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58-01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的过程。” 以“对话”来界定语文阅读教学,既体现了活动状态,又内含了主体自觉,且道出了理想追求:“对话”作为一种交往关系,意味着平等介人。教师应走出“教师至上”,怀揣一颗平常心,与学生真诚面对,共同营造一个温馨、静谧、安详的“家”。老师要蹲下来和孩子“对话”,注意寻求学生的声音,让学生在一种零距离的、活跃的心理状态下敞亮心扉,放飞思想。“对话”作为一种认知方式,意味着动态生成。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文本的意义,而是通过阅读主体的潜心内化,即通过“对话”方式,与文本通过不断融合,渐进地、动态地生成意义。这样,文本超越了自身,是因为掺入了读者的意义;读者超越了自身,是因为接纳了文本的意义,扩大了原来的视界,又回到了自身,成了一个新我。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把教材也视作“活的生命体”,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尽情地诵读、玩味、揣摩,引发高质的“对话”,生成个性的理解、体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个性化阅读。
1 基本特征
1.1 阅读主体的自主性。真正有效的阅读,必须依靠阅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意向活动,才能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感知和理解,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阅读的目的。这种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的活动,决定了阅读只能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越俎代疮。教师的职责,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情绪化的“场”,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学生的自主性越强,积极性越高,其所获就越多。
1.2 阅读过程的调控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阅读是一种从书面符号中获取意义的复杂的心理过程,要经历感知(看到文字,读出字音)──理解(把单词转化为意义)──反应(领会作者说的是什么)──综合(与实际联系的应用)四个阶段。这使得学生的阅读理解往往不能一步到位,还会产生认识的肤浅、偏差甚至谬误,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及时、不断地加以监控和调节。从而把握自己的理解程度,判断与目标的差距,反思自己及他人见解的合理性、完善性和正确性,并采取各种帮助思考和增进理解的策略,最终实现对课文的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1.3 阅读结果的差异性。阅读认知理论认为,阅读主体对于文本中的言语,只有在他的信息贮存中能够找到文本言语具有相似性的信息模块以后,才能进行相似匹配、相似激活,从而识别文本中的信息。由于阅读主体大脑贮存的相似模块各不相同,因而即使是阅读同一文本,也形成各自不同的相似选择与相似匹配,进而产生见仁见智的个性化理解。因此可以说,个性化阅读结果实质上是作为阅读主体的个人对阅读材料的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理解、感悟和体验,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1.4 阅读实践的探究性。读物提供的信息除了字面显示之外,常常还有更深层的信息,这些隐含的潜在信息密码需要读者去发现、去破解。而学生由于受到心智水平、认知经验的限制,在发现、破解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的疑难和困惑,尤其是当文本所表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与学生的“阅读期待”不一致或相矛盾时,其疑难和困惑就更为突出,成为阅读理解的障碍,必须对此来一番分析、推理和探究。在对问题的探究解决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也得到提升和发展。
2 教学策略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课程标准》语)因此,教师要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2.1 引导批注阅读,从众心理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表现在阅读活动上就是人云亦云,不能或不敢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显然不利于个性化阅读。而批注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语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文字加以标记。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爱怎样批注,就怎样批注,具有很强的阅读自主权。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满足了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不失为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方法。
2.2 强化“阅读反思”,阅读过程的自我把握、反思和调控,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强化“阅读反思”,在自我反思、调控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改进学习行为。一般地说,实现阅读的反思和调控有三个途径,一是学生个体单独完成,即自我思考:我的理解最正确吗?还有没有不同的见解或更有说服力的答案?能不能换个角度或方法想想、做做?等等。以此调整,深化阅读活动。二是同学间的合作交流。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交流,发现他人理解、思维、方法的独特之处,寻找自身的不足及原因,并获得调整思路、修正认识、改进方法的启示,达到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动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目的。三是教师的点拨和调节。
2.3 设计开放问题。阅读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那么,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所以,在课文问题设计上,应摒弃强调“答案惟一性”的限定性问题,多设置一些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时空。开放性问题情境的设置,犹如强劲的催化剂,会有力地催生着个性的幼芽茁壮成长。
