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的生活必须要有和物质生产不同的人生原理。”“为了达到真正的富足,也就是内在精神的充实和满足,我们有必要重新评估所有欲的限定和一无所有的自由。”
不持有的生活,也叫做不持有生活,是由金子由纪子提出的概念,主张以不持有的生活之道来享受一种简朴、美好、有品质的生活。在经济危机下尤为适用,很多人都倡导这种不持有生活。不持有的生活不仅是提倡绿色环保、节俭、乐活,更是精神压力的释放与解脱,内省、灵修、心灵成长和达到各方面的平衡。生命本身就是一场体验,只经历,不占有。
清贫思想
金子由纪子提出的“不持有”精神的内涵,另一位日本人,1925年出生的中野孝次,在自己研究日本传统文化的文集《清贫思想》一书中也曾谈到过。
中野孝次本人亲历了日本社会从“复兴经济”进入高消费时代的过程,现代日本社会物欲横流,人们被物质文明牵着鼻子走,对于什么是真正的物质需要这一问题已经没有时间冷静理性地思考了,从而导致了“物质丰富但精神贫穷”的状态。中野孝次在《清贫思想》中崇尚“简朴生活,摆脱物欲的缠绕,不要因为一味追逐物质的丰富与物质文明的发达而忽视了人的心灵需要”。
简言之,“清贫思想”的核心就是将人对物质的占有欲限制到最小限度,以求获得精神上的充实、纯净和心灵的自由。“如果被物质所控制,头脑里只有购买、占有、消费、废弃等观念,就不可能得到内心的真正充实”,“幸福的生活必须要有和物质生产不同的人生原理”,“为了达到真正的富足,也就是内在精神的充实和满足,我们有必要重新评估所有欲的限定和一无所有的自由”等论点。
美国女作家茱迪·黎凡于2004年对自己的生活进行了一场实验,她提出,一整年只买必需的物品,凡是不很需要的东西一律不买。就这样,她暂别一向赖以维生的影碟、精油香皂和抽取式卫生纸,展开了一场挑战消费文化的激进的自我剥夺实验。经历了这不平凡的一年后,她出版了她的著作《可不可以一年都不买7》,希望更多的人来考虑过一种物欲更少的生活。
TIPS
不持有的生活会有七种生活习惯:
1,不拿。免费得到的东西,很少被人珍惜,因此往往囤积不用。“不持有”的第一步就是“不拿”,不拿免费塑料袋,以自备购物袋来代替;免费发送又用不到的赠品,也要坚持完全不拿的态度。
2,不买。冲动购物感觉痛快,但买完东西感到后悔的状况也不少,因此只要是“没买也无所谓”的东西,就坚持不买,让物品登堂入室的门槛变高,这样家中就只会出现真正喜欢、真正必要的东西。
3,不储存。不囤积保鲜膜和卫生纸这类消耗品,也许大减价时买了一堆,像占了便宜,却容易造成使用上的浪费。一旦停止囤积,使用时就会更谨慎,并且想出各种生活小妙招,例如以密闭容器代替保鲜膜、纱布代替卫生纸,自然能降低消耗品的使用率,换来神清气爽的好生活。
4,丢弃。养成丢弃的习惯,杂志或小册子超过一定数量,就丢掉;不再使用的漂亮糕饼盒子、过期的食物和调味料,也丢掉。并且确实执行丢弃前的准备工作,例如用美观的袋子作为垃圾分类的容器,让丢弃这件事变得轻松愉快。
5,替代。添购一样物品前,先想想家里是否有其他东西可替代?例如一年可能只用到一次的漏斗,就用现有的塑料板卷成漏斗状来代替,如此就能避免多持有一个东西;活用现有物品,不是为了弥补贫困,而是为了创造丰足。
6,借用。不常用的东西,可以借用或租用,和其他人一起使用更多物品,每个家庭或许就会减少囤积少用物品的情况,避免压迫居住空间,减少无谓的浪费。
