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之路探析了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组织创新,文章基于农村合作金融的适应性、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路径以及打造金融合作机构平台三个视角论述了产业组织的创新,为实现我国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而提出了可行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农信社;创新
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FDP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发掘农民消费的巨大潜力,需要从加快农村产业组织创新做起。决定产业组织创新的关键因素在于合作经济,如计划經济时代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即是合作经济的重要体现。然而,计划经济时代的合作金融仅是一种形式,且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农民并非自愿,且官方操办的性质也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因此,新时期的农村合作金融需扩大职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促进产业组织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发掘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金融现状探析
据统计,当前我国的13亿总人口中,约有56%是农村人口。在此基础上,随着近年来我国GDP的快速增长,贫富差距也正在逐步的拉大。因此,加强农村合作金融建设,开展农村产业组织创新,推动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各级政府部门所面临着的重要课题。资金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保障,然而资金利用的有效性与低效性却决定了建设的进度与质量,面对创业融资难的问题,人民银行只是通过合作金融的方式为农村构建了一个可融资的平台,即农村信用合作社,其中也包括一些规模较小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然而,信用社近几年来在农村的职能日益下降,农村资金互助社对农村金融的影响力更是几乎为零。此外,不仅信用社不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并且几乎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这些资金或用于在城市购置产业,或用于子女教育,以及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些不必要的合作投资。宏观来说,农村的金融市场在当前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金融机构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几率偏低,根本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1]。
二、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组织创新
1、建立农村资本投入的协调机制
资本投入是实现农村区域经济增长永恒的主题,经济增长的差异就是资本投入的差异。因此,要确保农村合作金融的实用价值以及体系的完善,首要前提是建立农村资本投入的协调机制。
第一,要建立起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金融资源配置体系。所谓间接融资,是指农民将闲置货币资金通过存款或购买农村金融机构的有价证券,以实现合作金融的过程;直接融资是指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制定优惠政策转化农村通过借款而进行融资的传统方式,引导农民在创业过程中向金融机构贷款而获得资金,从而形成农民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互助,实现协调发展。
第二,建立农村经济增长差异的自我均衡机制,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鼓励通过政民合作的形式开展金融产业组织创新。合作金融在目前各农村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已经存在的情况下,极易造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状况,即“马太效应”,从而导致各个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状态。因此,要实现农村经济稳定的均衡与持续增长,必须尽快建立经济增长差异的自我均衡机制,创建金融产业组织并实施运行机制创新,如加强引导农民投入合作金融体系,将合作金融首先重点扶持的可开发项目,帮助农村小企业加快发展进度[2],等等。
2、致力于打造合作金融机构平台
当前大多数农村的合作金融机构主要是单一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并且由于参与合作金融是农民自愿,农信社缺乏科学的引导措施,因此也没能完全发挥其功效。要联合行政村群体中的各个自然村成员构建一个或数个合作金融机构平台,离不开人民银行、地方政府以及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引导与宣传,要让农民切实看到合作金融的优势,自觉参与,从而形成一个区域内完善的合作金融体系。此外,在已有合作金融机构平台的区域,要加强内控管理,结合区域的人口分布状况以及文化特征,着力打造新形势下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平台。
3、强化农村合作金融的监管体制
我国大多数农村至今还未形成完善的合作金融组织体系,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即是针对农村合作金融的监管体制不完善,或流于形式。一些金融机构抓住农民法律意识薄弱的特点,将金融机构变成了为个人敛财的重要工具,农村非法集资现象日益严重。笔者认为,要加强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推动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要从立法角度要给予农民在金融产业组织中合法的地位,其次通过地方政府联合人民银行的形式,并结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协助农村发展金融产业组织,但不直接干预,而只是通过政策导向为农村金融组织建立和发展提供动力,保障农村金融产业组织的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完善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使农村金融产业组织机构更好的为“三农”建设而服务[3]。
结语:综上所述,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政府扶持、政策导向和农民协同共进,以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为主旨,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为战略目标,建立起健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打造农村合作金融平台,不仅是满足建设三农的需要,更是满足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四川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唐珂.浅谈我国农村金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J].西部金融,2013(10):56-62
[2]佚名.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J].江西农业,2013(6):40-41
