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百度供职三年,张旭阳最终回到了他曾深耕19年的光大银行。这一次,银行理财子公司监管政策开闸,他三年前的诸多想法也可以一一付诸于实践。
上述变动在7月12日得到确认。当天,还未离开百度的张旭阳向内部发布了告别信,表示自己荣幸地见证了科技与金融行业发生的“化学反应”,见证了度小满的快速成长,同时收获了一批聪明、靠谱、值得信赖的小伙伴。三年来,近距离的观察和实践,让他对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有了全新的理解。
对于回归光大的原因,张旭阳表示是“回归资管初心”。
今年4月,银保监会批复光大银行出资50亿元人民币筹建光大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光大理财”)。光大银行成为股份行中首家获得监管批准设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该行年报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该行理财产品余额为1.24万亿元。
白银行资管业务问世以来,光大银行的业务便相对自成体系,曾在2004年推出业界第一单理财业务。张旭阳伴光大理财而生并一路走来,其间负责光大银行理财产品的开发、设计、交易与管理,创造出国内银行理财业务多个第一,成为银行理财市场的领军人物之一。
四年前(2015年),光大银行曾首家递交设立理财业务子公司申请,时任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的张旭阳,参与了当时的系统改进、产品研发以及人员储备和投资决策机制的完善等准备工作。
不过,鉴于当时金融监管尚未改革,资管监管标准尚未统一,彼时的申请并未成功落实,而后一年(2016年),张旭阳从光大银行转战百度任副总裁,其后出任百度金融业务分拆独立后的度小满金融副总裁。
2018年初,金融监管改革启动,重构成为一行两会,《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正式发布,银行成立理财子公司路径才越发清晰。同一年底,《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发布。
据《财经》记者了解,张旭阳回归光大银行,将筹建理财子公司并出任董事长一职。
在金融与科技结合越发紧密之时,张旭阳从互联网转身回归金融。业界颇为认同的是,三年的互联网阅历将为张旭阳以及光大带来不同的理财视角,在新的互联网和技术思维影响下,光大理财的别样之路为人所期。
7月初,张旭阳以度小满金融副总裁身份,在青岛财富论坛上发言表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财富管理会有新的资产表现形式。财富管理有很好的投资渠道和方向,技术对财富管理的帮助很大。但是金融的本质、金融的逻辑不会改变。
在互联网公司取经三年,回归光大的张旭阳,其本人抱有哪些规划和设想,未来又将如何落实与推进?会后,《财经》记者独家专访了张旭阳,这是其启动职场回归之路后的首次接受媒体专访。
相比四年前的专访,张旭阳依然语速极快,延续着其系统性论述问题的习惯。颇为不同的是,互联网思维在他的话语中成为高频词语。
张旭阳说,百度三年的工作阅历对他有两方面的提升。第一是对技术的认知,第二是对管理的感悟。
《财经》:在互联网企业工作三年,如今再看银行理财市场,有怎样的新启发和新感悟?
张旭阳:百度三年的工作阅历对我有两方面的提升。第一是对技术的认知,第二是对管理的感悟。在技术认知方面,使我更好地把握科技发展的方向,理解技术能够帮助我们做什么,关键是看到技术在现在阶段不能帮我们做什么。我们正处在新技术革命的起始阶段,需要以终为始,思考金融,也包括资产管理行业十年后的业态变化,提前做好布局。而这十年中,最重要的变化无疑是技术发展对行业的影响。
首先,任何一次技术革命都带来了产业的兴衰与分化,作为资产管理行业,在投资方向上就要抓住新兴产业与科技创投企业的投资机会。其次,技术的进步也会作用在资产管理、财富管理行业自身。如何利用金融科技,在智能投研、智能投顾等方面发力,提升资产管理的业务处理效率、风控能力、资产配置能力等,都是基础能力布局的重要方面。第三,在技术推动和数字经济共同作用下,要考虑资产投资范围从传统资产到传统另类资产,再到数据的资产证券化和数字另类资产的可能性,提前研究布局。
《財经》:你提到了开放资管的概念,应该如何理解?
