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习惯呢?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人的习惯如何,决定他一生的成败。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行性强。小学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人生的开始,也是人生的关键。只有具备良好习惯的小学生,才有发展的潜力和向前发展的前景。
通过几年的小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我发现农村大部分的小学生存在一些不良习惯,如:家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且书写潦草,不讲究卫生,纪律性不强,文明礼仪常识淡薄等不良习惯。那么原因何在啊?我认为有其内因也有其外因。首先,家长素质不高。在农村,大部分的家长只是初中文化程度,甚至个别家长还是半文盲。加之这部分家长闲散松懈,对子女要求不严格。这给小学生的习惯培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其次,教师和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持之以恒的精神。在学校里,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德育教育,教书和育人分家了。在家里,家长只是停留在偶尔的呼喊强调层面上。更有甚者,个别家长也许是不闻不问,任其发展。最后,学生长时间缺少呵护和关心,自然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
面对小学生习惯养成中的这些问题和原因,作为父母和老师尤其是低年级教师和班主任,应究其原因,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教师明确的认识和高度有责任感是培养小学养成良好习惯的前提条件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他们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教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到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后果不可估量。因此,每个教师对自己肩负的工作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把教书和良好习惯养成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二、家访是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先导
人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作为教师,如何才能充分了解到自己的学生呢?只有多次深入到学生家庭当中,和家长多沟通,才能获取更多有关学生的信息,才能充分了解到自己的学生。我们班原来有一位离学校最近的同学经常迟到,追问原因,那个孩子只是委屈地哭。有一天早晨,上操的铃声响了,但还不见他的人影。我寻到他家门前,只见大门紧闭,原来是全家还没有起床。晚上,我又来到他们家,发现一家人居住在一个房间里。他母亲告诉我,孩子的父亲特别爱看电视,晚上一直看到十二点多才休息,孩子也跟着看电视,所以起床比较迟。后来,几乎一周的时间,我每天晚上都去他家,和他们聊会儿。很欣慰,那位同学再也没有迟到过。
三、以身作则是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先决条件
小孩子的模仿性极强,父母和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儿童的模范。在家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的家庭语言不文明,不讲究卫生,那么孩子也会渐渐学会你的这些不良习惯。在学校,教师上课时板书潦草,不整洁,学生的书写也将跟着你潦草起来。父母和教师的这些不良习惯成了孩子们模仿的“楷模”。我们必须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不能让我们的一些陋习影响了孩子们良好习惯的培养。
四、注意“第一次”是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根本保证
“无论什么事,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就容易做得好;第一次做错,第二次就容易做错。”儿童种种不良的习惯都是由于开始学的时候,他们的教师或父母没有留意去指导他们的缘故,以致后来一误再误,成为第二天性。例如:孩子上学的第一天,教师们要教会孩子们正确的书写姿势,既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眼离书本一尺”。这三个“一”看似简单,但做起来难。如果上学的第一天,孩子的启蒙老师教不好这三个“一”,那么孩子就不能养成一个良好的书写习惯。所以要将小孩子教得好,必定要在第一次的时候教得好。
五、爱心、耐心、诚心是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保障
老师们要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其实,人非圣贤,熟能无过。想想我们自己的童年,还不是在顽皮、任性中度过的。那么学生犯点错误岂不是一种改变不了的自然规律吗?学生的成长总会伴随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老师不必埋怨或冲动地去直接批评这些小学生,而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呵护。
父母和老师要耐心辅导孩子。一个人的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坏习惯也是长期积累而成,要改掉坏习惯培养好习惯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父母和老师要耐心辅导孩子,要不厌其烦,坚持再坚持。法国作家雨果说过,耐心和持久胜过激烈和狂热。
老师要诚心诚意地帮助自己的学生。教师的职业道德决定我们对学生的帮助是真诚、无私的,我们有帮助学生的职责和义务。记得,我们班上的一位小男孩的家庭作业总是不能按时完成。找家长谈话,小组长监督等等的办法都用到了,可是收效甚微,我是苦笑不得。我都觉得自己可能要放弃了,但是我不甘心,不服输。后来我争得家长的同意,把孩子留在我的宿舍来完成家庭作业,由家长接他回家。说实在的,办法有点苛刻,但是经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他有所转变。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他能够自觉地按时完成作业了。
六、持之以恒是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必要步骤
不断地做,是养成“习惯”的必要步骤,单是“知”而不“行”,单是“理论”而无实践,样样事情都不会成功。水滴石穿,并非力量大,而是功夫深,目标专一,只要有毅力和恒心坚持下来,奇迹就会出现。父母和老师都应具有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面对孩子已养成的一些不良习惯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和引导,让孩子们改掉那些不良习惯。
