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笔者在研课题《新时代职业学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育,不但要求学生学好知识技能,更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
中职教育 情感态度 内涵 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7-0070-01
1.中职生情感态度的内涵
著名教育改革家钟启泉先生认为: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因而情感态度是对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的总称。特别是中职生的情感态度,更是学力的核心、能力的关键。中职生的情感态度,在校主要指学习态度,在工作时主要指工作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如何,将直接影响整个学习生活;从业人员的工作态度如何,将会决定其工作的成败。广冈亮藏在分析学力结构的教育学模型时,将学力视为三层结构:①外层,基本知识及技术;②中层,关系的理解及综合技术;③内层及态度层,包括思维态度、操作态度、感受表达态度。由此可见,在广冈看来,态度是学力的核心。 中职生在职业学校接受了相应的培养后,将直接进入企业,接受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的多重挑战。他们能否顺利在企业立足,适相应岗位要求,关键在于他们的能力如何。而一个人的能力也是由三种要素组成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现在的企业用人越来越看重从业人员的态度。希尔顿老总的用人理念是职业态度比职业技能更重要。IBM招员工首先考虑的是应聘人员是否具有团队精神。 既然态度对于中职生将来对企业适应如此重要,那么中职生的情感态度的现状和培养情况如何呢?
2.中职生情感态度的分析
(1)中职生情感态度现状。中职学校学生大多年龄在15岁~18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最为激烈的时期,也是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的情感、态度、价格观的重要时期,然而出于种种原理,部分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中职生入校时相当一部分是双差生。学习的自觉性差、学习行为习惯差,学习兴趣不大。课堂上没有书和笔的同学大有之,学生违纪后不接受老师的教育大有之,在听课时搞小动作开小差的大大有之。而且很多学生对不同的学习内容的学习态度有很大差别。其基本趋势是:最喜欢专业实作课、较喜欢专业理论课、不喜欢文化课。
第二,生活习惯较差。中职生在校表现出的生活态度是普遍缺乏劳动意识、协作精神和勤俭节约的美德。如在做清洁时偷懒取巧,打饭时挑肥捡瘦,自己的脏衣服拿钱请别人洗。而事实上,很多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好。
第三,职业意识较弱。首先是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不够全面。这可从他们入校时对专业的选择就知道。有关人士做过调查,学生对专业的选择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自己喜欢,二是父母要求,三是有朋友同学读该专业,受朋友的影响。由于自己喜欢而选择该专业的比例并不大。其次是对职业的了解不够 。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了解与该专业相关的行业的发展情况、用人需求和行业要求。再次是职业习惯差。学生在进行专业实作时,对有关的实作规定不熟悉或者是不能严格遵照执行。
(2)中职生情感态度培养。中职教师在抱怨学生态度不端正的同时,也在积极想办法转变学生的态度。但就目前而言,中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未普遍意识到情感态度本身就是能力的重要组成要素。影响中职生情感态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作为教师,中职教育要提高对学生情感态度培养的重要性的认识,更要积极探索学生情感态度培养的途径。
第一,进行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大多数职业教育现在努力在做的是如何使学生把教师所教给的知识、技能学好、练好,而却忽略了学生想学什么、能学懂些什么。很大一部分的教师,往往是在未摸清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未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就开始把自己备好的课传授给学生。至于学生能否听懂、是否感兴趣那又是另外一回事。笔者曾对所带班级利用一次班会进行相关专题的调查分析,结果大吃一惊:他们早在小学五六年级就迷恋上了电脑游戏,初中三年是怎么混过来的自己也说不清楚。这样的学生,一开始就给他们上高中的课程,他们是难于听懂的。听不懂,即使本来有一定的积极性,现在也丧失了自信心。笔者认为虽没有必要给他们从头补初中的课程,但根据学生的基础,降低学习难度,让他们逐渐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是有必要的。
第二,进行行业需求分析。中職学校是直接为社会培养一线的生产劳动者。中职院校开设的专业、所教的内容,都应该是满足行业需求的。就同一学科而言,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也应该有所侧重。如体育课,对机电专业的学生可侧重训练握力、耐力,对建筑专业的学生可侧重训练平衡、攀爬、克服恐惧心理,对旅游专业的学生可强化形体训练,行业需求及加强相关的训练是有必要的。
第三,加强职业指导。很多中职学校已经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然而任课的老师又有几位是走进行业去作过调查、学习的。老师对行业需求不熟悉,也就无法对学生进行很好的职业指导。笔者既可以象澳大利亚的职业学校那样,每年都派遣老师到公司进行学习,也可以请行业的有关人士到学校进行现身说法。另外,很多学生家长也是不同行业的工作人员,也可请他们到学校进行职业指导,这样还可以加强学校和学生家长的联系。老师了解了行业需求,可根据行业需要在教学中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学生了解了行业需求,他们才会自觉地增强行业意识。
总之,笔者认为职业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技能与职业素养,更要关注综合素质的提高,包括情感态度的培养。新时代的职校生,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中职教育 情感态度 内涵 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7-0070-01
1.中职生情感态度的内涵
著名教育改革家钟启泉先生认为: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因而情感态度是对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的总称。特别是中职生的情感态度,更是学力的核心、能力的关键。中职生的情感态度,在校主要指学习态度,在工作时主要指工作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如何,将直接影响整个学习生活;从业人员的工作态度如何,将会决定其工作的成败。广冈亮藏在分析学力结构的教育学模型时,将学力视为三层结构:①外层,基本知识及技术;②中层,关系的理解及综合技术;③内层及态度层,包括思维态度、操作态度、感受表达态度。由此可见,在广冈看来,态度是学力的核心。 中职生在职业学校接受了相应的培养后,将直接进入企业,接受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的多重挑战。他们能否顺利在企业立足,适相应岗位要求,关键在于他们的能力如何。而一个人的能力也是由三种要素组成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现在的企业用人越来越看重从业人员的态度。希尔顿老总的用人理念是职业态度比职业技能更重要。IBM招员工首先考虑的是应聘人员是否具有团队精神。 既然态度对于中职生将来对企业适应如此重要,那么中职生的情感态度的现状和培养情况如何呢?