张旭阳:在移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推动下,金融向智能金融跃升。未来资产管理行业也会借助开放银行的概念,将理财功能嵌入到各个场景里面。除了PC端或手机银行,还通过APP、API、SDK、小程序等方式,将理财变成一种“随时、随地、随人、随需”服务嵌入到各个场景当中,而且这种嵌入不仅仅是一个理财产品的销售,更多是投资顾问、财富管理的概念。
只有真正实现从卖方向买方,从销售向投顾的转变,我们才能为零售投资者提供有黏性的服务,帮助投资者建立“理财是财富保护、理财是长期投资、理财是资产配置、理财是人生规划”的概念,从提高投资者长期投资回报的同时,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实现零售资金机构化的目的。
此外,在资产形成方面,随着企业经营线上化、数字化,我们会更好地借助企业相关的大数据去判断企业的经营情况和信用状况,从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财经》:大数据对银行理财的影响是怎样的?
张旭阳:首先,以人工智能、物联网、生命科学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催生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前几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的革命。经过蒸汽机时代、电气化、信息化时代,第四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人对自身改变的一次革命,是人通过机器或系统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一个过程,也解决了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的交互,它不仅促进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也改变着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生产的组织方式、商业模式和社会结构。 为此,生产函数的驱动因素也会发生变化。在新的生产函数下,一是技术发生很大的变化,不再是一个常数;二是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在农业革命时期,土地是最主要的资源。在工业革命时期,石油是最重要的原材料。而在智能时代,数据成为新的能源,其与算法的结合,决定了数据成为一种新的资本形态,现在很多商业模式都在围绕数据做文章。数据取得、提炼、应用、储存、交换、定价都在引发商业模式的变化。
在理财业务方面,通过鲜活的数据积累,可以推测客户的偏好、收入水平以及知识能力,从而更好地做用户画像,针对客户的认知推荐相应的投资组合,更好地做KYC以及更好的组合适配,使我们有能力获得更有黏性的终端资金。
在投资方面,大数据的引用一是可以帮助改善资产配置效能;二是可以提升大类资产投资绩效。例如,通过另类大数据、知识图谱、自然语义理解等技术,更好地发现投资机会、提升风险分析能力;在量化投资上,也经历了从趋势跟踪、统计套利、高频交易到深度学习的不同阶段;三是拓展资产类别和投资半径,包括大数据风控支持的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最后,资产管理中后台效率也会因科技而提升,在风险管理、运营等各个方面都提供了新的可能与视角。
《财经》:你刚才提到在管理上也有很多收获,在你看来,影响一家企业成功的因素有哪些?未来对经营理财子公司有何新思路?
张旭阳:百度三年,也加深了自己对管理的感悟。影响企业成功的变量因素很多,包括战略的认知、组织架构、执行能力、文化价值观以及外部环境、监管变化等。那么,如果每一个变量都是0.9,几个要素相乘下来企业成功的概率就很低。因此,理财子公司作为一家独立法人,在创设阶段,就要加强对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建设的重视,加强对战略定力的传导,加强对组织执行能力的打造。光大理财公司应有自己的企业愿景和使命感,在资管行业转型重塑的起点,做好战略定位与布局,以终为始,科技为舟,承担起应负的责任,以自己的专业能力一方面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的投资回报,一方面与行业一道,推动中国金融体系转型,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支持中国资本市场与技术创新。
《财经》: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资管机构,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优势在什么地方?
张旭阳:理财子公司相较市场上其他资管机构,有劣势也有优势。源于母行的客户关系转化,理财子公司会呈现一定的与公司、零售客户的强关联关系。公司客户的强客户关系使得银行理财子公司可以从企业客户的生命周期管理出发,通过不同的资管产品支持企业从创立、成长、成熟、外向型扩张、转型等各个阶段的发展,同时获得一个较为稳健长期的投资回报。这是银行理财子公司很重要的一个优势,它有别于传统标的公募基金,或者以二级市场投资为主的其他券商资管机构。
《财经》:起步阶段,如何拓展自身能力?
