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可以分为六个层级,分别是教到、学到、学会、会学、会用、活用。教师循着六个层级层层递进、拾级而上,可以到达教学的理想境界,亦可以此来考查其课堂教学在哪一层级,进而反思其课堂教学质量和演进路线。
【关键词】课堂教学;六级进阶;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黄伟,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理论、中小学课堂教学、语文学科教育。
(续上期)
四、“会学了”意味着什么?
“在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更新迭代超乎任何人的想象,若以‘学会’更多知识为目标,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将陷入无穷无尽地追逐知识、疲于奔命也难以穷尽的状态;况且,知识过时的速度飞快,即便学生时期学得再多,走入社会时其所学所知也可能早已过时,唯有凭借高强的学习能力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社会随时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新知。”[2]可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和主旨大都定位在“学会”上,且还停留在粗浅理解的层次。事实上,我们的教学目标更多地应该确定在“会学”上。“会学”才是一生必需的技能,才是终身发展的动力机制。
在对“学会”和“会学”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仍有需要澄清和正确对待的几个问题。有人说,“学会”与“会学”是一对孪生姐妹,这话不无道理。“学会”与“会学”都是学习家庭的主要成员,相互支持、相得益彰。但细加考查,在这对姐妹中,“学会”是姐姐,而“会学”是妹妹,这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人生来就有好学之心,但并非生而具有“会学”能力。“会学”方法、“会学”能力有必要在课堂上加以训练与培养。具体地说,课堂教学应该由“学会”走向“会学”。
首先,利用“学会”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兴趣点,促发学生自主自觉地展开新的学习。这时先前的“学会”不仅能给他带来信心,同时也指明了新学的路径,先学的“学会”便是新学的样例。
其次,在“学会”之后,通过评价检测、反思反馈、检点总结的方式来提炼学习方法,对先学的方法进行整理和优化。这样做不仅巩固、提升了先学,而且可以用来提醒、指导后面的新学。
最后,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把学习策略和自我监控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省察并自觉运用学习策略,即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策略与方法”。
以上仅从“学会”与“会学”的关系维度来论述如何在“學会”的过程中达成“会学”的目标。事实上,“会学”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整个教学乃至课程实施的过程。从这个角度上说,培养学生“会学”的意识与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指导学生学会倾听、阅读、讨论。倾听、阅读、讨论是人类获取信息、知识、思想的基本方式和途径,也是学生文化学习基础性的、最常用的方法。这三项重要能力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需要教育培养的,无论哪一门学科的教学都要责无旁贷地培养这三项能力。教师要持之以恒地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意志与习惯。
第二,建构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会加工、转化信息的技巧,获取联想与想象的形象思维方法和形式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人与人之间的学习方法、学习风格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是特点而不是缺点。问题在于我们要找到、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亦有差异,这种差异是由学科知识特点、思维特点决定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自己对学科的深刻理解指导学生养成适切的学习方法,亦可以在班级学习、合作学习中把学习方法的探讨、交流、互助、互惠作为教学内容。
第三,在已知(旧知)的基础上建立新知的“落脚点”或“固定点”,展开多维度、多层级的学习。我们要经常把已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综合分类,进行条理化、结构化、网络化和系统化,然后开拓新的知识领域。
