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单位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各项工作的经济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进一步规范与加强预算管理显得更加重要。本文介绍了预算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当前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期望对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预算执行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现实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是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统称,它们是履行国家管理职能的主要机构。而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经济基础保证,也是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统筹安排计划其他工作的作用。预算管理工作主要由编制、执行和评价三个部分组成,良好的预算管理工作对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能力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加强财政资金的统筹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对本单位的全部工作内容所涉及的收入支出资金进行合理的预算编制、执行与监督考核,可以调整资金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财政资金的收支管理与合理运用,提高资金的统筹管理能力。
2.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通过加强预算管理,可以对下一年度的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与计划,根据计划进行预算编制与资金安排,严格执行预算,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根据预算提前安排资金收支,减少经济压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及工作效率。
3.有助于预防减少腐败的产生
预算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具有监督作用,因为预算编制需各部门参与,预算批复要向社会公开,预算要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各级财政部门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绩效考评,让预算管理工作在阳光下运行,接受社会与各部门的监督,有助于遏制违法乱纪和贪污腐败行为,增强财政资金的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有助于实现预决算公开
预算管理工作是预算编制、执行和评价的重要保障,年度决算工作是对本年预算管理工作的总结,预算决算面向社会公开,让社会民众与部门了解预算执行情况,让政府能更好地将资金用在改善民生与公共服务事务上,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能。因此预算管理伴随在各项工作之中,日常管理工作是预决算公开的基础,是预算管理的过程监督与工作成效的体现。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意识不强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面工作管理中,单位往往只注重目前工作的推进与完成情况,缺乏预算管理意识,没有将目前工作与预算管理目标相结合,缺乏目标与方向,甚至与预算管理目标脱节,导致预算工作人力与物力的浪费。形成这种现象主要是领导层与员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注重当前的工作成绩,没有树立科学的预算管理意识。同时在预算管理执行过程中,又不重视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执行监督和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因此很难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
预算编制是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中的起点和中心环节,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对于预算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财政部门预算编制与工作安排,预算编制时间较短,最多一个月时间,由于没有专门的预算编制部门与人员,由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编制工作,因此预算编制比较粗糙。由于单位的其他部门未参与到预算编制中,所以财务部门编制的预算缺乏可靠依据,导致预算编制不适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而且,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中,财政部门为了体现预算编制的公平性,给行政事业单位下发预算编制口径,严格按照口径进行预算编制。财政部门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公用经费预算方法与标准,根据单位财拨在编人数,每人每年公用经费制定标准,基本上按照标准进行预算编制,这样编制出来的预算虽然简单快捷,但并没有体现各预算单位的实际情况,因此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合。
3.预算执行力度不强
由于预算编制存在不合理部分,加上预算管理意识薄弱,分解下达到各部门的预算目标难以实现,造成各部门的预算支出缺乏有效控制,预算资金使用效率低,各项管理工作没有得到有效监督与内部控制,预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不能充分发挥预算执行的约束作用。而且,由于财政部门下发预算批复时间比较滞后,往往在年度的4月份左右,造成这段时间缺乏预算指标控制,导致预算执行力度的弱化。
4.预算缺乏有效监督与考核
目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开展与资金使用情况往往不能及时得到其他监督单位的监管与单位内部各部门的监督,造成预算执行缺乏透明度,容易导致腐败和违法乱纪的情况产生,影响财政资金的安全。同时,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是履行社会公共职能的单位,以实现社会效益为重,成本控制观念不强,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对于费用支出的内控管理与监督考核意识不高,导致预算监管不到位,造成资金使用的浪费,国有资产流失。
5.预算反馈信息运用不够
