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之所以被称为科学的春天,知识分子的春天,是与这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分不开的。在这次大会上,邓小平在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知识分子是无产阶级的一部分”的著名论断。
“开个科学大会,把劲鼓起来”
1977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中国科学院党组关于如何恢复和开展科学技术工作的汇报。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在会上说,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先进国家比,总的说,水平低,但我们有信心搞上去。“四人帮”的干扰在科技方面确实很大,打击了科技队伍的积极性。要把科学技术在二三十年内努力搞上去,要揭批“四人帮”,肃清流毒,澄清思想。我们要认真地搞。考虑开个科学大会,把劲鼓起来。人数要多一点。科学大会的规模可以大些,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对人民有贡献的专家和群众,要给予表扬,戴红花。他们应受到国家和人民的尊重。
政治局会议提出,对过去17年的科学工作和知识分子的工作应有个正确的估计,对专家、学者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进步、对国家的贡献要有正确的估计,对自力更生和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应有正确的了解。会议决定,召开一次全国科学大会,全国科学大会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负责筹备。
8月,华国锋在中共十一大的报告中正式宣布:“中央决定,在适当的时候召开全国科学大会。这次大会,要交流经验,制订规划,表扬先进,特别要表扬有发明创造的科技工作者和工农兵群众,把科技战线上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向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进军。”
9月18目,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召开科学大会的通知》。说是一个通知,实际上一个全面阐述党的科技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的文件,长达4000余字。
通知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必须建设世界第一流的科学技术队伍,拥有最先进的科学实验手段,在理论上有重大创造,技术上有重大发明,在科学技术的主要领域接近、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促使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世界的前列。当代自然科学正在酝酿新的重大突破。能不能尽快地把科学技术搞上去,这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关系到我们国家命运与前途的大问题。
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科学大会,对广大知识分子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为了鼓励广大科学工作者勇攀科学高峰,德高望重的老革命家叶剑英,在这年第9期的《人民文学》上,发表了一首题为《攻关》的短诗“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9月21日,《人民日报》转载了这首诗。正如方毅所说的,叶剑英的这首诗,“寄托了对我们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殷切期望,凝聚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无限关怀”。
随后,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预备会议。参加预备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国务院各部委、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各军兵种、国家科委和各大军区等方面的负责人,共200多人。
会议研究、讨论了筹备全国科学大会的各项工作。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评选先进人物、先进集体,特别是表扬有发明创造的科技人员和工农兵群众,奖励重大科技成果。会议对总结典型经验、加强宣传工作、制订科学规划等也做了部署。
全国人民对于这次大会寄予无限的希望。全国科学大会定于1978年3月18日召开的消息发表后,不到一周的时间,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就收到了近2000封热情洋溢的来信,热烈祝贺科学大会的胜利召开。此外,还收到向大会献礼的科研成果和各种物品五六百件,其中包括科学论文、设计图纸、实物模型、锦旗、诗画以及现款等,还有近百种祖传中医秘方。
山东济南市一位76岁的老中医,当听到科学大会召开的消息后,立即派他的女儿专程到北京,向大会献出他祖传四代、又经他60多年实践的医疗经验《痔瘘全科》。辽宁87岁的老中医刘庆先在信中说:“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将我行医多年积累的治疗高血压的经验和验方,献给祖国,向科学大会献礼,献给全国高血压病患者,使他们恢复健康,为革命而工作。”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这是我国科学史上的空前盛会。出席大会的有包括台湾省在内的30个省市自治区,中直和国家机关,以及解放军和国防工业部门,共33个代表团,近6000名代表。
代表中,来自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工厂、农村、医院的科技人员3478人,占代表总数的62,3‰其中,副研究员、副教授、副总工程师以上978人,包括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17人,各学会理事长54人。
许多的科学工作者,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参加科学大会。
地质界老前辈、原北京矿业学院副院长何杰教授,已经90高龄了,是这次大会年龄最大的代表。他心情分外激动地说:邀请我这样一个已不工作的老年人参加全国科学大会,受到尊重,只有在粉碎“四人帮”以后,才会有这样的事。
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在开幕式上讲话,他充满激情地说:“全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我们大家感到非常高兴,全国人民感到非常高兴。今天能够举行这样一个在我国科学史上空前的盛会,就清楚地说明了: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肆意摧残科学事业,迫害知识分子的那种情景,一去不复返了。科学技术工作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怀。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和工农兵群众,积极开展科学实验运动。青少年中,出现了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新风尚。一个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热潮正在全国迅猛兴起。在我们面前展现了光明灿烂的前景。”
