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目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目前高职数学建模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以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四种能力”为导向的高职数学建模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创新。
[关键词]四种能力;数学建模;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 ]16号文件)关于“加强素质教育”问题中明确提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是以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这四种能力为目标。而数学建模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通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增强了学生日后就业的竞争力。因此近年来,数学建模教学在各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中备受重视,随着数学建模竞赛的推广,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有数学建模课,由于高职数学建模起步较晚,在教学上大部分沿用了本科数学建模课的特点。然而高职数学建模的教学不同于本科,应体现“高职”的特点,突出知识的应用性,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本文针对高职数模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四种能力”为导向改进和创新高职数学建模教学模式。
一、高职院校数学建模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高职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较弱。由于高校扩招,高职院校学生的入学起点较低,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弱。加上很多专业文理兼招,造成学生数学基础差异较大。另外,高职院校侧重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数学只是理论基础课,大部分高职院校仅开设一年数学课或者是一个学期数学,有的甚至取消数学课程的开设,这样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很难跟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因此数模课程的开展也就更需要有所不同。
其次,教学模式保守,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在高职院校数学建模课程的开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大众化教育,即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另一种是精英化教育,面向少数参加竞赛的优秀学生开设的提高课。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数模课,在教学模式上都以教师教授为中心。这样的教学往往容易让学生觉得数模课既抽象又枯燥难以理解,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而且在教学内容上,未能针对高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模型内容进行选择简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消化吸收,学习效果欠佳。
最后,学制短学时少,教学课时相对较少。由于高职教育是以“为专业服务,必需够用”为原则,对基础课程的教学学时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作为基础课的数学课的学时被大幅度的缩减,更不要说数学建模这类选修课,因此在缺乏良好数学基础的情况下,使数学建模教学的开展举步维艰。
以上这些现状给高职数学建模的教学带来了诸多困难。面对这些困难,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因此很有必要针对高职的特点,对数学建模教学进行改革。
二、以四种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新模式
(一)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数模课分为公共选修课和提高课两种形式,而且两种形式的教学课时都相对较少。因此在必需够用为原则的基础上,根据高职学生的基础以及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在有限课时内精简优化教学内容,简化模型理论教学内容,增加模型应用部分内容,丰富模型的具体应用,这样既注重了知识的应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四种能力。
表一:数学建模两种课程的教学内容
对于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主,对所有选修该课程的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入门教学。另外,在案例上选择有趣的生活案例和专业案例,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这四种能力打下基础。而提高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在公共选修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学习,除了模型的学习,还要加上数学软件例如MATLAB和LINGO的学习,开展数学建模各个方面的综合培训,在提高竞赛能力的同时,也为综合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二)以培养学生四种能力为目标改进教学方法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这四种能力,在教与学中应突出实践应用,采用与实践联系紧密的教学方法,避免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使用的基本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如下图一所示)。
图一:数学建模课采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教学法。对于基础模型部分的学习,仍然采取以讲授法为主,贯穿少而精的原则,重视基础模型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各种模型的实质是什么以及应该如何应用。淡化理论部分定理、公式的推导以及证明,简化计算,对于计算复杂、运算量大的计算可以运用MATLAB和LINGO等数学软件加以解决。
2.案例教学法。根据具体数学模型涉及的实际问题,对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在课堂中重视互动讨论,案例教学体现师生双向交流、对话和讨论,教师的主要责任是负责引导和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而不仅仅是教师单向给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单元部分教学结束后,安排1-2个相应案例分析。在学习简单优化模型时,可以引用最优价格案例进行讲解。在学习图论时,可以引用管道铺设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剖析案例,鼓励学生发表意见,通过师生间与学生间的对话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3.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的特点在于授课前首先给出本章项目任务,针对任务讲授相关知识点,然后利用这些知识点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在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引入企业中跟数学有关的项目,利用各数学模型的特点设定项目任务。例如某些工程项目中研究随机事件及概率,随机问题模型的建立及分析,工程中生产与存储问题、运输路径以及销售问题都可以作为项目内容融入到教学中,体现了从实际中来,运用到实践中去,培养了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在主动参与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到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为提高教学效果,加强数学实验教学
数学实验教学是数学建模课中比不可缺的实践性环节,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学软件包进行数学模型求解。数学实验教学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数学软件教学,学习MATLAB、LINGO和SPSS等数学软件。另一部分是模型案例教学,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学软件求解模型。通过合理安排数学实验内容,可以提高学生求解模型的能力以及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数学建模课中加强数学实验教学内容,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总之,高职的数学建模课的教学应该要区别于本科数学建模的教学,教学改革应结合“高职”特色,在教学模式上要体现出高职培养模式的特点,这样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四大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社会适应性和就业能力,成为高级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1JGB242)。
[参考文献]
[1]刘莹.高职数学建模教学改革的尝试[J].高教论坛,2010(6).
[2]刘颖,徐莹.高职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10(14).
[3]刘刚,王艳艳,刘金波.关于数学建模教学的思考[J],2010(14).
[4] 刘学才.高职数学建模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5(2).
[5]黄金超.高职院校数学建模教学研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2).
[6]黄世华.高专院校数学建模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2(8).
