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浓重的饭香味儿随着袅袅烟气儿止不住地飘了出来,探头看向锅里,米饭粒粒饱满,晶莹温润,具足品相。等不及地夹一口放入嘴中,软糯绵长,令人回味。围坐一桌的众人连连称赞。
东家刘达满脸含笑,逐一将这餐米饭及桌上菜肴的特点、来历、营养价值娓娓道来。这样的场景,他再熟悉不过。事实上,他很享受这样一个过程,“我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陪人吃饭。”
这是他的团队花三年时间,种出来的粮食——品质达至极致的粮食。他对它们怀有不一样的感情,“发自内心的喜悦”。因为信任他自己,也完全信任他种出的这些粮食,他用自己的头像为这些粮食代言。
那是一个戴着眼镜、蓄着胡须、身背箩筐的现代农夫的侧影,简洁的素描,颇有意境。
朋友们称呼他为“达哥”,员工们称他为“达总”。这些称谓充满了亲切、亲近之意。事实上,这个瘦削但精气神十足的男人身上确实具有天然的让人亲近的能力。这样的能力,或许本性使然,或许与他“农民”的身份有关,又或者兼而有之。
这是一个有关情怀、责任与寻找自我的故事。一个资深的媒体人,爱上了农业,以积累的千万身家,实打实地投入进去,种出了他想要的最好的粮食,也找到了自己。
但这只是开始。深耕三年之后,刘达准备发力,以他的高品质粮食作为最有力的证明,探出一条拯救中国老味道的路来。
来自母亲河的粮食
刘达的公司叫北京清原天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清原”,是他的种植基地所在地——辽宁省清原县,努尔哈赤的故乡,满族人的发祥地。“天”,取自他的合作者——抚顺天农种业有限公司的名字。“丰”,是他们对自己的祝福,“希望丰收”。
他给他的粮食起名“额谷”。“很多人带着疑问,这是什么意思?这有很深的民族文化在里面。”
清原英额门是满族文化的发源地。英额门又是辽宁的母亲河辽河的两条支流——浑河、清河的发源地。英额门离浑河源头只有18公里。
“另外,满族文化里,额代表额头、额娘、母亲河的意思。这几层意思糅在一起,额谷可以寓意为‘来自母亲河的粮食’”。
这个既素朴又充满敬意的名字,一定程度上透出刘达的用意或者说诚意所在。
在2013秋季耀莱奢博会上,额谷与宾利、劳斯莱斯、兰博基尼、劳力士站在一起,成为第一个正式进入耀莱奢博会的高端农业品牌。这是中国首个以“深度解读高端、独立、小众、奢华品牌文化及内涵”为主旨的博览会。
博览会上,刘达称:“我们的品质追求,就是要打造粮食中的‘劳斯莱斯’。”他的底气来自于额谷的四个核心特质:稀缺、营养、美味、安全。
从选地、用地到产品的各道程序,刘达的标准都近乎苛刻。原生态,是最大的标准。
满族人历史上以游猎为生,极少耕种。因此,清原的山水土地更多地保持着原生态。百余里山林环绕,森林覆盖率达66.7%。土壤和植物的自然沉淀,使清原的土地非常肥沃,地下还有比稀土还要稀少的“草炭土”......
