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致远:设计的力量

来源 :中国慈善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rizhaoyangdong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的“革命”
  程致远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转折在一次游学之后,不期而至。
  在中国美术学院室内空间环境艺术专业念到第四年,他跟随导师赴台游学。在那里,看到当地学生设计的海上风力发电建筑,他深感震撼。
  “它长得很奇怪,但很漂亮。他(那个学生)说做这个东西的原因是因为发现台湾很缺电,希望设计一个东西去解决这个社会问题。”
  那一晚程致远失眠了。他从小学开始学习美术,从未想过可以通过设计去改变或解决些什么社会问题。游学结束后,程致远决定放弃准备已久的毕业设计,转而做些“美而有用”的东西。他将这一转变总结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我是90后,我们这批孩子基本上衣食无忧,但需要找出(生活的)意义。这个时候,其实就是你用自己的DNA,和这个世界的召唤产生交集。”
  某次论坛上李连杰的一句话也使程致远深以为然,“在我那个年代,要每个人捐1块钱,大家会觉得痛苦,但是现在的90后、00后,基本上你只要一说这么个事,是有社会价值的,这些小青年就会自己去做一些工作。”
  这一年, 程致远用他的毕业设计做了第一次尝试—“拯救余杭”老城区改造。毕业后,没有政府的委托和支持,他与同学自费去到浙江丽水的一个自然村中,尝试优化传统建筑环境,将人与生活、手艺与商业模式连接,帮助当地村民重新設计包装农产品。他将这个项目称作“寻乡”。
  但多年的职业训练和审美惯性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改变。在“寻乡”之途中,程致远的产品设计再次落入“美而无用”的窠臼。
  “有个学商科的学生看了之后,就问了很多关于落地的问题,我们发现自己都没有想过,其实挺受打击的。”程致远意识到,如果要做对社会有益的设计,最需要的技能,除了专业本身,“好像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
  同年,程致远申请了在美国排名首位的设计学院—帕森斯设计学院的跨学科设计专业。
  入校一周之后,他发现自己“太幸运了”。“选这个专业是因为我怕选不上好的,因为被拒过一次,就报了个冷门。结果去了才发现,天哪!这个冷门刚好是我很喜欢的专业。”
  跨学科设计专业强调以跨界合作的方式尝试研究以及解决社会性问题,等同于国内熟知的“社会创新”。求学两年,程致远与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共同参与了福特公司、纽约州政府移民局和联合国的诸多项目,深刻地认识到合作与对话的力量。
  程致远相信,任何问题的真相都散落在每个人的大脑中,但没有一个人有正确的答案。虽然工业革命催生了不同的专业、领域,影响了不同的意识形态,但在远古时代人类需要学会各种技能。所以,所谓的“跨界”对程致远来说,不过是尝试回到人类本来应该活出的样子。
  2016年,程致远毕业回国,创立造点设计。他将造点设计定位成一个探索社会与商业“共益”创新方案的咨询机构,通过招募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人士组成项目组,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程致远希望创造一个能够包容公益机构、商业公司和创意人士的场域,在本质上,他觉得这其实是一种“革命”。
  关于“造点”这个名字其实还有一个说法,“因为我们是在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就像放大一张照片,你会看到很多噪点,那些点才是真正导致社会问题出现的原因。这个时候你要在这个地方做介入和干预,但你不能把整张照片给毁了,而是去‘造’一个点,从而让它的影响力一步一步地扩大。”
  “共益”
  2017年北京设计周,造点为频繁驻场的建筑工人设计的多功能马甲“李师傅的马甲”,获得何里栖地负责任旅行创新营第一名。
  “李师傅的马甲”配备了“灭烟口”和“特质口袋”,以减少建筑工人乱丢烟头的现象,而马甲背后的“个人名牌”一方面帮助实现“去匿名化”,提高不负责任的社会成本,另一方面也赋予了建筑工人“共建者”的身份,增强其与场地的情感连接,为建筑工人提供“负责任”的心理动机。
  这次设计挑战召集了学科背景各异的19位众创成员和35位线上线下支持者,完美复刻了程致远在帕森斯求学时所应用的工作模式。而这种特殊的工作模式也决定了造点团队内部成员的工作主旨—管理。