(作者单位: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南宁)
[关键词]四种能力;数学建模;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 ]16号文件)关于“加强素质教育”问题中明确提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是以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这四种能力为目标。而数学建模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通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增强了学生日后就业的竞争力。因此近年来,数学建模教学在各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中备受重视,随着数学建模竞赛的推广,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有数学建模课,由于高职数学建模起步较晚,在教学上大部分沿用了本科数学建模课的特点。然而高职数学建模的教学不同于本科,应体现“高职”的特点,突出知识的应用性,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本文针对高职数模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四种能力”为导向改进和创新高职数学建模教学模式。
一、高职院校数学建模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高职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较弱。由于高校扩招,高职院校学生的入学起点较低,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弱。加上很多专业文理兼招,造成学生数学基础差异较大。另外,高职院校侧重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数学只是理论基础课,大部分高职院校仅开设一年数学课或者是一个学期数学,有的甚至取消数学课程的开设,这样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很难跟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因此数模课程的开展也就更需要有所不同。
其次,教学模式保守,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在高职院校数学建模课程的开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大众化教育,即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另一种是精英化教育,面向少数参加竞赛的优秀学生开设的提高课。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数模课,在教学模式上都以教师教授为中心。这样的教学往往容易让学生觉得数模课既抽象又枯燥难以理解,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而且在教学内容上,未能针对高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模型内容进行选择简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消化吸收,学习效果欠佳。
最后,学制短学时少,教学课时相对较少。由于高职教育是以“为专业服务,必需够用”为原则,对基础课程的教学学时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作为基础课的数学课的学时被大幅度的缩减,更不要说数学建模这类选修课,因此在缺乏良好数学基础的情况下,使数学建模教学的开展举步维艰。
以上这些现状给高职数学建模的教学带来了诸多困难。面对这些困难,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因此很有必要针对高职的特点,对数学建模教学进行改革。
二、以四种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新模式
(一)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数模课分为公共选修课和提高课两种形式,而且两种形式的教学课时都相对较少。因此在必需够用为原则的基础上,根据高职学生的基础以及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在有限课时内精简优化教学内容,简化模型理论教学内容,增加模型应用部分内容,丰富模型的具体应用,这样既注重了知识的应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四种能力。
表一:数学建模两种课程的教学内容
对于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主,对所有选修该课程的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入门教学。另外,在案例上选择有趣的生活案例和专业案例,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这四种能力打下基础。而提高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在公共选修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学习,除了模型的学习,还要加上数学软件例如MATLAB和LINGO的学习,开展数学建模各个方面的综合培训,在提高竞赛能力的同时,也为综合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二)以培养学生四种能力为目标改进教学方法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这四种能力,在教与学中应突出实践应用,采用与实践联系紧密的教学方法,避免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使用的基本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如下图一所示)。
图一:数学建模课采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教学法。对于基础模型部分的学习,仍然采取以讲授法为主,贯穿少而精的原则,重视基础模型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各种模型的实质是什么以及应该如何应用。淡化理论部分定理、公式的推导以及证明,简化计算,对于计算复杂、运算量大的计算可以运用MATLAB和LINGO等数学软件加以解决。
2.案例教学法。根据具体数学模型涉及的实际问题,对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在课堂中重视互动讨论,案例教学体现师生双向交流、对话和讨论,教师的主要责任是负责引导和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而不仅仅是教师单向给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单元部分教学结束后,安排1-2个相应案例分析。在学习简单优化模型时,可以引用最优价格案例进行讲解。在学习图论时,可以引用管道铺设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剖析案例,鼓励学生发表意见,通过师生间与学生间的对话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3.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的特点在于授课前首先给出本章项目任务,针对任务讲授相关知识点,然后利用这些知识点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在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引入企业中跟数学有关的项目,利用各数学模型的特点设定项目任务。例如某些工程项目中研究随机事件及概率,随机问题模型的建立及分析,工程中生产与存储问题、运输路径以及销售问题都可以作为项目内容融入到教学中,体现了从实际中来,运用到实践中去,培养了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在主动参与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到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为提高教学效果,加强数学实验教学
数学实验教学是数学建模课中比不可缺的实践性环节,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学软件包进行数学模型求解。数学实验教学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数学软件教学,学习MATLAB、LINGO和SPSS等数学软件。另一部分是模型案例教学,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学软件求解模型。通过合理安排数学实验内容,可以提高学生求解模型的能力以及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数学建模课中加强数学实验教学内容,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总之,高职的数学建模课的教学应该要区别于本科数学建模的教学,教学改革应结合“高职”特色,在教学模式上要体现出高职培养模式的特点,这样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四大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社会适应性和就业能力,成为高级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1JGB242)。
[参考文献]
[1]刘莹.高职数学建模教学改革的尝试[J].高教论坛,2010(6).
[2]刘颖,徐莹.高职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10(14).
[3]刘刚,王艳艳,刘金波.关于数学建模教学的思考[J],2010(14).
[4] 刘学才.高职数学建模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5(2).
[5]黄金超.高职院校数学建模教学研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2).
[6]黄世华.高专院校数学建模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2(8).
(作者单位: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