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播作为现代化的传播媒体,其效果是通过声音来体现的。声音可分为语言、音乐和音响三类。而在广播新闻、社教类节目中,音乐很少出现,主要是依靠语言和音响来传递信息。巧妙地运用音响,可以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给广播节目带来无穷的魅力。将声音和音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使广播节目更富有立体感和形象感。
一般来说,广播音响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声音音响、现场音响。
声音音响是指被采访对象面对话筒或叙述、或描绘、或歌唱、或哭泣等诸如发自内心的原声态语言音响。这类音响在广播节目中大量出现,增强了广播节目的真实性。如遇到重大新闻事件,采访事件当事人、目击者、新闻发言人的声音等,原声态地把新闻信息传达出去,既可信又真实,同时也丰富了广播节目,拉近了受众与新闻事件之间的距离。记者在现场就某一事件所做的现场报道,也是一种声音音响。
广播音响的另一种形态是自然或环境音响,也称现场音响。这类音响在广播节目中运用得当,可以增加节目的画面感、感染力和说服力,也能为节目增添艺术感觉。而这类音响的采集和运用,却需要我们认真琢磨、深入探讨。
首先。如何采集音响。一位老广播记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录制下雪的声音。听起来,这似乎不可能。我的一位同事随口而出:“录制汽车轮子碾压在积雪上的声音”思路独特。而这里面又出现了一个问题,汽车马达的轰鸣声可能比轮子压在雪地上的声音大,同时也不好区分积雪的厚度。老记者说:“你应该录制人走在雪上的声音。”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雪浅时,人踩上去是“沙、沙”的声音,而积雪越厚,脚踩上去发出的声音就越沉闷。不仅如此,你还可以录制出远去近来的声音,从而使音响效果具有画面感。那么,如何录制刮风的声音呢?若是直接把话筒放在风中,只能录制出“呼、呼”的声音,分辨不出是风声还是其他的声音。有经验的记者说,找一根电线杆做参照物,就可以录制出“呜、呜”的风声。从上面的两个例子中你有什么感悟呢?广播记者在录制自然音响时,要选择适当的参照物。参照物选好了,原本认为不可能录制的音响也就录制出来了。
其次,如何运用音响。音响采制成功之后,如何在广播节目中恰当运用,这里面学问很大,仅举几例:
一家北方电台制作了一个节目,说的是一位英雄在冰河里为勇救落水儿童而壮烈牺牲的事迹。说到动情处,节目中雷声大作,播音员情绪高昂,气氛烘托高亢有力,使人潸然泪下。可是人们不禁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北方的冬天是会打雷的吗?结论:音响失真,运用失当。
我台获中国广播獎三等奖的作品《任连生和他的袖珍学校》一文中,记者用了这么三段音响:“用竹笛演奏国歌声”为背景音乐—每天清晨,在任连生老师用竹笛吹奏的国歌声中,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便在校园的上空高高地升起,伴随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迎进了照向这所乡村袖珍学校的第一缕阳光。中间讲到“任连生破天荒地办起了一所小学,当了第一任代课老师,满怀希望的村里人,喜滋滋地躲在墙外偷听任老师的讲课”,任老师感受到“那每天黄土圪梁上升起的红日头也和从前不一样了”时,一段竹笛吹演奏的国歌声中,记者写到:“喇嘛湾营村人永远不会忘记的是任老师用竹笛为他们吹响的国歌声……”
上述三段讲述中,由一位乡村教师用竹笛演奏的国歌声一再出现,却表达了三种不同的情愫。从这里,你不仅可以听到这位乡村教师对祖国、对教育事业无限的忠诚,更可以感觉到这位教师对学生的一颗质朴的爱心。三段音响的巧用,使这个广播节目声情并茂,浑然天成,不啻为一件艺术作品,其魅力感染了每一位听众。
巧用“蒙太奇”的手法,使音响与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使广播节目凸显出画面感,抓住听众的“耳朵”。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时候该运用音响。广播节目是一个语言与音响的组合体。既然广播是用声音传递信息的一种媒体,那么,音响在其中就应该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但是,不要以为在广播节目中,凡能够运用音响的就不用语言来描述,比如你要表现阵阵涛声,再贴切的语言,都不如一阵“哗哗”的现场音响来的自然;比如你要描述锣鼓喧天、炮声隆隆,记者再大篇幅的语言,都不如音响更具有现场感。因此,将音响作为衬底,记者在音响的衬托下报道事实,就不再用语言赘述。广播节目也显得自然、真实。
