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封面人物小档案:孙建博,男,1959年10月出生,山东昌乐人,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山东省淄博市林业局调研员、原山林场党委书记。
孙建博3岁时,因病致残,青年时期曾卖过酒瓶子,收过破烂,做过临时工。1986年调入原山林场,1996年被任命为淄博市原山林场场长。在他的领导下,原山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林场,成为全国林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原山林场是全国首批“十佳国有林场”、“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先后被授予“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等荣誉。2005年、2009年新华社内参选编先后两次对原山人通过改革,率先在全国国有林场中实现山绿、场活、业兴、人富的先进经验予以充分肯定,认为原山林场的改革经验为破解当前国有林场改革困局提供了现实样本。
近年来,孙建博先后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山东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并荣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自强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人物”、“全国林业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2011年1月,孙建博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重大典型“时代先锋”,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主要媒体对其先进事迹进行重点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原山内无资源,外无名气,却能成为全国4900多家国有林场的一面旗帜,关键是有了一位好的带头人。这个带头人就是拄着拐杖的孙建博,一级甲等肢体残疾人。腿脚的不便并不妨碍他在思想领域跋涉的高度、在实践上推进的深度。在他的带领下,经过上千名干部职工十几年的艰苦努力,原山林场从一个欠债4009万元的“要饭”林场,发展成总资产10亿元,年收入过亿元的全国“十佳国有林场”。在全国4900多家国有林场仍有近4000家贫困度日的今天,原山林场脱颖而出,不仅走出了一条在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实施林业产业化的路子,而且实现了山绿、场活、业兴、人富的目标,孙建博也被树为全国务林人的楷模和标兵。
2015年岁末,本刊记者采访了孙建博。孙建博的幸福观是什么?他又是怎么看待幸福的?对于记者提出的问题,他的回答不假思索。“干好了工作最幸福。干好了工作让职工、组织满意,自己最幸福。”
与时俱进与永远创新
“企业要想生存,不仅要与时俱进,更多的是快人一步、永远创新。原山的改革每时每刻都与创新紧密相连,我们每时每刻都要有危机感。”
——孙建博
虽然经历过大灾大难,但是孙建博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他永远微笑示人,始终笑容灿烂。孙建博说:“我虽然是一名残疾人,但不能把自己当残疾人看待。残疾人身残了,不等于心灵残疾、心理残疾,而应该像正常人一样干事创业。”
原山林场经营面积43013亩,山不很高、林不很大,却是全国国有林场改革的龙头,并且成为全国林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孙建博说“这面旗帜上写着两个字,那就是‘改革’。原山林场的今天来之不易,关键在于‘改革’;要‘改革’,首先要解放思想。”
有人说,孙建博的成功,源于他对国家政策有着超强的领悟力和预见性。在原山有这样一个现象,颇耐人寻味;职工每次审议通过“年度计划”或“五年规划”都会觉得目标定的偏高,而在过后总结梳理的时候,又会惊奇地发现,目标任务总能提前完成。由此,职工们在享受发展成果的同时对孙建博更充满了敬佩。
1996年12月31日,孙建博走马上任国有淄博市原山林场场长。然而,迎接他的没有鲜花和掌声,却是一个累计负债2000多万元、内部管理混乱的烂摊子。加之,组织上把同样负债2000多万元、职工13个月未开工资的市属良庄园艺场划归原山管理,当时的原山,从党员干部到职工群众都被一种悲观的情绪笼罩着:正常人都管理不好,孙建博一个残疾人来林场能干啥?
顶着巨大的压力,孙建博与林场班子果断关停并转了6家亏损企业,对下属企业能股份的股份、能租赁的租赁、能私营的私营,很快使林场的经营管理走上了正轨。就在林场上下对这位残疾场长开始刮目相看的时候,他却出人意料的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发展森林旅游。
十八年前,多数林场是守着绿色聚宝盆却吃不上饭,当时提出发展森林旅游,将生态转化为财富,明确亮出“原山旅游”品牌,是需要超前眼光和魄力的。
1997年国内旅游还未兴起,“旅游”是个啥东西,不仅整日与树木打交道的林业人不知道,就连社会上也弄不明白。“咱林场刚稳定下来,哪有资金上项目?原山经不起任何折腾啦!”这一次,就连一贯支持孙建博的一班离退休老同志也站出来坚决反对。
副场长王延成回忆说,当时不仅是林场的人反对,就连省林业局领导这一关我们也过不了。省领导的态度非常明确:你们原山能在全省率先亮出改革大旗,我们全力以赴支持。可上山玩的人多了,森林防火咋办呢?
