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橡皮人”犹如橡皮做成,不接受新生事物,对于批评、表扬无所谓,没有耻辱和荣誉感的人。如果想改变他们,力度小了他不在乎;力度大了他还会反弹不满……
“橡皮人”离我们有多远?仿佛身边的同事甚至自己都有“橡皮化”倾向。事实上,在同一个岗位工作5年以上,超过半数的人会出现“橡皮化”倾向,内心充满倦怠,不知如何谋划未来,不知如何疏导压力,以至办事拖拉,每天都有让自己剪不断、理还乱的烦恼丝。如此发展下去,便会走到职业的边缘。如何找到工作新动力,重拾激情,告别“橡皮人”状态?
职场困惑
我的出路在哪里?
口述/赵万丹(女,31岁)
有想法的搞创意,有头脑的做管理,有决断力的管人事,有干劲的做销售,懒动脑子的做行政……我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听来这样的话,但我作为行政人员确实是不太动脑,等候领导差遣,看领导眼色行事。当初从业时,很多长辈都劝我,说女人家别冲锋陷阵,做企划、搞销售实质还是男人干的活,女人就该做支援类的职业,比如在办公室做文员、搞行政……
因为自己还算漂亮,所以我后来成了前台接待员,隶属行政部,每天工作性质就是接电话、跑跑腿。不久后,领导竟然让我当仓库管理员,我的担子立刻加重了。我每天负责查点货物,钥匙必须放在单位,可领导也有钥匙呀。这不,今天丢一包茶叶,明天丢一个U盘,后天丢一件文化衫,大后天丢一瓶红酒……我每天都在批评中度过,时间久了,把自己弄成了“二皮脸”,别人推一把,我向前动一步。由于我必须出资赔偿丢失物品,所以每月2000多元工资要扣掉几百元。我心灰意冷,便向领导提出辞职。
领导念及我在公司呆了3年,就把我转到行政部当文员。一天,董事长要买茶杯,我便揣摩领导的颜色偏好。我每天都得试着读懂领导心思,练就了“读心术”。领导早上“阴雨天”,我估计他是哪不痛快了,便放下报纸、泡好茶就离他远点。一年后,因为我性格谨慎、善于察言观色,所以很快晋升为行政助理。现在,部门的文员天天被我训斥。我不知不觉练就了“阴阳脸”,对下属是一脸的“包公相”,对领导是一脸的阳光,感觉自己都鄙夷自己。当然,在此期间,我成了家、有了女儿,厌倦了这份工作,可我除了听指挥还能干什么?洞察人心也算工作能力吗?因为在这里呆了9年,是“元老级”员工,所以领导都给我几分面子,让我在这里慢慢混着。每天,我刚到单位就想着什么时候下班,没有一点激情,平时就是浏览网页,喜欢研究星座、“偷菜”、打打游戏……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明天,依旧是重复昨天的内容。企业在日益壮大,领导能让我这么长久地混吗?可不这样,我的未来究竟有什么出路?
业界说法
焕发激情,远离“橡皮化”
嘉宾 邓波(广东省霍尼韦尔朗能电器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总经理)
如今,大部人的不快乐来自于工作。“我容忍今天的痛苦,是等待退休”成为很多“上班族”的写照。我们工作久了,“免疫力”增强,对各种刺激越来越不敏感,成了没有痛感的“橡皮人”。像上述案例中的赵万丹一样,如何能找到工作新动力,告别“橡皮人”状态?赵万丹是行政人员,但她会“读心术”,会“看人”,即具备了做人事经理的职业基本功,那么她不妨尝试转行。若想告别“橡皮化”状态,就是找到工作的价值所在,而非单纯的职业属性。打造核心竞争力、高效行事、发展第二职业、挖掘业余爱好等方式都是不错的解决办法。
“混时族”:打造核心竞争力
如今,人们把每天混时间,自认为等年龄一到就有资历晋升的一群人称为“混时族”。他们实质是找不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橡皮人”亦不足为奇。那么,该如何改变其“橡皮化”状态?不妨先学会自省,利用头脑风暴法判断生活的具体内容。接着列出与自己相关的人、工作和工作以外的活动,将检查内容拓展到与未来生活目标、志向相关的人与事。再问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该如何实现未来目标。认清这些问题之后,就要进行职业分析:分析自身的性格、劣势,分析他人的长处,从中确定自己最终发展的目标;分析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发展的空间大小,寻找相对优势,确定最终应该进入的行业;确定行业内的专业方向,修炼自身的优势即核心竞争力。
“踏梯族”:高效行事追求出色
“踏梯族”是指具备核心竞争力,依旧热爱这份职业,却由于工作的重复性让他们丧失了激情的一类人。他们往上走一步须花费不少力气,却有可能让自己晋升。建立明确的职业目标、高效行事会促进他们往前发展。要成为出色的执行者,将日常工作紧紧围绕职业目标,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或为实现理想打下坚实基础。分清轻重缓急,将工作、生活的内容按照重要程度排序,迫使自己用最短时限高效完成一件工作,或用24小时去完成一项貌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会促使自己集中精力去执行,在短时间内做出的最终产品甚至比长时间内做出来的质量更高。同时,培养自己的全局观、统筹性,尝试做全局方案,逐渐培养领导气度。根据自身职业特点,进行能力拓展强化训练。当始终抱有追求卓越、站在更大舞台的心态时,“踏梯族”还能消极怠工、甘于“橡皮化”吗?