邓小平的讲话,全文共约一万字,主要讲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对科学是生产力的认识问题。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第二个问题,关于建设宏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邓小平说,我们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要有一支浩浩荡荡的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大军,要有一大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
邓小平还讲到了如何培养、选择人才的问题,强调必须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的人才。科学家、教师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本身就是一种成就,就是对国家的贡献。他还说,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要使教育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大的提高。
第三个问题,在科学技术部门中怎样实现党委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邓小平说,能不能把我国的科学技术尽快地搞上去,关键在于我们党是不是善于领导科学技术工作。我们的国家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党的工作重点、工作作风也都应当有 相应的转变。科学研究机构要建立技术责任制,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所长分工负责制。科学研究机构的基本任务是出成果出人才。
最后,邓小平说:“路线是非基本澄清了,规划制订了,措施提出来了,群众已经发动起来了。现在,摆在我们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事情,就是要鼓实劲,要切实解决问题,要踏踏实实地工作。一句话,就是要落在实处。”邓小平的讲话,赢得了与会代表一阵阵掌声。
邓小平在开幕式上的讲话,实际上是这次大会的主题报告。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共有4个重要的报告,除了邓小平的讲话外,还有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科委主任方毅的主题报告,华国锋在会议中间的演讲,以及郭沫若的讲话。
邓小平的讲话,充分肯定了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对“文化大革命”以来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左”倾错误进行了全面而彻底的清算,透彻地阐明了知识分子政策上一系列的重大问题,引起了强烈反响。他在讲话中关于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和红专关系的论述,深深地打动了广大知识分子的心,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共鸣。他们在各种场合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兴奋心情。
邓小平的讲话,对于与会的广大知识分子来说,如同久旱遇甘霖。这样暖人心、鼓干劲的话,自从1956年1月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之后,他们已经许久没有听到了。听完邓小平的讲话,对于广大知识分子来说,不仅仅是激动和兴奋,更多的感到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一个老科学工作者的心声”
3月18日邓小平致完开幕词后,方毅在大会作了主题报告。报告共分为三大部分: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新阶段;树雄心,立壮志,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全党动员,大办科学。
方毅对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强调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是全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总结。
方毅讲话的第二部分,对《一九七八——九八五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即八年规划)作了说明。
八年规划草案虽然目标有些过高,但它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迅速改变我国科学技术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这个规划草案稿印发给了每一位代表审议,这也是此次全国科学大会一项重要议题。
3月24日,华国锋在大会上作了《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的讲话。华国锋说,由党中央召开这样一个盛大规模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大会,在我们党、我们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为了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必须从各方面进行艰巨的工作,一定要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3月27日至3月31日,科学大会进入大会发言阶段。
在这些发言中,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农林科学院院长金善宝提出了迅速发展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6项建议。著名的量子化学家、吉林大学教授唐敖庆在发言中建议加强学校建设,尽快培养人才。
全国科协代主席周培源就加强科协和专门学会的活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出4点意见:(一)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推动和帮助科学技术工作者学习和运用自然辩证法;(二)发动科学技术工作者对实现四个现代化、特别是发展科学技术事业提出意见和建议;(三)积极开展科学普及工作,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作出贡献;(四)积极开展青少年科学技术活动,推动广大青少年向科学进军。
3月31日,大会举行闭幕式。中国学术界的泰斗、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作了无数人为之激动的《科学的春天》的书面发言。
