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探案显身手
2014年11月11日,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公安局事务中心主任的李云鹏调任卓资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
李云鹏曾当过三年兵,1987年复员后,被安排到乌兰察布盟公安局法制科工作。因其勤奋好学,字写得漂亮,文章写得出彩,就一直做法制宣传工作。1988年,他考上了乌兰察布盟警校,离岗学习了两年后被分配到刑警队,成了一名侦查员。
如果说公安队伍是打击犯罪的利剑的话,刑警则是利剑之锋刃。刑侦破案、打击犯罪是公安的主业,当好一名刑警需要过人的智慧与技能,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与临危不惧的勇气。李云鹏就是在侦破刑事案件中慢慢成长起来的。
有一年的深秋,乌兰察布盟达茂旗发生了一起黄金盗窃案。经达茂旗公安局刑警大队初步侦查后确定为流窜作案。因盗窃黄金数量巨大,乌盟公安局刑警支队也参与了侦破。李云鹏与他的师傅——一位老刑警,被指派参与此次侦破工作。当年,条件落后,刑警个人的侦破技能就显得格外重要。
就这样,李云鹏跟着师傅勘查现场,理顺思路,分析案情,一点点地捕捉蛛丝马迹,寻找破案线索。达茂旗面积一万多平方公里,地广人稀,且大多是荒漠草原,农牧民居住分散,几十公里不见人烟,这给犯罪分子的逃脱和隐藏带来了便利。在未掌握嫌疑人外貌特点的情况下,办案民警只能逐一排查每一个村庄的牧民。由于人员流动性低,村庄内来一个陌生人就十分显眼。李云鹏和师傅确定以达茂旗为中心,一人骑上一辆摩托车,行程上千公里,逐户排查。
没想到的是,行程过大半后,李云鹏的车却在一座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丘里熄了火。此时,草原的夜幕已渐渐降临,寒风凛冽。李云鹏和师傅奔波了一天,几乎没怎么吃东西,带的水也不多了,真是饥寒交迫,人困马乏。
“师傅,我们今晚不会就在这儿过夜了吧?”办案经验尚不丰富的李云鹏拉拉衣领,疑虑地问道。
师傅还未来得及答复,师徒二人几乎在同时都警觉到漆黑的周围出现了异样!
在万籁俱寂的草原深处,有几星绿光在闪烁!紧接着,传来了凄厉的狼嚎声!那声音还在渐渐地向他们靠近!
“快把大灯打开!”草原狼的攻击力十分强悍,蹲着修车的师傅急促地命令李云鹏打开那辆未熄火的摩托的大灯,“快!空踩油门,轰鸣越大越好!车声和刺眼的光会逼走这群恶狼!”
慌乱与恐惧中,李云鹏一一照做!果不其然,那几星绿光伴随一声长号消失在夜色中。
这一次,李云鹏切实体会到要当一名合格的刑警,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胆识!
师傅修好了车,他们二人继续前行,凌晨之后在一户牧民家暂时歇脚。次日,草原的天空刚刚露出鱼肚白,二人又开始了排查。终于,9点多时,在一户牧民家了解到不久前确实有两个陌生人经过这里。
随后,他俩顺藤摸瓜,在毗邻的四子王旗境内将两名黄金大盗抓获。
此案告破,年轻的李云鹏长舒一口气。本以为可以暂时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谁料,二道脑包又发生了一起杀人案!
