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40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tao_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U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紅花黄色素静滴,低分子肝素钙腹部皮下注射。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心绞痛次数﹑单硝酸异山梨酯量﹑心绞痛程度﹑ST下移﹑室早次数等各项指标均有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疗效确定。
  【关键词】心绞痛;不稳定型;中西医联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395-02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指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症。可表现为心肌缺血的症状,典型的症状为胸骨后疼痛,等同胸痛的其他症状有烧灼感,消化不良,呼吸困难等。UA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常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为主,继而使斑块内高度致血栓形成的物质暴露于血液中,引起血小板在受损斑块表面粘附,活化和聚集,形成了不同类型的血栓及其痉挛而导致官腔阻塞。因此,对UA的及时识别与合理治疗显得十分重要,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部分UA可发展为AMI和心源性猝死。我科自2011.7---2012.5,采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UA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纳入与排除标准:80例患者均符合《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稳定性心绞痛及肝肾功能不全,造血系统功能障碍及不能耐受肝素者。
  一般资料: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56-83岁,平均70.1±6.8岁,新发作的缺血症状16例(仅在静息时4例,仅在劳累时6例静息和劳累时均发作6例),原有缺血症状加重(频率,严重性及时间均增加;发作方式的改变:如静息时出现症状)10例,心肌梗死后4-6周内缺血性症状复发8例;变异型心绞痛6例。对照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6 4-85岁,平均72.5±6.9岁,新发作的缺血症状18例(仅在静息时8例,仅在劳累时4例,静息和劳累时均发作6例),原有缺血症状加重12例,心肌梗死后4-6周内缺血性症状复发6例,变异型心绞痛,4例.两组性别,年龄,心绞痛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给予吸氧,卧床休息,低盐低脂或糖尿病饮食,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β-受体阻滞剂,辛伐他汀,阿司匹林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80mgj加入生理盐水150ml中静滴,每天一次;低分子肝素钙5000u脐周皮下注射,每12小时一次,连续注射7天。两组疗程均为14天。
  观察指标:记录心肌缺血再发情况,每周做2次12导联心电图,心肌缺血发作时随时记录心电图掌握ST_T变化;比较单硝酸异山梨酯的用量;比较治疗前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变化;总结心肌缺血频率,持续时间和严重性。同时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部分凝血活酶(APTT),肝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等。
  疗效判断标准:1.显效:再发缺血<2次/周,体力活动耐量增加,心电图原有ST段压低或T波倒置恢复正常,或ST_T明显改善;2.有效: 再发缺血次数减少50%以上,或疼痛时间缩短, ST段压低较前改善;3.无效: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性无改善或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猝死,心电图无变化.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X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结 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频率,单硝酸异山梨酯量,心绞痛持续时间,ST段下移,室早次数比较,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APTT,肝肾功能比较均无明显变化,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讨 论
  心肌供养和需养失衡引起短暂心肌缺血,当局部心肌血流减少到低于基础水平时,临床表现为心绞痛。无论是因原发性冠脉血流下降,还是心肌需氧增加,与心外膜相比,心内膜负荷较重,心肌血流下降更明显。各类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病理机制大致相似,而临床表现的不同与冠脉狭窄的程度,冠脉闭塞的时间,冠脉血流和体循环血流的改变及侧枝循环形成的多少有关⑴。许多心绞痛在静息状态下发作,发作期无心肌耗氧增加,其原因是原发性和发作性的冠脉血流减少⑴。
  多个研究表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有关。许多临床资料和冠脉造影研究表明,严重斑块破裂导致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梗死发生,不但严重狭窄冠脉可发生斑块裂纹和斑块破裂,而且仅有轻微病变的冠脉更常见。几个冠脉造影表明,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展,使患者从稳定型心绞痛向不稳定型心绞痛转化的占患者总数的60%-75%,这些反映了在原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附壁血栓的变化。大量研究表明,当冠状动脉狭窄<75%,病变可能逐渐进展并导致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病变狭窄﹥75%,可能导致完全闭塞。但后者不一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其原因是冠脉存在严重病变,可能形成大量侧支循环。而且,含有大量粥样硬化斑块冠状动脉节段性向外的正性重塑,减轻了官腔狭窄程度,但斑块破裂的可能性增加⑴。
  参考文献:
  [1] 张代富译,胡大一审.现代心脏病诊断与治疗「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5-44.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1].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412.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妊娠期由于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肾脏负担加重,并由于妊娠期的生理变化包括泌尿系的扩张,子宫增大后压迫输尿管,激素的变化,导致输尿管、肾盂扩张(主要在右侧)。某些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394-01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儿童常见病之一,尽管大部分患儿能临床痊愈,仍有不少患儿迁延不愈,发展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甚至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死亡。笔者用“四草汤加减”治疗60例均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60例中3-6岁10例,7-10岁25例,11-15岁25例,病程最长2个月,最短
期刊
文章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必须掌握的输血输液及患者护理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期刊
期刊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手术治疗效果比较满意,但是由于手术适应证选择不严,手术方式应用不当,检查定位不准确致部分患者术后症状不缓解或症状消失后再次
我们自2000年以来开始在肝胆管结石伴狭窄的治疗中,选择性采用自体组织修复狭窄整形后的胆管前壁缺损,保留Oddi括约肌功能,初步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