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总理”内塔尼亚胡

来源 :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c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关键问题上毫不含糊!
  
  
  历史上军人出身的政治家不少,他们性格各异。以色列总理雅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也是一位性格鲜明的政治家。
  
  内塔尼亚胡1949年出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因父亲在美国的大学历史系当教师,内塔尼亚胡少年时在美国度过。像很多犹太家庭一样,内塔尼亚胡一家三个男孩高中毕业后无一例外地回国,加入以色列国防军服役。三兄弟都极其出色,全部加入了以色列国防军最精锐的特种兵部队,不过老二不幸在战斗中战死。而他和哥哥同时参加了以色列历史上数起营救被绑架人质事件。比如1972年阿拉伯恐怖主义者在特拉维夫本高里机场劫持Sabena航空公司航班事件,内塔尼亚胡身先士卒,光荣负伤。
  
  从部队退役后,内塔尼亚胡赴美求学,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学士、硕士学位。在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短期工作后很快回到以色列,从此走上了从政的道路。在老首长沙米尔提携下,一路顺风走来。1976年至1988年,内塔尼亚胡在尤纳森反恐怖研究机构执委会任委员、主任;接下来出任以色列驻美国使团副团长。1984年至1988年,他出任以色列驻联合国大使。1988年之后,内塔尼亚胡开始进入以色列核心政治圈,先当选为以色列最大的保守党利库德集团议员并任外交部副部长,卸任后任总理府副部长。1993年,内塔尼亚胡当选为利库德集团主席。1996年以利库德党魁身份竞选总理并大获全胜,当选为以色列第27届政府总理,这也是以色列历史上第一位出生在以色列的犹太人当选总理。2009年,内塔尼亚胡再次当选以色列总理。
  
  内塔尼亚胡首先是个军人,其次是个犹太人,在他身上有两者相结合的很多优点,但也有不够民主、独断专行的缺点。
  
  坚持己见,毫不妥协
  
  内塔尼亚胡经常在原则问题上毫不妥协。他的固执是出了名的,在和巴勒斯坦人就中东和平进程的谈判中最能体现这一点。他根本就不信任阿拉法特,要求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履行所有奥斯陆协议的义务(主要是打击恐怖)作为继续和平进程的条件。他的选举口号是“内塔尼亚胡—要一个安全的和平”,尤其在以色列国家安全问题上坚决坚持保守党利库德集团的立场,哪怕是被国际社会指责阻碍中东和平进程也在所不惜。为此内塔尼亚胡对内整顿经济,推出了一系列银行等垄断行业的改革,坚持建设约旦河西岸的犹太人移民区。对外则加强军备,增加对哈马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军事压力,停停打打,以打促谈,为以色列获取了大量现实利益。1998年,他与阿拉法特达成了怀伊备忘录。这使得内塔尼亚胡的和平谈判在以色列很受犹太人拥戴。
  
  坚持立场、毫不妥协,这是优秀企业家经常拥有的特质。商场上除了坚持立场之外有时还需要灵活性,懂得为公司生存有时也需要妥协。
  
  不畏强势,以小搏大
  
  以色列在国际社会中常常是被众人所指的小国,联合国安理会就以色列的投票常出现除了美国和以色列两票反对、绝大多数通过的场面。但安理会有关以色列的决议出了一个又一个,也没奈何以色列怎么样。在内塔尼亚胡任总理期间更是如此。比如安理会就以色列扩建约旦河西岸的犹太人移民区问题多次提出谴责协议,内塔尼亚胡一概置之不理,加紧移民区的建设步伐,造成既成事实,以增加和阿拉伯人谈判的筹码。
  
  甚至对美国,内塔尼亚胡在关键问题上也是毫不含糊地坚决反对。在他任总理期间曾曝出以色列在美间谍丑闻。内塔尼亚胡不但没有就此向给与以色列巨大帮助的美国道歉,反而说各国之间包括盟国之间的间谍行为很正常,没必要道歉。美国国内舆论哗然。
  
  内塔尼亚胡在自己从政的道路上也是不畏强势、以小搏大。利库德集团本是个内部小集团、小势力纷争的松散联盟,大的势力主要是沙龙派和李维派。内塔尼亚胡进入利库德集团后利用多派势力的矛盾和沙龙派结盟,赶走了李维本人。他雇佣美国右翼政治组织者来组织他的总理大选,虽然美国式的选举运动的做法在以色列遭到了很大的批评,但最后利库德集团还是获胜了,党内成员全都投靠了内塔尼亚胡,在利库德集团内形成了霸主地位。
  
  不畏强权,以小搏大,这是犹太人的传统,也是犹太民族在商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成功的一大因素。企业也需要这样的可贵精神。
  
  有效的政治推销
  
  大凡成功的政治家都有极好的口才和演讲才能,这就像顶极销售人才能够推销产品。但内塔尼亚胡的公关能力和别人完全不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是天生的演说家,听他的演讲就像是在听他拉家常,娓娓道来,使听者和演讲者有亲近感。前总统里根也是个天生的演说家,他的风格是用词华丽、抑扬顿挫,像是在吟诗。内塔尼亚胡则是咄咄逼人、口无遮拦,但同时又是极其坦率、直入要点的那种风格。他当以色列驻美国大使时就是在美国电视上曝光率最高的外国大使,只要有什么关于以色列的新闻,他总是站出来巧舌如簧般维护以色列的利益,加上他流利、坚定、有说服力的英语,实在是在给美国大众上课,以博得美国大众对以色列的理解和支持。
  