张旭阳:银行理财子公司会从两个方向扩展自己的能力。一个方向是自上而下,通过大类资产配置把握宏观经济走势以及货币政策的变化;另一个方向是自下而上,即真正地去理解行业、理解企业,从行业的经济转型中寻找合适的赛道以及赛道中的头部企业,长期支持其发展。后者正是银行理财重要的使命和方向,即担负起支持创新与技术发展的责任,真正为实体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一个强大的资管行业与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互为硬币的正反两面,中国的资本市场能够起到促进创新、创投的发展,就需要强大的资管机构支撑,银行理财子公司正好适逢其时。
《财经》:银行理财子公司与其他资管机构的竞合关系将是一种怎样的格局?
张旭阳:银行理财公司与其他资管机构应该是竞合的关系。银行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在二级市场上的股票投资以及主动投资方面,银行与现有的机构还有很大的差距。光大银行阳光理财从2007年开始就提出“双F”的产品结构布局,即银行理财自身强化资产配置和固定收益市场的投资能力(FixedIncome)和母基金(基金中的基金FOF)的管理能力,从而为投资者提供一個全天候多阿尔法的投资谱系。
银行更多强调相对稳健的回报,完全可以通过基金组合来做风险波动的平缓,通过选择优秀的投资管理人和投资产品,做相关性比较低的不同资产类别的组合投资,这是银行理财可以做的事情。
所以,银行理财与其他资管机构的合作关系大于竞争关系。未来,银行理财需要做到几个敬畏:敬畏风险,敬畏市场,还要敬畏同业,毕竟其他资管机构在这个领域沉淀多年,积累了大量专业经验。银行理财还要敬畏企业,企业来之不易,如何与企业共生,是银行理财要做的事情。
《财经》:基金公司认为银行理财监管环境相对比较宽松,你怎么看?
张旭阳:不同的主体持有不同的看法,事实上,公募基金不用缴纳增值税,也会影响投资者收益20个-30个点。银保监会会出台现金管理产品的管理办法,将监管尺拉直,使得机构处于同一个监管环境下。
在这个过程中,既有监管趋同的必然结果,还有一个监管制度创新的问题。任何一个行业的进化实际由两个驱动因素,一是技术进步,一是制度完善,而且这种进化往往始于技术终于制度,良好的行业业态最终需要通过良好的制度将其固化下来,使其更加符合逻辑。
例如,P2P与网络小贷就是一个迥然不同的制度设计,后者不得对公众募集资金,只用依靠股东支持和机构资金,发展相对良性,并通过引入互联网大数据风控的力量,支持小微的发展,发挥了普惠金融的作用,且系统性风险可控。而前者频繁爆雷,这源于自身的金融逻辑和模式不成立。两种完全不同的制度导致截然不同的金融后果。
是否公募基金的制度就是最优的?是否应该向更加合理的制度演进?随着技术的变化,都需要一一探索。
《财经》:资管新规下,银行理财规模迅速萎缩,未来,要达到前期规模需要多长时间?发展节奏怎样?
张旭阳:银行理财子公司规模随资管新规的落地施行以及去刚兑的进程,会有一个规模回落的时间段。这很正常。下一步规模如何变化要看哪类资产占优。在不同阶段,不同的资产类别占据优势。如果经济下行、市场波动,老百姓最好的财富管理方式是现金和存款。如果中国经济还有很强的韧性,资本市场能够为科创企业和创投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则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资产配置能力与投研能力不断提升,银行理财规模增速会更快一些。 当然,资产管理行业的规模指标依然很重要,因为这代表了客户黏度和客户的信任度,以及资产配置和投资管理的纵深空间的程度。规模越大,帮助投资者抗风险能力越强。
理财子公司首先要把自己的能力提升起来,包括对客户的理解,与客户交互的能力,以及投资研究和对风险把控能力。能力做起来了,自然不愁规模。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路径将很漫长。全球前50大银行当中,前四大银行都是中资行,但是在全球前50大资产管理机构中,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资资产管理机构。但是假以时日,真正按照资管逻辑发展,相信可能五年的时间,在全球前50大资管机构中就会有很多中资资管机构的身影,与中国金融体系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相配。
《财经》:四年前,光大银行首家申请理财子公司,对比当下,中国理财市场的监管环境和行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张旭阳:监管要求银行理财回归资产管理的本源,即实现代客理财的受托责任,不是影子银行和刚兑下的利差模式。其实,行业并不是没有思考银行理财的模式转变的问题。光大银行在2007年、2008年就开始推行净值型产品,相关产品目前还存在。2013年,在银监会创新部的支持下,工行和光大牵头进行理财直融工具、理财资管计划的制度创新,前者着眼于非标转标,后者推进理财产品的净值化发行,但可惜没有强力推动。2015年股市波动之后,监管和行业都开始认真思考金融体系高杠杆率以及多层嵌套带来的隐形金融风险,最终有了资管新规的出台。
资管新规使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不同资管机构面临同一个新的制度设计环境,强化专业管理能力成为每一个资管人的根本出发点,在长跑过程中更好锻炼自己的能力以及从更长时间维度去看业务发展。
《财经》:资管新规的目的是使资管回归本源,其间,不同资管机构的风险管理角色又当如何?