“快电族”:开拓第二职业
倘若目前的工作已不适合我们的发展,又有巨大的转行成本,那么做“快电族”、发展第二职业或许是改变“橡皮化”状态的有效途径。想想自己要做的事情是现有工作的延伸,还是有别于以前的工作,并通过它来证明自身的其他价值。对于想做却没有去实践的目标,找到第二职业便是一个好机会。当我们尤其缺乏晋升机会时,不妨开拓第二职业。通过其他类型的工作进一步挖掘自己的能力,与那些思维、行为、兴趣不同的人沟通、交流,领略到新鲜的思维方式和观察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以后的职业道路储备能量。
“慢充族”:挖掘业余爱好
有位名家曾说,为了得到真正的快乐,避免烦恼和大脑的过度紧张,我们都应该有一些爱好。这里,我建议大家不妨做做“慢充族”,在业余时间对爱好投入精力与感情,又并不奢求从兴趣中获得利益,关心的只是充电能带来安慰、趣味;充电能让自己发挥哪些才能;自己能为充电投入多少时间。或许,我们的业余爱好将来为自己谋得一份意外收入,不抢希望往往有意外的收获。目前,流行以下几种“慢充班”:水中瑜伽、拳击祛烦恼、内观培训班(印度修禅)、沙盘游戏、拼布艺术、宝石鉴赏班、话剧训练班、优雅气质训练。
趣味测试
你离“橡皮人”有多远?
对于以下选项,你觉得有哪几条和自己的情况相吻合,从而测试你到底是不是“橡皮人”。
1.你总在例会上不自觉地找一个远离上司的位置。
2.在1个月内,你没有贡献出有价值的提案或建议。
3.在2个月内,你的提案或建议没有被采纳。
4.在3个月内,你的业绩没有达标。
5.在1年内,你没有受过任何表彰或批评,但你毫不在乎。
6.单位改变管理制度,在你看来并没有切身影响。
7.工作出了问题,可你并不想独立去解决,而是等着同事来解决。
8.每天无所事事,因为你总觉得自己并不是处于与能力相符的职位。
9.在同事聚会或活动时,你大多数时候坐在角落冷眼旁观。
10.对于上司或同事的善意批评或提醒,你从不去想办法改善自我。
参考答案
选择1~3项:你开始在工作上出现倦怠情绪,出现“橡皮化”端倪。继续这样下去,上司、同事对你的期望值会逐渐降低。
选择4~6项:你已经踏入“半橡皮化”的状态。曾经的良好形象屡屡被自我所破坏,大家都对你的能力表示怀疑,你却依然得过且过。
选择7~10项:你已是资深的“橡皮人”,大家都没有兴趣提起你,一旦出现裁员的情况,你就是第一个。
心理学家认为,“橡皮人”并不是心理有问题。之所以觉得这是不良现象,是因为看待一个人是不是优秀的方式之一,即以是否热爱工作来衡量。但现在,很多制度或现实原因,会导致部分人无法尽情地投入工作。从表面上看,“橡皮人”现象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在职场“刀枪不入”的心态,不容易被工作影响情绪,从而能带来短暂的快乐。但这不是一种积极的心理,长期下去,反而会伤害我们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的人生观。如果我们不能以开放、投入的态度对待工作,幸福感会大大降低,麻木、无所谓等情绪也就弥漫开来。我们要明白生活的方向,不能把实现目标的手段变成目标本身。人还要有复原力,不痛苦并不等于快乐,越是采用麻木的态度,反而离快乐越远。改变“橡皮化”的过程虽然痛苦,但人一旦具备抗挫折的复原力,反而能在工作中得到收获。
(编辑/木非木)
“橡皮人”离我们有多远?仿佛身边的同事甚至自己都有“橡皮化”倾向。事实上,在同一个岗位工作5年以上,超过半数的人会出现“橡皮化”倾向,内心充满倦怠,不知如何谋划未来,不知如何疏导压力,以至办事拖拉,每天都有让自己剪不断、理还乱的烦恼丝。如此发展下去,便会走到职业的边缘。如何找到工作新动力,重拾激情,告别“橡皮人”状态?
