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赡养老人是法律和道德赋予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一项基本义务,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和良好传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认识上的诸多误区,“赡养”这个本身内容极其广泛,涵义极其丰富的行为,在现代中国人的观念中还仅仅是停留在物质帮助,忽视了对被赡养者精神上的关注。
在将近两个月的采访中,记者惊讶地发现,很多老人早已习惯了寂寞的生活,当问他们:“你感到寂寞吗?”,他们其中的大多数人都会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笑笑回答说:“早已经习惯了”;就连很多孝顺的子女也很少能意识乃至顾及到年迈父母的精神问题,在很多人的心中,孝顺似乎只是衣食饱暖方面的事情。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老年人,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掩盖下的是他们孤独寂寞的精神生活,他们将在这种致命的孤独和寂寞中结束他们的生命历程……
母亲怎会得了抑郁症
她是一位退休的高级知识分子,也是一位抑郁性精神病患者。在退休之前,她就获得了副高级职称。退休后单独住在单位分给她的一室一厅单身住房内。
她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都已成家后单独另过。对于丈夫早亡的她来说,作为一位母亲抚养五个儿女长大成人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喜的是儿女们都很争气,其中有四个受过国家正规高等教育。只有小女儿不尽人意,仅得了个中专文凭。但“五个指头伸出来还不一样齐”呢,她感到很知足。
起码到两年前,最小的女儿出嫁,她才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寂寞。一年前她退休后,由于城市建设扩街,她原来的住房被拆除,只好住进单位分的单身房,这种寂寞就愈发显得强烈。
儿女们都各自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或为事业或为家庭而忙碌。总之他们很少有空儿回来找这位退休的老母亲问问寒,问问暖或一起唠唠家常。即使是唠一些柴米油盐的家庭琐碎事,儿女们也少有这样的耐心。只有刚嫁出去的小女儿偶尔回来看看,但至多也不过是和老人在一块吃顿晚饭,便匆匆回到自己的新家。“儿女们有他们自己的生活”,这是老人对孩子们的理解。
老人闲得无聊的时候除了看看过去的业务书,或到老同事那儿去串串门儿,其余的时间基本上是一个人在家里看电视。刚退休时还去儿女们那儿看看,但相对于孩子们忙忙碌碌的快节奏生活,自己好像完全成了多余的人,显得极不协调,有时候甚至产生一种受冷落的感觉。自尊心极强的她便尽量避免去儿女们那里,儿女们却未觉察到老人这一微妙的心理变化。
一向生性好强的她终于在精神百无聊赖,不能与儿女们进行思想沟通的情况下患上了抑郁性精神病。
儿女们实在想不通他们那一向开朗乐观,对生活充满信心的热情的老母亲会在退休后不到两年就得了这种可怕的疾病。因为在他们的想象中,退休后享受高工资待遇的老母亲应该是无忧无虑的。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正是他们的这种想象所带来的对老母亲的不经意举动伤害了老人……
风雨里守望致命的孤独
他,每天都要伫立在高山村村头的那棵老榆树的底下,向着哈尔滨所在的方向,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
也许你会认为这是一位沉浸在回忆中的老人,然而熟悉他的人和他呆痴的双目会告诉你,这是一位严重的老年痴呆症患者。他已经患病3年,他面对的方向正是儿子工作单位所在的方位。
他的病是在退休后不到半年患上的。
他有着不寻常的经历。16岁那年到大西北的铁路工地当工人,后来去援建非洲的“坦赞”铁路,当过劳动模范。1964年回国后跟家乡的一个农村姑娘结婚,1965年有了一生中唯一的一个儿子。为了顾家,他转回到家乡附近的一家公路道班当工人。1973年,儿子该上小学的时候,他的妻子因一场交通事故离开了人世,儿子成了他唯一的亲人。既当爹又当妈地抚养着儿子,同时也是抚养着一个希望。“自己没有知识,一定得让儿子上大学,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没有辜负他希望的儿子很争气地考上了国内一家名牌大学,成为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这个村第一个考上名牌大学的考生。儿子上大学那天领导还专程开了欢送会。那天他夹杂在人群中,看着儿子坐上县里派的小汽车去北京上大学……四年以后,大学毕业的儿子被分配到省城工作,后来儿子娶了媳妇,探家的时间就少了,有时候一年半载才回来一次。
1992年,从公路道班退休的他实在无事可做,又太思念儿子,就按着儿子信上讲的地址去了一趟省城,打算像邻居说的那样到儿子那里去享两天“清福”。可是映入他眼帘的是儿子狭窄的一室一厅的房和儿媳妇并不友好的眼神。第二天他就从省城回到了守了大半辈子的山村老家。
儿子并没有忘记他一生含辛茹苦的父子深情,按月从省城买些营养品、滋补品寄给他,他都一一低价卖给商店,再把钱寄给儿子。他怕儿子经济上作难,自己还有退休金啊!
