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谓:复杂心绪的外化

来源 :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wl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经·卫风·氓》是《诗经》重要的一篇,开创了“弃妇诗”的先河。文本中对男女主人公的称谓变化了多次,梳理文本中的这些变化,我们不仅能看到女主人公的外在经历,发掘出女主人公的心路历程、感情流变,亦能反观“氓”的行径,发现文本三重同构的特质,这对启迪我们在具体语境下理解文本,提高鉴赏能力,不无裨益。
  日常交际中,我们用不同的称谓指代不同的对象,指称自己和他人;同时,在不同的语境中,我们也用称谓来表达感情,比如谦敬辞“鄙人”“您”等的使用。文学作品也常用称谓指代不同的对象,表达情感。在240字的《诗经·卫风·氓》文本中,关于称谓的词语共出现了28次(字),直接作为第一、二人称代词出现的称谓如“我”“子”“尔”“自”等共有14处,类似于称谓的词语如“氓”“复关”“士”“女”“妇”“兄弟”“总角”等也有14处。这些词语除了文本的第三章的“士”“女”统称男人女人,第五章“兄弟”明确指称第三人称,第六章“总角”指主人公两人小时候外,其他22处均为对男主人公和对女主人公指称的不同表达。这些称谓的组合与变化,和文本内容相互照应,形成了三重同构的特质。
  一、对男主公称谓的变化
  文本中对男主人公的称谓共有14处。文本的第一章,对男主人公的称谓出现了4次,其中“氓”1次,“子”3次。“氓”,通常指民、平民、百姓等。段玉裁在注解《说文解字》时,提出“按此则氓与民小别也”“盖自他归往之民则谓之氓”,而“氓”大约是外来户,“故字从民亡”的看法。晚近学者在论及“氓”的内涵时,看法大相径庭。有人认为周代文献中的“氓”不含逃亡、流徙之义,也有人认为氓没有资格住在聚居区的郊内,财产少,地位低。若取其共性,“氓”肯定不是对男性的敬称。从文本语境来看,“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这是女主人公和男主人公较早的会面,还没有约定婚姻;结合后文“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两人大约是幼时玩伴,知根知底;在女主人公的回忆中,文本没有证据表明二人感情是两小无猜,一见钟情;从“将子无怒”“尔卜尔筮”等语看来,二人婚姻的达成有男主公刻意运作的可能,故而将“氓”认定为男子的鄙称,算是持平之论。因此,我们可以认定,在文本第一次出现对男主人公的称谓“氓”时,足见女主人公对男主公并不持肯定、欣赏的态度。在男子“谋”“媒”婚姻后,即使过程不顺利,女主人公对男子的称呼也改变了,她称呼对方为“子”。《说文解字》认为“子”是象形,“人以为偁”;从公侯伯子男的五种爵位出发,也有人将子认为是男子的敬称。结合这两种理解,对男主人公賦以“子”的称谓,褒扬程度必然是高于“氓”的,这个转变,也恰恰是女主人公对男子认同,二人感情的升温。
  文本的第二章,对男主人公的称谓出现了6次,其中“复关”3次,“尔”3次。首先是“复关”出现了3次。不同时期的研究者对“复关”的释义可以概括为城池等6种,语文教科书注解的“复关,卫国的一个地方”也在其中。这6种释义都围绕男主人公本人展开,且大约都能归结于男主人公本人。给倾注极大情感的人、物起别名爱称,是心理学上的惯例,语言学上的常象。在男主人公去准备婚姻所需时,文本中女主人公用“复关”指称男主人公,符合其焦虑、期盼的心理。紧接着,“尔卜尔筮”“以尔车来”,连用了三个“尔”,是相对普通的称谓。若“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可以理解是因为财物结下芥蒂,那么,为什么“尔卜尔筮”要从“复关”转向“尔”呢?称谓转变何其迅速!结合文本语境,“子无良媒”“将子无怒”,我们可以探知男主人公在获得女主人公的芳心时,是采用了一些手段的,那么在主人公回忆整个爱情、婚姻的过程时,“卜”“筮”的结果是不是“体无咎言”就值得深思了。对“卜”“筮”结果的反思,对“贿迁”的反思,让女主人公冷静下来,梳理自己恋爱的过往,她将得出自己的结论:“无与士耽”。
  文本的第六章,对男主人公的称谓出现了1次,“尔”。其中“及尔偕老”,这是女主人公曾经的打算,芳心有一系,情有所归,是她的誓言与承诺。当回顾自己的爱情与婚姻,女主人公平静甚至心灰意冷,“尔”,是一种告别与放弃:经历“三年”,女主人公回归理性,结束二人婚姻关系,心绪归于平静。