通过现场勘查,李云鹏大胆提出,此案很可能是一起图财的命案。通过走访与排查,警方发现本村赵某一贯游手好闲,嗜赌如命,且多次向被害人借过钱。同村村民也反映,案发前几天,被害人曾向赵某讨过债,还发生过激烈争吵。
李云鹏立即秘密搜集了赵某的鞋印。经比对,其鞋印与现场所留鞋印完全吻合。
当晚,夜色正浓,在二道脑包村民熟睡之时,李云鹏与两名侦查员悄无声息地抓获了赵某。
经讯问,赵某对抢劫、杀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原来,赵某因赌债向被害人借款万余元。但他早已债台高筑,根本无力归还。他知道被害人手里还有余钱,遂产生了抢劫杀人的念头。于是,就选择了一个寂静的深夜潜入被害人家中,作案后还强作镇定,自以为只要不逃跑,就不会有人怀疑他。
智取贩毒团伙
1999年,李云鹏调任乌兰察布盟公安局禁毒科副科长。三年后,他被提任乌兰察布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副支队长。自此,他在禁毒戰线上一干就是八年,先后参与打击了数十个贩毒团伙,抓获近百名贩毒分子,被当地警界誉为“响当当的禁毒勇士”。
当时,集宁区有一个以杜某民为首的贩毒团伙,因其隐蔽性强,组织严密,行动诡诈,多次逃脱了警方的打击。不仅如此,在每一次公安专项行动之后,该团伙还总能“死灰复燃”。这种反反复复的态势成了乌兰察布市禁毒斗争中的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必须打掉!李云鹏暗暗下了决心,且挑选精兵强将组成了专案组,他任组长。“力争以最快的速度侦破杜某民贩毒团伙案!不破不休!”首次专案会议上,李云鹏放了狠话。
杜某民的反侦查意识颇强,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似乎又沉寂了,表面上看没有任何动静。
根据多年的经验,李云鹏准确地把握了杜某民的心理变化,他对专案民警说:“虽然看起来风平浪静,但他是在暗地里窥测方向,权衡利害,伺机而动。”并命令有关部门要大张旗鼓地宣传禁毒斗争意义,号召群众检举揭发贩毒、吸毒人员。对此,不少民警提出了疑问:这不是打草惊蛇吗?
“我们要以动制静,要从社会态势上击垮杜某民的侥幸心理!”李云鹏胸有成竹。
很快,杜某民在外地转悠了几周之后又回到了集宁。原来,他在外这些日子,不断有“下线”找他要货,在利润的诱惑下,杜某民失去了理智。加之回来后看到街头巷尾贴满的禁毒横幅,他觉得警方无非是耍耍雷声大雨点小的把式,就企图像过去那样逃避警方打击,避完风头后再次“出山”。
而此时,杜某民的这种行径早就被盯了很久的专案民警汇报给了李云鹏。
这一刻,李云鹏改变了策略,决定以静制动。他命令专案民警表面上要去侦办其他贩毒涉毒案,事实上,却要继续盯紧杜某民贩毒团伙。
果然,杜某民先派出了两三个小弟兄探路,他们每人分别带上几克毒品跟“下线”交易。
2014年11月11日,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公安局事务中心主任的李云鹏调任卓资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
李云鹏曾当过三年兵,1987年复员后,被安排到乌兰察布盟公安局法制科工作。因其勤奋好学,字写得漂亮,文章写得出彩,就一直做法制宣传工作。1988年,他考上了乌兰察布盟警校,离岗学习了两年后被分配到刑警队,成了一名侦查员。
如果说公安队伍是打击犯罪的利剑的话,刑警则是利剑之锋刃。刑侦破案、打击犯罪是公安的主业,当好一名刑警需要过人的智慧与技能,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与临危不惧的勇气。李云鹏就是在侦破刑事案件中慢慢成长起来的。
有一年的深秋,乌兰察布盟达茂旗发生了一起黄金盗窃案。经达茂旗公安局刑警大队初步侦查后确定为流窜作案。因盗窃黄金数量巨大,乌盟公安局刑警支队也参与了侦破。李云鹏与他的师傅——一位老刑警,被指派参与此次侦破工作。当年,条件落后,刑警个人的侦破技能就显得格外重要。
就这样,李云鹏跟着师傅勘查现场,理顺思路,分析案情,一点点地捕捉蛛丝马迹,寻找破案线索。达茂旗面积一万多平方公里,地广人稀,且大多是荒漠草原,农牧民居住分散,几十公里不见人烟,这给犯罪分子的逃脱和隐藏带来了便利。在未掌握嫌疑人外貌特点的情况下,办案民警只能逐一排查每一个村庄的牧民。由于人员流动性低,村庄内来一个陌生人就十分显眼。李云鹏和师傅确定以达茂旗为中心,一人骑上一辆摩托车,行程上千公里,逐户排查。
没想到的是,行程过大半后,李云鹏的车却在一座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丘里熄了火。此时,草原的夜幕已渐渐降临,寒风凛冽。李云鹏和师傅奔波了一天,几乎没怎么吃东西,带的水也不多了,真是饥寒交迫,人困马乏。
“师傅,我们今晚不会就在这儿过夜了吧?”办案经验尚不丰富的李云鹏拉拉衣领,疑虑地问道。
师傅还未来得及答复,师徒二人几乎在同时都警觉到漆黑的周围出现了异样!