  “如果没有我们的话,他们自己对接的成本是很高的,也很难去找那个平衡点。这就需要一个第三方视角,平等地看待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
  为了促成来自不同机构、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进行合作,造点必须扮演好“第三方”的角色。但程致远并没有满足于此。
  在美国读书时,程致远的老师,帕森斯设计学院跨学科设计专业系主任Jamer Hunt说过一句话:“设计师是可以激发创新的战略性角色,他们可以渐渐地转化一些棘手的社会问题的形势。而为了扮演这个角色,设计师们必须重新调校聚焦点,从设计‘东西’转向这些设计所在的复杂系统。”
  受此启发,在程致远的设想里,造点最初的目标就是进入“上游”,发挥更大的能动性。他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所有企业和品牌的发展战略,他们必须回应消费者的诉求,为其创造价值。
  “而所谓的社会价值,就不仅仅是CSR和钱的事。现在的年轻人不在意这个了,他觉得你是在做营销。那么什么东西会打动他们呢?就是你自己拿自己开刀。”
  企业的自我变革是一个必然趋势,这也是造点设计能够存在的根本原因。程致远希望造点最终能够走向权力结构的核心,帮助更多企业植入公益基因,进行自我变革,从而使社会影响力“自然”生长。小到员工奖励机制,大到关注气候变化,兼顾商业利益与社会影响力,程致远称其为“共益”。
  但这种创新模式也并非没有问题。
  2017年,造点联合雀巢公司针对老龄化带来的诸多问题设计了“别样老年”项目,提出了亲子厨房“Kidding Kitchen”的概念。“Kidding Kitchen”鼓励年轻人带着即将或者刚刚退休的父母通过一顿晚餐讨论彼此的人生计划,让子女了解父母的退休规划并帮助他们实现。
  同年,造点联合病痛挑战基金会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服务设计研究所一同启动了国内首个罕见病创新服务设计项目:司南Lab。该项目从病患心理关怀、辅助诊断、联通国内外信息等方面共产出了5个设计方案。
  但在落地实施过程中,这两个项目都遇到了不同的问题。程致远发现,问题大多源于他的过分执着。之前的学科经验使他认为,所有案例都必须跨学科、复杂化,这导致他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事实上,并非所有项目都适合“众创”。人员构成越复杂的项目组,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大。
  “有时候等我们项目做完,合作方的负责人就辞职了,有内部压力,导致项目没有落地。”
  盲区在2018年初被发现,程致远开始重新思考造点的工作方法和定位,他坦言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我需要不断地在实践过程中忘掉很多之前在美国学到的设计逻辑。”
  最近,项目的落地情况渐渐好转。造点联手银杏基金会一起设计了全新的帮助二线城市青年人更好参与社会行动的项目,并与B Corp中国团队一起设计了一款桌游,帮助企业轻松有趣地找到管理精进的路径。凤凰网社会设计周也找上了造点,希望能够联手将优秀的创新方案应用到更广阔的社会领域当中。
  跨越盲区后,程致远越发觉得得心应手。他很喜欢自己现在的状态。他的老师曾说过一句话:“我可以教你如何去play,但同时你要知道,更厉害的是你要学会如何去建立一个playground。”这正是他和造点设计正在努力达成的目标。在他的语境中,这将是一场势在必行的“共益革命”。
其他文献
在采访中,我喜欢考问人们做公益的动机,但毫无意外地,他们的答案都差不多地无趣,无非故园幼时耳濡目染,还有信仰情怀大爱无疆之类。  深入接触公益行业之前,我相信张维迎的市场主义,他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过挣钱和社会贡献成正比的观点,我深以为然。基于此,审视公益,我偶尔戴着有色眼镜,听着采访对象的诉说,思绪中会飘起中国人是如何热衷于跟神仙做交易的画面。  上述故事写多了就腻,像在写一群雷同且面目模糊的
期刊
如果这套方案被证明有效,很可能被世界银行采纳,以此指导具体贷款项目的操作。而水基金也将在走通中型流域之后,最终应用在中国的大河流域  10月,浙江省淳安县安阳乡柏园村,一块特殊的稻田迎来了丰收。  这块稻田约30亩,与周围几百亩稻田看起来别无二致,但其生长过程却大相径庭。从今年4月开始,这块稻田被赋予“环保科技+人工智能”的生长路径,承担起治理千岛湖流域面源污染的实验任务。它的丰收,意味着今年2月
期刊