总之,辨证唯物主义认为,决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只要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小学生一定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通过几年的小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我发现农村大部分的小学生存在一些不良习惯,如:家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且书写潦草,不讲究卫生,纪律性不强,文明礼仪常识淡薄等不良习惯。那么原因何在啊?我认为有其内因也有其外因。首先,家长素质不高。在农村,大部分的家长只是初中文化程度,甚至个别家长还是半文盲。加之这部分家长闲散松懈,对子女要求不严格。这给小学生的习惯培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其次,教师和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持之以恒的精神。在学校里,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德育教育,教书和育人分家了。在家里,家长只是停留在偶尔的呼喊强调层面上。更有甚者,个别家长也许是不闻不问,任其发展。最后,学生长时间缺少呵护和关心,自然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
面对小学生习惯养成中的这些问题和原因,作为父母和老师尤其是低年级教师和班主任,应究其原因,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教师明确的认识和高度有责任感是培养小学养成良好习惯的前提条件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他们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教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到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后果不可估量。因此,每个教师对自己肩负的工作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把教书和良好习惯养成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二、家访是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先导
人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作为教师,如何才能充分了解到自己的学生呢?只有多次深入到学生家庭当中,和家长多沟通,才能获取更多有关学生的信息,才能充分了解到自己的学生。我们班原来有一位离学校最近的同学经常迟到,追问原因,那个孩子只是委屈地哭。有一天早晨,上操的铃声响了,但还不见他的人影。我寻到他家门前,只见大门紧闭,原来是全家还没有起床。晚上,我又来到他们家,发现一家人居住在一个房间里。他母亲告诉我,孩子的父亲特别爱看电视,晚上一直看到十二点多才休息,孩子也跟着看电视,所以起床比较迟。后来,几乎一周的时间,我每天晚上都去他家,和他们聊会儿。很欣慰,那位同学再也没有迟到过。
三、以身作则是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先决条件
小孩子的模仿性极强,父母和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儿童的模范。在家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的家庭语言不文明,不讲究卫生,那么孩子也会渐渐学会你的这些不良习惯。在学校,教师上课时板书潦草,不整洁,学生的书写也将跟着你潦草起来。父母和教师的这些不良习惯成了孩子们模仿的“楷模”。我们必须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不能让我们的一些陋习影响了孩子们良好习惯的培养。
四、注意“第一次”是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根本保证
“无论什么事,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就容易做得好;第一次做错,第二次就容易做错。”儿童种种不良的习惯都是由于开始学的时候,他们的教师或父母没有留意去指导他们的缘故,以致后来一误再误,成为第二天性。例如:孩子上学的第一天,教师们要教会孩子们正确的书写姿势,既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眼离书本一尺”。这三个“一”看似简单,但做起来难。如果上学的第一天,孩子的启蒙老师教不好这三个“一”,那么孩子就不能养成一个良好的书写习惯。所以要将小孩子教得好,必定要在第一次的时候教得好。
五、爱心、耐心、诚心是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保障
老师们要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其实,人非圣贤,熟能无过。想想我们自己的童年,还不是在顽皮、任性中度过的。那么学生犯点错误岂不是一种改变不了的自然规律吗?学生的成长总会伴随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老师不必埋怨或冲动地去直接批评这些小学生,而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呵护。
父母和老师要耐心辅导孩子。一个人的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坏习惯也是长期积累而成,要改掉坏习惯培养好习惯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父母和老师要耐心辅导孩子,要不厌其烦,坚持再坚持。法国作家雨果说过,耐心和持久胜过激烈和狂热。
老师要诚心诚意地帮助自己的学生。教师的职业道德决定我们对学生的帮助是真诚、无私的,我们有帮助学生的职责和义务。记得,我们班上的一位小男孩的家庭作业总是不能按时完成。找家长谈话,小组长监督等等的办法都用到了,可是收效甚微,我是苦笑不得。我都觉得自己可能要放弃了,但是我不甘心,不服输。后来我争得家长的同意,把孩子留在我的宿舍来完成家庭作业,由家长接他回家。说实在的,办法有点苛刻,但是经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他有所转变。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他能够自觉地按时完成作业了。
六、持之以恒是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必要步骤
不断地做,是养成“习惯”的必要步骤,单是“知”而不“行”,单是“理论”而无实践,样样事情都不会成功。水滴石穿,并非力量大,而是功夫深,目标专一,只要有毅力和恒心坚持下来,奇迹就会出现。父母和老师都应具有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面对孩子已养成的一些不良习惯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和引导,让孩子们改掉那些不良习惯。
总之,辨证唯物主义认为,决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只要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小学生一定能养成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