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营造林技术要点分析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承担着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具有贮碳、释放氧气、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林业在生态保护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运用现代林业发展理念,加强林业营造林技术改进,让森林资源提质增效尤为必要。基于此,对林业营造林技术进行全面解析,增加人们对林业营造林技术的掌握和了解。
  关键词 林业;营造林;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0.034
  霍山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淮河一级支流淠河上游,东经116°,北纬31°,县域面积2 043 km2,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15 ℃,年降水量1 250~1 400 mm,地貌特征为“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是一個典型的山区县。全县林地面积达15.8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5.93%,森林资源丰富,但存在中幼林比例较大、人工林经营水平低下、人工林纯林居多、病虫害严重等问题。随着林业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林业营造林技术改进是现阶段林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选择适宜树种,加强营造林技术改进,对霍山县的林业提质增效,助力农民脱贫攻坚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林业营造林技术
  1.1 造林前整地
  造林前要进行整地,包括造林地的平整、碎土和保墒等。为提高造林存活率,促进幼林生长,必须在造林前对造林地进行整理,清除造林地上的植被,翻垦土壤。整地对苗木的成活、保存及以后的生长发育都具有深远影响,是人工林培育的一项主要技术措施,可以改善光热条件,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减少杂草、灌木和病虫害,保持水土,提高造林存活率,促进幼木生长。
  1.2 树种选择
  根据大别山区立地条件、海拔、气候、土壤等因子,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合适的树种,大力发展乡土树种,培育混交林、复层林和异龄林,从优化林种和树种结构两方面入手,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目前适合霍山县的乡土树种为苦丁茶、老鼠刺、皂角、乌桕、栎树、枫香、银杏、鹅掌楸、红豆杉、青钱柳、三角枫、木瓜、桂花、朴树等。
  1.3 密度配置
  造林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造林株数。确定造林密度应充分考虑树种特性、培育目的、立地条件、经营水平等因素,培育防护林、大径材、乔木经济林、油料能源林可适当稀植;培育小径材、灌木矮化经济林、木质能源林应适当密植。树冠狭窄、根系紧凑、耐干旱瘠薄的树种适当密植,速生、喜光、树冠开阔、水量消耗大的树种适当稀植。
  1.4 树种配置
  一般应营造混交林,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不同的树种可充分利用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光能、水分和各种营养物质,提高林地生产力。而且,不同树种形成的复杂林分结构,有利于改善林地小气候,增加营养物质的贮备,提高养分循环速度,维持和改良土壤地力,较好地改善林地的立地条件。混交林林冠结构复杂、层次多、拦截雨量能力大,对有害风的减缓作用也较强;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厚,土壤疏松,持水能力与透水性强;各树种根系相互交错,可减少地表径流和表土流失。混交林系统营养结构多样,有利于各种生物繁殖,并相互制约,进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此外,混交林中树木根系发达,抗风雪能力强。合理配置混交林能促进林木生长,增加林地生物产量、林产品种类和生物多样性,从而较好地发挥林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果采用单一的树种进行造林,会使得营造林的生产方式单一,非常不利于林木的生长,且林木的成活率也较低,一旦发生病虫害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1.5 合理选择苗木或种子
  优质苗木质量主要从形态指标(苗高、地径、高径比、根系指标、茎根比、顶芽)、生理指标(苗木水分、矿质营养含量、根系活力)和苗木活力3个方面进行选择,要选择质量较好的苗木进行造林。播种造林的种子应选择色泽饱满、无病虫害的良种。
  1.6 造林时间
  选择合适的造林季节可以确保幼树顺利存活,这对于造林质量非常重要。霍山县四季分明,冬季严寒,气温低,所以一般选择在春季或雨季进行造林。因为春季气温回升,雨水较多,土壤比较疏松,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有利于幼木生长。
  1.7 造林
  1.7.1 植苗造林
  植苗造林法是以苗木为造林材料进行栽植的造林方法,是一种应用范围较广且较为可靠的造林方法,包括穴植法、缝植法、沟植法。1)穴植法栽植裸根苗时,栽植坑大小应以确保苗木根部全部舒展为宜,放苗时要轻拿轻放,以免损伤根系。将树苗放入坑中时,应保持苗木直立,然后埋土到根颈处,同时用手向上提一提苗,抖一抖,使细土深入土缝中与根系结合,提苗后踩实,回填第二次土壤,再踩实,最后用松土覆盖地表,即“三埋、两踩、一提苗”。2)缝植法适用于松杉类针叶树种,在已整地的造林地上用锄或锹开缝,放入苗木,深浅适当,不窝根,拔出工具,踏实土壤。俗称“栽松不松,栽竹不筑”。3)沟植法适用于地势平坦的造林地,将苗木按一定的株距摆放在开好的沟里,扶正、覆土并压实。
