝机应定期在驱动机构部分加润滑油。当检查项目与技术要求出现较大偏差时,应予以及时校。无法校正时,应停止该设备的使用。
4.1、先问后动
对于有故障的焊接设备,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不要急于动手,应该先了解设备的性能,询问操作人员产生故障的前后经过及故障现象。对于生疏、复杂的焊接设备,还应先熟悉设备的电路原理和结构特点,遵守相应的规定。拆卸前要充分熟悉每个部件的功能、位置、连接方式以及与周围其他器件的关系。
4.2、先外后里
一般应先检查焊接设备外部有无明显受伤的痕迹、电焊机部件有否缺损,并了解其维修史、使用年限、观察使用场所环境和焊接工艺等,然后再对电焊机进行检查。拆前应排除周边的故障因素,如接线、接地、配电容量以及使用的焊接工艺是否正确,只有在确定是电焊机内部故障后才能拆卸,否则,盲目拆卸可能将焊接设备越修越坏。
4.3、先机后电
检查焊接设备的机械部件和零件、润滑、气路、水路、油路系统是否存在问题,只有在确定这些系统无故障后,再进行电气方面的检查。在检查电路故障时,应利用检测仪器仪表寻找故障部位,确认无接触不良故障后,再有针对性地查看线路与机械的运作关系,以免误判,如点焊、缝焊、凸焊及对焊等设备。
4.4、先静后动
在设备未通电时,判断焊接设备按钮、接触器、热断电器元器件以及保险丝的好坏,从而判定故障的所在。通电试验,听其声、测参数、判断故障,最后进行维修。如果在电焊机输入缺相时,测量三相电压值无法进行判别时,就应该听其声,单独测量每一相对地点的电压,方可判断哪一相缺损。
三、结束语
总之,我们在工作中要讲究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策略,加强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培训,提高责任态度,用好设备、管好设备从而为企业生产和发展提供优质保证。
参考文献
[1] 刘智平. 托辊流水作业设备的管理与维修[J]. 陕西煤炭. 2006(02)
[2] 贺平亮,廖盛彦. 浅谈机械设备综合管理[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