第四,学会自我规划、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矫正。“会学”首先是自主学习、自觉学习,这要求学习者有自己的学程规划和内容安排,不能被动地听任安排,如果仅仅为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或学习任务而学习,则不可能达到“会学”境界。“会学”还体现为独立学习、探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有自我监控意识,不断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评价和矫正。
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时刻不忘有“学会”和“会学”双路线,这两条路线有时先后递进,有时交叉前行,有时螺旋回环。没有“学会”,则“会学”没有根柢;没有“会学”,则“学会”没有后劲。
五、“会用了”意味着什么?学与用的关系非常密切。学是用之始,用是学之终;学是用之根,用是学之果。有时,也可反观,即用是学之始,因用而学,用中求学,边用边学;用是学之基,即学基于用,学源于用。总之,学与用可以互为因果,互为条件。但总体而言,特别是对尚处于成长中的学生而言,学在先而用在后,学为用的准备,用为学的旨归。一般而言,经由“学会了”才到“会用了”。也许有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前文说过,“学会了”的具体指标是会娴熟地做题,这不是会用吗?严格来说,这只是会用知识来解题了,还算不上“会用了”。如果把“学会了”之后的会做题理解成“会用了”,那么我们可能是在培养“刷题高手”。这里的“会用了”,是指能把所学知识迁移到现实生活中,解释、解决大千世界、万象社会的实际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一些课堂教学与真实的世界、社会、人生相距较远,大多只是从书本到书本、从间接经验到间接经验,结果培养了一些“刷题高手”,缺少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智慧。我们常常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此,我们总是把“书到用时方恨少”理解为书读少了,这样的理解虽然没错,但远远不够。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书到用时方恨少”有三层意思:读书之少不足以运用;读书虽多可很少用得上,即读的多是无用之书;读书不少却不会用,即读用分离。这对我们教学有什么启发呢?简而言之,就是教学要在“用”上发力,“会用”才是实质性学习、有意义的学习。
“会学了”与“会用了”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二者有时交叉,有时融合。“会学”的最高境界是“会用”,“会用”就是实质上的“会学”,“会学”自然达成“会用”,“会用”可以检验“会学”。 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该如何从“学会”“会学”的状态进入“会用”的境界呢?
第一,提供真实情境,让知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对于情境教学,我们应设计良好的情境。一个良好的情境具备如下特征:问题有着明确的解决途径和方案;问题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在尝试解决的过程中可能达到的其他状态较为明确;解决该问题运用的知识具备可迁移性。除此之外,我们更要设计、模拟或提供真实情境,以供学生探究和解决。Simon认为,真实情境呈现给问题解决者的都是真实生活中的不良结构问题。西方的情境教学尤为重视真实情境和真实活动,不良结构问题是学习者需要处理的主流问题。学习者为应对不断变化的真实情境,需要即时选取并调整解决问题的策略。由于情境教学所创设的情境是开放的、不确定的、生成的,那么行动中反思的能力也必将在这个过程中得以优化;而知识本身的迁移,也将由低路迁移逐步过渡为高路迁移。[3]第二,展开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将用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热衷于知识累积。如果所学知识不为所用,知识的累积不仅无益,反而可能成为累赘。课堂不应成为贮存知识的仓库,而应成为运用知识、生成知识的园地,成为学深用熟、学用相长的“农庄”。
第三,密切联系社会与生活,强化学用结合意识,促成由学到用的自然联接。教学回归生活不应是一句空话,而应成为我们教学的基本追求;教学回归生活不是回到生活的原状,而是密切联系生活情境,切入生活实际问题。如在教学“Happy Birthday”时,教师可先调查一下全班学生的生日,选择某位学生生日这一天来教学,做个生日卡片送给他,让其他学生给他(她)唱生日歌并用英语说祝福语。这样学生不仅在生动、真实的情境中掌握了知识,而且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真学。
这里可能有一种误解:如此强调知识的运用是否会把求知功利化了?事实上,我们这里所言的运用知识有两层含义:一是实用,二是适用。前者是指知识的工具价值,后者是指知识的涵养价值。知识不仅用于生活,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用于涵养,具有“成己成人”的价值与功能。无论哪种应用,都应将所学知识放在真实的情境中校验、检验、核验、体验。
六、“活用了”意味着什么?