毕竟年龄不饶人,不到两个月后他中风了,半年后得了老年痴呆症。儿子得知后,从省城赶回山村,把他接送到省城医院。病情刚得到控制,稍有好转的时候,狭隘的儿媳妇就催着儿子把他送回山村老家。回到老家后,他又犯病了……
以死抗议为什么
黄大爷从儿子的单元楼五楼跳下来是在今年4月的一个星期天上午的九点半左右。
那天早上8点半钟,黄大爷做好早餐就喊儿子儿媳和孙子吃早饭。半个小时后,吃过早饭的儿子儿媳和孙子骑摩托车到会展中心去看花车展。最后吃完饭的黄大爷收拾好碗筷又将屋子打扫干净,从楼上跳了下来,腰里还围着做饭用的围裙……
黄大爷的儿子儿媳见到死去的黄大爷嚎啕大哭,认为是有人图财害命,坚决要求公安机关立案并查明案情。公安机关进行了周密的侦查,最后得出结论:黄大爷系自杀。公安人员从黄大爷写给乡下老伴的一封信中找到了黄大爷自杀的答案。
来自乡下的黄大爷因其说一不二的脾气而闻名邻里。但这绝对是一个通情达理,富有古道热肠同情心的好老头。邻居们都很喜欢找黄大爷唠家常,黄大爷也常在邻里间走动。谁家有困难缺人手他都去帮助,很受邻居们的赞赏。
但对黄大爷的这些“外交”举动,那个在政府当干部的儿子和在银行当会计的儿媳妇却很不喜欢。儿子倒无所谓,毕竟老人是把自己含辛茹苦养大又供自己上大学参加工作的老爹,不喜欢也不会说出口。但那位从小生长在省城,文化既不高又不乏小市民味的儿媳妇,却是把这种“不喜欢”不依不饶的挂在嘴上,甚至在某些时候还用略带讽刺意味的口吻来影射黄大爷。
一辈子生性倔强的黄大爷可受不了这口气。但转念一想,不管咋说儿子儿媳妇都是自己人,说几句也没啥,毕竟自己的举动有些过分,以后注意些就行了。黄大爷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外交”。但时间不长,乡下人那朴素的助人为乐的个性又在黄大爷身上表现出来。黄大爷出事前的一天下午,同一楼洞对门的邻居家孩子发起了高烧,家里又没大人,黄大爷就毫不犹豫地把孩子背起来送到医院急诊室。危险解除后,黄大爷急忙往回赶,回到家里看到先他一步下班回家的儿媳妇阴沉着脸,方想起自己当时只顾急着救孩子,上医院时竟忘了关房门。黄大爷心里很过意不去,就在吃晚饭时向儿媳、儿子做了“自我检讨”。但儿媳那张始终未挂笑容的脸和不依不饶的嘴巴,使黄大爷感到自己好像一个做错了许多事的孩子。
吃过晚饭,邻居过来到儿子、儿媳家提出要感谢一下黄大爷,并请他到对门坐坐。盛情难却的黄大爷在得到儿子、儿媳默许后,就到对门邻居家坐了半个多小时。回到家时,他却听见儿子、儿媳正在争吵。只听见儿媳大叫大嚷着让儿子给黄大爷几千元钱,送他回乡下老家去,绝不能让他继续在这里招惹是非,影响家庭的正常生活。吵了一会儿,儿子唯唯诺诺地答应了儿媳的要求。
生性耿直的黄大爷差一点儿昏了过去,自己活了几十年,怎么这种急人所急、助人为乐的做法竟成了招惹是非?更让黄大爷来气的是,儿子居然还答应了儿媳的要求,分明是瞧不起自己这个乡巴佬嘛!黄大爷这一夜失眠了。半夜的时候,只有小学文化的黄大爷给在老家的老伴儿写了封有许多错别字的家信。
第二天早上,黄大爷起来做好了早饭,喊儿子、儿媳和孩子起来吃饭。在饭桌上,儿媳一个劲儿地向儿子使眼色,儿子的嘴张了几下,终于忍住没有开口说话。儿媳那略带夸张的动作没法让黄大爷觉察不到。想想自己和老伴大半生养子不易,今天却落到了让儿媳撵的结局,黄大爷心里十分难过。在儿子、儿媳走后,他选择了人们不愿见到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晚年……
远在乡下的老伴儿听到黄大爷跳楼自尽的消息,连急带气在赶往县城的途中不幸中风瘫痪。
按照邻居们的说法,其实黄大爷的儿子儿媳对黄大爷在吃、穿等方面都从没嫌弃过。黄大爷在乡下老家时,小俩口每个月都往家寄过生活费,逢年过节也往家里拿吃的、用的。黄大爷到城里后,小俩口定期带他去检查身体,也算很孝顺。
但黄大爷还是死了。他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表示了自己的抗议。那么,他以死抗议的究竟是什么呢?
