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话的喇叭花

来源 :金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56280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學校的墙头上,有一只蓝色的大喇叭,它是学校的嘴巴,校长训话、课间音乐、眼保健操和早操口令,都由它来传播。
  不知哪一天起,一朵朵红色的喇叭花,从墙壁爬到墙头,围着大喇叭,像它生出的孩子。蜜蜂像饼干屑一样,绕着喇叭花,唱着只有它和喇叭花才懂的歌。
  “小么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在大喇叭冲破晨雾和晓光的歌声中,喇叭花合着旋律,轻轻地跳着舞。
  坐我前桌的麦秆,喘着气,将屁股重重摔在凳子上。她那扎成马尾的头发边,露着许多碎发。我像往常一样,替她绑辫子。
  麦秆告诉我:“我妈妈要生弟弟啦。”
  我奇怪地问:“你家里人还不够多吗?”
  麦秆有五个姐姐,麦子、麦花、麦芒、麦芽、麦穗,加上她的妈妈,人称“七仙女”。每天早上一睁眼,麦秆家女孩们人撞人,头碰头,她们的叫声,一个比一个尖,整个村子都听得见。麦秆常常到学校来上厕所、梳辫子。
  麦秆摸一下刚绑的辫子,问:“你说男孩女孩怎么个不一样?”
  “女孩穿裙子、扎辫子,男孩穿裤子;女孩力气小,男孩力气大;男孩长胡子,女孩不长胡子……”
  “我是说……身体上。”麦秆打断了我。
  我摇摇头。我也奇怪,妈妈生了我们三姐妹,为什么外婆总劝妈妈将小妹送人,再生个弟弟;为什么我家对面的那个矮女人,骂妈妈是个生不出儿子的废物,尽管她的儿子长得歪头耷脑。
  我那探寻的目光,扫过一个个男同学,等扫到石头时,眼睛一亮,对麦秆悄悄耳语了几句。
  麦秆笑了,说:“行,我俩一起好吗?”
  我摇摇头。石头是麦秆的邻居,他们好得像兄弟姐妹,好说话,好办事。
  “那等我弄清楚了就告诉你。”
  墙头的喇叭花,望着我和麦秆,羞红着脸,点点头。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放学了,我和同学们随着大喇叭的歌声,水一般涌出教室。我在学校的大门外,看见石头,急着说:“快,麦秆有事找你。”
  石头朝教室飞奔而去。想到一个秘密终于要水落石出,我的心怦怦狂跳。
  第二天早上,我比往常早上学。麦秆不在,她的课桌上,课本胡乱摊开着。教室里,像有上百只倒翻的田鸡,叽叽呱呱,麦秆、石头、羞羞等词语,在叽叽呱呱中一沉一浮。
  倏然间,我的头,嗡地响了。
  麦秆和石头,一前一后,走进了教室。他们耷着脑袋,斜着肩膀,像被暴风雨打过的早春的嫩草。麦秆坐了下来,像灰一样轻。随后走来的周老师,威严的目光,横扫一下教室。霎时,教室里安静下来。
  周老师严肃地说:“同学们,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言语行为要有个度。”
  周老师的眼光,像两道钉子,在石头和麦秆身上钉一下,我感到自己也被钉住了。同时,教室里好像有无数支箭,嗖嗖嗖,四处乱飞。
  周老师没有细说,我却被巨大的恐惧淹没了。
  下课了,麦秆趴在课桌上,一动不动。要不要跟她去说话?我缩着头,不敢。
  很长时间,麦秆没有理我。
  那一天起,同桌的男生女生,课桌中间出现了一条又黑又丑的三八线。男生女生不再一起玩跳皮筋、跳房子游戏。石头也不和麦秆一起上学、放学了。
  墙上的喇叭花,张着圆圆的嘴巴,看着我们,不说一句话。
  这学期的最后一天,麦秆蓬着头,转过身,默默递给我一根红头绳。我们互相看了一眼,吃吃地笑了。
  她轻轻地说,那天,她问石头,男生女生有什么不一样,就在那时,学习委员进来了……
  我猛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问:“你妈妈什么时候生弟弟?”
  麦秆说:“妈妈把弟弟摔没了,爸爸说,得了,七仙女够了,我当玉皇大帝嘛。”
  我俩笑得直不起腰来。
  坐在旁边前面一排的石头,双手圈成两个圆筒,架在眼睛上,学着照相店的师傅,咔嚓,咔嚓,给我俩拍了一张张照。
  蜜蜂受惊似的从喇叭花的嘴巴里飞出,嗡嗡嗡,好好好。喇叭花笑得合不拢嘴巴。
其他文献
沿着门前马路向西北直行,穿过五岔口,踏过高架桥,在红绿灯处右转入常有燕子筑巢的门洞,右手第一栋的二楼便是表妹旧家。  房子不大,却布置得无一处不妥当,透过摆满绿植的北侧窗户远远就望见翠柳石桥。  姨母是个像春草一样温柔的人,她那被绿水幽香环笼的住所则是我儿时心中最温馨的存在。无数个散学归来的黄昏,临水人行道上,总能看见憨皮的姐妹俩相互追逐着奔向那抹临窗而立的身影。  那条路叫运河路,那条河便是古运
期刊
一棵树,长着,长着,高了,粗了。鸟在树上筑巢,人在树下乘凉。  有一天,一群村民,突然聚集到树下,打量,比划。老人指点,青年动手,小孩观看。惊飞了鸟儿。  树倒了,掀起一阵尘烟。砍掉枝枝叶叶,只剩光光的主干。锯断主干,下边一截雕成了神像——土地爷,上边一截做成了门槛。  庙已建成了。那一年,春旱,土地龟裂。  不久,每天都有人(包括邻近村庄的农民)入庙,烧香,磕头。香雾缭绕。  过了一年,土地庙香
期刊
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的靴子终于落地,结果显示脱欧派以微弱的优势获胜,其中支持脱欧的是51.9%,支持留欧的是48.1%。英国民众选择了一条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道路。英国公投当
年轻的妈妈牵着女儿的小手,  欢愉地漫步在庭院外的小道上,  妈妈脱去了沉重的棉衣,  穿一身粉红色的春装。  兴许是在屋里封闭得太久,  兴许是想看看外面春天的模样,  懂事的乖女说不去人多的梅花山,  拉着妈妈的手就在楼前楼后徜徉,  望一望门外的杨柳绿,  闻一闻路边的青草香。  可能是避疫情宅在家里闷得慌,  我的目光竟被她们牵引着,隔着玻璃窗,  小女孩调皮地摘下脸上的口罩,  忽然吹出
期刊
“这个春天,不,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能为运河做什么?”rn河水不言,流逝如常.rn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当前一位著名女作家的日记,成了全民关注的热点,我,不想置喙.告诉自己:
期刊
傍晚,一轮红日挂在枝头。  一群孩子正在玩耍。村头,一位身着长衫的货郎摇着拨浪鼓向孩子们走来。  孩子们一窝蜂涌了过去,团团围着货郎。  货郎放下挑子,拿出一大瓶麦牙糖,说:“谁能告诉我马啸家住哪,糖就给谁吃。”孩子们面面相觑,没有一个能说出的,货郎又说:“就是那个马大鞭。”还没等货郎说完,孩子们用手向东指着齐声说:“前头第二家就是。”  货郎给孩子们每人发一粒糖,说:“你们玩去吧。”  孩子们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