如同“学到了”与“学会了”是两个层次,“会用了”与“活用了”也是两个层次。“会用了”与“活用了”从心理学上说,都属于迁移,但“会用了”属于同化性迁移,而“活用了”才是重组性迁移。同化性迁移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原有认知结构在迁移过程中不发生实质性改变,只是得到了某种充实。举一反三、见微知著都属于同化性迁移。比如,学习加法之后运用加法解决连加问题,但遇到连加一万个二的情况,运用加法没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就产生学习乘法的概念,用乘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一道例题学会了三角形面积公式,再用这个公式去解其他关于三角形面积的问题。重组性迁移是指重新组合原有经验系统中的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的情境。它将源领域的特征映射到新领域,以解决新领域的新问题。重组性迁移直接通向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如复合新材料、能源新材料、智能新材料、磁性新材料等,都是重组性迁移的思维成果。如果说,“学会了”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么,“活用了”则是异类求通、重组创新。
“知识能力活性化的核心价值在于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知识,这是学习的最终目的。”[4]活用、用活知识才是求知的至高境界,也是教学的至高境界。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课堂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注重跨领域学习,善作跨学科联系。善于把本学科知识引向其他学科领域,同时用其他学科知识来观照本学科问题。课堂上的学科教学要有超学科、跨学科的视野,尽可能将其他学科知识引入本学科教学。例如,投篮时的旋转是一个重要的技巧,旋转对篮球的飞行,尤其是飞行时间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释:篮球在空中的飞行原理与排球漂球的飞行原理相近,它的一种运动形式就是球体围绕自身中心进行的特定旋转。对旋转运动单独进行分析,在空中飞行时球体做下旋,这时它的旋转影响了周围的空气,空气在球体顶部旋转得更快,气压也就相应降低,而球体底部的情况刚好相反,空气旋转较慢、气压较高,这就使球体下部压力大、上部压力小,受到的力也就是从下向上,这使球体受到了空氣的托举力,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也就相应地延长,而不会很快跌落到地面。由此可见,如果没有旋转,篮球的飞行时间会相应地缩短,而出手时给篮球增加旋转,就可以用更小的力气让篮球飞得更远,这对于运动员体力的节省有很大好处。[5]这可以用物理知识来指导投篮训练。
第二,借助学科学习,展开多维、多向、逆向、求异思维训练,宽容、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奇思异想。在当前的学科教学中,思维训练不足是一大缺陷,特别是,同质思维、同向思维常常受到赞赏,而逆向思维、异质思维常常遭到否定和斥责。在这种教学文化中,我们培养的是恪守教条、墨守成规的“冬烘先生”,很难培养出具有创造性、创新性、挑战性的人才。
第三,适当开展多学科融合教学,经常在学科教学中引入与本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多学科融合、跨学科整合、新学科融入教学应该成为教学改革的方向,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学科知识的活化。在这方面,已有不少学科教师在做可贵的探索,如梁梅青、乐淮辉老师在《重组性迁移在主题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高中地理教学为例》一文中介绍了如何利用重组性迁移提高学生在新情境中创造性地解决地理问题的水平,通过建立生活经验与地理专业知识的联系,实现知识能力活性化的重组性迁移,建立跨学科知识的联系,形成整合性的逻辑思维的重组性迁移。[6]值得注意的是,追求活化、活用、用活知识的多学科融合、跨学科整合、学科交叉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对已有一科或两科有所通晓的基础之上。没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奠基而热衷于跨领域学习则如风打浮萍,只会留下凌乱的散影。
六个层级还可整合为三个阶段:“教到了、学到了”,是对知识的化开与占有;“学会了、会学了”,是对知识的消化与内化;“会用了、活用了”是对知识的转化与外化。课堂教学的六个层级对教学的质量层次进行了划分和阐释,由此可以启发教师的课堂教学如何攀升、晋级,如何在宛如登山的教学中体验“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心路历程。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晋级比登山要复杂得多,微妙得多,六个层级不是单线直进的,而是可以复线合进、交叉共进、融合互进、循环演进,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有道是: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无法之法,乃为至法;
教学有序,教无定序,崇道变序,乃为良序。
参考文献:
[1]陈曦.“少教多学”:新加坡教育改革新视角[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7):39-42.
[2]王红.从“学会”到“会学”,我们的路还有多远[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9):26-28.
[3]SIMON H A.The structure of ill structured problems[J].Artificial intelligence,1973(4):181-201.
[4]袁顶国,朱德全.论主题式教学设计的内涵、外延与特征[J].课程·教材·教法,2006(12):19-23.
[5]于世辉.活用物理知识 增强篮球运动技巧[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3):28-29.
