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在哪里?

来源 :中国名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tso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一个城市的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青岛在山东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要对准目标,找到定位,首先要了解自己在同类城市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与水平,知道自己在哪里。既要纵向与自己的历史状况比,更要横向与国内甚至世界范围内的同类城市比,只有跳出青岛看青岛,跳出山东看青岛,甚至跳出中国看青岛,人们对青岛的认知才能更客观、更清晰,也更为清醒。
  总体而言,青岛目前面临的挑战不容轻视。
  挑战一:部分副省级城市以及非副省级城市不断赶超
  目前,我国的副省级城市有15个,它们分别是:广州、深圳、南京、武汉、沈阳、西安、成都、济南、杭州、哈尔滨、长春、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其中,青岛以及大连、宁波、厦门、深圳是计划单列市,其他城市均为省会城市。
  2017年,15个副省级城市GDP成绩单公布。其中,深圳、广州GDP总量分别以22438.39亿元与21503.15亿元进入“2万亿元俱乐部”,位列榜单前两位。成都、武汉、杭州、南京位列第三位至第六位,青岛以GDP11037.28亿元的总量位列第七位,进入“1万亿元俱乐部”。2018年,几大副省级城市排名不变,青岛以GDP12001.50亿元的成绩依旧位列第七位。但同年,GDP超过1万亿元的副省级城市又添一员——宁波以10745.50亿元的成绩位列榜單第八位。
  在GDP增速方面,与上一年相比,武汉、南京于2018年的GDP增速明显,均达到了8.0%,而西安的GDP增速则达到了8.2%,跃居增速榜榜首。但青岛的GDP增速却相较于2017年落后了0.6个百分点,为7.4%。
  抛开副省级城市看整体,近年来,部分副省级城市正在被其他行政级别低的城市赶超,竞争氛围浓厚。2017年,苏州市的GDP达到17319.51亿元,2018年,则实现了18564.78亿元,超过南京。而无锡市2017年与2018年的GDP也突破了“1万亿元”大关,分别为10511.80亿元与11426.33亿元。GDP增幅明显的城市还有长沙与郑州。
  2017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青岛有6家企业入选榜单,但苏州与杭州的企业入选数量则分别为19家与44家。2018年,青岛入选该榜单的企业甚至由6家减少了一家,变为了5家。2017、2018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宁波入选企业有9家、杭州有36家,而青岛只有3家。
  青岛与深圳均为副省级城市中的计划单列市,都是濒临大海的沿海开放城市,也都是由当初的小渔村成长起来的,并在发展过程中深耕开放、产业、人才、创新、交通等几大领域。但从几组数据对比来看,青岛与深圳的实力对比仍显悬殊,差距不小:
  抛开深圳的GDP是青岛的约两倍不谈,2018年,青岛市场主体总数达到133.9万户,而深圳市场主体总数则达到306.1万户,同样是青岛的2倍还多;2018年年末,青岛常住人口数量为939.48万人,且人口增速缓慢,而深圳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1302.66万人,对人才的吸附度只增不减;同年,青岛新增人才21.9万人,人才总量达到193万人,深圳新增人才28.5万人,人才总量超过510万人,是青岛的2.6倍。
  这些数字不能不让青岛捏一把冷汗。这些数字也都在提醒青岛,发展时不我待,机会转瞬即逝,一旦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觉,很快就会被后来者超越。
  2018年7月,时任青岛市委书记张江汀曾以苏浙粤三省为例指出青岛应有紧迫感与危机意识。他强调,苏浙粤三省一直走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却并不满足于固有成绩,而是始终保持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这让他对“什么是走在前列、怎样走在前列”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也让他产生了“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睡不着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而王清宪则干脆直接让青岛对标深圳,以深圳的发展为标杆,要求各部门、各区市用一个月的时间,与深圳全面对标,学习深圳的营商环境、制度创新、政务服务。“凡是深圳能做到的,青岛都要做到,哪方面做不到,哪个部门做不到,有关部门、区市的主要领导就要在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上作出解释。”他表示。
  挑战二:科技创新动力不强
  今年年初,在组团对南方一些发达城市进行深入考察后,王清宪在一次大会上面对青岛与会干部提出了这样一组数据:目前深圳、杭州、南京等都基本上完成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比如深圳,深圳的金融、物流、高新技术、文化都成为了支柱产业,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方面,深圳、杭州分别达到40.9%、30.6%,但是青岛只占10%。青岛依然是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占比较大。
  在2018青岛企业100强中,非中央企业在服务业、建筑业和制造业这三个行业上的总体利润率为2.4%,然而,制造业却拉了后腿,利润率出现了负增长,为-0.37%。
  “我认为科技投入应该成为青岛未来发展过程中着重探索的方向。”青岛习远房地产土地评估造价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在接受采访时告诉《中国名牌》。
  去年12月8日,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了《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8》。院长关成华根据报告结果指出,在我国289个城市的科技创新指数排名中,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南京、武汉、苏州、天津、杭州、西安排名前10。青岛则排名第16位,与同为计划单列市的深圳相差14位。