“这个地方是浑河、清河、柴河、柳河四条河的发源地。我一定要找河流发源地,而且是山根儿底下的第一块地。源头活水最干净、最自然。从源头上尽量保证我的地少受污染,这是我选地的标准。”
额谷的种子,全部都是由抚顺天农种业有限公司研究培育出来的原种。“原种的突出优势就在于口感好,但由于产量低,现在已经基本上被杂交种所取代”。
在种植环节的管理上,“更多是用复古种植的方式。我们坚持从头到尾只用农家有机肥。每年开春时,大量的鸡粪被送进地里,晾晒10天后才深耕翻到地里。再有,人工除草、除虫、人工收割,以保证没有除草剂等添加剂,不受到机械废气的污染。这就是我的特色。”
最难也是最痛苦的,就是遇到下雨。“容易造成漫堤,水稻就会倒伏,一倒伏就会绝产。这时,就要雇很多农户拿着铁锹在田埂上蹲守,挖沟槽,让水尽快排掉”。
所有这一切,只为“回归到那个简单生长的年代。回归那种古朴而纯粹的劳作”。
而对刘达来说,最令他深感自豪的是,“我们做了一个最重要的、别人没有做过的事。三年,我坚持把我们的大米送到瑞士SGS检测机构做检测,200项农残检测无一超标。”
SGS,瑞士通用公证行,全球领先的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是全球公认的质量和诚信基准。此前,台湾食品公司深受塑化剂丑闻影响,为了扭转行业形象,台湾地区政商两界积极推动引入这套标准,重塑消费者信心。
“三年的成果积累,最能说明问题。你一年检测合格,可能有偶然性。连续三年检测都合格,那就有必然性了。”
在国内,农产品公司一般会找国内的认证机构进行检测,农残检测项目在48项以内。
“我们的独特性在于,我用三年时间专心致志地做自己的品质,没有做任何营销和其他工作。先把品质工作做到极致。”
除了坚持国际认证体系,刘达还提出了自认证体系。“我们欢迎任何机构和个人进行复检,并且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我们。如果发现有任何不实,我愿意无条件撤回所有农产品,赔偿全部损失。”
刘达知道,不能急。“着急的话,会急功近利,不能保证你的品质。农业每年所经历的四季、气候、各种条件不同,所以品质也不同。我每年都去做SGS检测,就是为了保证品质的同一性。”
今年7月底8月初,刘达计划领一批人到他的基地去看看。“那是东北第一片连排种植的300亩或500亩的产业基地,通过这个我招募会员。我已经给你种好了,我让你看,看到后你认领。然后今年年底,你就能吃到它。”
对很多人来说,100元一斤的黏大米近乎奢侈,刘达认为这不是问题。“额谷的价格体系会逐步完善,高中低档都会有,只不过现在量太少,很多人找不着。明后年量应该会起来。”
拯救老味道
最早,刘达和他的团队只种玉米和大米,去年年底,开始推出灵魂产品——“达哥拯救老味道”。首期推出的东北“黏字”系列产品,备受热捧,刘达称其为一款“让粉丝尖叫的产品”。 “黏字”系列包括黏大米、黏黄米、黏高粱等,都是属于老一辈的味觉记忆,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比如黏大米除了口感好,还温补益气、健脾暖胃。黏高粱软化血管,降血脂,还能安神。今天,这些物种已濒临消亡。
一方面,一些老的品种由于不能适应气候改变和耕作制度的变化,从而遭到自然淘汰。另外,由于农耕文明渐无立足之地,许多农民迫于生计问题放弃了传统老物种的耕种,从而造成老物种的流失。
以黏大米为例,平均亩产仅有两三百斤,远低于普通大米1000斤以上的产量,而且不抗倒伏,不抗病虫害,田间管理复杂,耕种成本较高。而收获后由于壳厚脱水时间长,出米率仅为55%,远低于普通大米的77%,经济效益很不划算。
刘达还记得,小时候吃过的原种玉米,是“印象中最好的老味道”。“那会儿,玉米和高粱是北方人的主粮,我们吃的玉米是放了两三年的陈化粮。可是即便如此,今天的玉米和它比起来,还是不可同日而语。口感特别独特,特别好吃。”
40年前,刘达随父亲回到老家农村,在那里,“我从来没有见到过一个胖人,没听过谁得高血压、高血脂的。现在,城里人得的病,也大量到了农村人身上。”
刘达分析过,“以前我们吃的东西,一个是原种的,再有一个,它刮肠油,是人体的清道夫。今天,我们吃的是精品粮,再有,受过污染。”