[6]梁梅青,乐淮辉.重组性迁移在主题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高中地理教学为例[J].地理教学,2019(9):17-20.
(责任编辑:周彩珍)
【关键词】课堂教学;六级进阶;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黄伟,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理论、中小学课堂教学、语文学科教育。
(续上期)
四、“会学了”意味着什么?
“在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更新迭代超乎任何人的想象,若以‘学会’更多知识为目标,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将陷入无穷无尽地追逐知识、疲于奔命也难以穷尽的状态;况且,知识过时的速度飞快,即便学生时期学得再多,走入社会时其所学所知也可能早已过时,唯有凭借高强的学习能力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社会随时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新知。”[2]可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和主旨大都定位在“学会”上,且还停留在粗浅理解的层次。事实上,我们的教学目标更多地应该确定在“会学”上。“会学”才是一生必需的技能,才是终身发展的动力机制。
在对“学会”和“会学”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仍有需要澄清和正确对待的几个问题。有人说,“学会”与“会学”是一对孪生姐妹,这话不无道理。“学会”与“会学”都是学习家庭的主要成员,相互支持、相得益彰。但细加考查,在这对姐妹中,“学会”是姐姐,而“会学”是妹妹,这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人生来就有好学之心,但并非生而具有“会学”能力。“会学”方法、“会学”能力有必要在课堂上加以训练与培养。具体地说,课堂教学应该由“学会”走向“会学”。
首先,利用“学会”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兴趣点,促发学生自主自觉地展开新的学习。这时先前的“学会”不仅能给他带来信心,同时也指明了新学的路径,先学的“学会”便是新学的样例。
其次,在“学会”之后,通过评价检测、反思反馈、检点总结的方式来提炼学习方法,对先学的方法进行整理和优化。这样做不仅巩固、提升了先学,而且可以用来提醒、指导后面的新学。
最后,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把学习策略和自我监控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省察并自觉运用学习策略,即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策略与方法”。
以上仅从“学会”与“会学”的关系维度来论述如何在“學会”的过程中达成“会学”的目标。事实上,“会学”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整个教学乃至课程实施的过程。从这个角度上说,培养学生“会学”的意识与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指导学生学会倾听、阅读、讨论。倾听、阅读、讨论是人类获取信息、知识、思想的基本方式和途径,也是学生文化学习基础性的、最常用的方法。这三项重要能力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需要教育培养的,无论哪一门学科的教学都要责无旁贷地培养这三项能力。教师要持之以恒地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意志与习惯。
第二,建构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会加工、转化信息的技巧,获取联想与想象的形象思维方法和形式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人与人之间的学习方法、学习风格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是特点而不是缺点。问题在于我们要找到、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亦有差异,这种差异是由学科知识特点、思维特点决定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自己对学科的深刻理解指导学生养成适切的学习方法,亦可以在班级学习、合作学习中把学习方法的探讨、交流、互助、互惠作为教学内容。
第三,在已知(旧知)的基础上建立新知的“落脚点”或“固定点”,展开多维度、多层级的学习。我们要经常把已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综合分类,进行条理化、结构化、网络化和系统化,然后开拓新的知识领域。
