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深处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sh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拐一个弯,便看到了寨子,寨子依山而建,那么多的木屋聚集在一起,使空气中陡然多了木质的味道。
  这些屋子,多数是两层的,也有三层四层的,木板做墙,青瓦盖顶,檐下吊着稀疏的铃铎、风灯,时间不停地在它们身上来回,都老了。有的瓦片上长了青苔,小小的一簇一簇,像冷不丁冒出来的心事,日子一天赶着一天走,也不见长得多高多茂盛,始终停留在萌芽的状态。四周竖着的木板,沉暗,黝黑,如一个笃定的老人,繁华历尽,冷暖自知,到了这般年纪,早已勘破内心的执念,预知了自己的命运。这样的内敛,很容易让人想起一艘在风雨中跑了几十年的船。
  屋子大部分住了人,洋溢着烟火气息,也有人去楼空的,门和窗有些破了,有些不见了,门边的红对联被风雨漂成了白色,墙脚长着些叫不出名字的草。有几间连屋顶也塌了下来,巨大的窟窿仰视着天空,仿佛张着一张嘴和这个世界说着话,具体说了些什么,谁也听不懂。这样的屋子像是刚刚从时间深处走了出来,走了很远的路,走了几百年,才走到我面前,找到这样一片中意的山水,落了户,安了家。
  我沿着一条青石路慢慢地走着,雨还在下,春天的下午的雨,星星点点,算不上大,但从那么高的天上落下来,动静儿便大了,打在伞上毕毕剥剥地响。南方的春天,雨来得勤,往往是一场还没停,另一场又来了,石板被洗得油光闪亮,看得清里面纵横交错的山水。路两边的草已经拉开了架势,咋咋呼呼的,过些日子就会像地上的积水一样,漫过这些石板,把一条路偷偷地藏起来。
  在山脚,看到一口井,井上面支着木架,木架子上钉了檩条,盖着瓦,如一个不起眼的亭子,一些树丫像调皮的手伸过来,掩了半边瓦檐。里面铺着平整的青石,拼接得很好,连缝隙都看不出来,半边井上搁着几块木板,上面放着竹子做的水瓢,方便过路的人随舀随喝。露出的另一半井水清幽,照出我的影子,我跺幾下脚,井里的我也跟着跺几下脚,我收了伞,井里的我也把伞收了起来。我并不渴,还是弯下腰舀了一瓢喝了一口,一股沁入毛孔的凉。放下水瓢出来的时候,看到旁边一块石碑,上面刻了字,时间久了,模糊了,还能看出“乾隆五十年”这几个字来。没有人相信,时间已在这个井台上停留了两百多年,竟看不出多少苍老和颓败,只能依稀触摸到时间的影子,闻到时间的味道。
  上山时路过一户人家,当路的木板墙上用白广告色写着一条标语,一天天风呀雨的,有的字接近于消失,看不清了。底下那一层用竹篾子围起来,疏密都很合理,稍微有些弧度,让人想起欧美那些带着花圃的老式庄园,这样的庄园,常常以灰暗的色调出现在众多的经典里,曾经在一个个点着煤油灯的长夜,俘虏过我少年的心灵。屋角丢了些杂木,横一根竖一根,看来很久没有清理过了。二楼挂着一溜烟叶,扎成小把,金黄金黄的,这是我十分熟悉的东西,祖父在世时就抽这样的草烟,每年收了挂在吊楼上,等待风雨淘尽最后一丝青色,想起来,鼻子里仿佛有一股呛人的烟草味。一条狗趴在大门口,眼睛半闭着,看到我们,不起身,也不叫,大概是看多了这样的过客,已经习惯了,不管一天过多少拨,都和它没有任何关系。一个老人在一旁吸烟,他头上缠着黑头巾,衔着烟嘴,用力地吸气,腮帮子鼓得老高,黄色的水烟筒咕噜咕噜地响着。抬头看到我们,微微一笑,算是打了招呼。偶尔有人家门口摆着东西在卖,虫茶,灵芝,金银花,随意地丢在篮子里,一个老太太坐在旁边,一身青布衣服,头上挽着髻,满脸的褶子,咧开没有牙齿的嘴叫我们进去坐,问我们要不要买。
  在一块稻田边遇到一个当地老人,胡子白了,戴着斗笠,背着一把锄头,大概要到地里去做什么。我递给他一根烟,主动找他说话,他告诉我,这个寨子叫芋头寨,在朱元璋的时候就有了,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我问他:“寨子这么偏僻,你们没想过要搬到外面去吗?”老人笑着说,为什么要搬到外面去呢?这里多好呀,有山有水,空气新鲜,有些搬走了的人都想回来哩。说完他点了烟往前走,慢慢消失在田那头。想想也是,为什么要搬到外面去呢?这里与山外,相隔的不是距离,是时间,没有一把尺子,能量出时间的长度。人这一辈子,都在心里爱着一片土地,这片土地已融入了自己的血脉,不管守着还是离开,只要身体里的血还在流动,这片土地就在,这份爱就不灭。
  整个下午,我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走着,路过老井、龙门、栅栏、池塘、萨岁坛,青石台阶,走在弯弯古驿道上的老阿妈,小巷里嘀嗒响着的屋檐,屋顶上升起的炊烟。那么随意,那么舒缓,又那么遥远,仿佛自己一不小心掉进了一篇落满灰尘的小说的里。
  周围静谧,烟雨笼罩了四野,草木葱茏,远山在薄烟里逶迤,如一个娇怨的女子收敛的蛾眉。身边水淋淋的屋顶,衬着枝条上的姹紫嫣红。这雨中的南方乡野,有一种我熟悉的味道,湿漉漉的空气里,是青蓝色的春天的气息,这气息,像屋角的一树青梅,让我感觉在逆着时间走,慢慢走向时光深处。
其他文献
前不久,一张“另类欠条”在徐州市民的微信朋友圈走红,欠条中的借款人是个孩子,因玩游戏欠妈妈6000元钱,将通过家务和学习成绩“还债”。欠条里列出了详细的学习成绩抵扣欠款指标、各种家务劳动的报酬价格。这位妈妈表示,让孩子写下欠条,一是让他记住教训,二是帮孩子战胜游戏瘾,让孩子把精力放到学习和生活上。  孩子玩游戏花掉了1.2万元  原来,张女士前不久用支付宝给客户付款时,被提示“余额不足”,她一看明
