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下生物课堂教学的几个误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大教师投入满腔热情,付出辛勤劳动,使新课改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每位生物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这就是盲目追求形式而造成的课堂“内伤”,以前存在,现在仍有持续现象。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有必要自揭伤疤,剖析病灶,消除这些不良因素。
  一、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一)过于注重课堂上师生、生生“对话”的“温度”,忽视深度。
  1.把课堂“对话”简单地理解为“回答问题”,课堂提问频繁、随意、欠科学性,出现“满堂问”的空洞热闹现象。课堂提问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能力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课堂提问是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的一把金钥匙。但一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所谓的“活力四射”,整节课频繁提问、随意提问,而且提问过于简单或欠科学,从而出现“满堂问”的现象。这种“满堂问”的现象,表面看去,学生似乎是在主动学习,但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预设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并以预先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目标,以此锁定学生的思维。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方式,其实仍然是一方强行灌输,一方消极接受的方式,与新课程中对话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2.过于追求课堂的趣味性,忽视生物学科性,课堂教学缺乏必要的深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课堂兴奋度,确实有很大的帮助。但有的教师为追求课堂趣味性,一堂课以故事趣闻开头,以诗歌散文结尾,中间夹杂着唐诗宋词,有的课中还做几个小游戏或演一段小品剧。课堂“温度”是高了,师生感情也很融洽,却忽视了学科性、知识性、思想性、学术性和趣味性的统一。课堂气氛虽然热烈,但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知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课堂教学目标未能完成,更谈不上学生在课堂“对话”中“生成”体验,注重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和发展当然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二)片面夸大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低估甚至排斥教师的引导性。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在很多人眼里就是新课改的标志,似乎无此就没有体现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分组、交流、讨论,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喜欢说哪个就说哪个等形式充斥着整个课堂,贯穿始终,教师忙于一个个活动的组织、展开,忙于在各个小组间转悠,课堂出现一片“生机勃勃”、“热闹繁荣”的景象。但学生能独立完成时让学生合作,能够自主时不让学生独立,有探究欲望时却直接告诉结论;看不到合作的必要,感觉不出合作中的分工协作。这实质上是一种“牧羊式”的教学。这种教学,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片面夸大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控力,片面夸大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低估甚至排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即教师失去了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等神圣职责,教学处于放任自由的状态,学生不仅不能有效地接受信息、掌握知识,而创新思维、活动能力难以得到纠正和发展,这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
  (三)教师成了名副其实的“配角”。
  新课改要求我们必须打破过去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听”的教学习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于是,有些教师开始迷惘了,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甚至认为既然学生是主体,那么他们就是课堂教学的主角,老师就是配角。因此,课堂上不敢过多讲话,惟恐占据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不敢妄加评论,生怕压制了学生的个性。整个课堂由于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就像一盘散沙,各抒己见,对必须掌握的知识模棱两可,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多媒体使用不当,使辅助教学成了代替教学。
  多媒体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一个时代的标志,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科学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不仅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教学,而且从观念、过程、方法,以及对师生角色等诸多深层面也赋予了新的含义。这与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不谋而合。因此,许多教师就将这把“双刃剑”带进了课堂,时不时地提着它舞动。如若舞得好,会让教学如虎添翼;如若舞得不好,则会喧宾夺主。多媒体可在瞬间展示大量突破时空局限的生动形象资料,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学生引入一个个崭新的教学场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但它毕竟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指导学生读书、思考,必要的讲授、点拨、质疑,组织讨论和指导基础练习仍不失为课堂主要教学手段。特别是生物学科,多媒体绝对代替不了演示实验与探究实验。例如,在讲花的结构时,不如让学生亲手拿着花看一看、闻一闻、画一画、拆一拆,再贴一贴。若舍本求末,由“辅助”成为贯穿课堂的“主教”,课堂成了场景观摩课,却把学生读书、思考、交流情感的时间挤掉了。