巧用音响、用好音响,是广播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熟练掌握的一个基本功,更是使广播节目充满魅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一种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节目采制过程中,要多用脑、多用心、多思考,让音响为广播节目增色、添辉。
一般来说,广播音响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声音音响、现场音响。
声音音响是指被采访对象面对话筒或叙述、或描绘、或歌唱、或哭泣等诸如发自内心的原声态语言音响。这类音响在广播节目中大量出现,增强了广播节目的真实性。如遇到重大新闻事件,采访事件当事人、目击者、新闻发言人的声音等,原声态地把新闻信息传达出去,既可信又真实,同时也丰富了广播节目,拉近了受众与新闻事件之间的距离。记者在现场就某一事件所做的现场报道,也是一种声音音响。
广播音响的另一种形态是自然或环境音响,也称现场音响。这类音响在广播节目中运用得当,可以增加节目的画面感、感染力和说服力,也能为节目增添艺术感觉。而这类音响的采集和运用,却需要我们认真琢磨、深入探讨。
首先。如何采集音响。一位老广播记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录制下雪的声音。听起来,这似乎不可能。我的一位同事随口而出:“录制汽车轮子碾压在积雪上的声音”思路独特。而这里面又出现了一个问题,汽车马达的轰鸣声可能比轮子压在雪地上的声音大,同时也不好区分积雪的厚度。老记者说:“你应该录制人走在雪上的声音。”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雪浅时,人踩上去是“沙、沙”的声音,而积雪越厚,脚踩上去发出的声音就越沉闷。不仅如此,你还可以录制出远去近来的声音,从而使音响效果具有画面感。那么,如何录制刮风的声音呢?若是直接把话筒放在风中,只能录制出“呼、呼”的声音,分辨不出是风声还是其他的声音。有经验的记者说,找一根电线杆做参照物,就可以录制出“呜、呜”的风声。从上面的两个例子中你有什么感悟呢?广播记者在录制自然音响时,要选择适当的参照物。参照物选好了,原本认为不可能录制的音响也就录制出来了。
其次,如何运用音响。音响采制成功之后,如何在广播节目中恰当运用,这里面学问很大,仅举几例:
一家北方电台制作了一个节目,说的是一位英雄在冰河里为勇救落水儿童而壮烈牺牲的事迹。说到动情处,节目中雷声大作,播音员情绪高昂,气氛烘托高亢有力,使人潸然泪下。可是人们不禁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北方的冬天是会打雷的吗?结论:音响失真,运用失当。
我台获中国广播獎三等奖的作品《任连生和他的袖珍学校》一文中,记者用了这么三段音响:“用竹笛演奏国歌声”为背景音乐—每天清晨,在任连生老师用竹笛吹奏的国歌声中,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便在校园的上空高高地升起,伴随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迎进了照向这所乡村袖珍学校的第一缕阳光。中间讲到“任连生破天荒地办起了一所小学,当了第一任代课老师,满怀希望的村里人,喜滋滋地躲在墙外偷听任老师的讲课”,任老师感受到“那每天黄土圪梁上升起的红日头也和从前不一样了”时,一段竹笛吹演奏的国歌声中,记者写到:“喇嘛湾营村人永远不会忘记的是任老师用竹笛为他们吹响的国歌声……”
上述三段讲述中,由一位乡村教师用竹笛演奏的国歌声一再出现,却表达了三种不同的情愫。从这里,你不仅可以听到这位乡村教师对祖国、对教育事业无限的忠诚,更可以感觉到这位教师对学生的一颗质朴的爱心。三段音响的巧用,使这个广播节目声情并茂,浑然天成,不啻为一件艺术作品,其魅力感染了每一位听众。
巧用“蒙太奇”的手法,使音响与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使广播节目凸显出画面感,抓住听众的“耳朵”。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时候该运用音响。广播节目是一个语言与音响的组合体。既然广播是用声音传递信息的一种媒体,那么,音响在其中就应该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但是,不要以为在广播节目中,凡能够运用音响的就不用语言来描述,比如你要表现阵阵涛声,再贴切的语言,都不如一阵“哗哗”的现场音响来的自然;比如你要描述锣鼓喧天、炮声隆隆,记者再大篇幅的语言,都不如音响更具有现场感。因此,将音响作为衬底,记者在音响的衬托下报道事实,就不再用语言赘述。广播节目也显得自然、真实。
巧用音响、用好音响,是广播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熟练掌握的一个基本功,更是使广播节目充满魅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一种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节目采制过程中,要多用脑、多用心、多思考,让音响为广播节目增色、添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