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期精神虐待对大学生人格及抑郁情绪的影响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invi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期精神虐待对大学生人格及抑郁情绪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流调用抑郁量表、儿童虐待史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河南省某高校的733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除儿童期母亲憎恶与成年期人格中内外倾相关不显著外,其余儿童期精神虐待与大学生人格均呈显著相关(P<0.01);儿童期精神虐待4个维度与大学生抑郁呈显著正相关(r=0.257,r=0.304,r=0.237,r=0.256).②儿童期父亲憎恶在神经质上的标准回归系数(β=0.243,P<0.01)为正,儿童期母亲忽视在大学生精神质上的标准回归系数(β=0.206,P<0.01)为正,儿童期父亲忽视在大学生内外倾上的标准回归系数(β=-0.143,P<0.01)为负,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儿童期父亲憎恶与母亲憎恶对大学生抑郁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分别β=0.078,β=0.103,P<0.05),可以解释总变异的44%;③结构方程模型得出,儿童期父亲憎恶通过成年期神经质的部分中介作用对大学生抑郁产生间接影响,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59.8%.结论 儿童期精神虐待对大学生人格及抑郁情绪有直接预测作用;此外,儿童期精神虐待还通过成年期人格的部分中介作用对个体成年期抑郁情绪产生间接影响.
其他文献
在新形势下,我军使命任务不断拓展,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越来越多,广大官兵接受的心理考验日益严峻,由此引发的各种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救援工作中,我军第一
近来,胡钧教授与卫兴华教授针对评价一个经济制度先进落后的生产力标准与价值标准问题,进行学术争论,内容涉及对哲学、政治经济学的若干基本理论的不同理解,分歧可以归结为历
马克思恩格斯论证了人的存在是客观的,人的生存发展也是客观的,从而分析出人生存发展所需的物质与精神产品的持续满足源于人类可持续的实践劳动;这个劳动过程使人类渐渐渴求
当解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盛行,以利奥塔、德里达等人为首的后现代主义氛围弥漫,社会主义理论面临着巨大挑战。于此时,作为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阿兰·巴迪欧,以拉康精神分
[目的]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利于早期干预。[方法]采用横断面现况调查设计。先用一般健康问卷(GHQ-12)调查中学生1669人,对总分≥4分或有高危
荀子是战国末期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尽管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但荀子并非一成不变地继承孔孟之道,而是在诸多方面与孔孟有所不同,并且在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上作出了
目的 通过功能磁共振(fMRI)检测杏仁核激活情况,探讨杏仁核参与情绪记忆编码中持续效应与瞬时效应机制,为进一步探讨情绪记忆障碍相关疾病的神经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22名年轻成人参加试验,年龄20~24岁,试验材料为60幅负性情绪和60幅中性情景图片.试验过程分为编码和提取两个阶段.编码任务采用混合组块/事件相关设计模式,被试执行任务同时行fMRI扫描.提取时仅记录行为学成绩.利用SPM2和SPSS
作为"整体生活方式"的文化观念,是雷蒙·威廉斯为开展"文化研究"而从英国传统思想资源库中提炼出来的理论根据.这个观念与马克思主义有诸多共通之处,因而成为他后来构建马克
和谐文化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这一文化精神的实现以"和而不同"为价值原则,以"知行合一"为实践路径,以"礼"、"义"之用为实践规范.三者的有机结合构成这一文化精神实现的
马克斯·舍勒认为人的本质是精神趋向的未知者(X),与其他生物相比,人既是自身的死胡同,又是出口;这个出口在于人是精神趋向的未知者;精神是人和其他生物本质区别的规定性,精