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129-02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06-2012.06年间收治的22例妊娠合并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诊断明确后由心内科和产科医师协同治疗,22例患者显效15例(68.2%),有效4例(18.2%),总有效率86.4%。所有患者中有4例终止妊娠,另18例患者中自然分娩10例,剖宫产8例,效果良好。结论 妊娠合并心肌炎必须加强科室合作、减少误诊,中西医联合治疗可提高疗效,根据患者情况采取适当的分娩方式,必要时要果断终止妊娠,以最大程度保障母婴安全。
【关键词】妊娠;病毒性心肌炎;中西医治疗;分娩方式
一般认为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侵犯心肌或体内免疫系统受损所致的心肌损伤。妊娠期由于孕妇处于免疫相对抑制状态,更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从而威胁着母婴的生命安全,因此妊娠期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2008.06-2012.06年间我院收治的22例妊娠合并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方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诊断参考1999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研讨会提出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22例患者年龄25±7.3岁;发病于妊娠早期、中期、晚期各为5、10及7例;其中初产妇16例,经产妇6例;合并妊娠高血压2例,糖尿病2例。
1.2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81.8%(18/22)的患者发病前有发热、肌肉酸痛、咽喉肿痛等全身不典型症状;90.9%(20/22)患者以心律失常为主诉,表现为心悸、气短、胸闷自汗、头晕等,其中2例分别发生晕厥和心源性休克,所有患者中仅有2例无明显症状。心电图表现为多种心律失常并可合并存在,窦性心动过速5例,频发房早7例,频发室早15例,房室传导10例,心电图ST-T改变8例等。15例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5例提示有不同程度的左或右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异常、心肌回声增强等。血清学检查大都有心肌酶谱增高,血沉加快,白细胞可增多,C反应蛋白增加等。
2 治疗
2.1 常规治疗 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疗法,主要予休息、吸氧、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中药采用板蓝根、大青叶、黄芪、牛磺酸等;西药主要为抗病毒药物和促进代谢的药物,如干扰素、磷酸肌酸钠、门冬氨酸钾镁、肌苷等。
2.2 特殊治疗 有2例分别出现晕厥和心源性休克,其中1例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临时起搏器以渡过急性期;另1例发生心源性休克,予持续胸外心脏按压、静推肾上腺素针等复苏处理,复苏后给予地塞米松、西地兰、速尿等强心、利尿、镇静、抗休克处理,抢救成功。
3 结果
3.1 疗效 所有患者诊断明确后由心内科和产科协同治疗,疗效判断指标参考相关文献[2-3],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血清酶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有一定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均无改善。22例患者显效15例(68.2%),有效4例(18.2%),总有效率86.4%。
3.2 妊娠方式及新生儿情况 22例患者中有4例终止妊娠,其中孕早期3例,孕中期1例,终止妊娠的决定由心内科医师会诊后确定心功能状态估计难以容许到足月或伴有其他合并症等。另18例患者中自然分娩10例,剖宫产8例;新生儿中发生窒息2例,新生儿畸形1例,早产2例。
3.3 妊娠后随访 随访时限为妊娠后半年,所有患者未有死亡病例,大都已治愈86.4%(19/22),另3例留有不同情况的心律失常,如期前收缩、轻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在市综合性医院心内科门诊长期随访。
4 讨论
研究表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逐年增多[4],虽大多数患者经适当治疗可痊愈,仍有部分患者可并发严重的心率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亦可演变成为扩张性心肌病。孕期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由于孕妇特殊的生理变化,使孕期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从而对母婴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心肌炎主要表现为既往无心瓣膜病、冠心病或先心病,在病毒感染后1-3周内出现乏力、心悸、呼吸困难和心前区不适。检查可见心脏扩大,持续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和心电图ST-T波异常改变,心肌酶谱改变等。但也有患者表现为胃脘部不适,解稀便等不典型症状,容易造成误诊 [5]。