  梳理文本中对男主人公称谓的变化,我们可以将之分为四组,且分布在男女主人公婚恋的四个阶段,这期间称谓的变动也恰体现了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观感的变化。第一组,无关爱情期,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的称谓有“总角”,其中“氓”“总角”是二人小时候,彼此相识,相处融洽;长大成人,“氓”向女主人公求爱,“氓”的使用标志着女主人公对男主公认同度较低。第二组,恋爱热恋期,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的称谓是“子”“复关”:从“氓”到“子”是质的飞跃,生命中有交集的两个人,开始一段甜蜜的爱情,而“复关”的使用,更是女主人公“耽”溺爱情的明证。第三组,婚姻期,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的称谓是“尔”“士”:从爱情进入婚姻,彼此更加坦诚,“尔”的使用是平常称谓,是婚姻的平静期;“士”的使用是重要转变,代表着男主人公社会地位的提升,这也恰是其心变的阶段。第四组,分手期,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的称谓是“尔”:从“士”再变为类似陌生人、他人的“尔”,是女主人公痛下决心的体现,既然对方不念过往,感伤之余,就此告别。称谓变迁的环形结构,也恰是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从爱到无爱的情感结构,二者具有同构性。
  二、对女主公称谓的变化
  文本中对女主人公的称谓共有8处。文本的第一章,对女主人公的称谓出现了2次,均为“我”;文本的第二章,对女主人公的称谓出现了1次,亦为“我”。“我”在《说文解字》中的释义是“施身自谓也”,《尚书》中已经在用“我”指称自己或己方了。这三处的“我”,相对于男主人公而存在,是爱情的主体,即使后来“我”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但在爱情中,“我”情系于“复关”,“耽”于爱情,随之悲喜,不见“复关”时“泣涕涟涟”,会面“复关”时“载笑载言”。“我”是女主人公对自己的称谓。
  文本的第五章,对女主人公的称谓出现了2次,分别为“妇”和“自”。“妇”在《说文解字》中的释义是“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是对女子持帚劳作的会意;在文本中,称呼自己为“妇”,是女主人公劳作的体现。“妇”守妇德,“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妇”的长期辛劳是有成效的,“言既遂矣”,家庭境遇改变,男主人公的社会地位上升,荣登“士”列,心愿满足。但是,“妇”的付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至于暴矣”,故而即使在“静”“思”之下,她也“躬自悼矣”,为“自”感到不值。结合“兄弟不知,咥其笑矣”,推测当时的爱恋与婚姻,未必获得了家庭的支持,那么女主人公对“自”反思,颇有懊丧自己咎由自取的意味。   文本的第六章,对女主人公的称谓出现了1次,为“我”。在离开男主人公后,女主人公反思自己的爱恋婚姻经历,对男主人公有了清醒的认识,正是因为自己在爱情中的毫无保留,“及尔偕老”,忠于誓言,结果落得“老使我怨”。“我”在这里回归到了自我。尽管有“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没有底线的态度却也未必是她的取向。故而,在结束婚姻状态后的反思中,女主人公对“反”了的男主人公绝望、放弃,“亦已焉哉”,彼此丢开手,就此打住。
  总的看来,女主人公在與男主人公不同的婚恋阶段,对自己的称谓有三组变化。在恋爱中,“我”作为爱情的主体出现,不管是“来即我谋”“匪我愆期”,还是“以我贿迁”“我”是有自我主动性的,甘愿付出,虽然有忧虑牵挂,但也有甜蜜与欢乐,“载笑载言”。在婚姻中,女主人公的称谓最为复杂,从“我”到“女”,再到“妇”,归结为“自”。这也恰是女主人公心路历程的体现,“我”以爱情主体的身份来到男主人公家里,以“女”“妇”自居,融入家庭生活,承担家庭职责,在“士”“反”之后,看穿其“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的本性,亲历其“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的恶行后,回归“自”己,“躬自悼矣”。最后,女主人公结束了婚姻生活,理性意识占了上风,“我”反思自己的爱情婚姻生活,冷静而客观。这三组对女主人公的称谓变化,也恰恰构成了环形结构,和对男主人公的称谓相互照应,结合婚恋生活的变迁,形成三重同构的特质。
  三、其他称谓
  文本中对男女主人公的称谓之外,还有6处其他称谓。文本的第三章,其他称谓出现了4次,分别为“女”2次,“士”2次。《诗经·卫风·氓》的文本内容,是女主人公结束婚恋生活后对自己以往行为的追忆与反思。第三章以比兴的形式写了女主人公的感悟:“无与士耽”。“鸠”食用桑葚过量是否会昏醉并非文本要点,“耽”溺爱情,丧失自我,才值得反思,这大约是女主人公用心所在。比兴之后,文本又将“女”“士”“耽”溺爱情的不同后果来做对比,“士之耽兮,犹可说也”,但是“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女主人公用自己失败的婚恋经历总结、警醒女性:在爱情中,女性是弱势。这未必是女权主义的萌芽,但却让女主人公的个体经历具有了普遍性——自曝其丑,用自己失败的婚姻做提醒,这是广阔胸襟的呈现。照应“士也罔极”“女也不爽”“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女主人公品性值得钦佩赞叹。这样,文本内容和女主人公的境界就雄阔起来——是其他陷于爱情女性的参照,是对婚姻弱势群体的警醒,其意义和价值就宏大深厚了。同时,从结构上看,将第三章置于爱情生活之后,婚姻生活之前,是女主人公站在性别角度审视爱情的理性升华,是结合自己的生平遭际对女性提出的爱情忠告,那么,警醒女性走入婚姻生活之前,审视所爱之人真正品行、不要重蹈覆辙的殷殷嘱托,也就不言自明了。