鲁迅和郭沫若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两面旗帜。在鲁迅去世后的近半个世纪里,郭沫若的名字就同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紧紧联系在一起了。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折射出不同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处境。在“文化大革命”中,虽然他受到了周恩来的特别保护和照顾,但还是受到了冲击,家中被抄,父子离散,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的时候,86岁高龄的他已病倒在床。
本来,郭沫若的身体已不允许他参加这样的大会了,但他坚持要参加。他说:“我是科学院的院长,科学大会一定要去。”家人劝说也没有用。由于他一再坚持,中央领导和医生特许他参加半个小时的开幕式。开幕式那天,当他坐手推车来到主席台时,会场上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开幕式后,人们劝他离席,他没有走,听完邓小平的讲话后他才离开会场。
全国科学大会原本没有计划让郭沫若在闭幕式上讲话,而是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作简短的闭幕词,但后来考虑到这样结束会议形不成高潮,才决定由郭沫若在大会结束时作讲话。
郭沫若的讲话稿开始是由诗人徐迟起草的,但写出之后发现稿子诗化色彩太浓,不太适合郭沫若作为社会活动家、科学家、诗人三位一体的身份,就改为由中国科学院胡平起草,有关领导阅改后由郭沫若审阅。
郭沫若在书面发言中充满激情地说:“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我是上一个世纪出生的人,能参加这样的盛会,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郭沫若说,从他一生的经历,悟出了一条千真万确的真理,这就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放科学,也只有在科学的基础上才能建设社会主义。科学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更需要科学。
他说:“科学是讲求实际的。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同时,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科学工作者同志们,请你们不要把幻想让诗人独占了。嫦娥奔月,龙宫探宝,《封神演义》上的许多幻想,通过科学,今天大都变成了现实。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说: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我国人民历来是勇于探索,勇于创造,勇于革命的。我们一定要打破陈规,披荆斩棘,开拓我国科学发展的道路。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
郭沫若最后说:我的这个发言,与其说是一个老科学工作者的心声,不如说是对一部巨著的期望。这部伟大的历史巨著,正待我们全体科学工作者和全国各族人民来共同努力,继续创造。它不是写在有限的纸上,而是写在无限的宇宙之间。
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这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科学家发自内心的希望和期待。当播音员在大会上朗读郭沫若的书面讲话时,人民大会堂里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全国科学大会是新中国科学发展史上的一次历史性会议,是一次关于知识分子政策拨乱反正的盛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开个科学大会,把劲鼓起来”
1977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中国科学院党组关于如何恢复和开展科学技术工作的汇报。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在会上说,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先进国家比,总的说,水平低,但我们有信心搞上去。“四人帮”的干扰在科技方面确实很大,打击了科技队伍的积极性。要把科学技术在二三十年内努力搞上去,要揭批“四人帮”,肃清流毒,澄清思想。我们要认真地搞。考虑开个科学大会,把劲鼓起来。人数要多一点。科学大会的规模可以大些,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对人民有贡献的专家和群众,要给予表扬,戴红花。他们应受到国家和人民的尊重。
政治局会议提出,对过去17年的科学工作和知识分子的工作应有个正确的估计,对专家、学者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进步、对国家的贡献要有正确的估计,对自力更生和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应有正确的了解。会议决定,召开一次全国科学大会,全国科学大会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负责筹备。
8月,华国锋在中共十一大的报告中正式宣布:“中央决定,在适当的时候召开全国科学大会。这次大会,要交流经验,制订规划,表扬先进,特别要表扬有发明创造的科技工作者和工农兵群众,把科技战线上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向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进军。”
9月18目,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召开科学大会的通知》。说是一个通知,实际上一个全面阐述党的科技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的文件,长达4000余字。
通知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必须建设世界第一流的科学技术队伍,拥有最先进的科学实验手段,在理论上有重大创造,技术上有重大发明,在科学技术的主要领域接近、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促使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世界的前列。当代自然科学正在酝酿新的重大突破。能不能尽快地把科学技术搞上去,这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关系到我们国家命运与前途的大问题。
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科学大会,对广大知识分子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为了鼓励广大科学工作者勇攀科学高峰,德高望重的老革命家叶剑英,在这年第9期的《人民文学》上,发表了一首题为《攻关》的短诗“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9月21日,《人民日报》转载了这首诗。正如方毅所说的,叶剑英的这首诗,“寄托了对我们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殷切期望,凝聚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无限关怀”。
