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讨论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教师应认真分析教材和学生,为学生创设民主、轻松的课堂环境,用积极的评价和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讨论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讨论;提高效率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步步深入,课堂讨论这种教学方法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它甚至成为衡量一节课是否体现新理念的一个标志。那么,如何组织好课棠讨论,把它的价值真正落到实处呢?通过几年的摸索,我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实际,确定主题
因材施“讨”、因生施“讨”是课堂讨论的原则。课堂讨论不能不顾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生搬硬套,而应该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设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否则必然导致课堂讨论的形式化和表演化。
(1)寻找疑点,巧设问题。教师要善于寻找疑点,巧设问题,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如在教七年级科学第二册《日历上的科学》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讨论题:“2月29日是我爷爷的生日,到今年,他已过了21个生日,我爷爷今年几岁了”。一个学生脱口而出“21岁”,“不会吧,哪有这么年轻的爷爷”通过这样一个与日常生活不同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急于解决问题的冲动,产生与同学交流讨论的愿望,从而使课堂讨论能在充满情趣而且热烈的氛围中进行。
(2)面向学生,准确定位。提出问题的难易度应略高于全班的中等平均水平。如果把一些简单易懂、不容置疑、无需讨论的内容列入课堂讨论的范畴,只会导致课堂讨论泛滥成灾,既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又影响了课堂纪律。反之,如果把一些“高深莫测”的内容让学生讨论,只会使学生觉得高不可攀,丧失信心,讨论“无功而返”。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讨论时,应精心安排,有所取舍。
二、及时评价,推波助澜
激励性评价是激扬起一池静水的春风,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是课堂调控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激励性评价,使学生有意识、有兴趣、有责任参与课堂讨论活动,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快乐,展示生命的精彩。如在上《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我播放了一首《一个真实的故事》的MTV。“故事中的小女孩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而献出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你有何想法?”问题出现一段时间后,学生发言并不积极,过了片刻,一个女生站起来说:“这个小女孩精神可贵,我们应该向她学习。”我向他微微一笑,说:“老师谢谢你,是你第一个打破僵局。”另一个女学生立即站起来反驳道:“如果向小女孩学习,那我们不就是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吗?而生命是最可贵的。”我翘起大拇指说:“实话实说,有崔永远的味道”。可能是这次评价语气比较轻松,把全班学生都弄笑了,学生的发言也变的踊跃了许多。“那难道我们就看着这只受伤的丹顶鹤死去,而不采取任何措施吗?”,又有一位学生发言了。我马上走过去,说:“你真有同情心,我们握握手”。“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去救一只动物,这值吗?”又有一位学生反驳道。“同学们觉得这位同学说得怎么样?”同学们异口同声说:“好,我同意他的观点”。“如果我们不关心、爱护身边的动物,如果它们全部从自然界消失了,世界只剩下我们人类,我们能生存吗?” ,我跷起大拇指。最后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们不是要模仿这位女孩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救一只丹顶鹤,这位女孩既然这么爱动物,她肯定也爱自己的生命。我们要学得是她热爱生命的这种精神。”课堂中顿时响起掌声一片,经久不息。
这次课堂讨论的成功原因之一在于我对学生的及时鼓励。并且采用了形式多样的评价手段,把老师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结合起来。评价真诚、到位,评价富有个体性和指向性,做到“因材施评”。让评价多一点“味道”,让学生倍感“新鲜”。把激励的语言、欣赏的动作、赞赏的表情毫不吝啬地奉献给学生,激发他们的热情和潜能。在这种氛围里,学生们敢说、愿意说、会说、能说、抢着说,个性张扬,课堂讨论的价值真正得到落实。
三、保证时间,深入交流
学习是学生内心的感受过程,学生解决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经过复杂的思维过程。只有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才会深入,才能抓住要领,才能去从容组织语言,选择表达方式,在充分的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成长。
(1)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
课堂讨论的前提是学生的独立思考,任何课堂讨论都是以学生自主独立学习为先决条件的。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后,首先要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深入的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样的讨论才会深入,才会有心灵的交汇、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才会有新知识、新观点的不断涌现和迸发。
(2)充裕的交流时间
只有给了充裕的时间,学生才可能在此基础上交流想法,各抒己见。经历这样一个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历程,才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真正给学生展示个性的机会,课堂讨论才能真正发挥其功效。如一名教师在教了《地球的自转》后,照例搬出了课堂讨论这一环节。“昼夜交替的周期对地球上的生命形成和发展有没有好处,为什么?”“给你们两分钟时间,现在同学们可以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讨论”。这样的问题,要在两分钟内完成,真是难为学生了。而教师呢?一会儿是“同学们讨论好了没有”,一会儿是“请同学们抓紧时间”,最后就是“因为时间关系,就讨论到这儿”。这样的课堂讨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学生哪能进行深入的思考,更谈不上小组成员之间的真诚交流了,其效果低下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交流时间。
四、民主平等,张扬个性
《新课程标准》呼唤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呼唤教师转变角色,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俯下身来与学生双眸对视,成为学生的朋友。教师要学会倾听、学会接纳、学会欣赏、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这样的课堂就会成为学生灵感涌动的空间。愉悦的课堂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是一种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他对其他因素起着积极作用,它能扩大教学效果。因为一个人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能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会勇于表现自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发挥。为学生创造个性化、人性化的学习氛围和空间,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造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为此,课堂讨论中应积极提倡五个“允许”。即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组建学习小组;允许小组成员到其他小组客串;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辩;允许对不同的意见持合理的怀疑态度,甚至允许学生不举手自由发表意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本文是笔者在两年的新课程实践过程中的反思与点滴体会。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将会发现更多有价值的观点和操作方法,将课堂讨论这一新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真正地落到实处,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李建平:聚焦新课程.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方国才:新课程怎样教得精彩.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讨论;提高效率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步步深入,课堂讨论这种教学方法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它甚至成为衡量一节课是否体现新理念的一个标志。那么,如何组织好课棠讨论,把它的价值真正落到实处呢?通过几年的摸索,我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实际,确定主题
