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O.2
“网络”是个好东西
★★★★★★★★
官员得票率82.6%,网友得票率80.7%,综合得票率 81.84%
上榜理由:从“网络恐惧”到“官博”盛行,再到利用网络听取社情民意,解决民生问题,领导干部对网络的认识水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执政水平。
典型案例
案例一:韩峰日记与新“官场现形记”。2010年2月,广西烟草系统干部韩峰的私人日记泄露,被各大网络论坛转载。日记记录了韩峰与多名女下属、同事淫乱,收受贿赂等内容,被形象地称为新的“官场现形记”。3月9日,韩峰被交给南宁市检察院立案调查。12月14日,韩峰因受贿被判13年。2010年5月,《人民论坛》杂志曾做过关于“官员网络恐惧”的调查,七成受调查者认为官员患有“网络恐惧”症。
案例二:利用网络平台解决民生问题。2010年11月4日,杭州市政府在杭州网公布了《杭州市人才专项用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在未来三年,安排1500亩土地,建设人才专项用房150万平方米。“人才房”面向高端人才,实行政府定价,原则上不超过同类地段新建商品住房市场价格的50%。此举引来一片质疑。“政府是不是借公共资源发‘富福利’?”“小心‘人才房’变成‘官才房’”。面对质疑声,杭州市政府回应,此举有严格规定,经得起推敲,并承诺将在报纸、网站等媒体进行公示,接受公众监督。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今年7月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已经达到了4.2亿。这样一个庞大的网民群体,囊括了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所形成的强大舆论场,对中国现实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彰显。据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分析数据,网民对于重大社会事件网络舆情的贡献率超过了59%;在79%的重大新闻事件中,网民积极评论对媒体增加报道量具有推动作用。
近年来,由网络引发的监督风暴屡见不鲜,也印证着上述观点。比如,今年的广西烟草局长“日记门”事件、“十不知道局长”事件,以及2009年发生的“躲猫猫事件”、“邓玉娇事件”等等,这些都是首先由网友披露,继而在网上发酵,之后引起传统媒体关注,最后由公权力介入,展开深入调查,并最终得到解决的典型案例。
网络作为社情民意的集散地,是民众和政府沟通的一个重要渠道,引起了政府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官员对于网络,并非一开始就持欢迎的态度。人民论坛2010年5月(下)做了一期有关“中国官员的‘网络恐惧’”调查,70%的受调查者认为官员有“网络恐惧”症。“恐惧”什么?60%的受调查者认为,“担心工作疏漏等不良现象被曝光,影响前途”;28%的受调查者认为,“担心私人信息被曝光,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也有一部分官员“担心网络监督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让人有口莫辩”等等。
官员的网络恐惧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范玉刚分析,网络信息发布门槛低、成本低、速度快、效应大,不排除某些人趁机借“势”,为自己的私利张目,混淆视听。但这反映的是网络监管内容上的“失控”和监管不到位,没有必要因此而“恐惧”网络。网络扩大了公民的知情权、填补了公民监督的空白,改变了舆论生态,成为民意民情的重要表达路径和方式,也成为解读现实社会的重要“索引”。所以总体上而言,网络文化是积极健康的。对于政府来说,如何跟上网络时代的思维,引导网络走向良性健康发展,并充分发挥草根监督作用,善加利用网络民意,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时代课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党政官员,对网络采取了更加积极的态度。很多地方政府打出了网络牌,构建网上政府,进行网上政务公开,接受网友监督,鼓励官员主动上网与网友进行交流,了解网友关心的热点话题,并就相关政策向网友征求意见和建议,争取网友对政府的支持,等等。从“恐惧”网络,到开始关注网络论坛动向,再到开博客,又到现在很时髦的党政官员开微博,中国官员与网络的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执政者对网络民意的反应能力在提高,反应速度在加快,对待网络的态度也更加开明、开放,执政能力提升的同時,官员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发生了改变。原来严肃、刻板的官员,通过网络媒介变得有血有肉起来,亲和力增强,“个性官员”、“明星官员”增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官员网络“智商”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执政水平的高低。树立“网络”是个好东西这一观念的领导干部,往往能积极接受网络监督,广纳网络民意,集中网民智慧,广泛“网”罗民心。而那些惧怕网络、封堵网络、不善于利用网络的官员,往往被“网络”搞得焦头烂额,损坏党和政府的形象。(文/人民论坛记者杜美丽)