  1.7.2 分殖造林
  分殖造林法是利用树木部分营养器官(茎、干、枝、根、地下茎)直接栽植于造林地的栽植方法。分殖造林因所使用的营养器官和栽植方法不同而分为插干造林、埋条造林、分根造林、分蘖造林、地下茎造林等,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插干造林和地下茎造林。
  造林时要选择健壮、顶芽饱满、长度适宜的营养器官进行造林。一般宜采用中、壮年优良母树上1~2年生枝条或1~2年生的苗干。扦插深度视树种而异,常绿树种扦插深度为插穗长度的1/3~1/2为宜,落叶树种在水分条件较好的立地条件下地面上可留5~10 cm,在比较干旱地区可全部插入土中。
  1.7.3 播种造林
  播种造林技术就是指将林木的种子直接播撒在需要造林的地方。播种方法可以分为撒播、穴播和块播。
  播种后均要及时覆土保墒,同时防止种子被风走或被鸟兽吃掉。覆土厚度以种粒大小及播种时间而定,一般为种子大小的3倍,夏季播种覆土宜薄,秋冬播种覆土宜厚。除黏重土壤外,一般在覆土后应进行镇压,以防土壤失水,同时使土壤与种子紧密结合。
  1.8 抚育管理
  根据造林地苗木生长状况、立地条件、天气状况等确定抚育时间、抚育措施和抚育次数。一般要连续抚育3年,每年抚育1~3次。通常采取松土除草、灌溉排水、施肥间作、修枝、摘芽、除蘖、平茬、间苗、截干等技术措施,提高苗木成活率。未成林管护包括防火、防人畜干扰、防有害生物、防自然灾害等。
  2 结语
  综上所述,在林业营造林技术中,要结合造林地区的环境选择合适的树种,并确定科学合理的造林方案。通过对造林地区的实地考察结合不同林木的生长和育苗特性选择合适的造林技术,科学安排树种结构,注意前期处理和后期养护工作,提高林木成活率,增加造林面积,提升森林经营质量和效益,增加森林覆盖率,从而促进山区林农增收,助力脱贫攻坚。科学的林业营造林技术对改进霍山营造林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能够促进林业发展,推动全县林业生态建设。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在城市地下工程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过程中(以珠三角东莞至惠州城际轨道GZH-3标项目为依托),通过采用水压爆破的方法,在拟建的暗挖区间隧道(DK14 + 917.000 ~DK16 + 565.000段
本文针对数据结构课程内容较抽象、实践性较强的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教学情况,分析了数据结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开展及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的前景十分广阔。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对流通重要性的认识不一致,各地区财政经济条件
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有其自身的特点,为保证培养质量,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质量监控体系非常必要。本又依据民办高职院校培养专任教师双师素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质量监控体系的
摘 要 森林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都离不开对中幼龄林的抚育,它不仅可以改善林木的生长环境,提高林木质量,而且对绿化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在中幼林抚育间伐期,还可以获得部分木材,实现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基于此,根据小陇山张家庄林场的实际情况,分析如何培育优质幼林,以期提高林场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中幼龄林;抚育技术;张家庄林场  中图分类号:S75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
为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多数职业院校开设职业指导课程,但教学实效性不强,教授该门课程教师未经过系统专业培训,照本宣科现象普遍,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参与度不高。通过对高
随着铁路时速的提升,为降低及缓解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时产生的空气动力学效应,越来越多的隧道均需要设置帽檐斜切式缓冲结构作为洞门。但帽檐斜切式洞门施工技术复杂,立模定位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商务英语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的调查,了解广东省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现状,探索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实现招生方式的衔接、培养目标的
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要符合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又要依靠高等教育结构的合理分配来实现,两者的协调适应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根据对比近年天津高等教育的相
新型城镇化作为本世纪我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以我国新型城 镇综合体建设为视角,分析新型城镇综合体建设与现代物流业高效融合的内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