7,没有也无所谓。购物前,务必自问:这个真的是必要的吗?也许能得到“没有也无所谓”的答案。生活中这种东西,应该很多。
不持有的生活,也叫做不持有生活,是由金子由纪子提出的概念,主张以不持有的生活之道来享受一种简朴、美好、有品质的生活。在经济危机下尤为适用,很多人都倡导这种不持有生活。不持有的生活不仅是提倡绿色环保、节俭、乐活,更是精神压力的释放与解脱,内省、灵修、心灵成长和达到各方面的平衡。生命本身就是一场体验,只经历,不占有。
清贫思想
金子由纪子提出的“不持有”精神的内涵,另一位日本人,1925年出生的中野孝次,在自己研究日本传统文化的文集《清贫思想》一书中也曾谈到过。
中野孝次本人亲历了日本社会从“复兴经济”进入高消费时代的过程,现代日本社会物欲横流,人们被物质文明牵着鼻子走,对于什么是真正的物质需要这一问题已经没有时间冷静理性地思考了,从而导致了“物质丰富但精神贫穷”的状态。中野孝次在《清贫思想》中崇尚“简朴生活,摆脱物欲的缠绕,不要因为一味追逐物质的丰富与物质文明的发达而忽视了人的心灵需要”。
简言之,“清贫思想”的核心就是将人对物质的占有欲限制到最小限度,以求获得精神上的充实、纯净和心灵的自由。“如果被物质所控制,头脑里只有购买、占有、消费、废弃等观念,就不可能得到内心的真正充实”,“幸福的生活必须要有和物质生产不同的人生原理”,“为了达到真正的富足,也就是内在精神的充实和满足,我们有必要重新评估所有欲的限定和一无所有的自由”等论点。
美国女作家茱迪·黎凡于2004年对自己的生活进行了一场实验,她提出,一整年只买必需的物品,凡是不很需要的东西一律不买。就这样,她暂别一向赖以维生的影碟、精油香皂和抽取式卫生纸,展开了一场挑战消费文化的激进的自我剥夺实验。经历了这不平凡的一年后,她出版了她的著作《可不可以一年都不买7》,希望更多的人来考虑过一种物欲更少的生活。
TIPS
不持有的生活会有七种生活习惯:
1,不拿。免费得到的东西,很少被人珍惜,因此往往囤积不用。“不持有”的第一步就是“不拿”,不拿免费塑料袋,以自备购物袋来代替;免费发送又用不到的赠品,也要坚持完全不拿的态度。
2,不买。冲动购物感觉痛快,但买完东西感到后悔的状况也不少,因此只要是“没买也无所谓”的东西,就坚持不买,让物品登堂入室的门槛变高,这样家中就只会出现真正喜欢、真正必要的东西。
3,不储存。不囤积保鲜膜和卫生纸这类消耗品,也许大减价时买了一堆,像占了便宜,却容易造成使用上的浪费。一旦停止囤积,使用时就会更谨慎,并且想出各种生活小妙招,例如以密闭容器代替保鲜膜、纱布代替卫生纸,自然能降低消耗品的使用率,换来神清气爽的好生活。
4,丢弃。养成丢弃的习惯,杂志或小册子超过一定数量,就丢掉;不再使用的漂亮糕饼盒子、过期的食物和调味料,也丢掉。并且确实执行丢弃前的准备工作,例如用美观的袋子作为垃圾分类的容器,让丢弃这件事变得轻松愉快。
5,替代。添购一样物品前,先想想家里是否有其他东西可替代?例如一年可能只用到一次的漏斗,就用现有的塑料板卷成漏斗状来代替,如此就能避免多持有一个东西;活用现有物品,不是为了弥补贫困,而是为了创造丰足。
6,借用。不常用的东西,可以借用或租用,和其他人一起使用更多物品,每个家庭或许就会减少囤积少用物品的情况,避免压迫居住空间,减少无谓的浪费。
7,没有也无所谓。购物前,务必自问:这个真的是必要的吗?也许能得到“没有也无所谓”的答案。生活中这种东西,应该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