  那时晚上十一点美国有个收视率很高的著名政论节目叫Night Line,主持人Ted Koppel问问题尖锐犀利,内塔尼亚胡则针锋相对、毫不退让,两人争论起来煞是好看。内塔尼亚胡在从政初期多次举办了反恐怖主义的国际会议,美国两届总统克林顿和小布什都参加过。前国务卿舒尔茨曾说,对美国反恐政策的形成最具影响力的就是内塔尼亚胡。
  
  企业家在创业之初常亲自到处奔波,或为筹集资金,或为推销产品,或为拉人入伙,全凭着一张嘴,能说服别人。内塔尼亚胡的风格倒是可以借鉴,尤其是向潜在投资者或者风险资本家做项目筹资推销时,以强势的、有尊严的、胜利者的姿态侃侃而谈,确实让人听起来备受鼓舞,信心大增。
其他文献
全球家电产业基本面很可能出现微妙变化      当前欧美债务危机的影响丝毫没有减弱迹象,而由此引发的全球家电需求萎缩以及全球通胀预期仍在不断加剧,此时全球家电企业都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市场形势,特别是在当前中国市场的家电下乡等内需刺激政策面临结束的背景下,业内舆论普遍看衰家电产业的发展。    政策红利的取消以及原材料价格等基础成本持续上涨固然为家电企业的稳健发展注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但此前系列内需刺
期刊
没有大型太阳能制造业的印度正在努力发展该行业    Azure Power 公司在印度北部运营着占地63公顷、太阳能电池板数目多达36000块的太阳能发电站,但是每隔5天,便会上演一出高科技和人工的“结合”—工人们用长把拖布将每一块电池板从上到下地抹一遍。印度的国家电网因供电不足而臭名昭著,于是为了用太阳能升级国家电网、也为了减少对火电厂的依赖,印度制定了许多雄心勃勃的计划,这就是其中之一。   
期刊
一个践行SoLoMo模式的垂直车主社区      “当前移动互联网的争夺,是资源之争,是模式之争,更是新的入口之争。”互联网老兵、深圳合智天成董事长严晓明对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憧憬溢于言表。无论从行业大势还是其一手打造的“车主宝典”的发展来看,他都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是下一个值得豪赌的未来。    艾瑞数据显示,2011年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393.1亿,同比增长97.5%。作为一家定位于为有车一族提
期刊
成功的本土化来自有效沟通      春节前的一个下午,在邻近北京大望路的办公室里,巴西航空大中华区总裁关东元迎接着一拨又一拨访客,比平时更忙碌;即使是在谈话间歇,手机也并不清闲,时不时有过去的客户打来电话嘘寒问暖。    接受《经理人》专访时,他有感而发:“客户给我打电话,都是感谢的话,我们虽然没有业务关系了,大家逢年过节还想着对方。生意是有时间段和空间段的,但朋友是永远的。”或许在许多客户眼里,
期刊
美的不应成为“长虹第二”!      越来越多人倾向于认为,美的病了,而且病得不轻。    但总的来说,美的这几年的表现应该说不错,属于中国家电行业的优等生。    美的到底怎么了?    在笔者看来,人们对美的裁员过度解读,其实美的问题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笔者更倾向于认为,美的实施主动的战略转型,反而能为未来发展赢取主动。    要想回答美的未来怎么办,首先必须找到美的的病根,然后才能对症下
期刊
案例·隐形冠军  这是在极狭窄的利基市场中做到年营业额5亿的企业,15年来,其创始人何永富坚信“小即是美”,倾注所有的资源全心投入,拒绝了外界的种种诱惑。这样做,他到底是为什么?  专注利基市场,把产品做到极致  和绝大多数隐形冠军企业一样,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所从事的行业既不“性感”,老板也不是明星。一般的读者对他们的故事兴致了了,但是企业管理者或许会对它颇感兴趣:一家企业为什么会奉行如此
期刊
怎样改变我们的店铺,从而丰富顾客生活?    对于零售商来说,这真是令人兴奋的时刻。近年来消费者们对价格越来越敏感,一些创新者正在为零售业打造一个全新的未来,他们结合网上购物的便捷和实体商店所具有的人性化服务,探索怎样为消费者提供除产品之外的东西。    创新策略层出不穷    沃尔玛的假日价格匹配策略让我很感兴趣。在节假日期间,如果竞争者对同一个产品标出了更低的价格,沃尔玛就追上它。这使得顾客将
期刊
盛发强从生产帐篷起家,用不到十年时间将探路者打造成为国产户外用品第一品牌。经历多年商战硝烟的洗礼后,盛发强认为,探路者会遭遇具有数字DNA的“神秘竞争者”,于是开始了二次创业。    盛发强借助外部智库,锁定这个潜在“神秘竞争者”具有基于互联网的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消费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盛发强坦言,如果没有关注到这个“神秘竞争者”,不试着去了解和接触的话,探路者这个传统品牌
期刊
它被熊晓鸽誉为最成功的MBO      “它或者是最成功的MBO,”知名风险投资人熊晓鸽评价搜房网IPO,“这是能写到教科书里的成功且没有造成社会影响的MBO(管理层收购)。”     搜房网是“搜房网控股”的最大全资子公司。“搜房网控股”总部设在北京,于1999年6月18日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并于2004年6月17日将企业注册地更改至开曼群岛。     借力四次融资,从产业向资本蜕变
期刊
在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困境中有效突围    在日益趋紧的信贷市场和持续的楼市调控下,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愈来愈少。为了破解企业的资金困局,房地产企业正在使出浑身解数以筹措资金。    这股寒流直逼大小房地产企业,以万通地产为例,下面的一组数据或许能反映其现金紧张:    2011年上半年,万通地产现金(含现金等价物)为1.27亿元,但2008年至2010年,这一指标分别为1.32亿元、4.08亿元和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