“网络”是个好东西
★★★★★★★★
官员得票率82.6%,网友得票率80.7%,综合得票率 81.84%
上榜理由:从“网络恐惧”到“官博”盛行,再到利用网络听取社情民意,解决民生问题,领导干部对网络的认识水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执政水平。
典型案例
案例一:韩峰日记与新“官场现形记”。2010年2月,广西烟草系统干部韩峰的私人日记泄露,被各大网络论坛转载。日记记录了韩峰与多名女下属、同事淫乱,收受贿赂等内容,被形象地称为新的“官场现形记”。3月9日,韩峰被交给南宁市检察院立案调查。12月14日,韩峰因受贿被判13年。2010年5月,《人民论坛》杂志曾做过关于“官员网络恐惧”的调查,七成受调查者认为官员患有“网络恐惧”症。
案例二:利用网络平台解决民生问题。2010年11月4日,杭州市政府在杭州网公布了《杭州市人才专项用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在未来三年,安排1500亩土地,建设人才专项用房150万平方米。“人才房”面向高端人才,实行政府定价,原则上不超过同类地段新建商品住房市场价格的50%。此举引来一片质疑。“政府是不是借公共资源发‘富福利’?”“小心‘人才房’变成‘官才房’”。面对质疑声,杭州市政府回应,此举有严格规定,经得起推敲,并承诺将在报纸、网站等媒体进行公示,接受公众监督。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今年7月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已经达到了4.2亿。这样一个庞大的网民群体,囊括了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所形成的强大舆论场,对中国现实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彰显。据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分析数据,网民对于重大社会事件网络舆情的贡献率超过了59%;在79%的重大新闻事件中,网民积极评论对媒体增加报道量具有推动作用。
近年来,由网络引发的监督风暴屡见不鲜,也印证着上述观点。比如,今年的广西烟草局长“日记门”事件、“十不知道局长”事件,以及2009年发生的“躲猫猫事件”、“邓玉娇事件”等等,这些都是首先由网友披露,继而在网上发酵,之后引起传统媒体关注,最后由公权力介入,展开深入调查,并最终得到解决的典型案例。
网络作为社情民意的集散地,是民众和政府沟通的一个重要渠道,引起了政府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官员对于网络,并非一开始就持欢迎的态度。人民论坛2010年5月(下)做了一期有关“中国官员的‘网络恐惧’”调查,70%的受调查者认为官员有“网络恐惧”症。“恐惧”什么?60%的受调查者认为,“担心工作疏漏等不良现象被曝光,影响前途”;28%的受调查者认为,“担心私人信息被曝光,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也有一部分官员“担心网络监督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让人有口莫辩”等等。
官员的网络恐惧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范玉刚分析,网络信息发布门槛低、成本低、速度快、效应大,不排除某些人趁机借“势”,为自己的私利张目,混淆视听。但这反映的是网络监管内容上的“失控”和监管不到位,没有必要因此而“恐惧”网络。网络扩大了公民的知情权、填补了公民监督的空白,改变了舆论生态,成为民意民情的重要表达路径和方式,也成为解读现实社会的重要“索引”。所以总体上而言,网络文化是积极健康的。对于政府来说,如何跟上网络时代的思维,引导网络走向良性健康发展,并充分发挥草根监督作用,善加利用网络民意,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时代课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党政官员,对网络采取了更加积极的态度。很多地方政府打出了网络牌,构建网上政府,进行网上政务公开,接受网友监督,鼓励官员主动上网与网友进行交流,了解网友关心的热点话题,并就相关政策向网友征求意见和建议,争取网友对政府的支持,等等。从“恐惧”网络,到开始关注网络论坛动向,再到开博客,又到现在很时髦的党政官员开微博,中国官员与网络的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执政者对网络民意的反应能力在提高,反应速度在加快,对待网络的态度也更加开明、开放,执政能力提升的同時,官员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发生了改变。原来严肃、刻板的官员,通过网络媒介变得有血有肉起来,亲和力增强,“个性官员”、“明星官员”增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官员网络“智商”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执政水平的高低。树立“网络”是个好东西这一观念的领导干部,往往能积极接受网络监督,广纳网络民意,集中网民智慧,广泛“网”罗民心。而那些惧怕网络、封堵网络、不善于利用网络的官员,往往被“网络”搞得焦头烂额,损坏党和政府的形象。(文/人民论坛记者杜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