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在储层岩屑热解录井参数校正中的应用

来源 :录井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wang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石热解录井参数直接反映岩石中烃类组分的含量,是评价储层含油性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由于分析样品的类别不同,导致分析结果有着比较大的差异,严重影响到基于岩心样品分析结果建立的解释图板的应用效果。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岩屑热解录井参数校正方法和模型,将岩屑分析结果回归到岩心分析的“标准尺度”,极大地提高了解释图板的解释精度,为储层评价提供了更准确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无论是课堂的师生关系,亦或是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本质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影响和能量流动.教师或父母在培育人的过程中,有哪些规律是共通且行之有效的?不同国别、不同领域的两位名人沈思和洛克菲勒给了我们一些启发:以平等对话为基础,以欣赏为内核,以精神财富的传承为目标,实现心智的启迪,智慧的传承.
期刊
我国历史文物传承了中华历史,也承载了中华文明,是集史料、借鉴、教育三大功能于一身的历史产物,更是中国与世界交流、弘扬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文物翻译的质量至关重要.文物翻译具有专业性、交际性等特点,要求译者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差异,合理选取翻译策略,确保译文既保留中华民族特色,又符合国外受众的语言和审美习惯,进一步优化文物的宣传效果.
期刊
结合InSAR与概率积分法的优势,提出一种InSAR和概率积分法联合进行矿区地表沉降的精细化监测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InSAR时序累积沉降盆地,进而建立判别大梯度形变的约束条件,区分沉降边缘与沉降中心.对于形变较小的沉降边缘,保留InSAR结果,而对于大梯度沉降中心,则结合InSAR与概率积分模型建立矿区工作面的沉降盆地,并通过空间插值,获取地理坐标系下连续的地表沉降信息,最终得到完整的矿区地表沉降结果.论文以山东某矿区为研究区域,采用2016年10月16日 2018年3月4日期间的21景SAR影像和工作
本文介绍了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的实时地震处理系统,该系统采用深度学习方法检测地震,具备地震检测、到时拾取、震相关联、地震定位和震级测定功能,可实时和离线处理连续地震波形数据和密集地震序列,产出的地震目录定位精度高、完备性和一致性好.以云南漾濞Ms 6.4地震序列为例,可在震后2~4 min内产出地震目录,检测出的地震数量比人工多2~3倍,定位精度与人工处理结果相当,震级测量误差小,震级处理下限可达ML 0.0级左右.该系统不仅可应用于省级区域地震台网,也可用于密集地震台阵,水库、矿山和火山等专用台网的实时处理
川南泸州区块龙马溪-五峰组页岩气储层埋深大、温度高、地层孔隙压力高、甜点地层高硅高钙,导致储层钻井效率低、周期长。自2019年至今,通过旋转导向配套工具的应用,满足了深层页岩气甜点靶体精确地质导向轨迹控制的工程技术要求,但较高的工具失效率(56.4%)与较长的钻井周期(平均111 d),成为制约深层页岩气高效开发的工程技术瓶颈。为提高钻井效率,优选了目前应用率高、钻井效果好的斯伦贝谢公司旋转导向工具开展深层页岩气学习曲线研究,为深层页岩气制订了提速提效技术方案。现场实施结果表明提速提效技术方案的应用大幅提
利用中国国家强震动观测台网(NSMONS)和云南地震预警台网获得的158组强震动记录,分析了漾濞Ms6.4地震观测的近场地震动幅值、反应谱值特征以及不同周期反应谱值的空间分布.将近场台站反应谱值与NGA-West2预测方程进行对比,结合现场震害调查结果验证此次地震近场地震动的方向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近场30 km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表现出南北向(NS)高于东西向(EW)的方向性差异,PGA最大相差达1.86倍;在水平向加速度反应谱值(SA)卓越周期附近的谱值普遍高于基本设计谱,漾濞台NS向卓越周
基于应力与b值之间的负相关关系,b值一直是地震预测研究和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内容之一.在b值分析时,一个是特定时段的空间扫描分析,另一个是选定空间范围内的时间进程分析.b值的空间分布可以反映各个地区b值的差异性,但难以将其与地震孕育相联系.同样,在进行b值随时间变化分析时,难以保证所选取的区域完全包含b值异常区.有震例研究表明,地震发生前b值存在数月-数年的下降变化过程.本文中,我们着眼于b值下降变化过程,通过格点搜索法,分析1976年唐山Ms7.8地震前b值异常特征.结果 表明:b值下降异常大面积集中分布在
为探索准噶尔盆地南缘冲断带霍玛吐背斜带安集海背斜圈闭下组合含油气性,突破以安集海背斜为代表的走滑背斜型目标,在此区域设立风险探井。因该区邻井资料较少,未钻揭深部地层,面对未知地质条件,岩性变化导致的可钻性变化、地层压力异常等都将给钻井施工带来未知风险。在常规录井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应用岩屑伽马能谱录井技术,对比分析U、Th、K数据,识别区域性特征,辅助指导现场卡层取心、岩性定名,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岩屑伽马能谱录井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录井现场地质资料的可参考性,可为远程实时决策提供充分依据。
科学技术研究(科研)是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录井科研有其特殊性,研发力量相对薄弱,存在问题找不准、思路理不清、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除了客观因素外,是录井的定位出现了偏差。为此,从行业属性、专业界定、立项目标三个层面分析了录井科研的战略定位,明确录井在油气勘探开发产业链中的位置,立足其固有的“现场”“直接”等技术优势,守住数据源头,分类、分层次理清技术手段的针对性、数据采集的有效性,找准衡量录井数据与成果质量的标尺。在此基础上,从基础化、精细化、实用化三个层次提出了录井科研的实施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PB油田断层边部井网密度仍相对较低。根据资料分析该区以薄差储层分布为主,断层边部剩余油相对富集,但采用常规直井开发无法有效动用剩余油。为最大程度挖潜断层边部剩余油,遵循“平面上找厚砂,纵向上兼顾多层”的设计原则,在钻井工艺可行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沿断层面部署三维定向井的设计思路。应用断层面精细刻画、砂体立体解剖、剩余油定量描述等多方面的成果,借助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创新性地设计顺断层走向的三维定向井1口。该井完钻后砂岩厚度20.0 m,有效厚度16.4 m,投产初期产油量13 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