“黏字”系列成功之后,刘达继续寻找不同的老味道。“中国原生态的东西很多,需要去发现和拯救。我希望更多的人来和我一起做,变成一个‘老味道’的大平台。不要让那些老味道、老物种消失。”
刘达已看过和品尝过一些东西,比如新疆50年以上的大枣、新疆原种哈密瓜等等。“还需要一个过程。完善产前体系,这是最重要的。只要你有最好的产品,产后你可以一步一步做,自然而然就水到渠成。前面的坚持是最难的,为什么?看时间。有的人,看一年行,看两年三年五年,看不下去,他撑不住。”
这是我终生想干的事业
在刘达办公室迎面的墙上,挂着一张他站在稻田里的照片,拍自2012年8月。远处是起伏的山峦和柴河的源头,近处是绿油油的稻穗。刘达戴着一顶草帽,脸上是农人才有的喜悦。
“你在和大自然融和,是发自内心的喜悦。看到那么好的粮田,看到自己的水稻抽出稻穗,灌浆结实。”停了一会儿,他接着说,“做这件事,感情是第一位的。这是我梦寐以求终生想干的事业。”
20年前,刘达在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工作,跟随媒体界元老艾丰做“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其间,他接触到了很多农业龙头企业。
“最早接触了两个,一个是草原兴发,一个是宁城老窖。尤其是宁城老窖,它基本上都是和农户打交道,做得很好。我从1995年起,用了五六年的时间,对这家企业进行了深度采访、报道。这样就爱上了农村,有了农业情怀。渊源在这儿。”
和抚顺天农种业公司老板于博士的结缘,则真正让刘达进入这一行,重新找到自我。他们的友情已达十余年。
于博士是一位执着、务实的农业科学家。他研究培育出了适合中国土地种植的优秀品种,给中国农业带来了发展思路的新模式。
“他对农业事业的执着,对我改变很大。”同时,这位农业博士自然、健康、纯粹的生活方式,更给刘达带来了强烈的改变。
“你看我2005年的照片就知道了,和现在相比,反差非常大。”那时的刘达,因为压力大和不规律的生活,曾经患上了一身的病,甚至严重到医生下最后通牒的地步。
在于博士的影响下,三年前,刘达“放下了很多东西做农业,才真正找到自我。身心也才调理到位”。
这是刘达的第二次创业。这意味着认真的思考和充足的准备。“我自己有兴趣,有爱好,同时,资金是我自筹的,所以不会受限于资本,获得一种自由。而且这是我终生想做的一件事,是最喜欢的。”
联想的路走偏了
2013年被称为“新农人”元年。这一年,这一概念和很多新农人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今年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农人群体更为活跃。
但在刘达看来,很多新农人“都是门外汉”。
“大家有一股热情、一股冲动,但是真正了解农业的、能够扎根农业的人并不多。这种冲动这种热情值得鼓励,因为农业需要资金,需要跨界经营的人才。但是有一点一定要抓住,那就是先要脚踏实地,别虚,别忽悠。你一定要本着3~5年不挣钱,把这件事做透做明白的理念去做,才有可能跟农业结合起来。”
刘达对褚时健75岁二度创业,用8到10年时间把“褚橙”培育出来的精神钦佩不已,但对柳传志的柳桃却不无失望。
“我觉得联想的路走偏了。它应该做普遍农业,对社会做普遍的农业服务,而不是做几个高精端产品出来。”
理由在于,“联想是大企业,它身上应具备服务社会的能力和责任意识,所以它更多地应介入到中国的种业、农机、冷链物流这些产业的开发中来,做大而广的东西,而不应只是做蓝莓、猕猴桃、茶叶这些小而娇的东西。”
刘达的解释是,“柳桃”“潘苹果”这些都属于概念,而“概念不等同于产品。柳桃有人支持吗?潘苹果有人支持吗?这都是疑问,再说这两个人都是千亿富翁,我一个穷屌丝,凭什么去买他们的东西?”谈及此,他特别强调,“你可以把这句话原封不动地写出来,他们走的路是根本不对的。”
他再度提及,“潘苹果你是千亿富翁,你的员工有多少人?买了你房子的客户有多少人?你不想着回报大家,买苹果给大家发,反而号召别人去买你的东西,有这个道理吗?”
