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的学习是在短时间内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这个过程难免有些枯燥,学生往往经受不住“学习之苦”而导致负担过重。学生在激烈的竞争和紧张、压抑的心理状态下,日益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心理负担成了学生心中的疙瘩。关键词:中学生“减负” 改进教法方法减轻学生负担的呼声日益高涨。解放学生,培养学生健全品质,这是信息时代的需要。“掀起重负的盖头”是每位教师面临的课题。现谈一些个人的观点。一、激发兴趣,促其成功孔子在其漫长的教育实践中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窥见兴趣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兴趣是人类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乐学之乐”而无“苦学之苦”,用兴趣的磁铁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创新。数学学习内容的新奇,教材中科学的新发明或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具体事例,教师新颖的导入、系统而又生动的讲解,教学中所包含着的游戏和竞争成分,无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浓厚兴趣。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成功易于使学生产生自我满足感,成为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化剂”。通过教师的努力,实现“教师所期望的学生的变化,便是教育目标”。数学对于不少学生而言是抽象、枯燥无味的,而学生的数学素质存在着巨大差异,这样促使每一个学生取得成功获得满足感,受到学习成功的激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数学知识的难易有很大区别,采取分类提问、分类练习、检测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如练习时,把题精心筛选为三类,让差、中、优各类学生分做不同难度的题目同台竞技。要关注学习落后和学习超常的学生,使落后者得到提高,使超常者得到发展,让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是成功而有效的,学有趣而无劳牍之苦。二、分散难点,降低程度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教学结构,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所掌握的已有的数学知识来安排教学重点。因为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与记忆能力不尽相同,加之学生的遗忘又较快。所以不能采用一次灌输太多的知识的教学模式,致使学生消化不了。学生的知识是靠日积月累,点点滴滴堆积起来的,每课的学习内容要让其消化并且充分理解,才能记得牢固。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要提前合理规划,将难点分散、使学生分散记忆,这便在无形中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如死记硬背数学定义、定理,不如借用语文句式分析,层层剖析含义,再综合运用,可降低难点,突破难点,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分式方程的应用,列方程是重点,可采用列提纲讨论:(1)这是什么类型题?(2)应用什么公式?(3)题中已知量在公式中的对应关系?(4)怎么设未知数?(5)由公式推出题目中未知量,未知量间什么关系?至此,学生很自然地列出方程。三、改进教法,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跳起来摘苹果”传统的教育模式便是教师讲学生听,一天下来,教师累得晕头转向,也摸不清学生是否把所讲的知识点都理解得了。反而增加了学习的枯燥,出现厌倦情绪。这便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最大的弊端。为了改变这一传统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占据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地位,教师起辅助引导的作用,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此种教学方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良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数学知识,展现数学过程,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各个教学环节,生动活泼地、创造性地学习。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和知识接受能力及知识认识结构,使各种教法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功效。与此同时,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录像、模型等等,能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加深印象;使其爱学、乐学而好学。教师要加强学法指法,把教学目标分解,帮助学生把挂在枝头的一个个“苹果”自己摘下来,品尝到自食其力的乐趣,让学生在自学之后大胆走上讲台试讲,“跳起来摘苹果吃”,让学生毫无压力的学习,愉快的接受知识、掌握学生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散思维、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教师在引导和组织中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效率提速了学生的负担就相应减轻了。四、精讲简练,触类旁通当前学生感到负担最重的还是教师为了使学生得到高分而采取题海战术,将大量的资料、习题压给学生,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既累了学生也苦了教师,学生做了很多,但做完之后收效甚微,有的题不厌其烦做了多次仍然不会做,有时根本记不起是什么题。在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备课,科学设计讲解,讲什么怎么讲,练什么怎么练,怎么讲让学生听起来有趣,引人入胜,使学生百听不厌。练习哪些类型的题提高学生应用与应变能力,简化练习繁索性题时必须精心设计练习题。练习题要有代表性、典型性、灵活性、适用性,难度要适中,对基础差的学生要区别对待,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寻找解题方法。练习要让学生动手、动脑,自己完成,题目不在多而在精,通过练习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参考文献:[1]金玲,黄宇辉,毕永竹,肖绍清.中学生对“减负”的看法.社会,2000(10).[2]姜志鹏.浅议中小学生“减负”问题.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1(2).[3]韩延伦.中小学生“减负”问题的再认识及有效推进策略.教学与管理,2012(36).(责编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