预算管理的过程就是预算目标实现的过程,从预算编制到预算考核的各个阶段中,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部门之间应根据月度、季度、半年等时间段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汇总,将预算信息互通、互报、互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调整,让单位全体员工了解单位整体工作的实际情况,共同实现预算目标。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制度的约束,缺乏绩效的考核,各部门信息流通不畅,缺乏沟通,以部门为阵,站在自己部门的角度思考问题,没有考虑单位的全局性工作,预算信息资源没有整合利用,导致預算目标难以实现。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建议
1.增强预算管理意识
要想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必须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的重视程度,并积极引导职工进行普及《预算法》及预算管理方面的知识,带领全体职工参与到预算管理工作中。同时,还需要严格做好单位的日常基础管理工作,合理安排单位内部的预算编制任务工作,全面开展预算管理工作,严格按照预算开展单位的各项工作,努力实现预算管理的目标。 2.完善预算监督体系
预算编制应成立专门的预算部门与人员进行此项工作,有机构与人员保障,有制度约束。财政部门应根据《预算法》的要求,给各单位留够充足的预算编制时间,保障有时间对预算工作的各方面调研与提取数据,让预算编制工作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效率。
单位预算管理人员应加强对《预算法》的学习,倡导各部门参与预算编制的工作,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严格按照预算制度的要求对本单位的预算进行核实,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可靠性、可行性,并由监督审核机构对本单位的预算进行审核与审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让预算编制工作在公开监督管理中进行。
对于当地财政部门下发的工作经费预算编制口径,虽然适用于部分工作简单的单位,但不能普遍适用于所有的单位,因此应针对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情况给予预算资金,这样才能体现预算的公平,也才能更好地履行国家赋予的社会职能,让国家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因此财政监督部门应到各单位实地进行工作调研与监督,让监督在预算管理中充分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逐步完善财政预算监督体系。
3.加强预算执行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应严格按照《预算法》《会计法》的相关规定,建立完善的预算编制、执行、拨付的业务操作流程,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财政部门下达预算批复之前,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及预算编制情况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预算批复下达后,应当及时将批复的预算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预算一经下达批准,必须按预算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不能随意更改,坚持“无预算不得安排支出”的原则,严禁随意改变资金用途、增加资金项目支出途径和超额使用预算资金,加强预算执行的效率 ,保障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预算执行公开制度,定期公开单位内部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公开预算执行的结果与预算数据的差异,接受内外部力量的监督。预算执行的监督与公开可以发现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能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各种违规操作行为的发生,从而促进预算编制的有效实施。
4.加强预算监督与考核
预算监督包括单位内部监督与财政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设有监察部门,对预算管理与执行要严格进行监督,监督是否按政策规定、预算范围及预算进度开展各项工作,是否有效运用各项目资金。财政监督是国家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与资金使用随时进行监督检查,对于错误的现象给予警告与处罚,责令改正,保障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在国家政策范围内与预算范畴内进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本职工作,提高资金的安全性与使用效率。
预算管理工作要很好地开展,离不开绩效评价管理制度约束与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中,应坚决执行预算管理的绩效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制度上,要让制度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时要问责、严考核、有奖惩,让职工在工作中有主人翁的责任感,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内在工作潜力,有效避免懒政行为与不作为现象,避免不求有功、只求无过的工作状态,避免吃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工作思想,让想干事、干成事的人存在晋升的空间,让职工在上进的思想与实干的道路上将预算管理工作逐渐推向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真正实现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5.深化预算执行的分析结果运用
在现有财政管理体制中,各项管理工作已进行信息化与规范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为了更好落实与发展,应进行信息化管理,让预算管理工作从编制、执行到绩效评价各阶段的信息及时上传到信息管理系统中,并与财政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接口并轨运行,面向社会公开,让内外部单位及广大群众共享共用信息,节约人力财力资源,更好实现预算管理目标,优质优量地完成国家赋于各项公共管理事务工作。
参考文献:
[1]曲艺.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思路[J].中国总会计师,2014,(06):96-98.
[2]刘明輝.谈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加快预算执行进度[J].中国集体经济,2017,(13):18-19.
[3]叶霁.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师,2014,(15):70-72.