职场困惑
我的出路在哪里?
口述/赵万丹(女,31岁)
有想法的搞创意,有头脑的做管理,有决断力的管人事,有干劲的做销售,懒动脑子的做行政……我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听来这样的话,但我作为行政人员确实是不太动脑,等候领导差遣,看领导眼色行事。当初从业时,很多长辈都劝我,说女人家别冲锋陷阵,做企划、搞销售实质还是男人干的活,女人就该做支援类的职业,比如在办公室做文员、搞行政……
因为自己还算漂亮,所以我后来成了前台接待员,隶属行政部,每天工作性质就是接电话、跑跑腿。不久后,领导竟然让我当仓库管理员,我的担子立刻加重了。我每天负责查点货物,钥匙必须放在单位,可领导也有钥匙呀。这不,今天丢一包茶叶,明天丢一个U盘,后天丢一件文化衫,大后天丢一瓶红酒……我每天都在批评中度过,时间久了,把自己弄成了“二皮脸”,别人推一把,我向前动一步。由于我必须出资赔偿丢失物品,所以每月2000多元工资要扣掉几百元。我心灰意冷,便向领导提出辞职。
领导念及我在公司呆了3年,就把我转到行政部当文员。一天,董事长要买茶杯,我便揣摩领导的颜色偏好。我每天都得试着读懂领导心思,练就了“读心术”。领导早上“阴雨天”,我估计他是哪不痛快了,便放下报纸、泡好茶就离他远点。一年后,因为我性格谨慎、善于察言观色,所以很快晋升为行政助理。现在,部门的文员天天被我训斥。我不知不觉练就了“阴阳脸”,对下属是一脸的“包公相”,对领导是一脸的阳光,感觉自己都鄙夷自己。当然,在此期间,我成了家、有了女儿,厌倦了这份工作,可我除了听指挥还能干什么?洞察人心也算工作能力吗?因为在这里呆了9年,是“元老级”员工,所以领导都给我几分面子,让我在这里慢慢混着。每天,我刚到单位就想着什么时候下班,没有一点激情,平时就是浏览网页,喜欢研究星座、“偷菜”、打打游戏……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明天,依旧是重复昨天的内容。企业在日益壮大,领导能让我这么长久地混吗?可不这样,我的未来究竟有什么出路?
业界说法
焕发激情,远离“橡皮化”
嘉宾 邓波(广东省霍尼韦尔朗能电器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总经理)
如今,大部人的不快乐来自于工作。“我容忍今天的痛苦,是等待退休”成为很多“上班族”的写照。我们工作久了,“免疫力”增强,对各种刺激越来越不敏感,成了没有痛感的“橡皮人”。像上述案例中的赵万丹一样,如何能找到工作新动力,告别“橡皮人”状态?赵万丹是行政人员,但她会“读心术”,会“看人”,即具备了做人事经理的职业基本功,那么她不妨尝试转行。若想告别“橡皮化”状态,就是找到工作的价值所在,而非单纯的职业属性。打造核心竞争力、高效行事、发展第二职业、挖掘业余爱好等方式都是不错的解决办法。
“混时族”:打造核心竞争力
如今,人们把每天混时间,自认为等年龄一到就有资历晋升的一群人称为“混时族”。他们实质是找不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橡皮人”亦不足为奇。那么,该如何改变其“橡皮化”状态?不妨先学会自省,利用头脑风暴法判断生活的具体内容。接着列出与自己相关的人、工作和工作以外的活动,将检查内容拓展到与未来生活目标、志向相关的人与事。再问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该如何实现未来目标。认清这些问题之后,就要进行职业分析:分析自身的性格、劣势,分析他人的长处,从中确定自己最终发展的目标;分析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发展的空间大小,寻找相对优势,确定最终应该进入的行业;确定行业内的专业方向,修炼自身的优势即核心竞争力。
“踏梯族”:高效行事追求出色
“踏梯族”是指具备核心竞争力,依旧热爱这份职业,却由于工作的重复性让他们丧失了激情的一类人。他们往上走一步须花费不少力气,却有可能让自己晋升。建立明确的职业目标、高效行事会促进他们往前发展。要成为出色的执行者,将日常工作紧紧围绕职业目标,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或为实现理想打下坚实基础。分清轻重缓急,将工作、生活的内容按照重要程度排序,迫使自己用最短时限高效完成一件工作,或用24小时去完成一项貌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会促使自己集中精力去执行,在短时间内做出的最终产品甚至比长时间内做出来的质量更高。同时,培养自己的全局观、统筹性,尝试做全局方案,逐渐培养领导气度。根据自身职业特点,进行能力拓展强化训练。当始终抱有追求卓越、站在更大舞台的心态时,“踏梯族”还能消极怠工、甘于“橡皮化”吗?