这样的想法和措辞,将其“性情”和“付出”的一面显露无遗。“他永远是先付出再谈收获的人。”熟悉他的朋友如是评价。
从做农业以来,刘达每年都拿出产品的50%免费送给朋友和用户品尝,到目前,“卖了三百万,送了三百万。”
“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永远是这样。”刘达称其为福德,“三年前做了,三年后就会有回报。包括你看今天来的这些朋友,我送了他们很多粮食。我的产品有很好的口感依赖性,所以做线下非常舒服。而口碑对未来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
对于自己这样的性格和价值观,刘达认为可能是与生俱来的。“父亲当兵,复员转业到首钢,所以我在军人和工人家庭长大,就具备了这种品格。另外小时候经常看武侠小说,受到影响,有侠义之心,比较懂得付出。”
东家刘达满脸含笑,逐一将这餐米饭及桌上菜肴的特点、来历、营养价值娓娓道来。这样的场景,他再熟悉不过。事实上,他很享受这样一个过程,“我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陪人吃饭。”
这是他的团队花三年时间,种出来的粮食——品质达至极致的粮食。他对它们怀有不一样的感情,“发自内心的喜悦”。因为信任他自己,也完全信任他种出的这些粮食,他用自己的头像为这些粮食代言。
那是一个戴着眼镜、蓄着胡须、身背箩筐的现代农夫的侧影,简洁的素描,颇有意境。
朋友们称呼他为“达哥”,员工们称他为“达总”。这些称谓充满了亲切、亲近之意。事实上,这个瘦削但精气神十足的男人身上确实具有天然的让人亲近的能力。这样的能力,或许本性使然,或许与他“农民”的身份有关,又或者兼而有之。
这是一个有关情怀、责任与寻找自我的故事。一个资深的媒体人,爱上了农业,以积累的千万身家,实打实地投入进去,种出了他想要的最好的粮食,也找到了自己。
但这只是开始。深耕三年之后,刘达准备发力,以他的高品质粮食作为最有力的证明,探出一条拯救中国老味道的路来。
来自母亲河的粮食
刘达的公司叫北京清原天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清原”,是他的种植基地所在地——辽宁省清原县,努尔哈赤的故乡,满族人的发祥地。“天”,取自他的合作者——抚顺天农种业有限公司的名字。“丰”,是他们对自己的祝福,“希望丰收”。
他给他的粮食起名“额谷”。“很多人带着疑问,这是什么意思?这有很深的民族文化在里面。”
清原英额门是满族文化的发源地。英额门又是辽宁的母亲河辽河的两条支流——浑河、清河的发源地。英额门离浑河源头只有18公里。
“另外,满族文化里,额代表额头、额娘、母亲河的意思。这几层意思糅在一起,额谷可以寓意为‘来自母亲河的粮食’”。
这个既素朴又充满敬意的名字,一定程度上透出刘达的用意或者说诚意所在。
在2013秋季耀莱奢博会上,额谷与宾利、劳斯莱斯、兰博基尼、劳力士站在一起,成为第一个正式进入耀莱奢博会的高端农业品牌。这是中国首个以“深度解读高端、独立、小众、奢华品牌文化及内涵”为主旨的博览会。
博览会上,刘达称:“我们的品质追求,就是要打造粮食中的‘劳斯莱斯’。”他的底气来自于额谷的四个核心特质:稀缺、营养、美味、安全。
从选地、用地到产品的各道程序,刘达的标准都近乎苛刻。原生态,是最大的标准。
满族人历史上以游猎为生,极少耕种。因此,清原的山水土地更多地保持着原生态。百余里山林环绕,森林覆盖率达66.7%。土壤和植物的自然沉淀,使清原的土地非常肥沃,地下还有比稀土还要稀少的“草炭土”......