[4]庄婷.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16,(22):46+48.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预算执行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现实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是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统称,它们是履行国家管理职能的主要机构。而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经济基础保证,也是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统筹安排计划其他工作的作用。预算管理工作主要由编制、执行和评价三个部分组成,良好的预算管理工作对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能力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加强财政资金的统筹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对本单位的全部工作内容所涉及的收入支出资金进行合理的预算编制、执行与监督考核,可以调整资金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财政资金的收支管理与合理运用,提高资金的统筹管理能力。
2.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通过加强预算管理,可以对下一年度的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与计划,根据计划进行预算编制与资金安排,严格执行预算,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根据预算提前安排资金收支,减少经济压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及工作效率。
3.有助于预防减少腐败的产生
预算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具有监督作用,因为预算编制需各部门参与,预算批复要向社会公开,预算要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各级财政部门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绩效考评,让预算管理工作在阳光下运行,接受社会与各部门的监督,有助于遏制违法乱纪和贪污腐败行为,增强财政资金的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有助于实现预决算公开
预算管理工作是预算编制、执行和评价的重要保障,年度决算工作是对本年预算管理工作的总结,预算决算面向社会公开,让社会民众与部门了解预算执行情况,让政府能更好地将资金用在改善民生与公共服务事务上,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能。因此预算管理伴随在各项工作之中,日常管理工作是预决算公开的基础,是预算管理的过程监督与工作成效的体现。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意识不强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面工作管理中,单位往往只注重目前工作的推进与完成情况,缺乏预算管理意识,没有将目前工作与预算管理目标相结合,缺乏目标与方向,甚至与预算管理目标脱节,导致预算工作人力与物力的浪费。形成这种现象主要是领导层与员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注重当前的工作成绩,没有树立科学的预算管理意识。同时在预算管理执行过程中,又不重视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执行监督和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因此很难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
预算编制是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中的起点和中心环节,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对于预算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财政部门预算编制与工作安排,预算编制时间较短,最多一个月时间,由于没有专门的预算编制部门与人员,由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编制工作,因此预算编制比较粗糙。由于单位的其他部门未参与到预算编制中,所以财务部门编制的预算缺乏可靠依据,导致预算编制不适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而且,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中,财政部门为了体现预算编制的公平性,给行政事业单位下发预算编制口径,严格按照口径进行预算编制。财政部门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公用经费预算方法与标准,根据单位财拨在编人数,每人每年公用经费制定标准,基本上按照标准进行预算编制,这样编制出来的预算虽然简单快捷,但并没有体现各预算单位的实际情况,因此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合。
3.预算执行力度不强
由于预算编制存在不合理部分,加上预算管理意识薄弱,分解下达到各部门的预算目标难以实现,造成各部门的预算支出缺乏有效控制,预算资金使用效率低,各项管理工作没有得到有效监督与内部控制,预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不能充分发挥预算执行的约束作用。而且,由于财政部门下发预算批复时间比较滞后,往往在年度的4月份左右,造成这段时间缺乏预算指标控制,导致预算执行力度的弱化。
4.预算缺乏有效监督与考核
目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开展与资金使用情况往往不能及时得到其他监督单位的监管与单位内部各部门的监督,造成预算执行缺乏透明度,容易导致腐败和违法乱纪的情况产生,影响财政资金的安全。同时,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是履行社会公共职能的单位,以实现社会效益为重,成本控制观念不强,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对于费用支出的内控管理与监督考核意识不高,导致预算监管不到位,造成资金使用的浪费,国有资产流失。
5.预算反馈信息运用不够
预算管理的过程就是预算目标实现的过程,从预算编制到预算考核的各个阶段中,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部门之间应根据月度、季度、半年等时间段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汇总,将预算信息互通、互报、互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调整,让单位全体员工了解单位整体工作的实际情况,共同实现预算目标。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制度的约束,缺乏绩效的考核,各部门信息流通不畅,缺乏沟通,以部门为阵,站在自己部门的角度思考问题,没有考虑单位的全局性工作,预算信息资源没有整合利用,导致預算目标难以实现。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建议