  (五)片面强调激励性评价,忽视“适度批评”。
  新课程强调尊重、赏识,其实质是强调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发展能力,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成长氛围。应该说,新课程倡导尊重、赏识,这对于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的上进心,无疑是必要的,但是,有些教师没有很好地理解评价的内涵和作用,认为实施新课程就不能批评学生,对学生一味表扬。于是,课堂上,经常听到一些教师对学生取得的一点成绩过多表扬:“你很聪明!”“你回答得最好!”甚至明知学生回答是错的,也是一味地鼓励:“很好,请坐下。”还美其名曰:这是贯彻新课程理念。这种过多的“廉价”奖励过于注重形式,缺乏激励性,甚至会误导学生,长此以往,学生会听不进不同意见。
  二、走出误区的途径
  (一)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新理念。
  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按“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层次的生物知识,在生物课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的理念,给学生留下发展的空间,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不同志趣和发展方向给予具体指导,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有机整合,使学生的基础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二)加强知识量的积累。
  新教材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拓宽了,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努力学习生物学的新理论、新知识,把握学术前沿动态,并拓宽相关学科的知识,实现多学科的沟通与融合。同时,要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探索适合本校、本班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时刻保持研究和创新的态度,以渊博的学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来影响学生,构造高效率的课堂。
  (三)记录教学历程,进行自我反思。
  教学中的酸甜苦辣大都体现在课堂教学中,面对新课改,我们将会面对更多的课堂问题,不管是成功的喜悦,还是不知所措的沮丧,我们都可以记录下来,这节课成功的原因是什么,那节课失败的症结在哪里,课后仔细考虑自我反思,找出问题所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时间长了,教历不但是自己的一笔财富,而且是新课改路上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四)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教学机智”的运用。
  对于课堂的动态生成与创造而言,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它取决于“教学设计”的质量,但无论“教学设计”有多么完备,教师对教学的准备有多么充分,都取代不了教师在课堂实践中的即兴发挥与临场应变,因为实际情况是外部情境瞬息万变,而外部情境的一丝微小变化就可能会造成“教学设计”的疲软或瘫痪。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学机智”的作用。“教学机智是教师在与情境和学生相遇时的临场智慧,机智包含着敏感性,一种全身心、审美的感知能力”。“教学机智”使教师超越剧本化的备课方案,能对意想不到的情境进行崭新的、出乎意料的塑造,这种创造性活动能够焕发生物课堂教学的魅力,消除引发生物课堂教学低效现象的一系列因素,在带给学生惊喜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惊喜、满足感和自豪感,对教学工作充满热情和创造力。
  由以上论述可见,生物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教学误区,这些误区引发了生物课堂的低效性,我相信随着生物课堂教学改革进程的加快,随着自身素质的提高,我们一定能走出这些误区,创造出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天地。
其他文献
随着电器制品、电子器件的商用、军事和科学应用的迅速增长,电磁干扰屏蔽日益受到关注.聚苯胺在微波吸收和电磁干扰屏蔽方面有极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从掺杂技术角度出发,研究了
会议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保证获得较高电导率聚苯胺的前提下,减少甚至消除合成聚苯胺时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合成聚苯胺的污染源来自它的深色滤液这主要是使用了强的氧化剂和浓的酸溶液
采用无隔膜电解槽,以二氧化铅/钛为阳极,纯铅为阴极,以锰(Ⅱ)为电解媒质,槽外间接氧化氯代甲苯为相应的醛。
《英语课程标准》对教材的使用也提出了如下建议:“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从学校、学生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主动地、合理地、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了加工,使知识系统化,引导学生更好地领悟教材中的内涵,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重组内容,使教材“顺”起来  教材的编写总是遵循着由浅入
以均苯四甲酸酐(PMDA)和4,4-二氨基二苯醚(DDA)为原料,合成了聚酰亚胺的预聚体聚酰胺酸(PAA).通过溶液混合法对本征态聚苯胺(PANI)进行了掺杂改性,获得具有良好溶解性、成膜
该文选择对甲苯磺酸、硫酸、硝酸等作支持电解质,采用电化学氧化方法制备聚苯胺粉末,脱掺杂以后将本征型的聚苯胺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制得聚苯胺自支撑膜。同时使用经典的化学氧
本文根据聚苯胺特有的掺杂特性,提出了利用掺杂诱导沉积效应制备聚苯胺/聚合物酸自组装超薄膜的原理,研制出了聚苯胺与聚苯乙烯磺酸及聚丙烯酸的自组装多层膜,结合传感器功能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的分公司,是国家西电东送的源头,为了实现“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的目标,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在国家的大力支援下快速发展电网的扩建。由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