第四,学会自我规划、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矫正。“会学”首先是自主学习、自觉学习,这要求学习者有自己的学程规划和内容安排,不能被动地听任安排,如果仅仅为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或学习任务而学习,则不可能达到“会学”境界。“会学”还体现为独立学习、探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有自我监控意识,不断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评价和矫正。
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时刻不忘有“学会”和“会学”双路线,这两条路线有时先后递进,有时交叉前行,有时螺旋回环。没有“学会”,则“会学”没有根柢;没有“会学”,则“学会”没有后劲。
五、“会用了”意味着什么?学与用的关系非常密切。学是用之始,用是学之终;学是用之根,用是学之果。有时,也可反观,即用是学之始,因用而学,用中求学,边用边学;用是学之基,即学基于用,学源于用。总之,学与用可以互为因果,互为条件。但总体而言,特别是对尚处于成长中的学生而言,学在先而用在后,学为用的准备,用为学的旨归。一般而言,经由“学会了”才到“会用了”。也许有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前文说过,“学会了”的具体指标是会娴熟地做题,这不是会用吗?严格来说,这只是会用知识来解题了,还算不上“会用了”。如果把“学会了”之后的会做题理解成“会用了”,那么我们可能是在培养“刷题高手”。这里的“会用了”,是指能把所学知识迁移到现实生活中,解释、解决大千世界、万象社会的实际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一些课堂教学与真实的世界、社会、人生相距较远,大多只是从书本到书本、从间接经验到间接经验,结果培养了一些“刷题高手”,缺少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智慧。我们常常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此,我们总是把“书到用时方恨少”理解为书读少了,这样的理解虽然没错,但远远不够。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书到用时方恨少”有三层意思:读书之少不足以运用;读书虽多可很少用得上,即读的多是无用之书;读书不少却不会用,即读用分离。这对我们教学有什么启发呢?简而言之,就是教学要在“用”上发力,“会用”才是实质性学习、有意义的学习。
“会学了”与“会用了”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二者有时交叉,有时融合。“会学”的最高境界是“会用”,“会用”就是实质上的“会学”,“会学”自然达成“会用”,“会用”可以检验“会学”。 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该如何从“学会”“会学”的状态进入“会用”的境界呢?
第一,提供真实情境,让知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对于情境教学,我们应设计良好的情境。一个良好的情境具备如下特征:问题有着明确的解决途径和方案;问题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在尝试解决的过程中可能达到的其他状态较为明确;解决该问题运用的知识具备可迁移性。除此之外,我们更要设计、模拟或提供真实情境,以供学生探究和解决。Simon认为,真实情境呈现给问题解决者的都是真实生活中的不良结构问题。西方的情境教学尤为重视真实情境和真实活动,不良结构问题是学习者需要处理的主流问题。学习者为应对不断变化的真实情境,需要即时选取并调整解决问题的策略。由于情境教学所创设的情境是开放的、不确定的、生成的,那么行动中反思的能力也必将在这个过程中得以优化;而知识本身的迁移,也将由低路迁移逐步过渡为高路迁移。[3]第二,展开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将用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热衷于知识累积。如果所学知识不为所用,知识的累积不仅无益,反而可能成为累赘。课堂不应成为贮存知识的仓库,而应成为运用知识、生成知识的园地,成为学深用熟、学用相长的“农庄”。
第三,密切联系社会与生活,强化学用结合意识,促成由学到用的自然联接。教学回归生活不应是一句空话,而应成为我们教学的基本追求;教学回归生活不是回到生活的原状,而是密切联系生活情境,切入生活实际问题。如在教学“Happy Birthday”时,教师可先调查一下全班学生的生日,选择某位学生生日这一天来教学,做个生日卡片送给他,让其他学生给他(她)唱生日歌并用英语说祝福语。这样学生不仅在生动、真实的情境中掌握了知识,而且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真学。
这里可能有一种误解:如此强调知识的运用是否会把求知功利化了?事实上,我们这里所言的运用知识有两层含义:一是实用,二是适用。前者是指知识的工具价值,后者是指知识的涵养价值。知识不仅用于生活,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用于涵养,具有“成己成人”的价值与功能。无论哪种应用,都应将所学知识放在真实的情境中校验、检验、核验、体验。
六、“活用了”意味着什么?