2.中职生情感态度的分析
(1)中职生情感态度现状。中职学校学生大多年龄在15岁~18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最为激烈的时期,也是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的情感、态度、价格观的重要时期,然而出于种种原理,部分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中职生入校时相当一部分是双差生。学习的自觉性差、学习行为习惯差,学习兴趣不大。课堂上没有书和笔的同学大有之,学生违纪后不接受老师的教育大有之,在听课时搞小动作开小差的大大有之。而且很多学生对不同的学习内容的学习态度有很大差别。其基本趋势是:最喜欢专业实作课、较喜欢专业理论课、不喜欢文化课。
第二,生活习惯较差。中职生在校表现出的生活态度是普遍缺乏劳动意识、协作精神和勤俭节约的美德。如在做清洁时偷懒取巧,打饭时挑肥捡瘦,自己的脏衣服拿钱请别人洗。而事实上,很多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好。
第三,职业意识较弱。首先是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不够全面。这可从他们入校时对专业的选择就知道。有关人士做过调查,学生对专业的选择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自己喜欢,二是父母要求,三是有朋友同学读该专业,受朋友的影响。由于自己喜欢而选择该专业的比例并不大。其次是对职业的了解不够 。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了解与该专业相关的行业的发展情况、用人需求和行业要求。再次是职业习惯差。学生在进行专业实作时,对有关的实作规定不熟悉或者是不能严格遵照执行。
(2)中职生情感态度培养。中职教师在抱怨学生态度不端正的同时,也在积极想办法转变学生的态度。但就目前而言,中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未普遍意识到情感态度本身就是能力的重要组成要素。影响中职生情感态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作为教师,中职教育要提高对学生情感态度培养的重要性的认识,更要积极探索学生情感态度培养的途径。
第一,进行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大多数职业教育现在努力在做的是如何使学生把教师所教给的知识、技能学好、练好,而却忽略了学生想学什么、能学懂些什么。很大一部分的教师,往往是在未摸清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未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就开始把自己备好的课传授给学生。至于学生能否听懂、是否感兴趣那又是另外一回事。笔者曾对所带班级利用一次班会进行相关专题的调查分析,结果大吃一惊:他们早在小学五六年级就迷恋上了电脑游戏,初中三年是怎么混过来的自己也说不清楚。这样的学生,一开始就给他们上高中的课程,他们是难于听懂的。听不懂,即使本来有一定的积极性,现在也丧失了自信心。笔者认为虽没有必要给他们从头补初中的课程,但根据学生的基础,降低学习难度,让他们逐渐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是有必要的。
第二,进行行业需求分析。中職学校是直接为社会培养一线的生产劳动者。中职院校开设的专业、所教的内容,都应该是满足行业需求的。就同一学科而言,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也应该有所侧重。如体育课,对机电专业的学生可侧重训练握力、耐力,对建筑专业的学生可侧重训练平衡、攀爬、克服恐惧心理,对旅游专业的学生可强化形体训练,行业需求及加强相关的训练是有必要的。
第三,加强职业指导。很多中职学校已经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然而任课的老师又有几位是走进行业去作过调查、学习的。老师对行业需求不熟悉,也就无法对学生进行很好的职业指导。笔者既可以象澳大利亚的职业学校那样,每年都派遣老师到公司进行学习,也可以请行业的有关人士到学校进行现身说法。另外,很多学生家长也是不同行业的工作人员,也可请他们到学校进行职业指导,这样还可以加强学校和学生家长的联系。老师了解了行业需求,可根据行业需要在教学中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学生了解了行业需求,他们才会自觉地增强行业意识。
总之,笔者认为职业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技能与职业素养,更要关注综合素质的提高,包括情感态度的培养。新时代的职校生,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