在一片质疑声中,原山开发的第一个旅游项目——森林乐园破土动工了。孙建博就是这样,只要认准了的事情就要一干到底,坚决干好!没有资金,他和林场班子便带领职工亲自干。寒冬腊月,大伙儿在工地上搬石头、和水泥、砌石堰……分不清哪些是林场的干部,哪些是雇来的民工。一位旅游局长到原山视察,一下车就被热火朝天的景象感动了,脱掉大衣二话没说便一块儿干了起来。
1999年6月1日,山东省第一家森林乐园开园了,原山生态旅游一炮打响,全省的新闻记者和旅行社纷至沓来,不到半年时间,投资便全部收回了。不久,全国第一个假日旅游政策很快出台,原山国家森林公园由于先走一步,迅速成为全省森林旅游的热点和焦点,短短5年时间,原山旅游的收入便由当初的不足20万元,迅速扩张到3800万元,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原山搞森林旅游,不仅没有破坏生态,并且把生态文明的理念传播给了游客,林场的森林覆盖率由1996年82.39%,增长到94.4%。山东省林业局多次在原山召开现场会,在林场中推广原山模式。 孙建博对同事、对朋友满腔热情,对自己的亲人却显得过于苛刻。
孙建博清楚的记得,他的老父亲健在的时候,有一次,他生病了,想借用一下林场的车到济南去看病,而他却对父亲说:单位有规定公车不能借用,然后,他自掏腰包给父亲租了一辆车。望着父亲孱弱的背影,他强忍泪水,默默地请父亲谅解。
命运对孙建博是不公平的,连个正常人的躯体都没有给他;命运又是公平的,给了他一位勤劳贤惠的妻子。
孙建博说,由于自己身体的原因,成家比较晚。妻子也是冲破了世俗的观念和他走到一起的。妻子既然不嫌弃他,他当时就发誓,一定要让妻子幸福。结婚20多年来,虽然两人恩恩爱爱,但是妻子还是吃了不少苦。
多年前,孙建博年纪七旬的老母亲得了脑瘫,老父亲又浑身是病,经常住院。为了照顾二老,不到退休年龄的妻子提前离开了恋恋不舍的岗位,回家照顾二位老人,毫无怨言。作为场长的妻子,焦翠红十分注重维护丈夫的形象,许多想通过她与孙建博拉关系的人,在焦翠红那里都碰了钉子。
看到原山越来越绿、越来越富,当初持反对意见的老父亲开始理解了孙建博当年的选择。2011年4月老人家病重,但为了原山全年旅游工作的启动,孙建博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无法陪在他的身边,弥留之际父亲宽慰他说:“当年爸不是反对你干林场,你的腿不好,爸是不想让你累着呀!这些年爸没白疼你。放心去干工作吧。”
这是一个父亲对自己最牵挂的小儿子的临终留言。他深知,儿子建博虽然身体残疾,但在他善良的心里装着太多需要关心、帮助的人。他把为社会、为他人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当作自己最大的人生追求。他把为社会、为他人创造更多的幸福,当作个人最大的幸福。
在今天的原山林场,无论是离退休职工,还是在职在岗职工,大家打心底里认同一句话:原山人就是“一家人”。只有原山这个“大家”发展好了,每个人的“小家”才能真正幸福。走在原山林场的每一个角落,接触每一位原山人,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主人翁意识都很强,仿佛所有人都是在全身心投入自家的事业。
据孙建博介绍,2014年初,原山林场制订了未来3年奋斗目标,要求至2016年提前4年全面建成道德林场、小康林场,林场面积增加4万亩,整体经济总量增加50%,职工收入增长40%,每名职工都有一次分房的机会……实现这一目标难不难?广大职工说:不难!因为有信念就不难,在“一家人”理念的感召之下,人人奋勇向前形成合力,人心齐则山可移,原山人的幸福之路将更宽、更广……
孙建博3岁时,因病致残,青年时期曾卖过酒瓶子,收过破烂,做过临时工。1986年调入原山林场,1996年被任命为淄博市原山林场场长。在他的领导下,原山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林场,成为全国林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原山林场是全国首批“十佳国有林场”、“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先后被授予“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等荣誉。2005年、2009年新华社内参选编先后两次对原山人通过改革,率先在全国国有林场中实现山绿、场活、业兴、人富的先进经验予以充分肯定,认为原山林场的改革经验为破解当前国有林场改革困局提供了现实样本。
