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研活动是教师培训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是一种最经常、最直接的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受时空的限制和传统教研观念的制约,教研活动一直处于一种裹足不前、固步自封的状态。“活动时间短、受益面窄、形式相对单一、教研主体缺失、研究氛围不浓、反思跟进不够”等一系列问题是当下教研活动的真实写照。
在网络几乎改变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方方面面的时代里,在“互联网 ”的大背景下,将传统的教研活动与吉林省教师研修网中的教师工作坊平台相结合,依托工作坊对原教研活动进行前伸、后延、中拓展。通过延长活动时间,增加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等手段,形成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集中分散相结合、自主研修与专业引领相结合的混合教研模式,以此来破解上述问题不失为一种良策。这种教研模式打破了以往教研活动的僵局,为教研活动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实现了教研活动的四个转变:
一、由“被动接受”向“自主参与”转变
教研活动中参培教师不仅是受训的主体,更是教学研究和发展的主体。但实际上,一次教研活动看上去就是几个人的事,多数教师仍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造成教研主体弱化。依托工作坊开展教研活动时,可在坊中增加多个教师自主参与板块。以“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研究”这一活动为例,活动前期在工作坊中增设了“前置性学习交流”板块。笔者将与主题相关的学习材料上传至工作坊中,坊内教师开展自主学习,反思交流,与同伴们分享自己的认识与思考。活动中期增设了“微型课例研究”板块,将优秀课例视频上传至工作坊中,每位教师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随时回放精彩片段,定格教学细节,解读教学行为,引发教学思考。活动后期增设了“评课议课”板块,供教师们线上互动评课。这些板块的加盟,为教师自主参与创造了条件,既提升了教师研究的深度,又激发了教师的教研热情,放大教师的教学智慧,在实现教师自主参与最大化的同时,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二、由“重课堂展示”向“重问题探索”转变
研究课展示是教研活动线下的一个重要环节。既是研究课,其着力点应在于探索。探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但日常教研活动中所展示的课基本上都是经过反复打磨、精心打造的课,这样的课已经失去了其原始状态,教学中一些有代表性、普遍性的问题可能已被磨掉。加之多数教师没有参与展示课前期的课例设计与打磨,所以在观课中很难看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相关问题的解决策略。这样的课堂展示对教师的专业提升意义不大。而依托工作坊开展教研活动时,工作坊平台成为链接所有参与活动教师的纽带。在网络平台中,教师不再做旁观者,而是研究课堂的同伴。每位教师参与平台备课和课例打磨,经历从“个案”的设计到“共案”的形成过程。教师与教师间彼此交流、质疑,批判性的对话的过程,就是问题探索的过程。教师只有亲历这样一个打磨的过程,才能发现课堂教学中的瓶颈所在,才能主动探索问题,才会有的放矢地去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才会有问题的聚焦和思维的碰撞,这样的线下展示环节才更有意义,这样的研究过程才更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由“单兵作战”向“群策群力”转变
一个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三方面的力量: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在日常的教研活动中,参培教师基本是独立的个体,对活动中所探讨的问题更多依靠个人的力量去认识、去反思、去改进。这样的活动形式对教师专业成长意义不大。为了加速教师专业成长步伐,在建坊之初笔者就邀请了部分学科教研员、业务领导、骨干教师加盟学科工作坊,与学科教师在平台上组建成一个多元研修共同体。在每期的教研活动,参与教师不再只关注个人的经验,同伴的横向补充,专家的纵向引领成为教研活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家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取长补短……这些都成为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团队力量。
四、由“研教分离”向“知行统一”转变
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将研讨的内容結构化,在理论认识提升之后落实到行动中来,但在日常的听课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并没有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教学行为,教研活动中多次研讨的问题,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依然存在。为了尽可能避免研教分离现象的发生,在教研活动接近尾声时,笔者会在坊中增设“反思跟进板块”。如在“低年级识字策略研究”活动结束后,要求每位教师带着培训的收获进行返岗实践,并将实践结果以课例视频的形式上传到工作坊相应的活动板块中,教研员与参培教师可以通过观看视频片段来了解培训效果,对其课堂教学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进行跟进指导,对新滋生的问题进行互动研讨,以此来落实知行统一的目标。
教研形式的改变是一种教研观念的改变。以工作坊为依托开展教研活动,切实为每位教师提供了充分的教研时间和空间,让教研活动融入教师的日常生活,让研究成为一种意识、一种习惯。
参考文献:
吴兴平.职校教研应实现四个转变[J].教育与职业,1997(4).