“这个地方是浑河、清河、柴河、柳河四条河的发源地。我一定要找河流发源地,而且是山根儿底下的第一块地。源头活水最干净、最自然。从源头上尽量保证我的地少受污染,这是我选地的标准。”
额谷的种子,全部都是由抚顺天农种业有限公司研究培育出来的原种。“原种的突出优势就在于口感好,但由于产量低,现在已经基本上被杂交种所取代”。
在种植环节的管理上,“更多是用复古种植的方式。我们坚持从头到尾只用农家有机肥。每年开春时,大量的鸡粪被送进地里,晾晒10天后才深耕翻到地里。再有,人工除草、除虫、人工收割,以保证没有除草剂等添加剂,不受到机械废气的污染。这就是我的特色。”
最难也是最痛苦的,就是遇到下雨。“容易造成漫堤,水稻就会倒伏,一倒伏就会绝产。这时,就要雇很多农户拿着铁锹在田埂上蹲守,挖沟槽,让水尽快排掉”。
所有这一切,只为“回归到那个简单生长的年代。回归那种古朴而纯粹的劳作”。
而对刘达来说,最令他深感自豪的是,“我们做了一个最重要的、别人没有做过的事。三年,我坚持把我们的大米送到瑞士SGS检测机构做检测,200项农残检测无一超标。”
SGS,瑞士通用公证行,全球领先的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是全球公认的质量和诚信基准。此前,台湾食品公司深受塑化剂丑闻影响,为了扭转行业形象,台湾地区政商两界积极推动引入这套标准,重塑消费者信心。
“三年的成果积累,最能说明问题。你一年检测合格,可能有偶然性。连续三年检测都合格,那就有必然性了。”
在国内,农产品公司一般会找国内的认证机构进行检测,农残检测项目在48项以内。
“我们的独特性在于,我用三年时间专心致志地做自己的品质,没有做任何营销和其他工作。先把品质工作做到极致。”
除了坚持国际认证体系,刘达还提出了自认证体系。“我们欢迎任何机构和个人进行复检,并且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我们。如果发现有任何不实,我愿意无条件撤回所有农产品,赔偿全部损失。”
刘达知道,不能急。“着急的话,会急功近利,不能保证你的品质。农业每年所经历的四季、气候、各种条件不同,所以品质也不同。我每年都去做SGS检测,就是为了保证品质的同一性。”
今年7月底8月初,刘达计划领一批人到他的基地去看看。“那是东北第一片连排种植的300亩或500亩的产业基地,通过这个我招募会员。我已经给你种好了,我让你看,看到后你认领。然后今年年底,你就能吃到它。”
对很多人来说,100元一斤的黏大米近乎奢侈,刘达认为这不是问题。“额谷的价格体系会逐步完善,高中低档都会有,只不过现在量太少,很多人找不着。明后年量应该会起来。”
拯救老味道
最早,刘达和他的团队只种玉米和大米,去年年底,开始推出灵魂产品——“达哥拯救老味道”。首期推出的东北“黏字”系列产品,备受热捧,刘达称其为一款“让粉丝尖叫的产品”。 “黏字”系列包括黏大米、黏黄米、黏高粱等,都是属于老一辈的味觉记忆,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比如黏大米除了口感好,还温补益气、健脾暖胃。黏高粱软化血管,降血脂,还能安神。今天,这些物种已濒临消亡。
一方面,一些老的品种由于不能适应气候改变和耕作制度的变化,从而遭到自然淘汰。另外,由于农耕文明渐无立足之地,许多农民迫于生计问题放弃了传统老物种的耕种,从而造成老物种的流失。
以黏大米为例,平均亩产仅有两三百斤,远低于普通大米1000斤以上的产量,而且不抗倒伏,不抗病虫害,田间管理复杂,耕种成本较高。而收获后由于壳厚脱水时间长,出米率仅为55%,远低于普通大米的77%,经济效益很不划算。
刘达还记得,小时候吃过的原种玉米,是“印象中最好的老味道”。“那会儿,玉米和高粱是北方人的主粮,我们吃的玉米是放了两三年的陈化粮。可是即便如此,今天的玉米和它比起来,还是不可同日而语。口感特别独特,特别好吃。”
40年前,刘达随父亲回到老家农村,在那里,“我从来没有见到过一个胖人,没听过谁得高血压、高血脂的。现在,城里人得的病,也大量到了农村人身上。”
刘达分析过,“以前我们吃的东西,一个是原种的,再有一个,它刮肠油,是人体的清道夫。今天,我们吃的是精品粮,再有,受过污染。”
“黏字”系列成功之后,刘达继续寻找不同的老味道。“中国原生态的东西很多,需要去发现和拯救。我希望更多的人来和我一起做,变成一个‘老味道’的大平台。不要让那些老味道、老物种消失。”
刘达已看过和品尝过一些东西,比如新疆50年以上的大枣、新疆原种哈密瓜等等。“还需要一个过程。完善产前体系,这是最重要的。只要你有最好的产品,产后你可以一步一步做,自然而然就水到渠成。前面的坚持是最难的,为什么?看时间。有的人,看一年行,看两年三年五年,看不下去,他撑不住。”