因材施“讨”、因生施“讨”是课堂讨论的原则。课堂讨论不能不顾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生搬硬套,而应该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设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否则必然导致课堂讨论的形式化和表演化。
(1)寻找疑点,巧设问题。教师要善于寻找疑点,巧设问题,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如在教七年级科学第二册《日历上的科学》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讨论题:“2月29日是我爷爷的生日,到今年,他已过了21个生日,我爷爷今年几岁了”。一个学生脱口而出“21岁”,“不会吧,哪有这么年轻的爷爷”通过这样一个与日常生活不同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急于解决问题的冲动,产生与同学交流讨论的愿望,从而使课堂讨论能在充满情趣而且热烈的氛围中进行。
(2)面向学生,准确定位。提出问题的难易度应略高于全班的中等平均水平。如果把一些简单易懂、不容置疑、无需讨论的内容列入课堂讨论的范畴,只会导致课堂讨论泛滥成灾,既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又影响了课堂纪律。反之,如果把一些“高深莫测”的内容让学生讨论,只会使学生觉得高不可攀,丧失信心,讨论“无功而返”。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讨论时,应精心安排,有所取舍。
二、及时评价,推波助澜
激励性评价是激扬起一池静水的春风,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是课堂调控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激励性评价,使学生有意识、有兴趣、有责任参与课堂讨论活动,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快乐,展示生命的精彩。如在上《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我播放了一首《一个真实的故事》的MTV。“故事中的小女孩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而献出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你有何想法?”问题出现一段时间后,学生发言并不积极,过了片刻,一个女生站起来说:“这个小女孩精神可贵,我们应该向她学习。”我向他微微一笑,说:“老师谢谢你,是你第一个打破僵局。”另一个女学生立即站起来反驳道:“如果向小女孩学习,那我们不就是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吗?而生命是最可贵的。”我翘起大拇指说:“实话实说,有崔永远的味道”。可能是这次评价语气比较轻松,把全班学生都弄笑了,学生的发言也变的踊跃了许多。“那难道我们就看着这只受伤的丹顶鹤死去,而不采取任何措施吗?”,又有一位学生发言了。我马上走过去,说:“你真有同情心,我们握握手”。“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去救一只动物,这值吗?”又有一位学生反驳道。“同学们觉得这位同学说得怎么样?”同学们异口同声说:“好,我同意他的观点”。“如果我们不关心、爱护身边的动物,如果它们全部从自然界消失了,世界只剩下我们人类,我们能生存吗?” ,我跷起大拇指。最后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们不是要模仿这位女孩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救一只丹顶鹤,这位女孩既然这么爱动物,她肯定也爱自己的生命。我们要学得是她热爱生命的这种精神。”课堂中顿时响起掌声一片,经久不息。
这次课堂讨论的成功原因之一在于我对学生的及时鼓励。并且采用了形式多样的评价手段,把老师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结合起来。评价真诚、到位,评价富有个体性和指向性,做到“因材施评”。让评价多一点“味道”,让学生倍感“新鲜”。把激励的语言、欣赏的动作、赞赏的表情毫不吝啬地奉献给学生,激发他们的热情和潜能。在这种氛围里,学生们敢说、愿意说、会说、能说、抢着说,个性张扬,课堂讨论的价值真正得到落实。
三、保证时间,深入交流
学习是学生内心的感受过程,学生解决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经过复杂的思维过程。只有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才会深入,才能抓住要领,才能去从容组织语言,选择表达方式,在充分的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成长。
(1)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
课堂讨论的前提是学生的独立思考,任何课堂讨论都是以学生自主独立学习为先决条件的。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后,首先要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深入的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样的讨论才会深入,才会有心灵的交汇、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才会有新知识、新观点的不断涌现和迸发。
(2)充裕的交流时间
只有给了充裕的时间,学生才可能在此基础上交流想法,各抒己见。经历这样一个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历程,才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真正给学生展示个性的机会,课堂讨论才能真正发挥其功效。如一名教师在教了《地球的自转》后,照例搬出了课堂讨论这一环节。“昼夜交替的周期对地球上的生命形成和发展有没有好处,为什么?”“给你们两分钟时间,现在同学们可以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讨论”。这样的问题,要在两分钟内完成,真是难为学生了。而教师呢?一会儿是“同学们讨论好了没有”,一会儿是“请同学们抓紧时间”,最后就是“因为时间关系,就讨论到这儿”。这样的课堂讨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学生哪能进行深入的思考,更谈不上小组成员之间的真诚交流了,其效果低下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交流时间。
四、民主平等,张扬个性
《新课程标准》呼唤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呼唤教师转变角色,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俯下身来与学生双眸对视,成为学生的朋友。教师要学会倾听、学会接纳、学会欣赏、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这样的课堂就会成为学生灵感涌动的空间。愉悦的课堂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是一种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他对其他因素起着积极作用,它能扩大教学效果。因为一个人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能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会勇于表现自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发挥。为学生创造个性化、人性化的学习氛围和空间,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造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为此,课堂讨论中应积极提倡五个“允许”。即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组建学习小组;允许小组成员到其他小组客串;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辩;允许对不同的意见持合理的怀疑态度,甚至允许学生不举手自由发表意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本文是笔者在两年的新课程实践过程中的反思与点滴体会。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将会发现更多有价值的观点和操作方法,将课堂讨论这一新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真正地落到实处,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李建平:聚焦新课程.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方国才:新课程怎样教得精彩.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