乘着课改的浩浩东风,让我们挥洒血汗不懈探索,让个性化阅读与教学研究不断深入,让我们的语文教育变成繁花似锦的春天!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的过程。” 以“对话”来界定语文阅读教学,既体现了活动状态,又内含了主体自觉,且道出了理想追求:“对话”作为一种交往关系,意味着平等介人。教师应走出“教师至上”,怀揣一颗平常心,与学生真诚面对,共同营造一个温馨、静谧、安详的“家”。老师要蹲下来和孩子“对话”,注意寻求学生的声音,让学生在一种零距离的、活跃的心理状态下敞亮心扉,放飞思想。“对话”作为一种认知方式,意味着动态生成。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文本的意义,而是通过阅读主体的潜心内化,即通过“对话”方式,与文本通过不断融合,渐进地、动态地生成意义。这样,文本超越了自身,是因为掺入了读者的意义;读者超越了自身,是因为接纳了文本的意义,扩大了原来的视界,又回到了自身,成了一个新我。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把教材也视作“活的生命体”,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尽情地诵读、玩味、揣摩,引发高质的“对话”,生成个性的理解、体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个性化阅读。
1 基本特征
1.1 阅读主体的自主性。真正有效的阅读,必须依靠阅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意向活动,才能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感知和理解,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阅读的目的。这种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的活动,决定了阅读只能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越俎代疮。教师的职责,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情绪化的“场”,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学生的自主性越强,积极性越高,其所获就越多。
1.2 阅读过程的调控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阅读是一种从书面符号中获取意义的复杂的心理过程,要经历感知(看到文字,读出字音)──理解(把单词转化为意义)──反应(领会作者说的是什么)──综合(与实际联系的应用)四个阶段。这使得学生的阅读理解往往不能一步到位,还会产生认识的肤浅、偏差甚至谬误,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及时、不断地加以监控和调节。从而把握自己的理解程度,判断与目标的差距,反思自己及他人见解的合理性、完善性和正确性,并采取各种帮助思考和增进理解的策略,最终实现对课文的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1.3 阅读结果的差异性。阅读认知理论认为,阅读主体对于文本中的言语,只有在他的信息贮存中能够找到文本言语具有相似性的信息模块以后,才能进行相似匹配、相似激活,从而识别文本中的信息。由于阅读主体大脑贮存的相似模块各不相同,因而即使是阅读同一文本,也形成各自不同的相似选择与相似匹配,进而产生见仁见智的个性化理解。因此可以说,个性化阅读结果实质上是作为阅读主体的个人对阅读材料的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理解、感悟和体验,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1.4 阅读实践的探究性。读物提供的信息除了字面显示之外,常常还有更深层的信息,这些隐含的潜在信息密码需要读者去发现、去破解。而学生由于受到心智水平、认知经验的限制,在发现、破解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的疑难和困惑,尤其是当文本所表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与学生的“阅读期待”不一致或相矛盾时,其疑难和困惑就更为突出,成为阅读理解的障碍,必须对此来一番分析、推理和探究。在对问题的探究解决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也得到提升和发展。
2 教学策略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课程标准》语)因此,教师要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2.1 引导批注阅读,从众心理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表现在阅读活动上就是人云亦云,不能或不敢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显然不利于个性化阅读。而批注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语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文字加以标记。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爱怎样批注,就怎样批注,具有很强的阅读自主权。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满足了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不失为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方法。
2.2 强化“阅读反思”,阅读过程的自我把握、反思和调控,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强化“阅读反思”,在自我反思、调控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改进学习行为。一般地说,实现阅读的反思和调控有三个途径,一是学生个体单独完成,即自我思考:我的理解最正确吗?还有没有不同的见解或更有说服力的答案?能不能换个角度或方法想想、做做?等等。以此调整,深化阅读活动。二是同学间的合作交流。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交流,发现他人理解、思维、方法的独特之处,寻找自身的不足及原因,并获得调整思路、修正认识、改进方法的启示,达到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动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目的。三是教师的点拨和调节。
2.3 设计开放问题。阅读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那么,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所以,在课文问题设计上,应摒弃强调“答案惟一性”的限定性问题,多设置一些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时空。开放性问题情境的设置,犹如强劲的催化剂,会有力地催生着个性的幼芽茁壮成长。
乘着课改的浩浩东风,让我们挥洒血汗不懈探索,让个性化阅读与教学研究不断深入,让我们的语文教育变成繁花似锦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