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霞和工地诗人的朗诵邀约实现了,科普一波朗读趣闻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feinei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适用话题】方法 影响力 声音之妙 偶然与必然
  作文君:本刊2020年20期曾介绍过在工地上自学播音并经常分享读诗视频的农民工李小刚。央视主播海霞看到李小刚的朗诵视频后曾说:“期待有机会,咱们俩可以一起交流、切磋一下朗诵心得。”现在,这份邀约实现了——李小刚走进央视,两人不仅一起读诗,海霞还现场教李小刚念了一段绕口令。不少网友留言点赞!那么,作为普通话重要组成部分的“朗诵”,你了解多少呢?


  古罗马皇帝朝堂朗诵
  在古罗马时代,皇帝要经过元老院的任命才能履职,皇帝的登基如果没有元老院这道程序,就属于非法僭位!这还不算最夸张的,如果适逢重大事件,皇帝都没有直接决策权,需要亲自去元老院,声情并茂地朗读自己的施政主张或国情咨文,以争取元老们的支持,这就十分考验皇帝的朗诵技巧了。
  朗诵出来的英国市民文化
  17世纪中期,“咖啡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英国牛津、伦敦等地区相继出现,并且很快演变成为各个阶层的人们交换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以及形成社会舆论的场所。英国市民们在咖啡馆里闲聊畅叙、传阅报纸,如果是不会读写的人,则要听知识分子们朗读,从而形成一种言论自由的气氛。众声喧哗的咖啡馆自此成为英国市民文化的滥觞。
  无线广播在朗诵中诞生
  1906年12月25日圣诞夜,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电机工程教授费森登,正在自己的实验电台发射声音电波。晚上8点左右,新英格兰沿海一些船只的无线电报务员的耳机里,突然听到有人在朗读,内容是《圣经》里的圣诞故事。紧接着,是小提琴演奏德国作曲家亨德尔的协奏曲,最后是一句“祝大家圣诞快乐”的声音。学者认为,无线广播在这一天诞生。
  朗诵太好引发社会恐慌
  1938年,美国CBS推出了一档广播剧,是根据英国科幻小说大师H·G·威尔斯的小说《世界大战:火星人进攻地球》改编的。这部广播剧的朗读者是一位23岁的年轻人,由于他的朗读极具感染力和表现力,竟使当时收音机旁的美国人信以为真,等到朗读到火星人的进攻场景时,人们竟冲出房门、四散奔逃。这位年轻人就是后来拍出《公民凯恩》的电影大师——奥森·威尔斯。
  经典电影形象源自朗誦误区
  一个合格的朗读者,是要规避一些发音误区的,但是如果合理利用,也会出奇制胜。比如喉音就是喉咙紧张过度产生的,经典电影《教父》中,饰演老教父科里昂的马龙·白兰度,就故意利用“喉音”制造出压抑的声音效果,再比如发音含混不清造成的“音包字”现象,在美国名片《飞越疯人院》里,由演员威尔·桑普森大篇幅地使用,于是影史最经典的“酋长”形象诞生了。
  憨豆先生
  而朗读时过度的鼻腔共鸣产生的“鼻音”,被英国喜剧演员罗温·艾金森巧妙利用,不用多说,“憨豆先生”成为影史最长寿的形象之一,且衍生出了“憨豆特工”系列。大家可以注意一下里面的发音之妙。
  (摘自中国小康网)
其他文献
【适用话题】免费与有价 智慧 创新思维  我在北京参加汽车会展主题活动,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在上海开了间洗车房,这间洗车房比较有意思,专门为100万元以上的高档车服务,而且是免费的。大家想一想,既然是专门洗高档车,那店面装饰、洗车设备、服务水准等,都是有档次的,投资一定不少。  人们充满疑惑,那它靠什么赚钱呢?  洗车房为高端顾客热情服务、百般照料,果真都是免费的。高端顾客其实也不差这点儿钱,
期刊
【适用话题】启蒙老师 成长 鼓励教育 面对贫苦  小学是在寺庙里,房子都老高老高,屋脊上雕着飞龙走兽,绿苔长年把瓦槽生满,有一种毛拉子草,一到雨天,就肉肉地长出半尺多高来。  五岁那年,娘牵着我去报名,学校里不收,我就抱住报名室的桌子腿哭,老师都围着我笑;最后就收下了,但不是正式学生,是一年级“见习生”。娘当时要我给老师磕头,我跪下就磕了,头还在地上有了响声。那个女老师倒把我抱起来,我以为她要揪我