张旭阳:资管新规的出发点是打破刚兑,使资管行业回归本源。打破刚兑,实现投资的风险、收益过手,使投资者在承担应承担的风险同时,获得应有的收益,需要三个前提要件,即:风险可隔离、风险可计量、风险可承受。对应的就是资管产品的信托关系、净值化发行和组合投资、分散风险。当然,净值的估值方式包括了摊余成本法、模型法和盯市法,适用于不同的投资方式与逻辑。对应的公募基金的制度设计就是强制托管、强制信息披露与强制分散投资。
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与以市场为主导的直接融资体系对风险管理的模式截然不同。前者是管理风险,后者强调的是分散风险,通过投资银行把基础资产(非标基础资产)变成债券、股票等可估值、可交易的标准化资产,再通过资管机构把单一风险变成组合风险,例如公募基金实际上是债券包或者股票池,风险远低于单只债券或股票,最后通过财富管理机构把组合风险变成与投资者风险偏好和人生阶段相适应的配置风险,最终形成风险资产在全社会的分散,从而支持了风险投资与企业发展。
《财经》:在当前一个资管模式变革的阶段,业界普遍对于银行系理财公司的空间有着巨大的猜想,你如何对之定位?
张旭阳:银行理财公司应该不仅是一个资管机构,也是一个财富管理机构。未来资产管理行业之变其一就是模式之变:大资管行业更多强调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的“边界淡化”,资产管理行业向上下游的投资银行、财富管理不断跨界,以建立与投、融资客户更密切的关系。
在资产端,就是资管投行的概念。在资金端,由于互联网的使用,增加了资产管理机构与投资者直接接触的便利性,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的边界会更加模糊。通过移动互联网,资产管理机构与客户有了直接沟通的可能,使我们可以更好了解投资者偏好。资产管理行业会逐步去产品化,从原来的单一投资产品提供商,通过互联网,建设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投资顾问、社交场景、消费支付、财务规划、资产配置、产品交易、资讯行情等综合金融服务,这实际上承担了财富管理业务的功能,其目的是更好地把握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与需求偏好,降低客户投资风险。
《财经》:随着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边界的淡化,银行理财子公司当如何适应这一新的态势发展,重新定义自己的业务方向?