  青岛市委党校专家程国有、张彬在《解放思想,创新驱动,助推青岛高质量发展——基于青岛与深圳创新发展比较分析》一文中也以数据说话,对深圳与青岛进行了清晰对比与分析:
  截至2017年,深圳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988家,青岛仅有2039家。
  2017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为7713.18亿元,青岛仅为499.7亿元。
  2017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全行业产值超过2万亿元,青岛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仅为7531.37亿元;   截至2016年,深圳研发经费投入为842.97亿元,占GDP比重为4.1%,其中94.34%为企业资金投入;青岛研发经费投入为286.37亿元,占GDP比重为2.86%。
  2016年,深圳发明专利授权量 17666件,有效发明专利96369件;青岛发明专利授权量6561件,有效发明专利18290件。



  对比以上高新技术投入产出相关数值,深圳的数值均达到了青岛的3到5倍。
  以上分析中,有一句话尤其值得反复推敲,即“其中94.34%为(深圳)企业资金投入”,这说明深圳企业在城市技术创新过程中占有绝对的主体地位。在深圳,90%的创新型企业为本土企业,研发人员、研发投入、专利生产几乎来自于这些企业自身。
  也就是说,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十分强大。
  “我认为还是在奋斗精神上存在一些差距吧。”网友“黑色法学家”将深圳企业积极投身于科技创新领域的行为归咎于城市精神与城市氛围的带动。身为青岛人的他在帖子《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谈谈青岛和深圳的差别》中描述了自己在深圳看到的场景。其中,深圳年轻人在公共场合交流创业经验,认真处理工作细节、认真阅读的场景让他印象颇深。他希望,青岛也能形成这样的氛围。
  对此,王清宪多次强调了城市加强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他说:“一个城市,经济体量再大,制造业规模再大,没有科技引领能力,也成不了一流城市。”从这句话中,我们既看到了青岛的差距,也看到了青岛加强科技创新的决心。
  挑战三:青岛的品牌影响力不如以前
  海尔、海信、青岛啤酒、双星、澳柯玛,青岛这“五朵金花”的绽放,为青岛带来了近30年的荣誉,也成为青岛定位“品牌之都”的重要依据。然而,近几年来,随着各省区市新兴企业的崛起与传播力度的不断加大,青岛“五朵金花”显得新意不足,面临被不断赶超的局面。而除“五朵金花”外,青岛近年来尚没有出现一些“叫得响”的品牌,虽然中车四方、高校软控、特锐德、红岭酷特、明月海藻这五家企业被称为“青岛制造业的新五朵金花”,也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潜质,但人们对其中一些品牌的认知度依然不如老“五朵金花”那样清晰与熟悉。
  老“金花”日渐势微,新“金花”尚未崛起。这就是青岛品牌培育的现实。
  “是啊,其实青岛还是有许多优秀企业的,但从气势与知名度上似乎已不如当初五大品牌那么响亮与辉煌了。我们也在等待与观望,希望青岛出现新的品牌之花。”青岛市民杨帆对《中国名牌》记者说。
  青岛创想力品牌研究院名誉院长卢浪秋认为,青岛不能躺在“五朵金花”的美誉上安然入梦,青岛企业必须找准新时期的新定位、新坐标,要对“品牌之都”重新定位,但这一次,要站在更高的角度。
  青岛市人大代表、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主任刘文俭曾在《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推进青岛整体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中提到了青岛政府在新时代打造“新品牌之都”的若干建议。他指出,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纷纷响应多个权威媒体组织发起的品牌战略相关计划、论坛,通过这些机会与渠道积极向中国乃至世界讲好城市品牌故事,开展品牌发展战略和设计,但很少见青岛参与其中。虽然近两年来,青岛相关主管部门也各自推出了品牌培育计划,但“品牌青岛”的地位却在全国有所下滑。
  青岛创想力品牌研究院院长盖彦更是直接指出,青岛应该进行城市品牌战略的升级,从城市品牌形象建设到城市子品牌系列的战略规划设计进行整体构画,尤其是在城市产业集群品牌的塑造、城市新兴品牌的培育方面,应该集全市之力再出发,打造品牌簇群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品牌之都”盛景。
  2017年,国务院专门发文,同意将每年的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以此强化中国设计、中国创造、中国力量,开启中国自主品牌建设新时代。第二年的5月10日,中国品牌日活动就在上海拉开了帷幕。活动以“中国品牌、世界共享”为主题,以“品牌日”为旗帜,以“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为平台,吸引着全国多座城市的關注。作为此次博览会的东道主,上海以“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上海科创”五大展示板块漂亮地向世人讲述了上海的品牌精神,以及品牌战略一体化的具体规划。
  那届博览会不仅提升了上海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也让人们在意识上加固了“上海”与“品牌之都”的联系,对上海企业未来的品牌塑造、对外合作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反观拥有浓厚品牌基因的青岛,在如今的时代浪潮下,虽然也推出了一些打造品牌培育品牌的举措,但影响力远不如以前,在品牌的突破上似乎乏善可陈。
其他文献
3月的北京,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内不时掌声阵阵,这既是信心的汇聚,又是希望的升腾。和往年一样,今年的两会也是品牌界人士们关注的焦点。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品牌动力  “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增值税税率降至13%;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至16%……”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系列新消息令人振奋。  政府工