采访后记:我们都是明天的老人
从目前的立法规定来看,上文中的这些“悲剧”没有法律意义上的责任承担人。因为悲剧中这些老人的子女都无一例外地保证了他们的父母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有的甚至还相当优越。也就是说,悲剧中的这些子女们从道德上讲符合传统观念中的“孝子”特征,从法律上讲尽了应尽的赡养义务。那么这些“悲剧”的制造者是谁呢?是这些“不知足”的老人们吗?
人都有七情六欲,老人们也不例外。物质上的需求是一个方面,精神上的需求也是客观存在的。也许悲剧中的为人子女者有许多理由能证明自己对父母亲的爱心,会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忏悔自己的不经意造成的伤害。但有一个现实,那就是他们都未尽到应尽的对老人精神上的赡养义务。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有些过失可以弥补,有些错误则只能悔恨终生。”一位步入迟暮之年的老人发自肺腑而又无奈的心声,令人感慨万端。这心声,既有如梦方醒的觉悟,也有悔之已晚的遗憾。可以想见,这位老人在年轻的时候并不了解老人、理解老人,对自己的父母也关心爱护得不够。而当他自己步入老年时才大彻大悟,才懂得老年人的生活是多么不容易,尤其是那些丧偶和独居的老人,更要面对着精神上的孤独、生活上的无助、疾病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胁。他们多么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渴望得到儿女们的亲情关爱。可惜,这迟来的觉悟已经于事无补。如今,父母早已过世,而自己的子女也可能正步自己的后尘,重复着自己昨天的错误。留在心头的,只有永远的痛以及挥之不去的悔恨和遗憾。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2000年已达1.3亿,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20%,相当于英国、法国、瑞典、挪威4国人口的总和,80岁以上高龄老人已高达1100万,并以年均5%的速度递增。到本世纪中叶,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4亿,约占亚洲老年人口总数的36%,占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22.3%。
毫无疑问,“白发工程”、“夕阳工程”将是摆在中国人面前首要的工程之一。然而这些工程最终的着眼点还是要落实到作为社会单元的单个家庭。含饴弄孙、安享天伦几乎是所有老人晚年的理想生活。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家庭被迫放弃了传统的家庭养老转而寻求一种新的养老方式。各种各样的社会养老机构应运而生,伴随着高低不等的收费,入住的老人衣食无忧。当我们自以为老人可以安享晚年时,我们却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些老人们不仅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他们同样有自己的心理需要,他们更加需要情感的慰藉来克服失去工作和离开家庭之后的失落和孤独感。对于已经基本解决温保问题的中国而言,保证老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已不再是困难的事情,解决老人们的精神需求显然是当务之急的。
其实,大部分的老年人都十分节俭,他们只要求最基本的生活和医疗条件,决大多数社会化养老机构均能予以满足;然而在心理需求方面这些机构就显得有些无能为力。老人的孤独感并不是依靠昂贵的娱乐和健身设施所能排解,而对于那些活动不便或者患有各种沉疴和老年性疾病卧床的老人来说,他们的整个世界就是身下的病床和眼前的那一片天花板。
养老问题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必将面对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大部分家庭将逐步演变为“124”结构,也就是一对夫妻、两个家庭、四位老人,这种家庭结构意味着我们将面对更加严峻的养老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从经济上赡养老年人的功能完全有可能被日益完善的社会保障所替代,现代化社会赋予老年人以更多的生活方式的选择。但是,家庭成员在生活上的互相关心、精神上的互相安慰,并不会因社会养老制度的建立而过时。我们在喜庆和欢乐之余,应该有责任知道在我们身边还有着这样一些老人,他们没有节日,只有孤独,需要关爱。
因为,我们都是明天岁月行程里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