如同“学到了”与“学会了”是两个层次,“会用了”与“活用了”也是两个层次。“会用了”与“活用了”从心理学上说,都属于迁移,但“会用了”属于同化性迁移,而“活用了”才是重组性迁移。同化性迁移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原有认知结构在迁移过程中不发生实质性改变,只是得到了某种充实。举一反三、见微知著都属于同化性迁移。比如,学习加法之后运用加法解决连加问题,但遇到连加一万个二的情况,运用加法没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就产生学习乘法的概念,用乘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一道例题学会了三角形面积公式,再用这个公式去解其他关于三角形面积的问题。重组性迁移是指重新组合原有经验系统中的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的情境。它将源领域的特征映射到新领域,以解决新领域的新问题。重组性迁移直接通向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如复合新材料、能源新材料、智能新材料、磁性新材料等,都是重组性迁移的思维成果。如果说,“学会了”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么,“活用了”则是异类求通、重组创新。
“知识能力活性化的核心价值在于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知识,这是学习的最终目的。”[4]活用、用活知识才是求知的至高境界,也是教学的至高境界。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课堂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注重跨领域学习,善作跨学科联系。善于把本学科知识引向其他学科领域,同时用其他学科知识来观照本学科问题。课堂上的学科教学要有超学科、跨学科的视野,尽可能将其他学科知识引入本学科教学。例如,投篮时的旋转是一个重要的技巧,旋转对篮球的飞行,尤其是飞行时间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释:篮球在空中的飞行原理与排球漂球的飞行原理相近,它的一种运动形式就是球体围绕自身中心进行的特定旋转。对旋转运动单独进行分析,在空中飞行时球体做下旋,这时它的旋转影响了周围的空气,空气在球体顶部旋转得更快,气压也就相应降低,而球体底部的情况刚好相反,空气旋转较慢、气压较高,这就使球体下部压力大、上部压力小,受到的力也就是从下向上,这使球体受到了空氣的托举力,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也就相应地延长,而不会很快跌落到地面。由此可见,如果没有旋转,篮球的飞行时间会相应地缩短,而出手时给篮球增加旋转,就可以用更小的力气让篮球飞得更远,这对于运动员体力的节省有很大好处。[5]这可以用物理知识来指导投篮训练。
第二,借助学科学习,展开多维、多向、逆向、求异思维训练,宽容、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奇思异想。在当前的学科教学中,思维训练不足是一大缺陷,特别是,同质思维、同向思维常常受到赞赏,而逆向思维、异质思维常常遭到否定和斥责。在这种教学文化中,我们培养的是恪守教条、墨守成规的“冬烘先生”,很难培养出具有创造性、创新性、挑战性的人才。
第三,适当开展多学科融合教学,经常在学科教学中引入与本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多学科融合、跨学科整合、新学科融入教学应该成为教学改革的方向,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学科知识的活化。在这方面,已有不少学科教师在做可贵的探索,如梁梅青、乐淮辉老师在《重组性迁移在主题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高中地理教学为例》一文中介绍了如何利用重组性迁移提高学生在新情境中创造性地解决地理问题的水平,通过建立生活经验与地理专业知识的联系,实现知识能力活性化的重组性迁移,建立跨学科知识的联系,形成整合性的逻辑思维的重组性迁移。[6]值得注意的是,追求活化、活用、用活知识的多学科融合、跨学科整合、学科交叉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对已有一科或两科有所通晓的基础之上。没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奠基而热衷于跨领域学习则如风打浮萍,只会留下凌乱的散影。
六个层级还可整合为三个阶段:“教到了、学到了”,是对知识的化开与占有;“学会了、会学了”,是对知识的消化与内化;“会用了、活用了”是对知识的转化与外化。课堂教学的六个层级对教学的质量层次进行了划分和阐释,由此可以启发教师的课堂教学如何攀升、晋级,如何在宛如登山的教学中体验“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心路历程。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晋级比登山要复杂得多,微妙得多,六个层级不是单线直进的,而是可以复线合进、交叉共进、融合互进、循环演进,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有道是: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无法之法,乃为至法;
教学有序,教无定序,崇道变序,乃为良序。
参考文献:
[1]陈曦.“少教多学”:新加坡教育改革新视角[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7):39-42.
[2]王红.从“学会”到“会学”,我们的路还有多远[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9):26-28.
[3]SIMON H A.The structure of ill structured problems[J].Artificial intelligence,1973(4):181-201.
[4]袁顶国,朱德全.论主题式教学设计的内涵、外延与特征[J].课程·教材·教法,2006(12):19-23.
[5]于世辉.活用物理知识 增强篮球运动技巧[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3):28-29.
[6]梁梅青,乐淮辉.重组性迁移在主题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高中地理教学为例[J].地理教学,2019(9):17-20.
(责任编辑:周彩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