[3]杨小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后发优劣势比较的视角[J].新疆财经,2013(4):5-10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农信社;创新
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FDP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发掘农民消费的巨大潜力,需要从加快农村产业组织创新做起。决定产业组织创新的关键因素在于合作经济,如计划經济时代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即是合作经济的重要体现。然而,计划经济时代的合作金融仅是一种形式,且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农民并非自愿,且官方操办的性质也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因此,新时期的农村合作金融需扩大职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促进产业组织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发掘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金融现状探析
据统计,当前我国的13亿总人口中,约有56%是农村人口。在此基础上,随着近年来我国GDP的快速增长,贫富差距也正在逐步的拉大。因此,加强农村合作金融建设,开展农村产业组织创新,推动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各级政府部门所面临着的重要课题。资金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保障,然而资金利用的有效性与低效性却决定了建设的进度与质量,面对创业融资难的问题,人民银行只是通过合作金融的方式为农村构建了一个可融资的平台,即农村信用合作社,其中也包括一些规模较小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然而,信用社近几年来在农村的职能日益下降,农村资金互助社对农村金融的影响力更是几乎为零。此外,不仅信用社不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并且几乎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这些资金或用于在城市购置产业,或用于子女教育,以及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些不必要的合作投资。宏观来说,农村的金融市场在当前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金融机构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几率偏低,根本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1]。
二、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组织创新
1、建立农村资本投入的协调机制
资本投入是实现农村区域经济增长永恒的主题,经济增长的差异就是资本投入的差异。因此,要确保农村合作金融的实用价值以及体系的完善,首要前提是建立农村资本投入的协调机制。
第一,要建立起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金融资源配置体系。所谓间接融资,是指农民将闲置货币资金通过存款或购买农村金融机构的有价证券,以实现合作金融的过程;直接融资是指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制定优惠政策转化农村通过借款而进行融资的传统方式,引导农民在创业过程中向金融机构贷款而获得资金,从而形成农民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互助,实现协调发展。
第二,建立农村经济增长差异的自我均衡机制,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鼓励通过政民合作的形式开展金融产业组织创新。合作金融在目前各农村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已经存在的情况下,极易造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状况,即“马太效应”,从而导致各个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状态。因此,要实现农村经济稳定的均衡与持续增长,必须尽快建立经济增长差异的自我均衡机制,创建金融产业组织并实施运行机制创新,如加强引导农民投入合作金融体系,将合作金融首先重点扶持的可开发项目,帮助农村小企业加快发展进度[2],等等。
2、致力于打造合作金融机构平台
当前大多数农村的合作金融机构主要是单一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并且由于参与合作金融是农民自愿,农信社缺乏科学的引导措施,因此也没能完全发挥其功效。要联合行政村群体中的各个自然村成员构建一个或数个合作金融机构平台,离不开人民银行、地方政府以及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引导与宣传,要让农民切实看到合作金融的优势,自觉参与,从而形成一个区域内完善的合作金融体系。此外,在已有合作金融机构平台的区域,要加强内控管理,结合区域的人口分布状况以及文化特征,着力打造新形势下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平台。
3、强化农村合作金融的监管体制
我国大多数农村至今还未形成完善的合作金融组织体系,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即是针对农村合作金融的监管体制不完善,或流于形式。一些金融机构抓住农民法律意识薄弱的特点,将金融机构变成了为个人敛财的重要工具,农村非法集资现象日益严重。笔者认为,要加强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推动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要从立法角度要给予农民在金融产业组织中合法的地位,其次通过地方政府联合人民银行的形式,并结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协助农村发展金融产业组织,但不直接干预,而只是通过政策导向为农村金融组织建立和发展提供动力,保障农村金融产业组织的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完善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使农村金融产业组织机构更好的为“三农”建设而服务[3]。
结语:综上所述,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政府扶持、政策导向和农民协同共进,以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为主旨,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为战略目标,建立起健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打造农村合作金融平台,不仅是满足建设三农的需要,更是满足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四川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唐珂.浅谈我国农村金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J].西部金融,2013(10):56-62
[2]佚名.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J].江西农业,2013(6):40-41
[3]杨小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后发优劣势比较的视角[J].新疆财经,2013(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