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隐匿性巩膜破裂伤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为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1996年11月至2006年11月间收治的、经手术探查证实的、资料完整的28例(28只眼)隐匿性巩膜破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手术探查证实存在巩膜破裂伤后均行Ⅰ期修复手术,其中14例(14只眼)在随访中接受了Ⅱ期玻璃体手术.患者手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的变化以及与预后相关性分别采用R×C表的X2检验和Spearman 秩相关分析.Ⅰ期与Ⅱ期手术后视力改善情况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患者中常见临床体征依次为球结膜水肿或球结膜下大量出血(100%)、玻璃体积血(89.3%)、前房积血(78.6%)、低眼压(75.0%)、眼球运动障碍(75.0%)、视力光感或光感以下(67.90%)、晶状体损伤或脱位(39.3%)、瞳孔变形或扩大(35.7%)、脉络膜出血或脱离(35.7%)以及视网膜脱离(32.1%)等.接受A或B超榆查的23例患者中,10例显示为球后壁中断或球壁紊乱并伴有眼轴缩短(与对侧眼比较),5例显示球后壁中断或球壁紊乱,4例仅显示眼轴缩短.术前CT检查10例,提示5例为眼环中断或不清、同时伴眼内密度不均,3例仅表现眼环中断或眼环不清,2例仅显示眼内密度不均匀.末次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改善(X2=13.29,P<0.05),其中视力增进者18例,无变化者9例,下降者1例.视力预后与治疗前视力明显相关(r=0.62.P<0.05).1期修复手术后视力增进者占21.4%(6/28),联合Ⅱ期玻璃体手术后视力增进者达85.7%(12/14).结论 视力光感或光感以下、球结膜水肿或结膜下大量出血、低眼压、前房积血及眼球运动障碍为诊断隐匿性巩膜破裂伤的主要依据.晶状体损伤或脱位、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眼内结构损害,可作为其诊断、指导治疗以及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与A、B超及CT等检查相结合,可减少误诊和漏诊率.及时恰当的手术治疗,对改善患者视功能具有一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