张旭阳:新的市场环境下,信用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的累积使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与波动,信息高速传递也放大了噪音所帶来的扰动。作为一个资管机构如何才能更好管理投资者的财富,获得一个超越市场或超越散户表现的收益?这需要资产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资管投行”的理念与模式,通过另类投资,不再仅仅充当买方被动接受金融市场上的债券、股票等金融产品,而是要向投资链的上游,也就是卖方投行转移,在某些时候要成为金融产品的创设者,主动去创设金融工具以融入实体经济。
“资管投行”的实质在于传承商业银行的精神,利用资产管理业务获得的中长期稳定资金把投资融入不同生命周期、不同类型企业的各层面经济活动当中,将资产管理行业中观层面的大类资产配置和组合管理与微观层面的金融创新或企业融资工具创新相结合,使得资产管理的投资与实体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加密切地结合,将金融活动与企业成长性放在一起,从而获得风险收益配比更良好的投资回报。这是银行理财子公司可以做的事情,因为银行与企业联合度比较高,使得银行资管能够与企业更好的结合。
未来,银行理财应该通过PE/VC母基金等方式在股权投资方面着力布局构建全天候多阿尔法的资产管理平台,推动中国金融体系的转型升级。
上述变动在7月12日得到确认。当天,还未离开百度的张旭阳向内部发布了告别信,表示自己荣幸地见证了科技与金融行业发生的“化学反应”,见证了度小满的快速成长,同时收获了一批聪明、靠谱、值得信赖的小伙伴。三年来,近距离的观察和实践,让他对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有了全新的理解。
对于回归光大的原因,张旭阳表示是“回归资管初心”。
今年4月,银保监会批复光大银行出资50亿元人民币筹建光大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光大理财”)。光大银行成为股份行中首家获得监管批准设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该行年报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该行理财产品余额为1.24万亿元。
白银行资管业务问世以来,光大银行的业务便相对自成体系,曾在2004年推出业界第一单理财业务。张旭阳伴光大理财而生并一路走来,其间负责光大银行理财产品的开发、设计、交易与管理,创造出国内银行理财业务多个第一,成为银行理财市场的领军人物之一。
四年前(2015年),光大银行曾首家递交设立理财业务子公司申请,时任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的张旭阳,参与了当时的系统改进、产品研发以及人员储备和投资决策机制的完善等准备工作。
不过,鉴于当时金融监管尚未改革,资管监管标准尚未统一,彼时的申请并未成功落实,而后一年(2016年),张旭阳从光大银行转战百度任副总裁,其后出任百度金融业务分拆独立后的度小满金融副总裁。
2018年初,金融监管改革启动,重构成为一行两会,《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正式发布,银行成立理财子公司路径才越发清晰。同一年底,《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发布。
据《财经》记者了解,张旭阳回归光大银行,将筹建理财子公司并出任董事长一职。
在金融与科技结合越发紧密之时,张旭阳从互联网转身回归金融。业界颇为认同的是,三年的互联网阅历将为张旭阳以及光大带来不同的理财视角,在新的互联网和技术思维影响下,光大理财的别样之路为人所期。
7月初,张旭阳以度小满金融副总裁身份,在青岛财富论坛上发言表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财富管理会有新的资产表现形式。财富管理有很好的投资渠道和方向,技术对财富管理的帮助很大。但是金融的本质、金融的逻辑不会改变。
在互联网公司取经三年,回归光大的张旭阳,其本人抱有哪些规划和设想,未来又将如何落实与推进?会后,《财经》记者独家专访了张旭阳,这是其启动职场回归之路后的首次接受媒体专访。
相比四年前的专访,张旭阳依然语速极快,延续着其系统性论述问题的习惯。颇为不同的是,互联网思维在他的话语中成为高频词语。
张旭阳说,百度三年的工作阅历对他有两方面的提升。第一是对技术的认知,第二是对管理的感悟。
科技新思维:开放资管
《财经》:在互联网企业工作三年,如今再看银行理财市场,有怎样的新启发和新感悟?
张旭阳:百度三年的工作阅历对我有两方面的提升。第一是对技术的认知,第二是对管理的感悟。在技术认知方面,使我更好地把握科技发展的方向,理解技术能够帮助我们做什么,关键是看到技术在现在阶段不能帮我们做什么。我们正处在新技术革命的起始阶段,需要以终为始,思考金融,也包括资产管理行业十年后的业态变化,提前做好布局。而这十年中,最重要的变化无疑是技术发展对行业的影响。
首先,任何一次技术革命都带来了产业的兴衰与分化,作为资产管理行业,在投资方向上就要抓住新兴产业与科技创投企业的投资机会。其次,技术的进步也会作用在资产管理、财富管理行业自身。如何利用金融科技,在智能投研、智能投顾等方面发力,提升资产管理的业务处理效率、风控能力、资产配置能力等,都是基础能力布局的重要方面。第三,在技术推动和数字经济共同作用下,要考虑资产投资范围从传统资产到传统另类资产,再到数据的资产证券化和数字另类资产的可能性,提前研究布局。
《財经》:你提到了开放资管的概念,应该如何理解?