随后,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预备会议。参加预备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国务院各部委、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各军兵种、国家科委和各大军区等方面的负责人,共200多人。
会议研究、讨论了筹备全国科学大会的各项工作。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评选先进人物、先进集体,特别是表扬有发明创造的科技人员和工农兵群众,奖励重大科技成果。会议对总结典型经验、加强宣传工作、制订科学规划等也做了部署。
全国人民对于这次大会寄予无限的希望。全国科学大会定于1978年3月18日召开的消息发表后,不到一周的时间,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就收到了近2000封热情洋溢的来信,热烈祝贺科学大会的胜利召开。此外,还收到向大会献礼的科研成果和各种物品五六百件,其中包括科学论文、设计图纸、实物模型、锦旗、诗画以及现款等,还有近百种祖传中医秘方。
山东济南市一位76岁的老中医,当听到科学大会召开的消息后,立即派他的女儿专程到北京,向大会献出他祖传四代、又经他60多年实践的医疗经验《痔瘘全科》。辽宁87岁的老中医刘庆先在信中说:“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将我行医多年积累的治疗高血压的经验和验方,献给祖国,向科学大会献礼,献给全国高血压病患者,使他们恢复健康,为革命而工作。”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这是我国科学史上的空前盛会。出席大会的有包括台湾省在内的30个省市自治区,中直和国家机关,以及解放军和国防工业部门,共33个代表团,近6000名代表。
代表中,来自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工厂、农村、医院的科技人员3478人,占代表总数的62,3‰其中,副研究员、副教授、副总工程师以上978人,包括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17人,各学会理事长54人。
许多的科学工作者,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参加科学大会。
地质界老前辈、原北京矿业学院副院长何杰教授,已经90高龄了,是这次大会年龄最大的代表。他心情分外激动地说:邀请我这样一个已不工作的老年人参加全国科学大会,受到尊重,只有在粉碎“四人帮”以后,才会有这样的事。
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在开幕式上讲话,他充满激情地说:“全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我们大家感到非常高兴,全国人民感到非常高兴。今天能够举行这样一个在我国科学史上空前的盛会,就清楚地说明了: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肆意摧残科学事业,迫害知识分子的那种情景,一去不复返了。科学技术工作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怀。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和工农兵群众,积极开展科学实验运动。青少年中,出现了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新风尚。一个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热潮正在全国迅猛兴起。在我们面前展现了光明灿烂的前景。”
邓小平的讲话,全文共约一万字,主要讲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对科学是生产力的认识问题。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第二个问题,关于建设宏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邓小平说,我们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要有一支浩浩荡荡的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大军,要有一大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
邓小平还讲到了如何培养、选择人才的问题,强调必须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的人才。科学家、教师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本身就是一种成就,就是对国家的贡献。他还说,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要使教育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大的提高。
第三个问题,在科学技术部门中怎样实现党委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邓小平说,能不能把我国的科学技术尽快地搞上去,关键在于我们党是不是善于领导科学技术工作。我们的国家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党的工作重点、工作作风也都应当有 相应的转变。科学研究机构要建立技术责任制,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所长分工负责制。科学研究机构的基本任务是出成果出人才。
最后,邓小平说:“路线是非基本澄清了,规划制订了,措施提出来了,群众已经发动起来了。现在,摆在我们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事情,就是要鼓实劲,要切实解决问题,要踏踏实实地工作。一句话,就是要落在实处。”邓小平的讲话,赢得了与会代表一阵阵掌声。
邓小平在开幕式上的讲话,实际上是这次大会的主题报告。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共有4个重要的报告,除了邓小平的讲话外,还有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科委主任方毅的主题报告,华国锋在会议中间的演讲,以及郭沫若的讲话。
邓小平的讲话,充分肯定了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对“文化大革命”以来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左”倾错误进行了全面而彻底的清算,透彻地阐明了知识分子政策上一系列的重大问题,引起了强烈反响。他在讲话中关于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和红专关系的论述,深深地打动了广大知识分子的心,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共鸣。他们在各种场合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兴奋心情。
