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的内蒙古地区太仆寺旗土地荒漠化变化趋势研究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1r2s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荒漠化问题是全球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生态、经济问题.内蒙古自治区幅员宽广、荒漠化地区较多,是我国第2大土地荒漠化地区,近年来当地荒漠化防治虽然卓有成效,但部分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本文运用了监督分类的技术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地区的3期遥感影像的土地荒漠化等级进行监督分类,并利用ArcGIS提取了每一类地块的面积,分析了太仆寺旗近几年的土地荒漠化变化趋势,找出了影响土地荒漠化的主要驱动力——年气温、降雨量、畜牧业草场、植被、重工业生产等因素.
其他文献
为了探索黔东南州本地谷子在黑膜覆盖打孔直播条件下,不同密度与定植苗数对其产量及性状的影响,进行了本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谷子在黑膜覆盖打孔直播条件下,打孔密度达4000~5000穴·667m-2,留苗量控制在8~10株/穴时即可获得理想产量.
基于生态价值核算的方法,本文利用2019年山西省统计局统计年鉴数据,对山西省生态环境效益进行量化评价,得出山西省生态价值未得到合理保护与利用、生态补偿区位不合理的结论,并针对其生态价值保护与利用提出完善生态补偿空间选择、推动京津冀晋生态一体化、发展生态旅游的建议.结论为山西省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提供参考,具有推动实现山西省矿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动态平衡的意义.
为了探索植保无人机在小葱种植中的应用,在石屏县云天化蔬菜基地开展了小葱疫病飞防试验,飞防的相对防效为69.23%,人工喷药的相对防效为66.52%.同时,飞防的工作效率提高了30倍,成本大幅度下降.
基于系数法对新疆农地利用的碳效应进行估算,并运用Kernel密度函数分析了碳效应时空演进特征.结果表明:新疆农地利用碳排量增速远超过碳汇量增速,碳排强度大于碳汇强度;建设用地增加而林地、草地面积减少的结构性变化导致碳排效应增加;新疆各地州农地利用碳效应差距逐年扩大,且演变为两级分化.减施化肥农药、增施生物型肥药;加强农膜回收利用和畜禽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有利于实现碳减排;加强天然林保护和人工林建设,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合理规划城镇建设用地,优化农地利用结构有利于实现碳增汇.
在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地表温度(LST)作为地表热环境和城市热岛效应研究的基础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覃志豪单窗算法(MW)反演南京市2000年、2006年、2016年地表温度,在此基础上研究南京市地表温度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0—2016年南京市高温区面积减少,但中温区和次高温区面积增加,热岛未得到缓解,共增加了80.92km2.该结果对城市的合理规划、重建和工业的布局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建立张紧状态下系留无人机系统运动方程,然后对系统进行模态分析,得到系缆法向频率方程和振型.采用伽辽金法对张紧状态下系留无人机系统的运动方程进行截断处理,得到系留无人机系统离散化方程.基于Davenport脉动风谱,采用谐波叠加法模拟脉动风,考虑随机风荷载的作用,对离散化方程进行数值求解,研究发现:在系缆底端,系缆法向位移的概率密度曲线变化很陡峭,随着系缆位置增加,系缆法向位移概率密度曲线开始变得平缓,说明系缆法向发生较大位移的可能性开始增加,并且系缆法向幅值的变化范围不断增加.研究结果为系留无人机系统
红树林是分布在沿海潮间带和入海河口以红树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者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植物群落,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抵御海洋自然灾害、改善沿海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调查广西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红树林种质资源、水环境、病虫害状况及人为活动影响等因素,分析保护区红树林保护存在的及潜在的风险问题,并针对保护区内现存问题提出红树林保护的意见和建议.
本文概述了松嫩平原盐碱化治理迫在眉睫,羊草在恢复治理苏打盐碱地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羊草的特性,提出开展苏打盐碱地羊草生产技术的必要性以及羊草在苏打盐碱地上的具体生产技术措施,通过多年在苏打盐碱地的羊草栽培种植经验,总结了在苏打盐碱地上羊草的生产技术.
耕地保护是“中国饭碗”的坚实基础,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耕地保护始终为农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为进一步指导“三农”工作稳健推进,我国相继出台多个文件,均明确指出任何时候不能放松国内粮食生产,需始终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水平,保证各类粮食安全.如何高效化保证与利用耕地资源,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当下耕地资源质量不佳,现代化农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需从多层次、多维度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避免土壤环境遭受损伤,从而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
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问题严峻,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刻不容缓.然而当前村民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中却表现出了冷漠的态度,缺乏参与积极性.本文通过分析其冷漠态度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运用“微治理”的模式来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有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