张旭阳:在移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推动下,金融向智能金融跃升。未来资产管理行业也会借助开放银行的概念,将理财功能嵌入到各个场景里面。除了PC端或手机银行,还通过APP、API、SDK、小程序等方式,将理财变成一种“随时、随地、随人、随需”服务嵌入到各个场景当中,而且这种嵌入不仅仅是一个理财产品的销售,更多是投资顾问、财富管理的概念。
只有真正实现从卖方向买方,从销售向投顾的转变,我们才能为零售投资者提供有黏性的服务,帮助投资者建立“理财是财富保护、理财是长期投资、理财是资产配置、理财是人生规划”的概念,从提高投资者长期投资回报的同时,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实现零售资金机构化的目的。
此外,在资产形成方面,随着企业经营线上化、数字化,我们会更好地借助企业相关的大数据去判断企业的经营情况和信用状况,从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财经》:大数据对银行理财的影响是怎样的?
张旭阳:首先,以人工智能、物联网、生命科学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催生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前几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的革命。经过蒸汽机时代、电气化、信息化时代,第四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人对自身改变的一次革命,是人通过机器或系统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一个过程,也解决了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的交互,它不仅促进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也改变着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生产的组织方式、商业模式和社会结构。 为此,生产函数的驱动因素也会发生变化。在新的生产函数下,一是技术发生很大的变化,不再是一个常数;二是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在农业革命时期,土地是最主要的资源。在工业革命时期,石油是最重要的原材料。而在智能时代,数据成为新的能源,其与算法的结合,决定了数据成为一种新的资本形态,现在很多商业模式都在围绕数据做文章。数据取得、提炼、应用、储存、交换、定价都在引发商业模式的变化。
在理财业务方面,通过鲜活的数据积累,可以推测客户的偏好、收入水平以及知识能力,从而更好地做用户画像,针对客户的认知推荐相应的投资组合,更好地做KYC以及更好的组合适配,使我们有能力获得更有黏性的终端资金。
在投资方面,大数据的引用一是可以帮助改善资产配置效能;二是可以提升大类资产投资绩效。例如,通过另类大数据、知识图谱、自然语义理解等技术,更好地发现投资机会、提升风险分析能力;在量化投资上,也经历了从趋势跟踪、统计套利、高频交易到深度学习的不同阶段;三是拓展资产类别和投资半径,包括大数据风控支持的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最后,资产管理中后台效率也会因科技而提升,在风险管理、运营等各个方面都提供了新的可能与视角。
《财经》:你刚才提到在管理上也有很多收获,在你看来,影响一家企业成功的因素有哪些?未来对经营理财子公司有何新思路?
张旭阳:百度三年,也加深了自己对管理的感悟。影响企业成功的变量因素很多,包括战略的认知、组织架构、执行能力、文化价值观以及外部环境、监管变化等。那么,如果每一个变量都是0.9,几个要素相乘下来企业成功的概率就很低。因此,理财子公司作为一家独立法人,在创设阶段,就要加强对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建设的重视,加强对战略定力的传导,加强对组织执行能力的打造。光大理财公司应有自己的企业愿景和使命感,在资管行业转型重塑的起点,做好战略定位与布局,以终为始,科技为舟,承担起应负的责任,以自己的专业能力一方面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的投资回报,一方面与行业一道,推动中国金融体系转型,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支持中国资本市场与技术创新。
全球50大当有中资身影
《财经》: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资管机构,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优势在什么地方?
张旭阳:理财子公司相较市场上其他资管机构,有劣势也有优势。源于母行的客户关系转化,理财子公司会呈现一定的与公司、零售客户的强关联关系。公司客户的强客户关系使得银行理财子公司可以从企业客户的生命周期管理出发,通过不同的资管产品支持企业从创立、成长、成熟、外向型扩张、转型等各个阶段的发展,同时获得一个较为稳健长期的投资回报。这是银行理财子公司很重要的一个优势,它有别于传统标的公募基金,或者以二级市场投资为主的其他券商资管机构。
《财经》:起步阶段,如何拓展自身能力?