1.增强预算管理意识
要想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必须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的重视程度,并积极引导职工进行普及《预算法》及预算管理方面的知识,带领全体职工参与到预算管理工作中。同时,还需要严格做好单位的日常基础管理工作,合理安排单位内部的预算编制任务工作,全面开展预算管理工作,严格按照预算开展单位的各项工作,努力实现预算管理的目标。 2.完善预算监督体系
预算编制应成立专门的预算部门与人员进行此项工作,有机构与人员保障,有制度约束。财政部门应根据《预算法》的要求,给各单位留够充足的预算编制时间,保障有时间对预算工作的各方面调研与提取数据,让预算编制工作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效率。
单位预算管理人员应加强对《预算法》的学习,倡导各部门参与预算编制的工作,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严格按照预算制度的要求对本单位的预算进行核实,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可靠性、可行性,并由监督审核机构对本单位的预算进行审核与审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让预算编制工作在公开监督管理中进行。
对于当地财政部门下发的工作经费预算编制口径,虽然适用于部分工作简单的单位,但不能普遍适用于所有的单位,因此应针对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情况给予预算资金,这样才能体现预算的公平,也才能更好地履行国家赋予的社会职能,让国家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因此财政监督部门应到各单位实地进行工作调研与监督,让监督在预算管理中充分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逐步完善财政预算监督体系。
3.加强预算执行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应严格按照《预算法》《会计法》的相关规定,建立完善的预算编制、执行、拨付的业务操作流程,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财政部门下达预算批复之前,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及预算编制情况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预算批复下达后,应当及时将批复的预算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预算一经下达批准,必须按预算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不能随意更改,坚持“无预算不得安排支出”的原则,严禁随意改变资金用途、增加资金项目支出途径和超额使用预算资金,加强预算执行的效率 ,保障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预算执行公开制度,定期公开单位内部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公开预算执行的结果与预算数据的差异,接受内外部力量的监督。预算执行的监督与公开可以发现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能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各种违规操作行为的发生,从而促进预算编制的有效实施。
4.加强预算监督与考核
预算监督包括单位内部监督与财政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设有监察部门,对预算管理与执行要严格进行监督,监督是否按政策规定、预算范围及预算进度开展各项工作,是否有效运用各项目资金。财政监督是国家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与资金使用随时进行监督检查,对于错误的现象给予警告与处罚,责令改正,保障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在国家政策范围内与预算范畴内进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本职工作,提高资金的安全性与使用效率。
预算管理工作要很好地开展,离不开绩效评价管理制度约束与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中,应坚决执行预算管理的绩效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制度上,要让制度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时要问责、严考核、有奖惩,让职工在工作中有主人翁的责任感,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内在工作潜力,有效避免懒政行为与不作为现象,避免不求有功、只求无过的工作状态,避免吃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工作思想,让想干事、干成事的人存在晋升的空间,让职工在上进的思想与实干的道路上将预算管理工作逐渐推向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真正实现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5.深化预算执行的分析结果运用
在现有财政管理体制中,各项管理工作已进行信息化与规范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为了更好落实与发展,应进行信息化管理,让预算管理工作从编制、执行到绩效评价各阶段的信息及时上传到信息管理系统中,并与财政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接口并轨运行,面向社会公开,让内外部单位及广大群众共享共用信息,节约人力财力资源,更好实现预算管理目标,优质优量地完成国家赋于各项公共管理事务工作。
参考文献:
[1]曲艺.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思路[J].中国总会计师,2014,(06):96-98.
[2]刘明輝.谈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加快预算执行进度[J].中国集体经济,2017,(13):18-19.
[3]叶霁.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师,2014,(15):70-72.
[4]庄婷.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16,(2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