“快电族”:开拓第二职业
倘若目前的工作已不适合我们的发展,又有巨大的转行成本,那么做“快电族”、发展第二职业或许是改变“橡皮化”状态的有效途径。想想自己要做的事情是现有工作的延伸,还是有别于以前的工作,并通过它来证明自身的其他价值。对于想做却没有去实践的目标,找到第二职业便是一个好机会。当我们尤其缺乏晋升机会时,不妨开拓第二职业。通过其他类型的工作进一步挖掘自己的能力,与那些思维、行为、兴趣不同的人沟通、交流,领略到新鲜的思维方式和观察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以后的职业道路储备能量。
“慢充族”:挖掘业余爱好
有位名家曾说,为了得到真正的快乐,避免烦恼和大脑的过度紧张,我们都应该有一些爱好。这里,我建议大家不妨做做“慢充族”,在业余时间对爱好投入精力与感情,又并不奢求从兴趣中获得利益,关心的只是充电能带来安慰、趣味;充电能让自己发挥哪些才能;自己能为充电投入多少时间。或许,我们的业余爱好将来为自己谋得一份意外收入,不抢希望往往有意外的收获。目前,流行以下几种“慢充班”:水中瑜伽、拳击祛烦恼、内观培训班(印度修禅)、沙盘游戏、拼布艺术、宝石鉴赏班、话剧训练班、优雅气质训练。
趣味测试
你离“橡皮人”有多远?
对于以下选项,你觉得有哪几条和自己的情况相吻合,从而测试你到底是不是“橡皮人”。
1.你总在例会上不自觉地找一个远离上司的位置。
2.在1个月内,你没有贡献出有价值的提案或建议。
3.在2个月内,你的提案或建议没有被采纳。
4.在3个月内,你的业绩没有达标。
5.在1年内,你没有受过任何表彰或批评,但你毫不在乎。
6.单位改变管理制度,在你看来并没有切身影响。
7.工作出了问题,可你并不想独立去解决,而是等着同事来解决。
8.每天无所事事,因为你总觉得自己并不是处于与能力相符的职位。
9.在同事聚会或活动时,你大多数时候坐在角落冷眼旁观。
10.对于上司或同事的善意批评或提醒,你从不去想办法改善自我。
参考答案
选择1~3项:你开始在工作上出现倦怠情绪,出现“橡皮化”端倪。继续这样下去,上司、同事对你的期望值会逐渐降低。
选择4~6项:你已经踏入“半橡皮化”的状态。曾经的良好形象屡屡被自我所破坏,大家都对你的能力表示怀疑,你却依然得过且过。
选择7~10项:你已是资深的“橡皮人”,大家都没有兴趣提起你,一旦出现裁员的情况,你就是第一个。
心理学家认为,“橡皮人”并不是心理有问题。之所以觉得这是不良现象,是因为看待一个人是不是优秀的方式之一,即以是否热爱工作来衡量。但现在,很多制度或现实原因,会导致部分人无法尽情地投入工作。从表面上看,“橡皮人”现象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在职场“刀枪不入”的心态,不容易被工作影响情绪,从而能带来短暂的快乐。但这不是一种积极的心理,长期下去,反而会伤害我们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的人生观。如果我们不能以开放、投入的态度对待工作,幸福感会大大降低,麻木、无所谓等情绪也就弥漫开来。我们要明白生活的方向,不能把实现目标的手段变成目标本身。人还要有复原力,不痛苦并不等于快乐,越是采用麻木的态度,反而离快乐越远。改变“橡皮化”的过程虽然痛苦,但人一旦具备抗挫折的复原力,反而能在工作中得到收获。
(编辑/木非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