  文本的第五章,其他称谓出现了1次,即“兄弟”。“兄弟不知,咥其笑矣”,有学者认为应当理解为“兄弟不知道自己此次归家是因为被弃,还像往常一样嬉笑迎接自己”,从训诂“咥”字的角度,这种理解有一定的道理。但结合语境中的社会环境,就很难解释通了。文本中有“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尔卜尔筮,体无咎言”等关于社会环境的诗句。“子”难请“良媒”的原因不难推测,无非是男方家庭贫困、地位低下、“子”貌丑陋、德行太差等原因。除了“子”貌丑陋我们难以找到证据,其他三项,文本均能不证自明。连媒人都不看好的婚姻,估计女主人公的兄弟、家庭也很难中意。结合“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占卜的结果,是“尔”的转述,至于占卜者原话何谓,转述的卜辞是否胡诌,就很难考证了;甚至,男主人公有没有去占卜,都很值得商榷。不被看好的婚姻遭受“咥”“笑”嘲笑,也在情理之中了。另外,即使沿着“笑”的思路,兄弟一番好心安慰,但在“躬自悼矣”的情形下,女主人公误会兄弟的好心为嘲讽,也极具可能性。总之,从女主人公结束婚姻后的反思出发,语境中的迹象表明,在当时社会环境里,这桩婚姻是不被看好的。
  文本的第六章,其他称谓出现了1次,即“总角”。总角是儿童时代,男女未成年人的发型。文本中指称早期相识的男女主人公。从“总角”到“氓”,女主人公在爱情之前,对男主人公未必有良好的印象,但从“氓”到“子”,结合“将子无怒”的以退为进,男主人公用心机追求女主人公的情形,却呼之欲出。梳理《诗经·卫风·氓》的文本内容,从“总角”时代的无感,到成年时期“氓”的观感,竟变为“子”与“复关”的深情,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用心可见一斑,那么,后文女主人公冷静反思时的“悼”“怨”“已”等情绪与行动,就在情理之中了。
  诗歌鉴赏是一种理性思维活动。高举思辨性大旗的语文名家余党绪认为“(诗歌)教学本质上是一个理性的认知活动”,文学理论中感性和理性绝非水火不容,对诗歌内容作理性地梳理和梳理诗歌内容中的理性建构,是诗歌教学的应有之义。在《诗经·卫风·氓》的文本中,诗歌的情感走向、对男主人公的称谓与对女主人公的称谓形成三重同构,显然是其感性内容的理性呈现。这种在具体语境中对诗歌内容作理性地梳理,发现其逻辑,揭示其理性建构,诗歌的内部逻辑自然清晰可见;从逻辑与理性再反视诗歌内容,增进理解,则是深化诗歌、举一反三的更好途径了。
  注:本文为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高中语文课程语境阅读和语境写作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6-07-006)。
  (责编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经典文献,《讲话》和《祝词》以政治的视角对文艺的论述,可以从文艺的性质、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诸方面概括。其文艺观虽然具有不同的时代涵义和特征,但内含着相同的思想基础、价值立场和运思逻辑,体现了将文艺的存在直接地紧密地联系于人的现实解放的宗旨。《祝词》继承《讲话》所确立的文艺的人民方向,又因拓宽文艺活动的政治“边界”而强调了文艺的特殊性。因此,从《讲话》到《祝词》,显现了
摘 要:在晚清小说创作和发表过程中,作者之创作,报馆、书局之印刷、刊行,读者之阅读,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运作过程中,作者的创作及书局的印刷刊行都十分尊重读者趣味,遵循市场规律。在李伯元小说《官场现形记》的创作和刊行中,晚清报刊所载众多关于这部小说的广告,生动揭示了李伯元边写边刊、编读互动的创作方式,积极主动的反盗版宣传,以及读者对该小说 “官场高等教科书”的评价,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晚清时期