张旭阳:银行理财子公司会从两个方向扩展自己的能力。一个方向是自上而下,通过大类资产配置把握宏观经济走势以及货币政策的变化;另一个方向是自下而上,即真正地去理解行业、理解企业,从行业的经济转型中寻找合适的赛道以及赛道中的头部企业,长期支持其发展。后者正是银行理财重要的使命和方向,即担负起支持创新与技术发展的责任,真正为实体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一个强大的资管行业与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互为硬币的正反两面,中国的资本市场能够起到促进创新、创投的发展,就需要强大的资管机构支撑,银行理财子公司正好适逢其时。
《财经》:银行理财子公司与其他资管机构的竞合关系将是一种怎样的格局?
张旭阳:银行理财公司与其他资管机构应该是竞合的关系。银行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在二级市场上的股票投资以及主动投资方面,银行与现有的机构还有很大的差距。光大银行阳光理财从2007年开始就提出“双F”的产品结构布局,即银行理财自身强化资产配置和固定收益市场的投资能力(FixedIncome)和母基金(基金中的基金FOF)的管理能力,从而为投资者提供一個全天候多阿尔法的投资谱系。
银行更多强调相对稳健的回报,完全可以通过基金组合来做风险波动的平缓,通过选择优秀的投资管理人和投资产品,做相关性比较低的不同资产类别的组合投资,这是银行理财可以做的事情。
所以,银行理财与其他资管机构的合作关系大于竞争关系。未来,银行理财需要做到几个敬畏:敬畏风险,敬畏市场,还要敬畏同业,毕竟其他资管机构在这个领域沉淀多年,积累了大量专业经验。银行理财还要敬畏企业,企业来之不易,如何与企业共生,是银行理财要做的事情。
《财经》:基金公司认为银行理财监管环境相对比较宽松,你怎么看?
张旭阳:不同的主体持有不同的看法,事实上,公募基金不用缴纳增值税,也会影响投资者收益20个-30个点。银保监会会出台现金管理产品的管理办法,将监管尺拉直,使得机构处于同一个监管环境下。
在这个过程中,既有监管趋同的必然结果,还有一个监管制度创新的问题。任何一个行业的进化实际由两个驱动因素,一是技术进步,一是制度完善,而且这种进化往往始于技术终于制度,良好的行业业态最终需要通过良好的制度将其固化下来,使其更加符合逻辑。
例如,P2P与网络小贷就是一个迥然不同的制度设计,后者不得对公众募集资金,只用依靠股东支持和机构资金,发展相对良性,并通过引入互联网大数据风控的力量,支持小微的发展,发挥了普惠金融的作用,且系统性风险可控。而前者频繁爆雷,这源于自身的金融逻辑和模式不成立。两种完全不同的制度导致截然不同的金融后果。
是否公募基金的制度就是最优的?是否应该向更加合理的制度演进?随着技术的变化,都需要一一探索。
《财经》:资管新规下,银行理财规模迅速萎缩,未来,要达到前期规模需要多长时间?发展节奏怎样?
张旭阳:银行理财子公司规模随资管新规的落地施行以及去刚兑的进程,会有一个规模回落的时间段。这很正常。下一步规模如何变化要看哪类资产占优。在不同阶段,不同的资产类别占据优势。如果经济下行、市场波动,老百姓最好的财富管理方式是现金和存款。如果中国经济还有很强的韧性,资本市场能够为科创企业和创投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则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资产配置能力与投研能力不断提升,银行理财规模增速会更快一些。 当然,资产管理行业的规模指标依然很重要,因为这代表了客户黏度和客户的信任度,以及资产配置和投资管理的纵深空间的程度。规模越大,帮助投资者抗风险能力越强。
理财子公司首先要把自己的能力提升起来,包括对客户的理解,与客户交互的能力,以及投资研究和对风险把控能力。能力做起来了,自然不愁规模。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路径将很漫长。全球前50大银行当中,前四大银行都是中资行,但是在全球前50大资产管理机构中,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资资产管理机构。但是假以时日,真正按照资管逻辑发展,相信可能五年的时间,在全球前50大资管机构中就会有很多中资资管机构的身影,与中国金融体系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相配。
资管新规下的新赛道
《财经》:四年前,光大银行首家申请理财子公司,对比当下,中国理财市场的监管环境和行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张旭阳:监管要求银行理财回归资产管理的本源,即实现代客理财的受托责任,不是影子银行和刚兑下的利差模式。其实,行业并不是没有思考银行理财的模式转变的问题。光大银行在2007年、2008年就开始推行净值型产品,相关产品目前还存在。2013年,在银监会创新部的支持下,工行和光大牵头进行理财直融工具、理财资管计划的制度创新,前者着眼于非标转标,后者推进理财产品的净值化发行,但可惜没有强力推动。2015年股市波动之后,监管和行业都开始认真思考金融体系高杠杆率以及多层嵌套带来的隐形金融风险,最终有了资管新规的出台。
资管新规使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不同资管机构面临同一个新的制度设计环境,强化专业管理能力成为每一个资管人的根本出发点,在长跑过程中更好锻炼自己的能力以及从更长时间维度去看业务发展。
《财经》:资管新规的目的是使资管回归本源,其间,不同资管机构的风险管理角色又当如何?
