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的四合院

来源 :炎黄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ri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合院,确切地说是我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这种建筑形式主要出现在我国的华北地区,以民用住宅为主。四合院同时也是某种传统文化的象征与传承,使我国的文化精神得到了继承与发扬。在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四合院是北京城的四合院,它以其精致的设计和灵巧的结构,以及庞大的建筑规模,成为我国四合院的典型代表,使四合院的文化发展至今,并且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它不仅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辉煌的一笔,同时也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独特的存在。
  “四合院”这个名称与其建筑的表现形式密切相关,既就是四方规整的院落里四周都是房屋建筑,将院子围在中间,故得名“四合院”。北京城的四合院以其悠久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建筑布局无疑成为了北京独具特色的风景,另外也是老北京人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本文主要从北京城四合院的历史起源、四合院的结构布局以及文化内涵三个方面介绍北京城的四合院。期待能够通过介绍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北京城的四合院,也了解老北京人的生活及其精神。
  北京城四合院的历史渊源
  北京城四合院的历史发展比较悠久,其最初的发展要追溯到我国的元代。元代在建都之初鼓励一些达官贵人在城内定居落户,元世祖忽必烈颁布诏书,吸引富有的商人和官场的贵族到都城内修建房屋,甚至给出建房者可以占地8亩这样的优惠政策。由此吸引了大量的贵族迁入城中大规模地建造房屋,形成了早期的院落式住宅,也是我国早期四合院发展的雏形。
  到明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明都城后来由南京迁都北京,吸引了大量的达官富户从浙江和山西等地迁到北京发展。另外,明朝时期的制砖技术和建筑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例如在这个时期出现的我国建筑史上的两部巨著《鲁班经》以及《三才图会》等,都说明了在这个时期我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建筑业的发展使得北京城中四合院这种建筑形式在建筑风格和样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在明代特殊的社会制度影响下,四合院建筑的规模和色彩等与主人所处的阶层也开始有了密切的关系。
  发展到清朝时期,清王朝在早期定都北京之后实行了旗民分城居住的政策,命令北京城内的汉人都搬到城外居住,只有旗人可以居住在城内。这种政策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城外四合院建筑规模的形式的发展,而城内已经发展相对成熟的四合院院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修缮与充实。在我国清代的建筑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宫室式的住宅,这也就是当时的官僚与权贵们普遍居住的大中型的四合院。在我国清代,北京的四合院在建筑形式和建筑结构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也到达了四合院发展的鼎盛时期。之后随着清王朝的没落,以及外族的不断入侵,北京的传统住宅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洋建筑的风格也在之后的四合院中有了或多或少的体现。但总的来说,还是保留了清朝后期的建筑风格。
  四合院的结构特点与布局
  四合院是我国建筑史上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一般一个住宅都有好几个院子,合院都是以中轴线贯穿的,最靠北边的房子属于一个住宅的正房,坐落于东西方向的屋子属于厢房,坐落于院子南边面朝北的房屋,则被称为倒座。数百年的历史积淀使北京的四合院不管是从其平面布局还是内部的结构,都发展成为了北京城独特的风格。
  四合院建造规模的大小和主人家的社会地位以及财富情况有很大的关系,有钱的人家通常会建前后两座甚至是三到四个四合院,这些四合院连在一起形成主人家的住宅的整体,院内通常会种植上花草树木供主人家观赏。所有的四合院都是单层的,整个四合院四周会被高大的墙壁包围住,仅开一个大门,大门一般设置在住宅东南角的位置,形成一个相对比较密封的院落。四合院中房屋的数量通常都是北房3正2耳总共五间房,而东西两边各有3间房,院落南边的屋子是4间房,加上四合院的大门洞以及垂花门总共是17间。每间房屋的大小基本上在11-12平方米,因此一个四合院的总面积大概在200平方米左右。北房三间中仅一间的门是向外开门的,被称作是堂屋,两侧的房屋门都是朝堂屋开的,形成套间。堂屋一般作为家人起居以及平日里招待亲戚的地方,两侧的房屋一般是作为卧室使用。而东西两边的耳房,可以单独开门,也可以和正房连通,通常作为主人家的卧室或者是书房使用。位于院落东西两侧的厢房一般是家里的晚辈居住,厢房的格局通常情况下也是一明两暗,中间的一间作为起居室使用,两侧作为卧室。
  北京城的四合院中的院落一般都比较宽敞,庭院中可以植树栽花、叠石迭景以及饲养鱼虫等,供主人家观赏和修身养性,一般在院内种植较多的是海棠花,还会有石榴盆景等作为点缀,为主人提供了非常惬意的休憩场所。由于四合院都是从四面包围起来,只有一个大门,因此私密性非常好,而且由于四面的房子都是面朝院落开门,象征着和和美美之意。北京城的四合院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院落比较宽敞,四周的房屋通过连廊连接,不仅居住起来非常方便,而且在每个房屋中都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便于居住者活动。
  北京城四合院的文化内涵
  四合院雖然作为一种建筑形式存在,但是在其历史发展中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四合院在建造时非常讲究风水,风水学也是我国古代建筑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建筑的选址、定位以及建筑的尺寸等,都需要以我国传统的风水学的理论为基础。另外,四合院的装饰以及彩绘等也处处展现着我国古代的民俗民风以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例如,在四合院的装饰中常见的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往往寓意着“四季平安”;还有四合院的门头上一般都会嵌上吉祥语,或者是古训诗词,往往表达主人的处世之道以及治家之道等。因此,北京城的四合院可以说是一座传统文化的殿堂。
  在北京的四合院也处处显示着中国传统的尊卑文化。尽管是同一个院落,但是房屋的分配却是非常严格的,正房一般都是给家里最尊贵的老爷和太太居住的,其他人是没有权利居住正房的。在院落的东西两侧的房屋也是有尊卑之分的,古时候的一夫多妻制度下,东侧为尊,正室才可以居住,西侧为卑,供家里的偏房居住。这种尊卑文化在四合院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另外,北京四合院还是封建礼制的反应,在明朝时期开始根据法典的要求通过四合院的装饰色彩和细节来区分主人不同阶层与等级,是我国千百年来封建礼教思想的传承。
  北京城的四合院以其悠久的发展历史、独特的结构特征以及所包含的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内涵享誉中外,是我国建筑发展史上宝贵的财富,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作者单位:本刊编辑部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北京护国寺是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寺庙中已经有些颓败的千佛殿在建筑特征上与其他的寺庙存在较大的不同,大殿结构可能要追寻到辽代,研究价值很高,但由于千佛殿自身的毁坏程度已经影响了研究,无法妥善确认内容,只能通过上世纪九十年代采访保留下的档案进行复原和观察。本文从北京护国寺当前的木质结构建筑出发,还原当时木质结构建筑风格、内容、建筑美学,从而一窥古代建筑艺术中木质建筑涵盖的内容。  北京护国寺位于北京市
期刊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朝,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中国古典皇家园林之一,是我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作。在其内部构造上,颐和园堪称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品;在对历史的见证上,颐和园的命运更迭,辉映着近代以来中国的兴衰。通过一个园林的变换历程了解自己民族与国家的一段命运,是当代国人了解历史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主要从颐和园的文化风貌、蒙难历程、与样式雷的奇妙缘分以及新发展等方面简要地对该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