摘 要:在全球化时代,风险和威胁已经跨国化甚至全球化。日本“3·11”大地震是一个伴随着海啸和核泄漏的复合灾难,并在一段时期内成为世界政治领域的全球性公共议题。回顾和透视“3·11”震灾,有助于进一步思考与深化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新思维。   关键词:“3·11”震灾;全球化;世界政治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要:改革开放之重要性与正确性已不言自明。但自改革开放伊始,国内外便存在对改革开放“非意识形态化”之四重误读,即“历史误读”“性质误读”“文本误读”“问题误读”等。这些误读,不同程度消解改革开放共识,产生了种种负面影响。梳理和探讨这些误读,对其进行学术批判,是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改革开放观,加强和改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警惕和防范西方的“和平演变”,积极
家长群的建立,让家长们能够及时地获取学校、班级和学生的各类信息,使老师和家长的沟通更及时、更有效、更多样化。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家长群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式,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但家长群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家校沟通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乱象”。“排队”点赞、“盖楼”谢师、集赞、代购、不转没有好下场……群里每天动辄几百上千条信息,让不少家长和老师直呼“受不了”。  运用现代信
摘要: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时代潮流,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内涵丰富、特点鲜明,它既根植于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立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创新性发展,对我国的外交和“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多样统一;互利共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
最近,两项被简称为“KET”和“PET”的少儿英语等级考试,出现了“考位难求”的现象。由于集中报名、缴费人数过多,网站系統一度陷于瘫痪,无法缴费。就在短短几分钟后,各个考点便显示,报名人数已满。学生家长李女士表示,真的是“秒杀”。还有上海家长在社交媒体上说,上海的考点瞬间报满,周边省市也很快被一抢而空,四五百元的报名费被一些黄牛炒到了四五千元。  (据央视网)  点评:一场少儿英语考试报名竟会如此
一、背景与思考  随着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全面推进,幼儿园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因其蕴含的教育价值被研究、讨论和实践,对教师一日活动组织的追求也逐步从操作的正确性向教育的有效性转变。区域活动作为幼儿重要的自主游戏活动形式之一,能让幼儿在教师准备的环境中自由交往、自主操作,获取经验。幼儿在活动中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等为途径进行学习,既符合其身心发展需要,也与游戏精神相契合,是促进幼儿向高水平发展的
摘 要:文化体制改革是一个一连串制度创新的过程,其关键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制度发展和创新。从新制度主义视角分析,当前制约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是文化行业的低效率和政府失灵。从制度创新入手,剖析在市场经济下如何发挥政府的职能,进行必要的制度创新,是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新制度主义;制度创新;低效率;政府失灵   中图分类号:G12
近日北京丰台二中校长何石明为即将上高中的学生及家长支招:做好高中学习三部曲。首先就是家长要帮助孩子“想学”,这就是我们说的把学习当重要的事情,激发孩子的兴趣。如果家里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带着孩子看一些展览。这些东西好像看起来是表面的,但是它让孩子视野更开阔,产生很多感触。这就是一种激励,这就是一种想学。还有就是培养孩子善学的习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议家长在孩子进入高中的第一天,就开始帮助他们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