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视域下城市紧凑度与生态环境质量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基于我国直辖市与省会城市的实证

来源 :生态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运用PSR模型、熵权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我国直辖市、省会城市紧凑度与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水平,分析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1) 2009-2019年间,我国城市紧凑度整体上升,但增速逐渐减缓,且已出现下降趋势;逐渐形成“中—东—西—东北”阶梯式递减的分布格局.(2)我国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下降,但已呈现好转趋势,生态环境响应因子将是未来几年省会城市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驱动因素.(3)城市紧凑度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协调性、相互促进关系逐步增强,总体由勉强协调向初级协调阶段演变.
其他文献
云南大象北上是2021年的热点新闻,这个被称为“断鼻家族”的象群一度成为网红,引起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关注.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在思考和猜测象群北上的动机及目的.它们是为了寻找食物?还是头象迷失了方向?抑或是与气候变化相关?今后类似的迁徙还会不会出现,甚至成为常态?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认真分析象群北上的原因,并探寻背后的“人象之争”困局及出路.
期刊
利用2010-2016年30个省份的数据,建立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生态化两大指标体系,结合因子分析法和动态空间面板杜宾模型(SDM),实证研究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生态化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高质量发展可以促进地区产业生态化水平的提高,且这一影响在不同地区传导的渠道不同.文章将高质量发展影响产业生态化水平的机制分为经济结构、创新驱动、生态建设、市场机制和基础设施五种渠道,由市场、企业和政府共同实现.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一些城市在遭遇危机时受到了重创,从此萎靡不振,另一些城市则逆向反弹,表现出韧性增长的态势.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不同城市的经济韧性,又如何放大中国经济韧性强、后劲足的优势,是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论文首先测度了中国城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韧性特征,对不同时期不同城市的经济韧性做了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其次,采用地理探测器方法识别出影响中国城市经济韧性的因子,对不同影响因子的解释力做了排序.最后,采用空间面板回归对各个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