在网络几乎改变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方方面面的时代里,在“互联网 ”的大背景下,将传统的教研活动与吉林省教师研修网中的教师工作坊平台相结合,依托工作坊对原教研活动进行前伸、后延、中拓展。通过延长活动时间,增加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等手段,形成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集中分散相结合、自主研修与专业引领相结合的混合教研模式,以此来破解上述问题不失为一种良策。这种教研模式打破了以往教研活动的僵局,为教研活动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实现了教研活动的四个转变:
一、由“被动接受”向“自主参与”转变
教研活动中参培教师不仅是受训的主体,更是教学研究和发展的主体。但实际上,一次教研活动看上去就是几个人的事,多数教师仍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造成教研主体弱化。依托工作坊开展教研活动时,可在坊中增加多个教师自主参与板块。以“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研究”这一活动为例,活动前期在工作坊中增设了“前置性学习交流”板块。笔者将与主题相关的学习材料上传至工作坊中,坊内教师开展自主学习,反思交流,与同伴们分享自己的认识与思考。活动中期增设了“微型课例研究”板块,将优秀课例视频上传至工作坊中,每位教师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随时回放精彩片段,定格教学细节,解读教学行为,引发教学思考。活动后期增设了“评课议课”板块,供教师们线上互动评课。这些板块的加盟,为教师自主参与创造了条件,既提升了教师研究的深度,又激发了教师的教研热情,放大教师的教学智慧,在实现教师自主参与最大化的同时,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二、由“重课堂展示”向“重问题探索”转变
研究课展示是教研活动线下的一个重要环节。既是研究课,其着力点应在于探索。探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但日常教研活动中所展示的课基本上都是经过反复打磨、精心打造的课,这样的课已经失去了其原始状态,教学中一些有代表性、普遍性的问题可能已被磨掉。加之多数教师没有参与展示课前期的课例设计与打磨,所以在观课中很难看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相关问题的解决策略。这样的课堂展示对教师的专业提升意义不大。而依托工作坊开展教研活动时,工作坊平台成为链接所有参与活动教师的纽带。在网络平台中,教师不再做旁观者,而是研究课堂的同伴。每位教师参与平台备课和课例打磨,经历从“个案”的设计到“共案”的形成过程。教师与教师间彼此交流、质疑,批判性的对话的过程,就是问题探索的过程。教师只有亲历这样一个打磨的过程,才能发现课堂教学中的瓶颈所在,才能主动探索问题,才会有的放矢地去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才会有问题的聚焦和思维的碰撞,这样的线下展示环节才更有意义,这样的研究过程才更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由“单兵作战”向“群策群力”转变
一个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三方面的力量: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在日常的教研活动中,参培教师基本是独立的个体,对活动中所探讨的问题更多依靠个人的力量去认识、去反思、去改进。这样的活动形式对教师专业成长意义不大。为了加速教师专业成长步伐,在建坊之初笔者就邀请了部分学科教研员、业务领导、骨干教师加盟学科工作坊,与学科教师在平台上组建成一个多元研修共同体。在每期的教研活动,参与教师不再只关注个人的经验,同伴的横向补充,专家的纵向引领成为教研活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家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取长补短……这些都成为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团队力量。
四、由“研教分离”向“知行统一”转变
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将研讨的内容結构化,在理论认识提升之后落实到行动中来,但在日常的听课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并没有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教学行为,教研活动中多次研讨的问题,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依然存在。为了尽可能避免研教分离现象的发生,在教研活动接近尾声时,笔者会在坊中增设“反思跟进板块”。如在“低年级识字策略研究”活动结束后,要求每位教师带着培训的收获进行返岗实践,并将实践结果以课例视频的形式上传到工作坊相应的活动板块中,教研员与参培教师可以通过观看视频片段来了解培训效果,对其课堂教学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进行跟进指导,对新滋生的问题进行互动研讨,以此来落实知行统一的目标。
教研形式的改变是一种教研观念的改变。以工作坊为依托开展教研活动,切实为每位教师提供了充分的教研时间和空间,让教研活动融入教师的日常生活,让研究成为一种意识、一种习惯。
参考文献:
吴兴平.职校教研应实现四个转变[J].教育与职业,1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