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种力量(3)

来源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只鸟。
  这个正月的天空似乎和往年不同,天是湛蓝的,澄澈的。空气中没有那刺鼻的汽车尾气和烟花爆竹的混合气味,冷峻中透着清新。我飞着飞着,正感到好奇,低头一看,往日繁华热闹的街道竟空无一人,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怎么回事?
  我飞到一户人家窗前,只见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紧张地议论着什么。侧耳倾听,从他们的交谈声与《新闻联播》的报道声中,我隐约知道了原因:新冠疫情暴发,各地都在积极防控。
  我飞到医院一探究竟。一进医院,消毒水的气味就扑面而来,差点把我呛倒。只见全体医务人员正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从窗边向走廊里凝视,一名医生疲倦地推开了重症监护室的门。他倚着墙费力地脱去厚厚的防护服,来不及休息,又投入到新的工作中。我忍不住悲鸣,不过没有人注意到我,人人都在打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医院附近是工地,在这里,工人们也在紧张地进行着另一场激烈的战斗:为病人争取医疗机会。一排排帐篷拔地而起,一个个临时安置点飞也似的落成。寒风卷着飞扬的尘土,刺痛了他们的面颊,却扑不灭他们火一般的激情。
  我怀着深深的敬意离开了工地,不知不覺间飞到了郊外的公路上。下雪了,雪一开始如丝,如缕,后来如柳絮,如鹅毛,漫天飞舞。我直打冷战,忽地看见一个警察伫立在风雪中,死死地把控着路口,检查来往车辆。我悄悄地飞到他身旁。待马路上静无一人时,只见他脱下警帽,拂去上面的冰雪,然后举起手,做了一个敬礼的姿势。他凝望着远方,神情中有庄严也有眷恋。是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还是为自己神圣的职业而尽忠职守的决心?或许,二者兼而有之。
  雪下得更大了。我不忍破坏这一肃穆的场面,悄然离去。看了这些人,这些事,我坚信:全国人民共同的信念终将凝聚成同一种力量,风雪之后,必见晴空!
  综合点评
  小作者把自己化作一只鸟,通过鸟的眼睛来看世界、想问题,精心选取四个画面,反映抗击疫情这样的重大事件,实属难能可贵。小作者善于引用诗句、描摹细节,这些共同构成了本文的亮点。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叶赛宁是俄罗斯白银时代的诗人,在他的诗作中可以找到大量“离别”的内容,其中既有关于个人境遇的离别,也有特定时代背景下对古罗斯历史文化的离别。通过分析每种离别的具体含义以及诗人对离别的态度,可以更连贯深入地了解叶赛宁的一生,并从中发现他的诗歌精神实质所在。  关键词:叶赛宁诗歌离别  叶赛宁是俄罗斯白银时代的代表诗人之一,他饱含天才和真情的作品在俄罗斯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广受赞誉。高尔基评价他
黄咏梅日前接受采访,在谈到写作的选材时说:刚开始写小说的很长一段时间,恨不得自己身上长出一只雷达,从生活中搜索到有价值的素材,得到一些兴奋的故事、细节便幸运得心跳不已。后来,随着媒介的发达,任何见闻都可以分享给大众,“所见”在这个时代如此轻易,却让讲故事的作家几乎动弹不得。既难以在纷繁的“所见”中辟出一条通往小说的蹊径,也难以在虚构的“所见”中获得读者新鲜的目光。写作者在生活中到底还能看到什么?最
内容摘要:语文学得好,高分不会跑。对于初三的学生而言,得语文者,得高分。提高语文成绩,最关键的还是写作。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曰常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如何与学生共同成长,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有些教师虽然认识到写作的必要性,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如何与学生共同成长。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从“思”、“学”、“教”三个
近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发布了这样一则消息:英国媒体《每日电讯报》评出了百年来最杰出的20部间谍小说,《俄罗斯情书》《伯恩的身份》《春天的十七个瞬间》等许多耳熟能详的作品均在其中。而尤为引人关注的是,中国作家麦家于200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解密》入选榜单。《每日电讯报》对《解密》的评价是:“这是一个关于孤僻天才成长为杰出破译家的故事,延续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传统,整个故事扑朔迷离、如梦似幻又枝节繁
近日,茅盾文學奖得主、著名作家刘心武接受华西都市报专访,他说李劼人是自己“最崇拜的中国作家”,他称李劼人是被遗忘的文学巨匠。李劼人的小说代表作《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被称为“大河三部曲”。其中,创作于1935年的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是其公认的最出色的作品。在刘心武看来,小说文本具有魅力,比什么都重要,而《死水微澜》“文笔好极了”!“真真是可以令人羡慕的笔!”郭沫若也曾高
刘心武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门大开,几乎所有的作家,都喜欢追着现代跑。那时,要是你不读乔伊斯,你就是文学的叛徒。乔伊斯,还有什么马尔克斯、普鲁斯特、博尔赫斯,再加上卡夫卡,也就是所谓的“四斯一卡”,可以说是文学大一统人物。我也尽量接受这方面的影响,用时空交错、意识流等一些手法,写了一些中短篇,但还是发现自己赶不上队伍了。但我不排斥这些创新,当了人民文学主编后,也会尽量容纳这些先锋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在回顾上海文学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开拓的历史,放眼上海文学百余年来发展的脉络时,王安忆在大会开幕式上表示,作家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中西多元文化交融汇合,奠定了上海文学发展的特殊环境。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文学精神,汇聚了上海文学品质。“面对新时代,上海作家应有传承历史的责任,更应有再创辉煌的担当。我们应该追溯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学传统,努力汲取这座城市赋予
据港媒报道,香港电影编剧家协会较早前举办春茗,导演王家卫透露正在筹备与“老上海”有关的新戏《繁花》的剧本,也是《花样年华》、《2046》的第三部曲。王家卫受媒体访问时表示,自己拍过许多香港题材,但未曾拍过老上海。他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可以拍摄,演员名单未落实。他继指由于原著小说《繁花》是以沪语语体书写,所以演员要知道讲上海话。电影改编自上海作家金宇澄的同名长篇小说《繁花》,2013年正式出版小说单行
内容摘要:20世纪30年代,上海同时成为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代化”进程使之失去了本土小镇特色而一跃成为兼容万象的国际大都市。1930年到1936年,是钱歌川在上海工作生活创作的六年,上海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意义非常的城市,他的文学之路从这里开始,从这里走远。上海都市现代化从思想到内容层面都影响了钱歌川地文学创作,使其创作也浸染了商业世俗气息;然而,钱歌川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又有意无意地想要摆脱
谢冕日前在接受访谈时谈到他的枕边书之一是《世说新语》。他对枕边书的选择颇有讲究:因为是入睡前的“预备”,严肃的阅读此时不宜。读小说劳神,诗太雅,有时牵肠挂肚,还费解。劳碌竟日,此时最好是一些可以让心情舒缓放松、让人愉悦的“闲书”。他特别拒绝那些专业的著作,不仅因为它往往“深奥”,还因为那种刻板的“专业”让人心绪不宁。做学问的人往往爱思考,而睡前的最佳状态是宁静,是“不思考”。他觉得枕边书好比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