期刊
【适用话题】人性的弱点 独立人格 理想与现实 坚持自我  丛林里曾经住着一只想当讽刺作家的猴子。  一开始它很用功读书,可是很快它发现,要当个讽刺作家,它对人性还了解不深,于是它开始勤于拜访所有的朋友、参加交际应酬,用眼梢去观察那些一杯在手、心不在焉的宾客。由于它实在非常风趣机灵而且八面玲珑,带给其他的动物很大的欢乐,所以无论它到什么地方,都受到盛情的招待。  没有人不喜欢跟它聊天。每当它出现时,
期刊
【适用话题】童年 治愈 人生 关爱  我家有三只猫,都是血统非常纯正的中华田园猫。它们来自不同的城市,在遇到我们之前,也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际遇。很多时候,“猫主子”这个形象在网上被捧得很高,人们相信猫咪都是高冷的、不屑一顾的。但其实它们和人一样,也会因为幼年的一些记忆而耿耿于怀、患得患失,以致好多年都不能走出童年的梦魇……  1  小小是来到我家的第一只猫。我爸在去农村亲戚家时,它就蹲在饭桌底下团
期刊
【适用话题】成长 母爱青春与叛逆 痛苦与欢乐  我上初三那年,学校对我们的学习要求格外严格,除了作业多了一倍以外,每个边缘生的家长每周都要来学校与班主任进行一次沟通。而我,就是众多边缘生中的一个。  初三上学期的期中考试成绩下来的时候,我妈被请到学校。老班对我妈的认错态度很满意,出门后还不忘嘱咐我:“回家好好和你妈聊聊。”我妈拍着我的肩膀,不住地点头。走廊的风一阵又一阵地吹过来,我妈一边低着头看成
期刊
作文君:人类大胃王被整改,宠物代替人类登上“大胃王”舞台。2020年9月初,宠物大胃王吃播视频在短视频平台上悄然流行:一口气吃下3斤乌拉圭牛心、一次吃完整个生冷羊排、一顿饭挑战一周食量生鸡腿……一只温驯的金毛犬,面对着堆积如山的食物大口咀嚼、吞咽,这种夸张画面总能吸引不少猎奇人士围观,随之带来流量疯长。浪费食物,又虐待动物,这种“视频博主”该管管了!  继3岁女童被父母喂到70斤后,近日又有视频博
期刊
向上的小小波  文学天才,时髦女郎,民国才女,设计才华,绚烂归于平淡……提起张爱玲,第一时间跃入脑海的是不是这些标签?一百年前,1920年9月30日,那年中秋节后的第四天,张爱玲出生。至2020年9月30日,隔着百年的时光往回看,少年考上伦敦大学,因战事未能成行;转投港大,又因珍珠港事变性命堪虞,中途辍学;闻名上海短短数载便远走他乡,感情上亦曾明月照沟渠……她的一生是一整个世纪的起起落落。可幸的是
期刊
“狗狗咀嚼食物的声音很‘治愈’,让人感到放松。”有网友在“宠物吃播”视频下方评论道。的确,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云养宠”、观看宠物吃播,成为一些人在繁忙工作之余的一种调剂,网友也乐于看到视频博主在短视频平台上分享科学喂养宠物的心得。  然而,有些视频博主为了追求更大的流量和更多的关注,逐渐偏离了正常轨道,让自己的宠物当起了“大胃王”。除了让宠物吃过量的食物以外,还有人强迫宠物吃辣椒、跳跳糖,其不当行
期刊
无论对“人类大胃王”的整改,还是对“宠物大胃王”的质疑,依然是人对人的追问。因为,在刺激和怪异的背面,人们还是不想丢掉俭约和爱护的美德。就国内而言,在很长一段时期,宠物的概念都是极其没有存在感的,更多是家畜的概念。  而家畜的存在,多半就是工具化。所以,很少有人会关注家畜的死活。因为,家畜在一定程度上是私产,这种情况下,别人怎么对待自己的家畜,自然是没法干涉的。然而,宠物的概念出现后,貌似人性之外
期刊
【适用话题】得与失 完美 价值 和谐 坦然  在20世纪50—60年代,泰德·史特金是美国最高产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树大招风,史特金总是要默默忍受那些来自文学评论家的点评,比如“科幻小說90%都是垃圾”。对此他是这么回应的:“没错,你说得对,但在所有已经出版的读物中,也同样有九成都是垃圾,任何门类都是如此。”他的回答被称作“史特金定律”,并最终载入史册。  乍一看,史特金的估计有些过于悲观了,但仔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