提起宋朝,我们首先能想到什么?是《水浒传》梁山好汉在血雨腥风的江湖上行侠仗义的故事;还是《射雕英雄传》郭靖背负着国耻家仇,忍辱负重,最终成为一代大侠的故事;是十二道金牌之下喊冤而死的岳飞,还是三代忠勇,一门英烈的杨家将?  那么,历史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描写记述历史的著作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受制于语言文字本身承载信息能力的限制,历史著作往往都晦涩难懂。作为一名研究宋史的人,每当此时,心中总
“宝葫芦心育节”是南京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组织的节庆活动,它与爱相伴,能让人间关爱自然流淌,进入彼此的心田;它与心相连,能让孩子绽放笑容,使家庭更和谐。本届心育节活动设计的初衷在于形成家校合力,帮助学生和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爸爸妈妈和孩子的心更近,让家拥有更多的爱与欢笑,家校共同携手助力儿童成长。  缘起:学校心育节设计的初衷  自教育部颁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来,我校始终坚持积
清代魏源在《默觚》中说:“钟磬之器愈厚者,则声愈从容;薄者反是。”钟磬其壁浑厚,无论敲的人用力如何,皆能保持住其本真的音色,发出雄浑悠远、从容典雅的声音。  器铭的原理包含着人生哲学。只有保持内心的丰盈厚重,我们才能获得从容。面对纷纭复杂的世事,才能保持住最真实的自我。  从容,是追求天性的为人境界。不浮躁,不张狂,不急功近利,不哗众取宠。当然,这一切并不意味着放弃,相反,却映射出更多理性的光辉:
一  多年来,我反复做一个梦,梦里,有一条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小路。  这条小路,从陈寨坪的老屋后面羞羞涩涩地伸出脖子,沿着水牛的脚印,翻过一座大山,跌跌撞撞地延伸到丫口小学的门前。这条小路,没有名字,一生无怨无悔地躺在大山之间,默默地陪伴着我,度过了四年的时光。上中学后,我就再也没有回去看过它。  寒假,我带着九岁的儿子回到家乡,一时心血来潮,决定带着孩子去看看我上学时走过的路,对他进行忆苦思甜
一  暑假后要读四年级的凯儿,这几天开始看福尔摩斯了。到处都可以看到他拿着书聚精会神地研读,在墙边、在树阴下、在大沙发椅的角落里,我的小小男孩整个人进入了福尔摩斯诡异神秘的世界,任谁走过他的身边,他都来不及理会了。  但是,偶尔他会忽然高声呼唤:“妈妈,妈妈。”  我回答他之后,他就不再出声了。有时候,我在另外的房间里,没听见他呼唤,他就会一声比一声高地叫着找过来,声音里透着些微的焦急和害怕,等他
2018年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关注日”。自闭症,也叫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的发育障碍。自闭症儿童一直被人们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看着很近,可他们的心却和我们相隔很远,就像天边的星星。  有数据显示,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自闭症全球平均患病率为0.62%,相当于每160个儿童中就有一个“星星的孩子”。而在中国,据统计,有超过1000万人患有自闭症,其中0~14岁的患者达200余万。  每个自闭症患者背
幼儿品格教育是指让幼儿通过园内日常的学习生活学会遵守必要规则,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与品德。幼儿阶段的品格教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长远来说,孩子在幼儿阶段形成的良好品德和正确的行为约束会伴随孩子的一生。本文以此为中心,探究如何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养成良好品德。  幼儿正处在探索人生的初期阶段。在这个阶段,幼儿所经受的一切常规项目活动以及品格教育都将直接关系到幼儿思想道德的成长。幼儿家长及幼师
4岁的小朋友被老师投诉“公主病”;9岁男孩饭前要妈妈“试毒”……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每年到医院就诊人数不断攀升。4岁女孩被投诉“公主病”  4岁的甜甜(化名)2017年秋入幼儿园学习,每天上学都会哭闹不止。升至中班后,甜甜的“不适应”愈演愈烈:不愿意自己吃饭穿衣,总是让老师喂到嘴边;午休时也要老师一起躺在小床上哄着睡;跟小朋友玩的时候稍微不顺心就大声哭闹。  201
2018年1月23日上午,湖南岳阳烈士陵园,张亚和公公早早来到了张超墓前。  空气有些湿冷,天空飘着蒙蒙细雨。很长一段时间里,张亚总是梦到张超,梦中他一遍遍地说:“我怎么能回家,我还没有上舰……”  2017年从辽宁舰回来之后,张亚就和公婆决定,再重新打开丈夫的墓,把以前没有来得及做的事情重新补上。  那天的张亚特意穿上军装。在刚刚打开的坟墓旁,她蹲下身跪在那里。她先是从身边的盒子里取出一个做工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