张旭阳:资管新规的出发点是打破刚兑,使资管行业回归本源。打破刚兑,实现投资的风险、收益过手,使投资者在承担应承担的风险同时,获得应有的收益,需要三个前提要件,即:风险可隔离、风险可计量、风险可承受。对应的就是资管产品的信托关系、净值化发行和组合投资、分散风险。当然,净值的估值方式包括了摊余成本法、模型法和盯市法,适用于不同的投资方式与逻辑。对应的公募基金的制度设计就是强制托管、强制信息披露与强制分散投资。
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与以市场为主导的直接融资体系对风险管理的模式截然不同。前者是管理风险,后者强调的是分散风险,通过投资银行把基础资产(非标基础资产)变成债券、股票等可估值、可交易的标准化资产,再通过资管机构把单一风险变成组合风险,例如公募基金实际上是债券包或者股票池,风险远低于单只债券或股票,最后通过财富管理机构把组合风险变成与投资者风险偏好和人生阶段相适应的配置风险,最终形成风险资产在全社会的分散,从而支持了风险投资与企业发展。
《财经》:在当前一个资管模式变革的阶段,业界普遍对于银行系理财公司的空间有着巨大的猜想,你如何对之定位?
张旭阳:银行理财公司应该不仅是一个资管机构,也是一个财富管理机构。未来资产管理行业之变其一就是模式之变:大资管行业更多强调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的“边界淡化”,资产管理行业向上下游的投资银行、财富管理不断跨界,以建立与投、融资客户更密切的关系。
在资产端,就是资管投行的概念。在资金端,由于互联网的使用,增加了资产管理机构与投资者直接接触的便利性,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的边界会更加模糊。通过移动互联网,资产管理机构与客户有了直接沟通的可能,使我们可以更好了解投资者偏好。资产管理行业会逐步去产品化,从原来的单一投资产品提供商,通过互联网,建设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投资顾问、社交场景、消费支付、财务规划、资产配置、产品交易、资讯行情等综合金融服务,这实际上承担了财富管理业务的功能,其目的是更好地把握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与需求偏好,降低客户投资风险。
《财经》:随着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边界的淡化,银行理财子公司当如何适应这一新的态势发展,重新定义自己的业务方向?
张旭阳:新的市场环境下,信用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的累积使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与波动,信息高速传递也放大了噪音所帶来的扰动。作为一个资管机构如何才能更好管理投资者的财富,获得一个超越市场或超越散户表现的收益?这需要资产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资管投行”的理念与模式,通过另类投资,不再仅仅充当买方被动接受金融市场上的债券、股票等金融产品,而是要向投资链的上游,也就是卖方投行转移,在某些时候要成为金融产品的创设者,主动去创设金融工具以融入实体经济。
“资管投行”的实质在于传承商业银行的精神,利用资产管理业务获得的中长期稳定资金把投资融入不同生命周期、不同类型企业的各层面经济活动当中,将资产管理行业中观层面的大类资产配置和组合管理与微观层面的金融创新或企业融资工具创新相结合,使得资产管理的投资与实体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加密切地结合,将金融活动与企业成长性放在一起,从而获得风险收益配比更良好的投资回报。这是银行理财子公司可以做的事情,因为银行与企业联合度比较高,使得银行资管能够与企业更好的结合。
未来,银行理财应该通过PE/VC母基金等方式在股权投资方面着力布局构建全天候多阿尔法的资产管理平台,推动中国金融体系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