“在我演讲之前,想问大家三个问题。”在乐天行动派2018年度公益盛典现场,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一诺站在舞台上说。  “在全球,30岁以下的男性获得平均在校学习时间是10年,同年龄段的女性获得了几年?A. 9年,B. 6年,C. 3年”“全球1岁儿童获得疫苗注射的比例有多少?A. 20%,B. 50%,C.80%”“在过去20年中,全球的极端贫困人口数量是什么样的变化模式?A
期刊
中国第一家完全意义上的家族基金会—老牛基金会即将迈入第15个年头。之前的14年里,老牛基金会在治理机制、资产保值增值、项目运作、国际化、慈善理念等方面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慈善家族基金会”发展之路  最后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于2018年3月被解决,雷永胜终于“合理合规”地成为老牛基金会的“法定代表人”。  此前,老牛基金会在一段时间内实行秘书长为法定代表人的“特殊制度”,这与相关规定是相悖的。《基
期刊
独生子女的父母、老师、长辈亲属盼望这代人能拉近中国和第一世界的距离,但是他们也警觉到独生子女遵循的第一世界文化模式和他们第三世界的家庭与社会状况之间存在很大差距  书名:《唯一的希望》  作者:[美] 冯文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冯文(Vanessa L. Fong):美国知名中国教育问题研究专家,于1997-2002年,在中国大连对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多位青少年进行了问卷
期刊
现在,可再生能源的成本越来越低,一定程度上也要归功于中国对可再生能源的大力投资。但是,如何发挥中国的这个优势,建设真正的绿色“一带一路”,实现各自在《巴黎协定》下的自主减排目标,还是需要进一步摸索的课题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可再生能源产品制造国、出口国和消费市场”  《中国慈善家》:你在WWF主要致力于中国在海外能源等领域投资与贸易的绿色化。最初关注投资与贸易绿色化的议题是基于怎样的思考?  王怡
期刊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他在商业上的成功,除了作为一个企业家敢为人先的勇气和敏锐的洞察力等因素外,他在慈善上的作为亦在无形中成为一股强大的推力,最终,他所成就的反过来成就了他  距离2019新年还有3天。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拿起铁锹为立新楼铲下第一铲土那一刻,唐立新悬在心里4年多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这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楼,原计划于2017年完工,作为他对母校重庆大学85周年校庆的献礼。他于1981
期刊
参与社会改造是他内心一以贯之的追求,而以怎样的角色和方式参与其中,是他一直在寻找和调整的  “我还有一副瞿秋白同款眼镜,早知道应该拿过来。头发要不要搞一下?”面对镜头,李劲对自己新换的发型有些不放心。  不久前,理发师看他的头发“快坚持不住了”,“擅自”将他耷拉在左侧的头发往头顶上梳,这让年近50的李劲感觉“人生仿佛进入了下一个阶段”。他叹了口气,又“抱怨”又认命:当秘书长就是这样,天天操心各种事
期刊
“中国公益界从来没有被市场扭曲过,有的是被权力扭曲。继续坚持市场,向着有法治精神、平等精神和自由灵魂的方向发展,是中国公益的康庄大道。”  “2002年(有人)说我投资出问题,当时就是要把我‘打死’。这个时候,康晓光正在耶鲁大学做访问学者,他放弃了做访问学者,冲回来危机公关。这是什么感情?所以康晓光骂我几句就骂吧,我不理他就完了。”2018年9月25日,“北大光华·益行者之夜”活动上,希望工程创始
期刊
陈绍诚,祖父为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外祖父为国学大师林尹。现为台湾“财团法人 立夫医药研究文教基金会”董事兼副执行长,曾就读于美国普度大学工业工程系,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于2015年受邀于隶属台湾“教育部”之“国立教育广播电台”主持儒学相关广播单元“谈笑自儒”,将儒学以深入浅出且生活化的方式解释给听众。  上一篇讲到正心,我们从格物理解求得知识的方法,有了正确的方法以至达到知的境界,进而增加各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