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与化解的新机制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tr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互联网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抢占的意识形态主战场,较之传统意识形态领域,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更大、能级更高。高校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历史使命。本文通过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基本现状及风险点的梳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提高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关键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化解
  
  一、 校园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点
  (一)校园热点难点问题易引发负面情绪并泛化为意识形态问题
  随着学生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和利益取向多元化,民生领域的一些短板成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难点和痛点,如处置不当,极易诱发负面情绪,并可能被图谋不轨的人利用或蓄意炒作而泛化为意识形态问题。如学生对改善学习、生活环境的诉求得不到解决,或对学生反映问题处理不及时、不规范、不到位,就有可能在网络上引发负面信息。如果处置不当极易引发为意识形态问题。
  (二)在宣传思想、政治安全领域,敌对势力以各种新兴手段利用学生,企图攻击和瓦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威胁国家政治安全
  境外敌对势力不断调整渗透策略,广泛利用商业、学术、宗教、网络等途径进行渗透的势头有增无减,并呈现以更加隐蔽的形式向学校领域蔓延态势。比如,某些境外组织打着经济资助的幌子对重点高校和专业进行渗透。再如,某些西方敌对势力通过互联网对信教学生灌输“黑党”“蔑华”思想,为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三)互联网领域,传播介质的多样性、传播内容的不可预测性和易被操控性给校园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带来严峻挑战
  在信息技术飞跃发展背景下,网络信息在数据体量、生成速率以及演变形成等方面发生着巨大变化,一些自媒体账号为博取关注,炒作社会热点难点,引发利益群体所谓共鸣,妄图拓展网上黑色地带和灰色地带。比如,某些自媒体,经常炒作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或有意放大政府或某些单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恶意进行炒作。这类自媒体价值观扭曲,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商业利益。他们用“烧钱”的方式“赚钱”。个别学生也成为一些自媒体的雇佣,他们有意或无意地向自媒体大V爆料我们学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这也是校园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或网络舆情工作需要高度关注的风险点。再如,个别学生“翻墙”到境外社交平台注册账号并发表不当言论。这类情况虽然少,但危害性、破坏性巨大。
  二、 校园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薄弱环节
  (一)学校网站建设粗放,尚未形成统一的管理监控平台
  比如,许多高校的子(孙)网站等尚未纳入高校网站管理监控系统,这些网站的信息安全存在隐患。再如,部分网站平台管理还主要依靠第三方服务,这为校园站群意识形态的把控带来了极大风险。
  (二)校园新媒体、自媒体管理任重道远
  比如,相当部分学校官方微博、微信、抖音微视频等新媒体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松懈。许多日常运维交由学生来做,有些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不强,存在对发布内容审查不严、不认真、不规范等问题。再如,在自媒体群体管理难度大,我们对教师群体网络意识形态教育较多,效果较明显,而对学生群体教育跟进不及时、教育措施不到位。
  (三)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方面仍存在不足和差距
  在思想认识上,有的高校意识形态主体责任意识不强,片面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是宣传部门工作。在工作能力上,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了解,意识形态工作引导和掌控能力不足,舆情引导处置能力有待提升。
  三、 化解校园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的对策
  (一)加强校园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预防,未雨绸缪,“治未病”
  要时刻绷紧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无小事这根弦不放松,始终保持警惕心和警觉性,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守住守好校园网络意识形态主阵地。要建立健全跨部门定期会商研判制度,密切关注意识形态领域的动态动向,及时了解干部师生思想状况,有效防范网络领域“矛头”风险向意识形态领域传导转化。要加强对师生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风险防控工作,关注社会热点难点和敏感话题,及时排查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点,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空间。
  (二)在强化学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險监测、分析、研判
  在提高前瞻性和预测力上下功夫,做到观大局、察大势,耳聪目明、心若明镜,准确把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发生的规律和特点。运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对涉校舆情进行全天候时时监测,特别是在重大活动、敏感节点。加强舆情预警、舆论引导,确保早发现、早预警、早行动。一经发现风险,能够对其性质、特点、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及时把脉、科学诊断、因“险”施“诊”,切实控制风险的发生频次和影响范围,努力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和早期阶段。
  (三)守住守好校园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阵地,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管理权
  阵地建设与管理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坚持注重主渠道和广覆盖并重,做好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要加强对课堂主渠道管理,将教师课堂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划定课堂教学意识形态安全底线和红线。大力推进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引导师生强化网络意识,树立网络思维,提升网络文明素养。以文育人,创作网络文化产品,丰富网络内容,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守护好网络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张潇月.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4):76-77.
  [2]段海超,郑雨.媒体融合视域下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7):123-126.
  [3]岳松.高校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与引领力网络路径探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5):89-94.
  [4]李怀杰,林坤.大宣传格局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18(3):107-110.
  [5]齐俊斌.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的难题及应对策略[J].社会科学家,2017(8):64-67.
  作者简介:
  赵文鹏,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社会科学院。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头颈部间隙感染病例的病原菌分布、耐药特征和不同菌种的易感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头颈颌面外科头颈部间隙感染
民主主义高等教育管理哲学坚持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张扬民主主义价值。它主张办学主体的多元化,高校办学的自主化与个性化。公共权力要以个体高校为本,坚持高校权利标准;高校内
结直肠肿瘤(colorectal cancer,CRC)是我国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而肠道是微生物定植的主要场所。肠道菌群和免疫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维持肠道的稳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近些年肠
抗生素过度使用而导致的耐药菌广泛分布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医疗问题,开发新型非抗生素类抗菌药物已迫在眉睫,而噬菌体疗法因其高效的杀菌能力及高度的宿主专一性,成为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质量敏感指标,通过监测、评价和干预,探讨科学规范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方法参考美国护理质量国家数据库12项护理敏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