由于当前对病毒性心肌炎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6],临床上一般采用休息、吸氧、抗病毒、保护心肌、促进损伤心肌细胞恢复正常功能等对症处理。而祖国医学中的很多药物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在调节机体整体功能上有独特疗效,许多文献提示[2,3,7]中西联合治疗,效果颇佳。本组22例患者在常规使用西药的基础上亦辩证的联合使用黄芪、丹参或牛磺酸等中药,结果显示22例患者中显效15例(68.2%),有效4例(18.2%),总有效率86.4%,效果满意。本研究中有2例重症患者,表现为阿-斯综合征和心源性休克,在心内科医师协助下为其中1例安装临时起搏器以度过急性期,另1例予强心、利尿、镇静、纠正休克治疗后抢救成功,全组无死亡患者。
另外,妊娠合并心肌炎如何确定可否继续妊娠、如何选择分娩方式至关重要[8]。经心内科会诊后确定心脏病类型及功能状态,若评估心功能不宜妊娠者,我们会果断的劝说其做治疗性流产,终止妊娠的指证有:心功能Ⅲ-Ⅳ级,有心律衰竭史,心功能测定明显异常,或合并有其他高危妊娠因素如高血压、甲亢、糖尿病等,本组中有4例选择终止妊娠。由于剖宫产可消除子宫阵缩,避免分娩憋气,减少血流动力学改变,从而避免心力衰竭出现,所以剖宫产的手术指征可以适当放宽,18例患者中有8例行剖宫术。当然对于心功能稳定,无产科剖腹产指证者在加强监测的基础上可阴道分娩,本组中有10例为自然分娩,效果良好。
总结我们的经验认为:妊娠合并心肌炎必须加强科室合作、减少误诊,中西医联合治疗可提高疗效,对所有患者应密切监测心功能、积极防治心力衰竭,根据患者情况采取适当的分娩方式,必要时要果断终止妊娠,只有这样才能改善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1]陈灏珠,林果为. 实用内科学(第1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620.
[2]王海会.黄芪注射液治疗妊娠期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吉林医学,2012,(33)3l:6766-6788.
[3]赵菁华.丹参和黄芪注射液联用对病毒性心肌炎ECG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3,(34)3:139-141.
[4]朱淑兰,张忠其.病毒性心肌炎孕产妇19例临床分析.浙江医学,2002,(24)11:683-684.
[5]胡冬梅.妊娠合并病毒性心肌炎.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2,(2)5:39.
[6]纪春丽.浅谈心肌炎的治疗.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3,(13)4:176-177.
[7]吴芳.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合并心肌炎对母婴的影响.海峡药学,2013,(25)3:177-178.
[8]庄依梁.现代产科学(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80.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06-2012.06年间收治的22例妊娠合并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诊断明确后由心内科和产科医师协同治疗,22例患者显效15例(68.2%),有效4例(18.2%),总有效率86.4%。所有患者中有4例终止妊娠,另18例患者中自然分娩10例,剖宫产8例,效果良好。结论 妊娠合并心肌炎必须加强科室合作、减少误诊,中西医联合治疗可提高疗效,根据患者情况采取适当的分娩方式,必要时要果断终止妊娠,以最大程度保障母婴安全。
【关键词】妊娠;病毒性心肌炎;中西医治疗;分娩方式
一般认为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侵犯心肌或体内免疫系统受损所致的心肌损伤。妊娠期由于孕妇处于免疫相对抑制状态,更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从而威胁着母婴的生命安全,因此妊娠期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2008.06-2012.06年间我院收治的22例妊娠合并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方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诊断参考1999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研讨会提出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22例患者年龄25±7.3岁;发病于妊娠早期、中期、晚期各为5、10及7例;其中初产妇16例,经产妇6例;合并妊娠高血压2例,糖尿病2例。
1.2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81.8%(18/22)的患者发病前有发热、肌肉酸痛、咽喉肿痛等全身不典型症状;90.9%(20/22)患者以心律失常为主诉,表现为心悸、气短、胸闷自汗、头晕等,其中2例分别发生晕厥和心源性休克,所有患者中仅有2例无明显症状。心电图表现为多种心律失常并可合并存在,窦性心动过速5例,频发房早7例,频发室早15例,房室传导10例,心电图ST-T改变8例等。15例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5例提示有不同程度的左或右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异常、心肌回声增强等。血清学检查大都有心肌酶谱增高,血沉加快,白细胞可增多,C反应蛋白增加等。
2 治疗