在万籁俱寂的草原深处,有几星绿光在闪烁!紧接着,传来了凄厉的狼嚎声!那声音还在渐渐地向他们靠近!
“快把大灯打开!”草原狼的攻击力十分强悍,蹲着修车的师傅急促地命令李云鹏打开那辆未熄火的摩托的大灯,“快!空踩油门,轰鸣越大越好!车声和刺眼的光会逼走这群恶狼!”
慌乱与恐惧中,李云鹏一一照做!果不其然,那几星绿光伴随一声长号消失在夜色中。
这一次,李云鹏切实体会到要当一名合格的刑警,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胆识!
师傅修好了车,他们二人继续前行,凌晨之后在一户牧民家暂时歇脚。次日,草原的天空刚刚露出鱼肚白,二人又开始了排查。终于,9点多时,在一户牧民家了解到不久前确实有两个陌生人经过这里。
随后,他俩顺藤摸瓜,在毗邻的四子王旗境内将两名黄金大盗抓获。
此案告破,年轻的李云鹏长舒一口气。本以为可以暂时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谁料,二道脑包又发生了一起杀人案!
通过现场勘查,李云鹏大胆提出,此案很可能是一起图财的命案。通过走访与排查,警方发现本村赵某一贯游手好闲,嗜赌如命,且多次向被害人借过钱。同村村民也反映,案发前几天,被害人曾向赵某讨过债,还发生过激烈争吵。
李云鹏立即秘密搜集了赵某的鞋印。经比对,其鞋印与现场所留鞋印完全吻合。
当晚,夜色正浓,在二道脑包村民熟睡之时,李云鹏与两名侦查员悄无声息地抓获了赵某。
经讯问,赵某对抢劫、杀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原来,赵某因赌债向被害人借款万余元。但他早已债台高筑,根本无力归还。他知道被害人手里还有余钱,遂产生了抢劫杀人的念头。于是,就选择了一个寂静的深夜潜入被害人家中,作案后还强作镇定,自以为只要不逃跑,就不会有人怀疑他。
智取贩毒团伙
1999年,李云鹏调任乌兰察布盟公安局禁毒科副科长。三年后,他被提任乌兰察布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副支队长。自此,他在禁毒戰线上一干就是八年,先后参与打击了数十个贩毒团伙,抓获近百名贩毒分子,被当地警界誉为“响当当的禁毒勇士”。
当时,集宁区有一个以杜某民为首的贩毒团伙,因其隐蔽性强,组织严密,行动诡诈,多次逃脱了警方的打击。不仅如此,在每一次公安专项行动之后,该团伙还总能“死灰复燃”。这种反反复复的态势成了乌兰察布市禁毒斗争中的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必须打掉!李云鹏暗暗下了决心,且挑选精兵强将组成了专案组,他任组长。“力争以最快的速度侦破杜某民贩毒团伙案!不破不休!”首次专案会议上,李云鹏放了狠话。
杜某民的反侦查意识颇强,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似乎又沉寂了,表面上看没有任何动静。
根据多年的经验,李云鹏准确地把握了杜某民的心理变化,他对专案民警说:“虽然看起来风平浪静,但他是在暗地里窥测方向,权衡利害,伺机而动。”并命令有关部门要大张旗鼓地宣传禁毒斗争意义,号召群众检举揭发贩毒、吸毒人员。对此,不少民警提出了疑问:这不是打草惊蛇吗?
“我们要以动制静,要从社会态势上击垮杜某民的侥幸心理!”李云鹏胸有成竹。
很快,杜某民在外地转悠了几周之后又回到了集宁。原来,他在外这些日子,不断有“下线”找他要货,在利润的诱惑下,杜某民失去了理智。加之回来后看到街头巷尾贴满的禁毒横幅,他觉得警方无非是耍耍雷声大雨点小的把式,就企图像过去那样逃避警方打击,避完风头后再次“出山”。
而此时,杜某民的这种行径早就被盯了很久的专案民警汇报给了李云鹏。
这一刻,李云鹏改变了策略,决定以静制动。他命令专案民警表面上要去侦办其他贩毒涉毒案,事实上,却要继续盯紧杜某民贩毒团伙。
果然,杜某民先派出了两三个小弟兄探路,他们每人分别带上几克毒品跟“下线”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