近年来,孙建博先后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山东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并荣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自强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人物”、“全国林业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2011年1月,孙建博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重大典型“时代先锋”,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主要媒体对其先进事迹进行重点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原山内无资源,外无名气,却能成为全国4900多家国有林场的一面旗帜,关键是有了一位好的带头人。这个带头人就是拄着拐杖的孙建博,一级甲等肢体残疾人。腿脚的不便并不妨碍他在思想领域跋涉的高度、在实践上推进的深度。在他的带领下,经过上千名干部职工十几年的艰苦努力,原山林场从一个欠债4009万元的“要饭”林场,发展成总资产10亿元,年收入过亿元的全国“十佳国有林场”。在全国4900多家国有林场仍有近4000家贫困度日的今天,原山林场脱颖而出,不仅走出了一条在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实施林业产业化的路子,而且实现了山绿、场活、业兴、人富的目标,孙建博也被树为全国务林人的楷模和标兵。
2015年岁末,本刊记者采访了孙建博。孙建博的幸福观是什么?他又是怎么看待幸福的?对于记者提出的问题,他的回答不假思索。“干好了工作最幸福。干好了工作让职工、组织满意,自己最幸福。”
与时俱进与永远创新
“企业要想生存,不仅要与时俱进,更多的是快人一步、永远创新。原山的改革每时每刻都与创新紧密相连,我们每时每刻都要有危机感。”
——孙建博
虽然经历过大灾大难,但是孙建博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他永远微笑示人,始终笑容灿烂。孙建博说:“我虽然是一名残疾人,但不能把自己当残疾人看待。残疾人身残了,不等于心灵残疾、心理残疾,而应该像正常人一样干事创业。”
原山林场经营面积43013亩,山不很高、林不很大,却是全国国有林场改革的龙头,并且成为全国林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孙建博说“这面旗帜上写着两个字,那就是‘改革’。原山林场的今天来之不易,关键在于‘改革’;要‘改革’,首先要解放思想。”
有人说,孙建博的成功,源于他对国家政策有着超强的领悟力和预见性。在原山有这样一个现象,颇耐人寻味;职工每次审议通过“年度计划”或“五年规划”都会觉得目标定的偏高,而在过后总结梳理的时候,又会惊奇地发现,目标任务总能提前完成。由此,职工们在享受发展成果的同时对孙建博更充满了敬佩。
1996年12月31日,孙建博走马上任国有淄博市原山林场场长。然而,迎接他的没有鲜花和掌声,却是一个累计负债2000多万元、内部管理混乱的烂摊子。加之,组织上把同样负债2000多万元、职工13个月未开工资的市属良庄园艺场划归原山管理,当时的原山,从党员干部到职工群众都被一种悲观的情绪笼罩着:正常人都管理不好,孙建博一个残疾人来林场能干啥?
顶着巨大的压力,孙建博与林场班子果断关停并转了6家亏损企业,对下属企业能股份的股份、能租赁的租赁、能私营的私营,很快使林场的经营管理走上了正轨。就在林场上下对这位残疾场长开始刮目相看的时候,他却出人意料的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发展森林旅游。
十八年前,多数林场是守着绿色聚宝盆却吃不上饭,当时提出发展森林旅游,将生态转化为财富,明确亮出“原山旅游”品牌,是需要超前眼光和魄力的。
1997年国内旅游还未兴起,“旅游”是个啥东西,不仅整日与树木打交道的林业人不知道,就连社会上也弄不明白。“咱林场刚稳定下来,哪有资金上项目?原山经不起任何折腾啦!”这一次,就连一贯支持孙建博的一班离退休老同志也站出来坚决反对。
副场长王延成回忆说,当时不仅是林场的人反对,就连省林业局领导这一关我们也过不了。省领导的态度非常明确:你们原山能在全省率先亮出改革大旗,我们全力以赴支持。可上山玩的人多了,森林防火咋办呢?