邓小平的讲话,对于与会的广大知识分子来说,如同久旱遇甘霖。这样暖人心、鼓干劲的话,自从1956年1月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之后,他们已经许久没有听到了。听完邓小平的讲话,对于广大知识分子来说,不仅仅是激动和兴奋,更多的感到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一个老科学工作者的心声”
3月18日邓小平致完开幕词后,方毅在大会作了主题报告。报告共分为三大部分: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新阶段;树雄心,立壮志,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全党动员,大办科学。
方毅对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强调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是全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总结。
方毅讲话的第二部分,对《一九七八——九八五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即八年规划)作了说明。
八年规划草案虽然目标有些过高,但它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迅速改变我国科学技术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这个规划草案稿印发给了每一位代表审议,这也是此次全国科学大会一项重要议题。
3月24日,华国锋在大会上作了《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的讲话。华国锋说,由党中央召开这样一个盛大规模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大会,在我们党、我们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为了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必须从各方面进行艰巨的工作,一定要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3月27日至3月31日,科学大会进入大会发言阶段。
在这些发言中,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农林科学院院长金善宝提出了迅速发展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6项建议。著名的量子化学家、吉林大学教授唐敖庆在发言中建议加强学校建设,尽快培养人才。
全国科协代主席周培源就加强科协和专门学会的活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出4点意见:(一)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推动和帮助科学技术工作者学习和运用自然辩证法;(二)发动科学技术工作者对实现四个现代化、特别是发展科学技术事业提出意见和建议;(三)积极开展科学普及工作,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作出贡献;(四)积极开展青少年科学技术活动,推动广大青少年向科学进军。
3月31日,大会举行闭幕式。中国学术界的泰斗、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作了无数人为之激动的《科学的春天》的书面发言。
鲁迅和郭沫若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两面旗帜。在鲁迅去世后的近半个世纪里,郭沫若的名字就同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紧紧联系在一起了。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折射出不同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处境。在“文化大革命”中,虽然他受到了周恩来的特别保护和照顾,但还是受到了冲击,家中被抄,父子离散,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的时候,86岁高龄的他已病倒在床。
本来,郭沫若的身体已不允许他参加这样的大会了,但他坚持要参加。他说:“我是科学院的院长,科学大会一定要去。”家人劝说也没有用。由于他一再坚持,中央领导和医生特许他参加半个小时的开幕式。开幕式那天,当他坐手推车来到主席台时,会场上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开幕式后,人们劝他离席,他没有走,听完邓小平的讲话后他才离开会场。
全国科学大会原本没有计划让郭沫若在闭幕式上讲话,而是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作简短的闭幕词,但后来考虑到这样结束会议形不成高潮,才决定由郭沫若在大会结束时作讲话。
郭沫若的讲话稿开始是由诗人徐迟起草的,但写出之后发现稿子诗化色彩太浓,不太适合郭沫若作为社会活动家、科学家、诗人三位一体的身份,就改为由中国科学院胡平起草,有关领导阅改后由郭沫若审阅。
郭沫若在书面发言中充满激情地说:“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我是上一个世纪出生的人,能参加这样的盛会,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郭沫若说,从他一生的经历,悟出了一条千真万确的真理,这就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放科学,也只有在科学的基础上才能建设社会主义。科学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更需要科学。
他说:“科学是讲求实际的。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同时,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科学工作者同志们,请你们不要把幻想让诗人独占了。嫦娥奔月,龙宫探宝,《封神演义》上的许多幻想,通过科学,今天大都变成了现实。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说: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我国人民历来是勇于探索,勇于创造,勇于革命的。我们一定要打破陈规,披荆斩棘,开拓我国科学发展的道路。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
郭沫若最后说:我的这个发言,与其说是一个老科学工作者的心声,不如说是对一部巨著的期望。这部伟大的历史巨著,正待我们全体科学工作者和全国各族人民来共同努力,继续创造。它不是写在有限的纸上,而是写在无限的宇宙之间。
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这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科学家发自内心的希望和期待。当播音员在大会上朗读郭沫若的书面讲话时,人民大会堂里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全国科学大会是新中国科学发展史上的一次历史性会议,是一次关于知识分子政策拨乱反正的盛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