这是我终生想干的事业
在刘达办公室迎面的墙上,挂着一张他站在稻田里的照片,拍自2012年8月。远处是起伏的山峦和柴河的源头,近处是绿油油的稻穗。刘达戴着一顶草帽,脸上是农人才有的喜悦。
“你在和大自然融和,是发自内心的喜悦。看到那么好的粮田,看到自己的水稻抽出稻穗,灌浆结实。”停了一会儿,他接着说,“做这件事,感情是第一位的。这是我梦寐以求终生想干的事业。”
20年前,刘达在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工作,跟随媒体界元老艾丰做“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其间,他接触到了很多农业龙头企业。
“最早接触了两个,一个是草原兴发,一个是宁城老窖。尤其是宁城老窖,它基本上都是和农户打交道,做得很好。我从1995年起,用了五六年的时间,对这家企业进行了深度采访、报道。这样就爱上了农村,有了农业情怀。渊源在这儿。”
和抚顺天农种业公司老板于博士的结缘,则真正让刘达进入这一行,重新找到自我。他们的友情已达十余年。
于博士是一位执着、务实的农业科学家。他研究培育出了适合中国土地种植的优秀品种,给中国农业带来了发展思路的新模式。
“他对农业事业的执着,对我改变很大。”同时,这位农业博士自然、健康、纯粹的生活方式,更给刘达带来了强烈的改变。
“你看我2005年的照片就知道了,和现在相比,反差非常大。”那时的刘达,因为压力大和不规律的生活,曾经患上了一身的病,甚至严重到医生下最后通牒的地步。
在于博士的影响下,三年前,刘达“放下了很多东西做农业,才真正找到自我。身心也才调理到位”。
这是刘达的第二次创业。这意味着认真的思考和充足的准备。“我自己有兴趣,有爱好,同时,资金是我自筹的,所以不会受限于资本,获得一种自由。而且这是我终生想做的一件事,是最喜欢的。”
联想的路走偏了
2013年被称为“新农人”元年。这一年,这一概念和很多新农人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今年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农人群体更为活跃。
但在刘达看来,很多新农人“都是门外汉”。
“大家有一股热情、一股冲动,但是真正了解农业的、能够扎根农业的人并不多。这种冲动这种热情值得鼓励,因为农业需要资金,需要跨界经营的人才。但是有一点一定要抓住,那就是先要脚踏实地,别虚,别忽悠。你一定要本着3~5年不挣钱,把这件事做透做明白的理念去做,才有可能跟农业结合起来。”
刘达对褚时健75岁二度创业,用8到10年时间把“褚橙”培育出来的精神钦佩不已,但对柳传志的柳桃却不无失望。
“我觉得联想的路走偏了。它应该做普遍农业,对社会做普遍的农业服务,而不是做几个高精端产品出来。”
理由在于,“联想是大企业,它身上应具备服务社会的能力和责任意识,所以它更多地应介入到中国的种业、农机、冷链物流这些产业的开发中来,做大而广的东西,而不应只是做蓝莓、猕猴桃、茶叶这些小而娇的东西。”
刘达的解释是,“柳桃”“潘苹果”这些都属于概念,而“概念不等同于产品。柳桃有人支持吗?潘苹果有人支持吗?这都是疑问,再说这两个人都是千亿富翁,我一个穷屌丝,凭什么去买他们的东西?”谈及此,他特别强调,“你可以把这句话原封不动地写出来,他们走的路是根本不对的。”
他再度提及,“潘苹果你是千亿富翁,你的员工有多少人?买了你房子的客户有多少人?你不想着回报大家,买苹果给大家发,反而号召别人去买你的东西,有这个道理吗?”
这样的想法和措辞,将其“性情”和“付出”的一面显露无遗。“他永远是先付出再谈收获的人。”熟悉他的朋友如是评价。
从做农业以来,刘达每年都拿出产品的50%免费送给朋友和用户品尝,到目前,“卖了三百万,送了三百万。”
“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永远是这样。”刘达称其为福德,“三年前做了,三年后就会有回报。包括你看今天来的这些朋友,我送了他们很多粮食。我的产品有很好的口感依赖性,所以做线下非常舒服。而口碑对未来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
对于自己这样的性格和价值观,刘达认为可能是与生俱来的。“父亲当兵,复员转业到首钢,所以我在军人和工人家庭长大,就具备了这种品格。另外小时候经常看武侠小说,受到影响,有侠义之心,比较懂得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