2.1 常规治疗 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疗法,主要予休息、吸氧、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中药采用板蓝根、大青叶、黄芪、牛磺酸等;西药主要为抗病毒药物和促进代谢的药物,如干扰素、磷酸肌酸钠、门冬氨酸钾镁、肌苷等。
2.2 特殊治疗 有2例分别出现晕厥和心源性休克,其中1例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临时起搏器以渡过急性期;另1例发生心源性休克,予持续胸外心脏按压、静推肾上腺素针等复苏处理,复苏后给予地塞米松、西地兰、速尿等强心、利尿、镇静、抗休克处理,抢救成功。
3 结果
3.1 疗效 所有患者诊断明确后由心内科和产科协同治疗,疗效判断指标参考相关文献[2-3],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血清酶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有一定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均无改善。22例患者显效15例(68.2%),有效4例(18.2%),总有效率86.4%。
3.2 妊娠方式及新生儿情况 22例患者中有4例终止妊娠,其中孕早期3例,孕中期1例,终止妊娠的决定由心内科医师会诊后确定心功能状态估计难以容许到足月或伴有其他合并症等。另18例患者中自然分娩10例,剖宫产8例;新生儿中发生窒息2例,新生儿畸形1例,早产2例。
3.3 妊娠后随访 随访时限为妊娠后半年,所有患者未有死亡病例,大都已治愈86.4%(19/22),另3例留有不同情况的心律失常,如期前收缩、轻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在市综合性医院心内科门诊长期随访。
4 讨论
研究表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逐年增多[4],虽大多数患者经适当治疗可痊愈,仍有部分患者可并发严重的心率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亦可演变成为扩张性心肌病。孕期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由于孕妇特殊的生理变化,使孕期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从而对母婴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心肌炎主要表现为既往无心瓣膜病、冠心病或先心病,在病毒感染后1-3周内出现乏力、心悸、呼吸困难和心前区不适。检查可见心脏扩大,持续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和心电图ST-T波异常改变,心肌酶谱改变等。但也有患者表现为胃脘部不适,解稀便等不典型症状,容易造成误诊 [5]。
由于当前对病毒性心肌炎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6],临床上一般采用休息、吸氧、抗病毒、保护心肌、促进损伤心肌细胞恢复正常功能等对症处理。而祖国医学中的很多药物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在调节机体整体功能上有独特疗效,许多文献提示[2,3,7]中西联合治疗,效果颇佳。本组22例患者在常规使用西药的基础上亦辩证的联合使用黄芪、丹参或牛磺酸等中药,结果显示22例患者中显效15例(68.2%),有效4例(18.2%),总有效率86.4%,效果满意。本研究中有2例重症患者,表现为阿-斯综合征和心源性休克,在心内科医师协助下为其中1例安装临时起搏器以度过急性期,另1例予强心、利尿、镇静、纠正休克治疗后抢救成功,全组无死亡患者。
另外,妊娠合并心肌炎如何确定可否继续妊娠、如何选择分娩方式至关重要[8]。经心内科会诊后确定心脏病类型及功能状态,若评估心功能不宜妊娠者,我们会果断的劝说其做治疗性流产,终止妊娠的指证有:心功能Ⅲ-Ⅳ级,有心律衰竭史,心功能测定明显异常,或合并有其他高危妊娠因素如高血压、甲亢、糖尿病等,本组中有4例选择终止妊娠。由于剖宫产可消除子宫阵缩,避免分娩憋气,减少血流动力学改变,从而避免心力衰竭出现,所以剖宫产的手术指征可以适当放宽,18例患者中有8例行剖宫术。当然对于心功能稳定,无产科剖腹产指证者在加强监测的基础上可阴道分娩,本组中有10例为自然分娩,效果良好。
总结我们的经验认为:妊娠合并心肌炎必须加强科室合作、减少误诊,中西医联合治疗可提高疗效,对所有患者应密切监测心功能、积极防治心力衰竭,根据患者情况采取适当的分娩方式,必要时要果断终止妊娠,只有这样才能改善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1]陈灏珠,林果为. 实用内科学(第1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620.
[2]王海会.黄芪注射液治疗妊娠期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吉林医学,2012,(33)3l:6766-6788.
[3]赵菁华.丹参和黄芪注射液联用对病毒性心肌炎ECG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3,(34)3:139-141.
[4]朱淑兰,张忠其.病毒性心肌炎孕产妇19例临床分析.浙江医学,2002,(24)11:683-684.
[5]胡冬梅.妊娠合并病毒性心肌炎.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2,(2)5:39.
[6]纪春丽.浅谈心肌炎的治疗.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3,(13)4:176-177.
[7]吴芳.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合并心肌炎对母婴的影响.海峡药学,2013,(25)3:177-178.
[8]庄依梁.现代产科学(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