在一片质疑声中,原山开发的第一个旅游项目——森林乐园破土动工了。孙建博就是这样,只要认准了的事情就要一干到底,坚决干好!没有资金,他和林场班子便带领职工亲自干。寒冬腊月,大伙儿在工地上搬石头、和水泥、砌石堰……分不清哪些是林场的干部,哪些是雇来的民工。一位旅游局长到原山视察,一下车就被热火朝天的景象感动了,脱掉大衣二话没说便一块儿干了起来。
1999年6月1日,山东省第一家森林乐园开园了,原山生态旅游一炮打响,全省的新闻记者和旅行社纷至沓来,不到半年时间,投资便全部收回了。不久,全国第一个假日旅游政策很快出台,原山国家森林公园由于先走一步,迅速成为全省森林旅游的热点和焦点,短短5年时间,原山旅游的收入便由当初的不足20万元,迅速扩张到3800万元,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原山搞森林旅游,不仅没有破坏生态,并且把生态文明的理念传播给了游客,林场的森林覆盖率由1996年82.39%,增长到94.4%。山东省林业局多次在原山召开现场会,在林场中推广原山模式。 孙建博对同事、对朋友满腔热情,对自己的亲人却显得过于苛刻。
孙建博清楚的记得,他的老父亲健在的时候,有一次,他生病了,想借用一下林场的车到济南去看病,而他却对父亲说:单位有规定公车不能借用,然后,他自掏腰包给父亲租了一辆车。望着父亲孱弱的背影,他强忍泪水,默默地请父亲谅解。
命运对孙建博是不公平的,连个正常人的躯体都没有给他;命运又是公平的,给了他一位勤劳贤惠的妻子。
孙建博说,由于自己身体的原因,成家比较晚。妻子也是冲破了世俗的观念和他走到一起的。妻子既然不嫌弃他,他当时就发誓,一定要让妻子幸福。结婚20多年来,虽然两人恩恩爱爱,但是妻子还是吃了不少苦。
多年前,孙建博年纪七旬的老母亲得了脑瘫,老父亲又浑身是病,经常住院。为了照顾二老,不到退休年龄的妻子提前离开了恋恋不舍的岗位,回家照顾二位老人,毫无怨言。作为场长的妻子,焦翠红十分注重维护丈夫的形象,许多想通过她与孙建博拉关系的人,在焦翠红那里都碰了钉子。
看到原山越来越绿、越来越富,当初持反对意见的老父亲开始理解了孙建博当年的选择。2011年4月老人家病重,但为了原山全年旅游工作的启动,孙建博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无法陪在他的身边,弥留之际父亲宽慰他说:“当年爸不是反对你干林场,你的腿不好,爸是不想让你累着呀!这些年爸没白疼你。放心去干工作吧。”
这是一个父亲对自己最牵挂的小儿子的临终留言。他深知,儿子建博虽然身体残疾,但在他善良的心里装着太多需要关心、帮助的人。他把为社会、为他人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当作自己最大的人生追求。他把为社会、为他人创造更多的幸福,当作个人最大的幸福。
在今天的原山林场,无论是离退休职工,还是在职在岗职工,大家打心底里认同一句话:原山人就是“一家人”。只有原山这个“大家”发展好了,每个人的“小家”才能真正幸福。走在原山林场的每一个角落,接触每一位原山人,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主人翁意识都很强,仿佛所有人都是在全身心投入自家的事业。
据孙建博介绍,2014年初,原山林场制订了未来3年奋斗目标,要求至2016年提前4年全面建成道德林场、小康林场,林场面积增加4万亩,整体经济总量增加50%,职工收入增长40%,每名职工都有一次分房的机会……实现这一目标难不难?广大职工说:不难!因为有信念就不难,在“一家人”理念的感召之下,人人奋勇向前形成合力,人心齐则山可移,原山人的幸福之路将更宽、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