期刊
茅台诞生于赤水河畔,知名度和美誉度享誉国内外。  一直处于中国白酒行业领军地位的茅台,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让品牌建设历久弥新,是当前茅台所思索的重大议题。中国贵州茅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保芳对于茅台的品牌建设坚持“魂”的注入。他表示:“文化是一個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文化茅台’的建设,都将是一个开放的命题。只有经过不断的探索、碰撞、实践、完善,方能汇涓流、集大成。”  从“茅台
期刊
《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演艺、娱乐、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网络文化、文化旅游、艺术品、工艺美术、文化会展、文化装备制造等行业全面协调发展,以重点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助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產业……到2020年,预计游戏业市场规模达到3000亿元左右,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骨干游戏企业,创作生产一批内容健康向上、富有民族特色的游
期刊
工业旅游如今十分走俏,涉及行业类型主要有饮料制造业、工艺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形成了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  “揭秘”工业旅游  工业旅游涉及方面很广,也有很多的产业组合形式,旅游文化创意也是其延伸。但是很多人对于工业旅游其实是只知其表,不知其里。  工业旅游是以现有的工厂、企业及在建工程等工业场所作为旅游客体的一种专项旅游,具有观赏性、知识性、参与性等特点。亦庄开发区开展的高端制造业
期刊
随着“互联网+文化”的融合持续加快,中国文创品牌正在迎来新发展、新平台、新生态。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普及率达59.6%,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  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的趋势逐渐向纵深发展,传统的文化内容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模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以网络演出、网络
期刊
48小时,你能够干什么?或许可以读几本心仪的文学作品、体会一次故宫的庄严和长城的雄伟,抑或是进行一次短途旅行,给心灵一个平静的机会。但是,在首届巨人网络48小时游戏创新营中有这么一群人,把一个简单的圆变幻成静态、动态、立体、连贯等多种不同形态,发散创意衍生出太极、星球、球类运动等创意灵感,挖掘出时间、轮回、多人联动等内在意义,在短短的48小时内将创意立体化,创造出了多款品质超越导师评委团预期的优秀
期刊
不同城市都有不同的美食代表,其中不乏众多老字号店铺。不过,无论人们的脚步走多远,在人们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香港:金记冰室的怀旧港风  走过许多城市后再回到香港,很多人不得不感叹这是一座有着自己独特“味道”的城市。茶餐厅、凉茶铺、糖水店……这些深藏在香港小巷深处的老字号店铺不仅让很多老食客吃到记忆
期刊
抖音火了、喜茶火了、故宫的口红火了,“文创”这个词也火了……文创产业成了不少企业开垦的新田地,资本争相竞投,新老品牌齐来赶时髦,它们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涌入大众生活,凭借奇妙的创意与浓郁的文气抢占消费市场。国家统计局网显示,2018年,全国6.0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营业收入89257亿元,比2017年增长了8.2%。企业纷纷布局,一场关于文创的暗战已经拉开帷幕,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即便
期刊
按照國际共识,当一个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时,就进入品牌消费时代。在2018年,中国人均GDP达到9780美元,品牌经济时代的到来已经无法阻挡。  与此同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中国经济参与国际竞争已是大势所趋。  品牌建设是必由之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更加深入,衡量一个国家所处经济地位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拥有全球化品牌的数量,这代表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与质量。  
期刊
如何准确把握城市文化与公园城市建设特别是公园城市品牌打造的关系,是摆在成都面前的一道难题。事实上,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不能只考虑公园问题和生态问题。公园城市是农耕文明、现代文明、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等多种文明交相辉映的产物,也是一种“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都市人文形态。成都市高标准建设公园城市,应在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理念引导下,把激活城市文化基因作为公园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进而充分复兴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